第二十章 人情

韓靖的話來的突然,伏泉問得也快,還未細想其中深意,便聽他語鋒迴轉,竟然說了伏泉能救劉悝,讓衆人臉色皆驚。

劉華適時問道:“不知先生此言何意?檀奴年幼,怎能解救王叔?”

“以公主看來,此時局勢還有誰人可勸陛下更改旨意?”

“陛下所信之人,除太后、寺人,以及朝堂寥寥諸公而已,可如今寺人已被王甫掌握,鄭、董二位常侍皆受牽連,唯有太后與幾位親信臣子可言。”

“然也,餘來雒陽後已尋好門路,打通太后關節,永樂宮裡業以迴應相機可助,以太后與陛下喜財守諾習性,時機一到必會相助。”太后乃是皇帝劉宏生母董氏,生性喜財,劉宏未掌權時,便愛聚財,賣官求貨,收納金錢,不過信譽頗佳。此時居於永樂宮中,因桓帝竇太后已死,宮裡也只剩這位本無皇后命相的太后而已。

“既如此,解救王叔之事怎卻落在檀奴身上?”

“公主稍待,請聽忠言,太后於此事必不會輕易出口解救大王,畢竟事涉謀逆,若太后妄言恐危及自身,需知天家無情,縱其爲陛下生母,亦難保全。此時,能進言者唯有朝堂諸公,而諸公中大鴻臚袁隗態度明確,朝堂士人多會因其顏面不參與此事,唯有寥寥幾人,這其中三公皆能所言,而能讓三公出面者唯有小郎君爾。”

“爲何?”

“無它,人情耳。”

“人情?”衆人盡皆疑惑。

韓靖道:“若無郎君治瘟之功,恐三公皆會因瘟疫蔓延雒陽而罷免,故三公皆欠郎君人情。倘若此時,三公進言陛下,只段熲一人審理恐失公允,朝廷應選拔多人主審,再有太后從旁勸導,陛下必會追加成命,解救大王一事必成矣。”

一語道盡,衆人皆醒,心道劉悝派此人孤身入京,定是早已知曉他極有能力。隨後,伏泉拜別諸位尊長,喊上親信家僕,按韓靖指點直奔三公府上。

人情債乃是自古以來世間最難還的債,雖然伏泉知道即使自己並未獻策,他們歷史上也未必會被罷免,只是古人哪像他這穿越之人,預知未來。此時三公並未因禳災而被罷免,此間人情全已間接欠在獻出防治瘟疫之策的伏泉身上,縱然他們想抵賴也是賴不掉的。

馬車緩緩行駛,周圍幾個健僕圍着,車前坐着於忠,因其年幼,伏泉本想讓他與自己同坐,但其卻以主僕有別爲由,與趕車的馬車一起坐在車前。其父死去多日,於忠好似長大了不少,不過比初見時候更加沉默寡言。此時他正穿着素色衣服,代做喪服,眼神注視四周,不苟言笑。

此前已去過司徒許栩和司空宗俱府邸,二人接見伏泉倒也十分熱切,但聽聞伏泉求他們奏請他人聯合審理劉悝一事,雖之後皆應允,卻都是以“待合適時機必先請奏”。

合適?何爲合適?便是說他們現在有所顧忌,不會立即奏請,不過既然二人已經答應,伏泉也無法強求,只能客套一番,告辭而已。

未久,便到了此行的最後一處地點,太尉李鹹府。

此時府外馬車雲集,顯然等候李鹹接見的人很多。此景伏泉今日已見了兩次了,不再心驚,蓋因剛纔所去許栩和宗俱府前皆是如此,畢竟幾人皆官至三公高位,門前若市實在尋常。

別無他法,只能按照韓靖之法,向其下人言道:“治瘟郎到來,煩請通稟。”

李鹹聽到“治瘟郎”,眼前一亮,吩咐下人引進門來,同時告知他人謝絕見客。今日不同往日,朝會已費了大半精力,不似往常休沐日精力充沛,還是少見客爲宜。

留於忠等人在外等候,伏泉隨李家奴僕進了李府,與其餘兩位三公府中景色一樣,雖不是華貴之極,但府邸很是氣派,畢竟主人已是大漢人臣頂峰的少數幾人。

李鹹靜靜的打量着伏泉,一邊邀請他入座一邊說道:“治瘟郎?現在應是童子郎纔是,不知此來所謂何事?有何事只管道來。”

和想象中的儒雅文士不同,李鹹說話語氣有些剛強直接,卻很有風度。細細一想便明白了,李鹹乃是秦將李信,西漢孝武大將軍李廣的後人,家族武風盛行,雖然他走的是文官道路,但骨子裡含有的武將習性多少沾染了些。

伏泉入座後抱拳道:“太尉見諒,餘此來只爲曾姑父渤海王一事。”

李鹹聽後一怔,隨即說道:“渤海王業已被陛下下令收押,此時兵卒已在路上,吾再求情已是晚矣,如何可救?”

“太尉不需求情,小子此來只求太尉能奏請陛下,調朝中清名正直之人一同與段熲審理。”

“段熲?”李鹹聽後疏眉一皺,嘴裡呢喃什麼,半晌,才緩緩說道:“天家之事,事涉大逆,吾本不想參與,不過瘟疫之事欠了郎君人情,吾平生素來從不欠人人情,罷了,既如此,吾明日便進宮奏請此事。”

伏泉聽後大喜,雖奇怪於李鹹答應迅速,但還是起身行禮道:“太尉一言九鼎,此事多謝李公。”

李鹹擺擺手道:“此小事耳,只其中牽涉頗多,旁人未敢妄議。”後來想起一事,便問道:“汝之事吾已應允,便談它事。聽聞汝曾與陛下前做《黃河賦》,小小年紀做出此等佳篇卻是非凡,然詩詞乃是小道,經學纔是根本,汝又是濟南伏公後人,今日吾便考校一二。”《黃河賦》便是伏泉做了一回文抄公所喊的詩歌。不想才幾日便傳出宮來。

“請李公賜教。”伏泉臉色發苦,自己家傳今文經學也只是粗通,每次伏完考校自己都靠躲和懵,書本見了頭都發麻。本想退卻,然此時李鹹已答應自己所求,若是因自己不接受而翻臉可就虧了,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

好在李鹹見其年幼,並未出太多生僻問題,只是稍難而已。伏泉答得不好不壞,李鹹聽後倒也未說太多,只是讓他回去入太學後好生研學,不可荒廢學業,便放他離去。

出了李府,便是歸家,劉華幾人聽聞李鹹答應願助此事欣喜若極。想及今日之事皆韓靖指點,便問其三公中兩人推辭原因,韓靖笑曰:“三公中,獨太尉家世深厚,飛將軍遺澤尚在,而司徒司空皆與袁氏有舊,怎會主動應承?”

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四章 帝心第八章 獻策防治
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四章 帝心第八章 獻策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