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

楊廷和本代表文官集團的立場進言,但奈何他觸動的正是這些人的利益,在皇帝斥責後,很多人對楊廷和產生反感。

面對周邊投來的不善的目光,楊廷和心中越發懊惱,卻只能強忍怒火。

那日他跟謝遷一起被皇帝派人硬架着回府,謝遷氣到吐血,他也有很大的憋屈感,只是人前沒表現出來罷了。

朱厚照喝道:“還有人進言嗎?”

平時朱厚照不露面,旁人知他荒唐任性,多有輕視。但此時朱厚照卻表現得威儀滿滿,在他喝問下,在場竟然沒一人敢應聲。

就在朱厚照以爲自己壓制住滿朝文武,這次朝議可以順利結束時,突然一人走出來行禮道:“陛下,臣有本啓奏。”

朱厚照不由斜眼看着出來這位,卻是工部尚書李鐩。

關於李鐩之前去謝府求見之事,朱厚照知曉,對於其出列奏事不覺得有多意外。

朱厚照皺眉道:“李尚書,你有何事?難道說工部有什麼不妥麼?”

李鐩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臣是爲造船之事上奏,陛下本讓工部配合兵部完成造船……”

朱厚照點了點頭,語氣沒之前對楊廷和那般強硬,道:“你是因爲沈尚書病休,所以想跟朕訴苦,是吧?沒關係,你們工部繼續配合兵部造船就是,用多少銀子,只管跟戶部提請便可。”

“陛下。”

李鐩見朱厚照很不耐煩,可能隨時都會走,趕緊解釋,“造船耗費巨大,動輒百萬兩銀子,如今工部預算尚且不足,根本就無法配合兵部完成海船製造。”

朱厚照眼睛瞬間瞪大,驚訝地問道:“百萬兩?造十艘海船需要花費這麼多?這個數字你是不是搞錯了?”

張苑趕緊提醒:“陛下,之前老奴跟您說過,這造大船,耗費銀兩巨大,加上這次還要製造配套的火炮,儲備彈藥、補給和招募士兵……”

朱厚照仔細想了想,點頭道:“那確實耗費很大,一艘船預算多少?”

說到造船細節,朱厚照平靜下來,沒了之前的火氣,突然間那個暴躁易怒,蠻不講理的皇帝也好像變得和善起來,讓在場文臣武將感覺如沐春風。

李鐩道:“預算是一艘船五萬兩,但至少應再加一倍用度。”

“那就按照十萬兩一艘建造,總歸先造好十艘大海船。”朱厚照毫不客氣下令,好像造船對他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李鐩非常爲難:“陛下,本來五十萬兩便沒有得到朝廷財政預算支持,如今再增加用度,戶部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銀子。”

“戶部!?”

朱厚照想了想,突然大喝一聲,“戶部尚書可在?”

楊一清本來不打算出來說話,謝遷不在他的腰板不那麼硬,生怕招惹來是非,但聽到皇帝召喚他卻不得不走出人羣,彎腰行禮:“臣在。”

朱厚照生氣地道:“朕之前不是已吩咐戶部配合兵部、工部造船麼?爲何銀子調度沒跟上?”

楊一清只能按照之前謝遷給他的交待回答:“回陛下的話,戶部目前並無充足庫存錢糧,無法供造船之需。”

本來楊一清覺得理據還算充分,旁人沒法反駁,畢竟戶部的情況只有他跟謝遷知曉,或者說戶部內也有人知道情況,但始終數字沒有彙總,而且他手下也不敢站出來拆臺。

誰想張苑卻用陰陽怪氣的語調道:“楊尚書,爲何咱家得到的情況,跟你所說有所不同呢?聽說現在戶部庫房內全都是銀子,少說也有千萬兩呢?”

楊一清不回答,但他心裡有些擔心,這已經不單純是隱瞞不報的問題,更可能涉及欺君的罪名。

朱厚照驚訝地問道:“府庫內有那麼多銀子嗎?”

張苑道:“陛下或有不知,之前對韃靼一戰,朝廷徵調了大批錢糧物資,用的基本是沈尚書是跟佛郎機人做買賣賺取的銀子……”

楊一清臉色慘白,沒有說話,楊廷和卻突然站出來打斷張苑的質疑:“陛下,當時從佛郎機人手上所得銀兩並不足以支持戰爭用度,戶部也徵調了大批錢糧運往西北,請陛下明鑑。”

戶部的事,突然由閣臣幫忙說話,讓在場的文武官員感覺問題沒那麼簡單,楊一清此時心亂如麻,低着頭依然沒有爲自己辯解。

朱厚照點頭:“似乎有些道理,跟佛郎機人做買賣所得,只是龐大的戰爭支出的一部分吧?”

張苑冷笑道:“兩位楊大人,你們這是真不知情,還是故意隱瞞不報?戰爭初期,沒用過戶部一粒米一文錢,戰爭中期戶部是調撥了一批錢糧,那是爲大規模開戰準備的,旦問題是沈大人領兵出塞後,規模一直控制在很小範圍內,決戰更是隻是在榆溪河一線完成,甚至將士攜帶的乾糧都沒吃完,朝廷能耗費多少錢糧?”

楊一清和楊廷和沒料到張苑對戶部錢糧支出如此瞭解,在場官員也都覺得非常驚訝。

他們一直認爲,朝廷在經歷對韃靼之戰後應該人困馬乏,國庫空虛,纔會出現如今內憂外困的局面,但他們卻不知其實朝廷在西北用兵真實的消耗非常小。

楊一清羞慚地低下頭,楊廷和卻據理力爭:“對韃靼之戰耗費錢糧衆多,有賬可查,而後續犒賞三軍的用度,張公公難道忘了?”

張苑繼續冷笑,陰測測的表情在陽光下分外猙獰,他一字一句地說道:“說到犒賞三軍,戶部用西北地方錢糧支付,土地也是靠各地官府配備……尤其是年末佛郎機人將後續銀子送到京城,有五百萬兩之巨……敢問兩位楊大人,這五百萬兩銀子被你們吃了?”

“啊!?”

當張苑把話說完,奉天門前一片譁然。

好麼,都以爲大明窮得快揭不開鍋了,結果朝廷至少還有五百萬兩銀子藏在府庫中,紋絲不動,這種事說出去都沒人信,偏偏卻發生了。

楊廷和感覺難以跟張苑爭辯,有很多情況他不是很瞭解,只是從謝遷那裡隱約得知些內情,其實府庫內確實有大筆銀子,因爲市面上銀子增多容易造成物價上漲,所以按照謝遷的意思,將銀子貯藏起來,全當沒有,等日後有需要時再拿出來用。

朱厚照問道:“楊尚書,張公公所說是否屬實?現在戶部府庫中,到底有多少銀子?”

此刻所有難題全都壓到了楊一清一個人身上,不但皇帝和滿朝文武看着他,連那些太監、宮女和侍衛也都在打量,因爲每個人都好奇現在大明國庫中究竟有多少銀子。

楊一清一咬牙,道:“回陛下的話,府庫內的銀子……共計一千一百四十五萬兩。”

這次在場已經不是譁然,而是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無比震驚,不是五百萬兩,而是一千一百多萬兩,等於說對韃靼一戰非但沒花錢,還讓朝廷賺了大筆銀子,聽起來荒唐,但事情確實發生了。

朱厚照幾乎是拍案而起,怒道:“好你個楊一清,府庫中有這麼多銀子,你們卻屢次三番跟朕說朝廷缺錢,怎麼着,這些銀子你們連朕都不告知,準備自己拿去下崽?”

楊一清身體顫抖個不停,雖然隱瞞府庫存銀數目之事他非主謀,但他卻是最重要的參與者,現在出了事他要揹負很大的責任。

楊廷和緊忙站出來:“陛下,銀子乃是佛郎機人從海外運來,來路不正,且這些銀子本身已從大明買走大批貨物,令民間財貨缺失巨大,朝廷所賺銀錢若再投放到民間買賣貨物,必定讓物價騰貴,令百姓怨聲載道,戶部將庫銀封藏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朱厚照本來很生氣,但在仔細思索後,卻有所觸動,因爲楊廷和所說基本都是常理可推斷的情況。

張苑卻不屑一顧道:“楊大學士,你可知現在京城內一斗米是什麼價格,以前又是什麼價格?”

楊廷和沒好氣地道:“本官又不具體負責這些事,怎會知曉?不過總歸會有人將具體情況查知,沒人敢囤積居奇!”

張苑道:“那咱家便告訴你,如今不但京城,各地米價也都處於歷史低價,並非是因爲市面上銀子多了就會讓物價上升,反而銀子增多可以讓百姓將貨物更好賣出來,以前寶鈔和銅板已不再成爲市面貨物交易所用,基本都在用銀子。”

“另外,佛郎機人買走的都是諸如絲綢、陶瓷、茶葉等物,跟柴米油鹽等基本生活物資無關。相反,百姓爲了賺取更多的銀子,都在努力擴大生產規模,除了一些叛亂以及災情嚴重的地區,別的地方已是一片欣欣向榮,反而因爲朝廷長久拿不出賑災錢糧,使得中原地區叛亂加劇!”

朱厚照打量張苑,皺眉問道:“你說的話可當真?”

“千真萬確。”

張苑對朱厚照行禮,“老奴敢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擔保,民間有糧食卻不能運到災區,這一切根源便在於戶部不作爲,還一直跟陛下哭窮,結果卻令中原盜寇越發猖獗,這責任就該由戶部來承擔!”

張苑說話理據分明,語氣雖然有些跋扈,但說的道理誰都能聽得懂。

這時代的人很難理解白銀內流和外流的區別,也理解不了有價金屬作爲貨幣在市場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更不懂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效應。

不過有一點他們倒是聽懂了,那便是大明地方並沒有跟一些人形容的那般民不聊生,只是中原地區鬧洪災而出現叛亂,平亂之所以滯緩,更主要還是因爲朝廷賑災不力。

朱厚照皺眉:“朕早在西北時,便安排人到中原地區賑災,一直到現在災情都沒完全解除,地方叛亂卻愈演愈烈,到今日朕才知道背後因由是什麼!”

楊一清對此辯駁無力,不過楊廷和卻還在繼續死撐,“陛下,不能聽信一家之言,民間情況還更應多聽御史言官上奏。”

朱厚照道:“民間真實情況如何,朕不想弄得那麼清楚,現在朕只知道府庫內銀子太多,需要拿出一點來用用。”

說到這裡,朱厚照的聲音提高八度,“朕用朝廷的銀子,不會有些人心疼不捨得給,再跟朕說什麼爲了民生不能花這筆錢吧?”

當朱厚照問話時,炯炯目光鎖定楊一清,眼神中的問責之意非常明顯,不過他沒有直接說出來。

楊一清雖然低着頭,卻能明顯感受到皇帝的質問,他對於很多事有自己的見解,只因文官是以謝遷爲領袖,很多時候不得不聽從謝遷吩咐行事。

朱厚照見沒人回答,冷笑一聲:“造船一百萬兩銀子,全都由戶部調撥,再拿出二百萬兩銀子來作爲賑災和中原平亂軍費,你們有何問題?”

在場文臣武將都不吱聲,只有張苑恭敬地說道:“陛下英明。”

朱厚照不屑地道:“朕早就說過,西北一戰規模不大,沈先生用很少的人馬拖住韃靼人數十萬雄兵,最後更是以少打多獲得全勝,最後卻莫名其妙花了朕那麼多銀子……感情只是被你們在賬面上鬧出個虧損,其實朝廷沒虧反而有賺!現在更因此而致民怨沸騰,你們真是……”

朱厚照指着在場衆多官員,大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怨責。

因張苑當場點破戶部弊政,現在無論皇帝說什麼,都沒人敢站出來反駁,旁邊楊廷和一肚子怨氣,但到底他不是內閣首輔,在朝中的地位未必比楊一清高,現在連次輔樑儲都沉默不言,他最後只能嘆口氣,乖乖地低下頭。

朱厚照道:“這件事,朕是跟你們商議過的,別回頭又有人跑到朕這裡來說朕擅作主張!有時候朕自行做決定也是有原因的,你們不做事,朕做了你們還不服氣,那就是你們臣子失職!”

終於,朱厚照不再想聽在場文武大員跟他說什麼,站起身一甩袖便走了,連鑾駕都不需要。

衆大臣趕緊行禮恭送,但朱厚照根本不在意這些,徑直進奉天門去了。

……

……

朝議在尷尬的氛圍中結束。

本來很多人還有想法進言,但看到這副架勢後,一個個又開始慶幸,好在自己沒說什麼。

劉瑾當政不過兩年,朝廷內便形成虛以委蛇的推諉風氣,遇到事沒那麼多人出來承擔責任,至於謝遷和楊廷和等人雖然在許多事情上很堅持,卻因爲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得皇帝欣賞,漸漸在朝中失去人心。

楊一清則覺得很委屈,畢竟戶部少報庫存之事,一直是謝遷在做主,他責任不大,但旁人卻不清楚內情,現在皇帝沒問責但不代表回頭不會追究。

他最怕的並非是皇帝問罪,而是覺得此番自己大失顏面,以後很難服衆。

大臣們三五成羣向宮外走去,對大多數人來說終於可以鬆口氣,不過對少部分人來講則不甘心。

“介夫,其實你完全沒必要跟陛下爭,陛下所做一些事也是深思熟慮後所爲,從道理上來講並沒有錯。”

樑儲之前一直冷眼旁觀,朝議結束,他用一種近乎苦口婆心的態度勸說楊廷和。

楊廷和黑着臉沒有說話。

樑儲在內閣的地位比他高,早一天入閣排位也在他之上,他就算心有怨言也不會在樑儲面前發泄。

奉天門前人都快走光了,卻有一人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卻是之前被皇帝喝斥的楊一清。

樑儲和楊廷和看到後都不由搖搖頭,不過到最後二人也沒過去勸說。

只有李鐩上前拍拍楊一清的肩膀,好像很理解楊一清所作所爲,因爲他身爲工部尚書也能深切感受到來自謝遷的壓力,總的來說就是你這個尚書要完全聽我的,皇帝不做主我就替你們做主,你們就是給我辦事的。

“庫銀問題已順利解決,想來不會再有什麼事了。”李鐩安慰道,“應寧,你不必太過擔心,陛下會理解的……”

楊一清擡頭看了李鐩一眼,搖搖頭,顯然無法放下心中鬱積,有些話他還不能對李鐩說明,顯得異常憋屈。

恰在此時,英國公張懋往這邊走了過來,臉上仍舊帶着習慣性的笑容,眉眼彎彎,如同個老狐狸一般,道:“沒想到戶部有這麼多存銀,看來咱大明國富民強啊。”

這話在楊一清和李鐩聽來很彆扭,但張懋偏偏就說出來了,還是堂而皇之說,像是在昭示天下:

你看,楊應寧把戶部打理這麼好,庫銀積攢了這麼多,這算得上是天大的功勞,至於隱瞞皇帝也有他的理由,連陛下知道這件事後都沒怪責,你們有什麼資格去質疑戶部尚書的做法?

夏儒和崔元也走了過來,二人站在張懋身後都沒說話。

李鐩道:“現在謝閣老和之厚都沒回朝,出了什麼事也沒人擔着,能把眼前的問題處理好便可,希望陛下之後能多行朝議,只要能時常面聖,由陛下做主不也挺好?”

這話更像是在安慰楊一清。

張懋笑道:“那是。於喬和之厚雖然不在,不是還有你們嗎?都不是第一天入朝,應寧你也想開些,這次陛下並無怪責之意,想來無甚大礙。”

……

……

即便楊一清有再多人安慰,也過不去內心那道坎,始終做錯了,說嚴重點兒那就是欺君罔上,他不得不做出下一步舉動,那就是上疏告罪,順帶請辭。

就算皇帝沒問罪,你也要有覺悟,別讓自己最後下不來臺,最好的辦法便是主動請求致仕,給君臣關係留最後的餘地。

當天奏疏上達,內閣在這種事上不敢隨便說什麼,連張苑也不能擅做決定,只能把楊一清請罪致仕的奏疏呈交朱厚照。

朱厚照當天難得白天不睡覺,不過到日落時他已哈欠連連。

此刻朱厚照沒有在豹房,而是在乾清宮大殿,坐在御座上,整個人顯得很萎頓。

“……陛下,戶部楊尚書上疏告罪,說他在職司上嚴重失職,請求陛下降罪,讓他可以告老還鄉。”張苑道。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吧嗒吧嗒嘴道:“你覺得故意隱瞞不報是他的意思?”

張苑一怔,隨即搖頭:“老奴不明白。”

朱厚照道:“這都不明白?明擺着是謝閣老的主意,你看楊大學士爭得面紅耳赤,朕就知道這是內閣那羣人的陰謀。留着一千多萬兩銀子不用,說是怕物價上漲?真他孃的胡說八道,市面上流通的銀子怎麼說也有幾千萬甚至上萬萬兩,難道就差這一千多萬兩銀子?”

張苑琢磨一下,心想:“陛下說的事情,好像跟楊應寧請辭沒什麼關係。”

朱厚照再道:“楊尚書到底沒做錯事,他把銀子留了下來,並非是貪污腐敗,銀子好端端存在庫房裡,朕好像還應該嘉獎他!”

到這會張苑總算是聽明白了,心裡一陣恍然:“只要能給陛下帶來銀子的都是能臣,連劉瑾做了那麼多惡事都可以被陛下忽略,也難怪陛下不願意追究楊應寧,本身楊應寧的責任也不大。”

“一千一百萬兩銀子,這是多大一筆數字?”朱厚照那模樣,就差流口水了,“纔跟佛郎機人做了一年多的買賣,就掙這麼多?如果多做幾年,朕坐在這裡豈非就可以數金山銀山了?”

張苑試探地問道:“陛下,之前不是說,那是佛郎機人從其經營的銀礦得來的,朝廷也得想辦法控制些銀礦?”

朱厚照點頭:“不管是哪裡的銀礦,只要有銀子送到大明府庫便可……你之前不也說了,有了銀子後,市面上銅錢和寶鈔就沒那麼重要了,以前朕就發現寶鈔有太多弊端,應該早些廢黜纔對!”

張苑心裡納悶兒:“陛下都沒用過大明寶鈔,怎知寶鈔弊端?”

顯然他不知道朱厚照當初隻身南下去找沈溪,遊歷大明江山時經歷之事,這也給朱厚照當皇帝帶來很多參考。

朱厚照道:“楊尚書的奏疏,直接硃批‘不準’二字便可。回頭讓戶部調撥一百萬兩銀子到內庫,朕最近手頭有些緊……張苑,近來你辦事不太牢靠,知道該怎麼做吧?”

張苑趕緊道:“陛下說的是,老奴會想辦法多爲陛下籌措銀兩。”

“知道就好。”

朱厚照再次打了個哈欠道,“去讓司馬真人送一些丹藥來,朕要吃點兒仙丹提提神。另外,再讓豹房的人安排安排,今天朕也不回去了,把節目就安排在皇宮東苑,以前開宮市的地方便可!”

************

PS:推薦好友新作,偵破諜戰文《老胡同》,三十萬字,已上架,帶你走入即將迎來烽煙四起的1936年!

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
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