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

“下一個!”

考官一聲高喊,李延慶快步走上前,將浮票遞給了考官,考官看了一眼浮票上的名字,忽然擡起頭,目光銳利地看了李延慶一眼。

這一幕是如此熟悉,讓李延慶又想起了幾年前的發解試,幾乎所有的環節都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省試似乎更是嚴格,在火光下,三名士兵搜查一人,從頭到腳,頭髮和鞋子,甚至考試的私處也不放過,這讓很多考生都極爲不舒服,但又無可奈何。

考官猶豫着,似乎在考慮着什麼,他又看了一眼李延慶,最後做出一個讓李延慶也感到吃驚的決定。

“他不用搜了,直接進去吧!”

考官把浮票遞給了李延慶,擺出一個請的動作,李延慶向他抱拳行一禮,快步進去了,這時後面有考生抗議,只聽考官冷冷道:“若你能幹掉西夏武士,我也不搜你的身。”

李延慶也不知道這是自己的運氣還是會有什麼隱患,但此時他已經沒有選擇餘地了,一名士兵引導着他向自己的考房走去。

汴京的貢院和相州的貢院沒有什麼區別,可以說相州貢院就是汴京貢院的縮小版,貢院可同時容納一萬餘士子考試,規模十分龐大,一條條小巷一眼望不到頭,足足有一百二十條巷子,每條巷子裡都黑黝黝的,偶然會有點燃的蠟燭透出一絲光亮。

“這裡就是二十五巷,請進吧!”

李延慶走進了巷子,他的號房距離巷口不遠,很快便找到了八十四號,他又覈對了一遍浮票,這才走了進去。

此時天還沒有亮,但已經有了朦朧的晨曦,但房間裡依然很昏暗,不過朦朧中能看清輪廓,給李延慶的感覺,它比相州的考房要大一點,李延慶用手量了一下,確實要寬半尺左右,可別小瞧這半尺,它就沒有了那種狹窄空間的壓抑感。

從現在開始,他要在這間小屋子裡呆四天三夜,李延慶慢慢坐了下來,桌子有一隻很熟悉的籃子,不過它比安陽貢院的那隻籃子要大一點、滿一點,不存在不夠用的情況,光蠟燭就有四支,還有筆墨硯臺水壺火石等等,唯一缺少就是紙,李延慶點燃了一支蠟燭,房間裡頓時亮了起來,後面確實很寬長,還兩牀毯子,晚上不用蜷縮着睡覺了。

李延慶將硯臺裡注滿,開始慢慢研墨,他耳朵卻豎着聽兩邊房間的動靜,只聽隔壁八十四號的士子低低嘆息一聲,“土地爺爺,學生無法帶香,只好用蠟燭代替,敬土地爺爺,保佑學生省試考中,殿試考中,學生一定會再來祭拜還願!”

隨即便聽見磕頭的咚咚聲,而右邊的考生卻很安靜,始終沒有發出任何響動。

天色漸漸亮了,隨着貢院大門轟然關閉,所有考官迅速就位,和發解試一樣,每條巷子都有一名考官和兩名士兵,整個考場變得肅穆莊重,所有人都在摒住呼吸,靜靜地等待着什麼?

“當——”

考場上空終於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雲板敲響,沙沙腳步聲由遠而近,所有的考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上,開始下發試卷了。

李延慶也在默默等待着,這時一個黑影出現在他面前,一個冷冷的聲音從他頭頂傳來,“經義科,儘量兩天完成!”

三卷厚厚的紙放在他面前,旁邊還有一份試卷及細長的糊名紙。

李延慶打開試卷大致看了一遍,包括《三經新義》和《論語》、《孟子》,一共三十道題,題目都不難,只要苦讀經書,基本上都能做出來,關鍵是量大,李延慶心中粗粗估算,最少要寫一萬五千字,必須在兩天內答完,也就是每天要寫八千字左右。

當然,卷子答完後並不用上交,而是放在一旁,等全部完成後一起上交,第三天開始做策論,如果兩天做不完,就會影響到第三天的策論,繼而導致最後策論完不成或者詩作水平太差,直接被淘汰。

所有的考生都迫不及待地提筆答題了,大家心裡都有數,題目不難並不代表自己就能考生,畢竟錄取比例擺在那裡,大家只能拼細節,書法和卷面整潔就是給審卷官的第一印象了。

李延慶並不急於提筆,他需要謀定整個篇幅,以決定字體和行距,這是他在發解試中的經驗,也是所有高手的共同體會,越是這種靠細節決定勝負的考試,他們越要謹慎小心。

李延慶足足籌謀了一刻鐘,才最終確定了字體大小和行間距,這時,他把試卷又翻到最前面,從第一部分開始做起。

第一部分是貼經,共有十題,也是經文題中字數最多的部分,要有萬字左右。

貼經有兩種考法,一種是給出幾行字,只露出其中兩句,其餘塗墨,要求考生把塗墨部分默寫出來,這種稍微簡單,因爲字數不多。

第二種方式就比較難,只寫出一句,要求考生將整篇文章都默寫出來,北宋後期的科舉都是採用第二種方式。

第一題只有一句話:‘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羣神。’

如果經文不熟悉,根本不知道它的出處在哪裡?

李延慶細看第一題,才暗感吃驚,剛開始初看時認爲比較簡單,可細看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是出自老《尚書》中的一句話,王安石編寫的《書經新義》中,這句話卻沒有了,作爲僞說而刪除,如果士子不看老尚書,只看《書經新義》,這句話根本就聞所聞未。

李延慶不由暗暗感激師父姚鼎,當年他授課時,專門講了《尚書》和《書經新義》的對比,又把刪除的部分列舉出來,其中就有這句話,若非如此,他李延慶一樣答不出這第一題。

這道題對於一般考生而言其實非常冷僻,估計對很多考生,第一道題就是迎頭一棒。

這句話是出自《虞書?舜典》,李延慶沉思片刻,決定把題目也寫上。

他隨即提筆寫道:‘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歷試諸難,作《舜典》......’

........

就在考生們全神貫注答題之時,貢院的審卷樓三樓內,主考官餘深正站着窗前慢慢喝一杯茶,從他的視角可以清晰地看見下方的考場。

這是他第二次作爲省試科舉的主考官出現在這裡,科舉作爲朝廷重大政策的風向標,主考官的任命絕不是隨意指定,而是幾方勢力博弈的結果。

朝廷時局看似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暗流激涌,朝廷中除了公相蔡京外,還有媼相童貫和隱相樑師成,他們三大勢力,一個管朝政,一個掌軍權,一個主導制誥,三人都權勢極大,這也是帝王之術,製造矛盾以平衡,蔡京和童貫明爭暗鬥,樑師成則兩頭挑撥,兩頭通吃。

在朝廷中,除了蔡京大權獨攬外,還有左相白時中和右相餘深,白時中是蔡京走狗,而餘深又和童貫走得頗近。

這次科舉原本是蔡京推薦白時中出任主考,但遭到童貫的強烈反對,他指出白時中在上屆科舉爲主考時出現了作弊的重大丑聞,不宜再擔任主考,最終天子趙佶接受了樑師成的推薦,任命餘深爲主考。

而這次科舉正逢遼金戰事激烈,宋朝出現收復燕雲機會之時,從去年開始,朝廷已經幾次派使者乘船北上遼東,和金國秘密協商共同滅遼的大計,與此同時,金國也派使者秘密趕赴西夏,和西夏協商攻遼事宜。

也正是這個緣故,極力主張攻打遼國的童貫佔據了輿論上風,餘深也由此成爲今年的主考。

雖然餘深和童貫走得很近,兩人甚至已經形成了政治上的準同盟,但這並不代表餘深就堅決支持童貫聯金滅遼的大計。

相反,餘深本人堅決反對滅掉,他認爲這會打破宋遼百年平衡的局面,極易引狼入室,一旦金國取代遼國,宋金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在數十年反反覆覆的拉鋸戰後才能最終形成新的平衡,而以宋朝目前的財力,很難支撐數十年的大規模戰爭。

餘深心中很惆悵,他明知天子讓自己爲主考的深意就是在科舉中推行聯金滅遼的思想,但這又和他本人的政見衝突,着實令他左右爲難。

這時,一名監考官匆匆走來,遞給他一張紙條,餘深打開看了看,上面寫着‘首題瘦金體’五個字。

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誠摯道歉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
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誠摯道歉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