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家宴

京城的傍晚很冷,路邊的雪還沒有徹底消融。

袁府坐落在小時雍坊中,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宅子。門前顯得很是普通的模樣,元宵節掛着的大紅燈籠還沒有摘下,此時正亮着淡紅的光。

到了這個層次的高級官員,只有昔日小閣老嚴世蕃那種張揚的性子纔會修建奢華的大宅子,真正的朝堂大佬通常都很低調。

袁煒跟徐階一般,現在很多時間都呆在西苑。由於從《興都志》等事務中抽身而出,加之內閣僅有他跟徐階二人,致使他能夠參加越來越多的票擬工作。

可謂是造化弄人,明明徐階僅比他大上四歲,但徐階出任江浙提學之時,他還只是一個屢次不中的秀才,致使兩人沾了一點不明不白的“師生”關係。

袁煒的個子偏於矮小,皮膚顯得白皙,雙瞳顯得黧黑,哪怕已經將近六十的人,眼睛同樣顯得炯炯有神。

林晧然跟隨着管家來到書房中,身穿常服的袁煒正在燈下看書,顯得極爲專注的模樣,整個人宛如一個儒學大家風範。

“下官拜見袁閣老!”林晧然面對着這位後世聲名不算太好的青詞宰相,顯得恭恭敬敬地進行施禮道。

袁煒擡起頭看到林晧然已經到來,先是忍不住喉嚨發癢地咳嗽兩聲,這才溫和地擡手道:“咳咳,若愚,你來了,快快請坐!”

“謝閣老!”林晧然注意到袁煒的臉色不佳,卻是保持着微笑地施禮坐了下來。

管家輕呼袁煒一聲“老爺”,並將手裡的禮物微微揚了起來。

袁煒看到林晧然攜禮而來,當即進行埋怨道:“老夫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你到老夫家裡來,不用帶什麼禮物,這般顯得過於生分!”

“下官有一友人此番上京途經寧波慈城,聽聞閣老家鄉的年糕甲天下,便是給下官帶了一些慈城年糕!下官一嘗果真要比京城的年糕好上太多,本亦是想留着獨享,今閣老宴請,下官卻不敢再私藏了!如若閣老嫌棄,下官帶回去便是!”林晧然微笑着解釋,顯得半是開玩笑地道。

袁煒聽到是家鄉的年糕,亦是感受到林晧然送禮的心意,便是轉怒爲喜地道:“你帶不回去了,這年糕老夫收下了!呵呵……幸得老夫今日相邀,不然如此好東西當真被你糟蹋了!”

跟着很多京官般,袁煒同樣有着家鄉情結。如果是什麼金銀珠寶,他都懶得瞧上一眼,但唯獨這家鄉的年糕是他所愛的美食之一。

他出身的家庭並不算太富裕,小時候跟着太多的孩童般,尤其喜歡過春節,很是喜歡過年的時候能吃上這種風味一絕的年糕。

管家原本還想提及這裡有着南海珍珠和人蔘,但看着老爺如此的開懷大笑,一時卻不知該不該再提上一句。

林晧然在後世沒少給人送禮,亦是沒有讓管家爲難,便又是主動地說道:“下官還給袁閣老帶了人蔘,只是閣老剛剛喉嚨咳嗽,卻不知何故,亦不曉得可宜服用?”

“老夫偶感風寒,過陣子便沒事了!”袁煒聽到談及自己的身體狀況,顯得渾然不放在心上地擺手道。

管家看着二人交談融洽,便是退出去催促下人準備晚膳。

袁煒手裡拿着最新一期的《談古論今》,擡頭對着林晧然讚許地說道:“你最新發表在《談古論今》上的《論燕雲十八騎的戰略意義》,老夫剛剛認真看了幾遍,你寫得真的很好!”

出於政治等方面的考量,林晧然雖然不再插手《談古論今》的事務,但經常性地藉着《談古論今》發表着一些文章。

林晧然聽到談及此事,顯得一本正經地道:“承蒙閣老的誇獎,此乃下官的一些粗薄的見解!雖然燕雲十八騎有杜撰的成分,但大明若是組建一支精良的騎兵機動軍隊,此舉對北邊是大有益處。這樣既能支援各個邊關,出則還能給蒙古滋擾和重擊,此番必定會加強我們這邊的籌碼和作戰的主動性!”

“你的想法雖然很好,亦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楊博怕是不會同意這般做!”袁煒將手中的冊子放下,卻是苦澀地搖頭道。

林晧然心裡暗歎一聲,輕輕地點頭附和道:“下官知曉這一點,楊博的戰略思路是加強北邊的防衛,甚至是主動犧牲作戰的主動性!如果真有這麼一支騎兵,無疑會加大大明跟俺答的摩擦,進而北邊的防守部署壓力會加大。屆時俺答再度兵臨城下,他的兵部尚書的位置怕是要不保了!”

“你將問題看得很透徹!楊博這個人的控制慾極強,你先前提出的南將北調,已經令到他大爲惱火!只要他還是兵部尚書,只要他還能夠得到皇上和元輔的信任,你便是肯定做不成這個事!”袁煒迎着林晧然的目光,很是肯定地分析道。

林晧然看着袁煒如此嚴肅,卻是微笑着迴應道:“下官亦是將這個想法拋出來,至於楊博會怎麼想和怎麼做,這其實是他的事了,下官不曾沒想這麼多!”

說是不想多做些事自然是假的,但他現在僅是禮部左侍郎,而兵部的事情由着楊博全權處置,卻是根本沒有他插手的餘地。

袁煒似乎不相信林晧然的話,卻是深深地望了一眼林晧然,因爲他隱隱聽到一個傳聞:這位禮部左侍郎對兵部尚書的寶座頗爲感興趣。

正是這時,管家走進來提醒飯菜已經準備妥當了。

袁煒輕輕地點頭,便是邀請林晧然前去飯廳一起用餐。

對於今晚宴請禮部左侍郎林晧然,袁家人顯得很是重視。袁夫人不僅吩咐廚房準備廣東風味的菜餚,而且讓袁煒的大兒子袁隆輝和二兒子袁隆煌一起作陪,熱情地招呼着這個貴客。

袁煒的大兒子袁隆輝由官蔭入仕,現任尚賓司司丞。只是這種官二代並沒有什麼前途,卻不是誰都能跟嚴世蕃那般,能以侍奉老父的名義入閣成爲權力滔天的小閣老。

袁煒的二兒子袁隆煌則是國子監出身,三年前便已經拿到了北直隸舉人的貢生名額,只是他沒有選擇入仕,而是決定在會試搏上一搏。

二位袁公子向林晧然恭敬地見禮,而後四人依次入席。

袁隆輝已經進入仕途,性子顯得很開朗,很是主動地給林晧然敬酒。袁隆煌還是老實士子的形象,面對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林晧然,卻顯得有幾分靦腆。

林晧然深知袁煒一會定然還有要事要談,顯得很是有分寸地應酬着袁隆輝,同時給袁煒亦是進行敬酒。

袁煒跟着林晧然喝了一杯酒,在伸筷子將一塊帶着黃油的雞肉夾送到嘴裡咀嚼之時,卻是突然出現了嘔吐的症狀。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到袁家人當即慌了神,這可是他們袁家的主心骨。

管家急忙找來了一個銅盆,大兒子袁隆輝則是用手掌在背部給父親順氣,卻是大膽地進行猜測道:“爹,你在宮裡是不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了?”

“我在宮裡……能吃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袁煒嘔吐了一些食材殘渣和膽汁後,顯得沒好氣地回了一句道。

袁隆輝想到宮裡對吃的講究,亦是覺得自己胡亂猜測,便是滿臉困惑地點頭道:“這倒也是!”

林晧然在旁邊看着這一幕,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不由得想起昨晚妻子跟自己提及了岳父突然嘔吐的事情。

袁煒涮了一口水,略帶謙意地對着林晧然告罪道:“老夫在左宗伯面前失禮了!”

“袁閣老既要助皇上修玄,又得協助皇上處理天下的政務,乃我等臣子的典範。今身體有恙,下官只望閣老能保重身體!”林晧然當即表明態度道。

他不是眼睛容不得沙子的人,人家擺明身體不適,自然不可能多說什麼,亦是挑一些好話進行回敬。在這個大明官場,除了高拱那種依仗帝師身份的官員纔敢誰都不放在眼裡,太多官員還是相互包容。

袁煒亦是慢慢地緩了過來,對着旁邊的管家吩咐道:“我這些天碰不得油腥,剛剛左宗伯不是送了慈城年糕嗎?你吩咐廚房煎一些給我吧!”

管家急忙應允,便是匆匆下去進行張羅了。

經過這個小小的變故,令到這場酒席沒有先前那般的歡快氛圍,不過袁隆輝是一個比較善於交際的人,卻是繼續調動着酒桌的氣氛。

袁煒小口地吃着桌面不沾油腥的菜餚,突然指着沉默內向的二兒子對林晧然說道:“若愚,小兒隆煌是個讀書的料子,此前他已經通過順天鄉試!今老夫打算讓他參加本次會試,不過報名的時點已經過了,你便通融一下,幫他在此次會試上報個名吧!”

林晧然聽到這個話,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便是規規矩矩地拱手道:“袁閣老言重了,此事不過是舉手之勞,下官明日便會辦妥!”

雖然他的語氣顯得平靜,更是直接將這個事情攬了下來,但內心卻是揪起了驚濤駭浪。

爲了確保科舉考試的公平性,卻是規定一些人不能參加科舉,如主考官的親屬不能參加當年的科舉考試。

會試作爲由官員主持的最高一級考試,更是將這一點看得很重要。

如果袁隆煌參加本次會試,那麼按着一直以來的慣例,袁煒就不適合主持本次會試,會試主考官的人選則是要在李春芳、嚴訥和董份中三人中產生了。

當然,本朝的很多慣例亦是行不通,憑着袁煒在嘉靖面前的寵信程度,卻未必不能打破這個慣例,仍然由袁煒出任本屆會試的主考官。

正是這時,管家親自將年糕送了上來,袁隆輝和袁隆煌顯是緊張地望着袁煒。

袁煒用筷子夾起一塊年糕放到嘴裡咀嚼,很快便是眉開眼笑,連連點頭稱讚道:“老夫近幾日食慾不振,幸得你送來的年糕了!”

林晧然自是謙虛,而袁家人則是終於放下心來,酒桌的氣氛說是恢復如初。

在用過餐後,二人來到客廳用茶。

袁煒將林晧然請到這裡,自然不可能僅僅因爲兒子報名參加會試的小事情,在喝過一口茶後,便是認真地說道:“本朝以來,閣臣數量通常都是四五位,現今僅剩下老夫跟元輔二人,這絕非一種常態!不說跟其他時期相比,嘉靖六年的內臣人數就有足足七人之多,之所以現在大家對此都沒有太大的意見,你可知這是何故?”

“元輔大人放權,履行着上任之初政務還諸司的承諾,令到各部正堂的權柄不比普通閣臣小!”林晧然猶豫了一下,便是認真地迴應道。

袁煒捏着茶蓋子輕潑着茶水,讚許地望了林晧然一眼,接着又是詢問道:“只是這種格局很是微妙,特別景王去世後,以高拱爲首的裕王系官員很希望打破這個局面,你可知這又是何故?”

“如果皇上決定擴充閣臣人員,那麼我岳父必定入閣,嚴訥、董份和李春芳至少也有二人入閣,屆時會出現幾個尚書空缺!”林晧然不知袁煒打的是什麼主意,顯得老實地迴應道。

袁煒輕呷一口茶,顯得很肯定地道:“你是一個聰明人,以現在的形勢,你岳父入閣並非是好事,還不如好好地主持今年的外察!”

“閣老,你的意思是這種平衡很快可能會被打破?”林晧然深知袁煒說得沒錯,若是在沒有絕對把握弄掉徐階前,岳父佔着吏部尚書的位置要比入閣強,便是鄭重地詢問道。

袁煒頗爲意外地望了一眼林晧然,旋即便是重重地點了點頭道:“嚴世蕃下個月便會被押到京城,只是他手裡可能會握着令到整個朝堂震動的東西,所以還希望你不要推波助瀾!”

“不知這只是閣老一個人的意思,還是另有他人的意思呢?”林晧然心裡微微一動,顯得認真地詢問道。

袁煒將茶盞放下,望着林晧然的眼睛直接道:“這其實是元輔的意思!”

第1630章 洗牌第590章 侗族人第1345章 變數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995章 外察結果出爐第823章 談判第567章 科技之光第1376章 心有所憂第763章 最後一擊第676章 林雷公歸來第652章 緊張第633章 悍將第617章 一波又起第156章 浮誇第1161章 樂極生悲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199章 登門目的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666章 血珠第1209章 三法司的難題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621章 聖旨第856章 延爭第35章 論商第458章 去哪裡?第309章 喜事(月票加更)第336章 調整開始第638章 趕海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941章 一戰成名6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90章 意外之喜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448章 判決第1207章 手諭第670章 亂第1767章 林晧然的魔咒?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261章 我哥哥是翰林第1433章 雨季第1326章 硬骨頭第1052章 窮追第226章 召見第41章 府試第1343章 人選爭論第217章 紅面紗第1711章 放榜第75章 命格第331章 義氣第881章 破綻第727章 訟師第1386章 良策第38章 詞一首半第1615章 蘇州第112章 恩科第805章 呂宋第1637章 醉翁之意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45章 明悟與曙光第606章 嚴家父子第946章 考前的期許第1168章 躲貓貓?第1131章 來客第184章 哥哥沒死第587章 道歉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740章 興師問罪?第1096章 無罪?第1534章 摩拳擦掌第1515章 回揚州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359章 狼與羊第1484章 話事人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632章 來襲第1042章 擔憂第1673章 亮劍第907章 年夜2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58章 橋燒、肉香起第1216章 贈言第732章 準則第1733章 各方籌謀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1708章 定罪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62章 村禍第1231章 木榆腦袋?第1393章 抽絲剝繭第669章 又見炮臺第736章 暴力虎妞第1097章 大快人心第252章 大明之弊第1396章 身份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187章 密謀第277章 修檢廳第一炮第490章 要求第1684章 寶地
第1630章 洗牌第590章 侗族人第1345章 變數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995章 外察結果出爐第823章 談判第567章 科技之光第1376章 心有所憂第763章 最後一擊第676章 林雷公歸來第652章 緊張第633章 悍將第617章 一波又起第156章 浮誇第1161章 樂極生悲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199章 登門目的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666章 血珠第1209章 三法司的難題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621章 聖旨第856章 延爭第35章 論商第458章 去哪裡?第309章 喜事(月票加更)第336章 調整開始第638章 趕海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941章 一戰成名6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90章 意外之喜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448章 判決第1207章 手諭第670章 亂第1767章 林晧然的魔咒?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261章 我哥哥是翰林第1433章 雨季第1326章 硬骨頭第1052章 窮追第226章 召見第41章 府試第1343章 人選爭論第217章 紅面紗第1711章 放榜第75章 命格第331章 義氣第881章 破綻第727章 訟師第1386章 良策第38章 詞一首半第1615章 蘇州第112章 恩科第805章 呂宋第1637章 醉翁之意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45章 明悟與曙光第606章 嚴家父子第946章 考前的期許第1168章 躲貓貓?第1131章 來客第184章 哥哥沒死第587章 道歉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740章 興師問罪?第1096章 無罪?第1534章 摩拳擦掌第1515章 回揚州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359章 狼與羊第1484章 話事人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632章 來襲第1042章 擔憂第1673章 亮劍第907章 年夜2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58章 橋燒、肉香起第1216章 贈言第732章 準則第1733章 各方籌謀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1708章 定罪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62章 村禍第1231章 木榆腦袋?第1393章 抽絲剝繭第669章 又見炮臺第736章 暴力虎妞第1097章 大快人心第252章 大明之弊第1396章 身份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187章 密謀第277章 修檢廳第一炮第490章 要求第1684章 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