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謀巡撫官

林金元一直注意着書房的動靜,看到林晧然領着孫吉祥來到外間的茶桌前,第一時間給二人送去了茶水,然後又悄然地退了出去。

林晧然喜歡在這裡一邊喝茶一邊望着窗外院子的月色。今晚的窗子正好跟屋頂那輪皎潔的月光相對,整個天地宛如白晝般,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林晧然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心裡自然是希望董份能夠安分地接下這個差事,便又是正色地繼續詢問道:“孫先生,你覺得南洋使團方面的事情現在能不能推動?”

“皇上自從耕藉禮後,便沒有再參加任何重要祭典,甚至清明祭都沒有出現。現在皇上已然是要專心於修玄,怕是不可能會親自面見這幫名不副實的南洋使臣的!”孫吉祥正端着茶盞,平日的主要精力便是放在揣摩嘉靖上,這時顯得一本正經地給出答案道。

林晧然將茶盞輕輕地放下,卻是望向孫吉祥道:“我知道皇上現在專心修玄,所以肯定不會親自面見南洋使團!”

“東翁其實是另有所圖?”孫吉祥正準備喝茶,聞言便是意外地擡頭望向林晧然詢問道。

林晧然並沒有進行迴應,而是伸出手指沾上茶水,旋即在桌面上寫下一個字。

時近十五,今晚的月亮顯得很圓,皎潔的月色和淡黃色的燭光交輝在一起,那桌面上用茶水寫下的一個字顯得格外的清晰。

僅是簡單的一個字,彷彿道盡了世間的秘密之事般。

孫吉祥的眼睛不比年輕之時,伸長脖子並眯着眼睛望向桌面上的那個字,臉色先是一陣凝重,旋即震驚地望向林晧然道:“東翁總是能夠這般總攬全局,令老夫深感汗顏也!”

他現在已經不再是林晧然的師爺,而算是林晧然的謀士。本以爲憑着自己在翰林院的近三十年磨練,加上對史書的鑽研,已然能夠勝任林晧然謀士一職。

只是跟着林晧然相處的過程中,他卻總是發現這位東翁總是能夠不拘於一泥,屢屢給人一種新的思路,其智慧當真是世間少有。

“先生過譽了,很多事情總會有所紕漏,亦是幸得先生提醒方不至於犯下大錯!”林晧然深知孫吉祥策劃事情的細心,便是拱手迴應道。

二人又是低聲商議一些事,話纔剛剛結束,林金元進來彙報張偉造訪。

跟着當年在城北做順天府尹不同,現在他是堂堂的禮部左侍郎,已然是身處於朝堂的漩渦之中,每晚總會有官員前來拜訪於他。

林晧然似乎早知曉張偉會到訪,當即便是讓林金元將人領過來。

孫吉祥心裡微微一動,當即便是認真地詢問道:“東翁,你想要推舉張鴻圖出任寧夏巡撫?”

“如果阻力不大的話,我確實是想要將張鴻圖推到寧夏巡撫的位置!”林晧然伸手端起茶盞,並沒有隱瞞地點頭道。

官場的鬥爭,其實爭的還是官職,是將自己人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

在提出“南將北調”的策略之時,他便知道想要真正貫徹下去,還要打破以楊博爲首的文官對北邊的把持,需要安排自己的人出任督撫。

不過北邊各大總督都是極有份量的人,而他的人無論是戰績還是資歷都遠遠無法跟那些總督相比,故而只能先從巡撫着手。

當然,這些都是兵部尚書楊博的自留地,將俞大猷弄到遼東總兵已經殊爲不易,而想要將張偉安排到寧夏巡撫同樣是困難重重。

孫吉祥的眉頭微微蹙起,對着林晧然認真地勸說道:“雖然張偉在《談古論今》發表了兩篇治軍策,但他沒有軍旅的履歷,又不曾在兵部任職,怕是很難爲之!”

“我知道,但不試過又怎麼知道不可爲呢!”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卻是態度堅定地道。

自從張璁接聖旨入閣,大明一直以來的廷推制度逐漸名存實亡。到了嚴嵩當政之時,所有大臣的任命不再進行廷推,都是通過一道聖旨進行任命。

像昔日吏部尚書吳鵬被彈劾罷官,嚴嵩當即哀求皇上任命小舅子歐陽必進接任,只是僅僅沒過多久,嘉靖還是下達聖旨改由青詞寫得好的郭樸出任吏部尚書。

由此可見,內閣閣臣和六部尚書的任命之權不再是朝廷重臣的廷推,而是改由皇上的聖旨任命。

所謂上行下效,嚴嵩當政之時,一些重要地方督撫的任命同樣不再經由廷推,而是由嚴嵩列出人選並請示皇上的意見,故而首輔和皇上共享了任命權。

徐階上臺之後,一改嚴嵩“獨相”的執政姿態,則是擺出了一副“賢相”的面貌。

雖然他不會向皇上提議入閣或六部尚書舉行廷推,但巡撫這個不被皇上重視的級別任命權,他還是願意拿出來跟大家進行延推。

按往朝慣例,巡撫由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三品以上的官員共同延推。

六部衙門三品以上的官員共計十八名;通政司和大理寺的掌印官一名;都院持三品頭銜的右御史不少,不過通常只有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坐守本部,故而共計兩名。

如果能贏得這些重臣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加上皇上那裡沒有異議的話,那麼該名官員則是能夠勝利地出任地方巡撫。

張偉現在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參議,已然有資格掛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出任地方巡撫,故而有資格爭奪寧夏巡撫一職。

雖然張偉的資歷比較淺,但卻有着年紀的優勢,一位四十多歲的巡撫並不會扎眼。

晧然始終覺得官員更要講究才能,如果真熬上十幾年再出任巡撫,早已經是深諳和光同塵的官場之道了,遠不如初入官場時的銳氣。

正是如此,他更願意早些將張偉推到巡撫的任上,而不是一直在京城這裡熬那些虛無飄渺的資歷。

“東翁,那老夫先行告辭了!”孫吉祥看着林晧然要接見張偉,且事情商談得差不多了,便是站起來主動告辭離開道。

第1401章 瘦西湖第1422章 虎妞的宣言第143章 接濟第1303章 自救第1052章 窮追第651章 黑石頭第887章 後生可畏第128章 燈謎第830章 七省總督第584章 合格的父親第207章 起因第156章 浮誇第1210章 命案?第1246章 召見第874章 官場險惡第551章 硇洲島第1352章 不笑第1623章 反應第1049章 硬氣的主審官第1513章 惶惶第1692章 延議結果第246章 消息第105章 興師第320章 怕與不怕第121章 啓程第683章 年齡的劣勢第543章 珍珠惹的禍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1065章 白靈芝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304章 牛如花的困惑第477章 石頭一家第535章 卑鄙第890章 高升?第118章 叉燒第1395章 貴公子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484章 話事人第426章 鉻印第863章 奏疏第1603章 楊博的決定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255章 師生第474章 亮劍第312章 深意第1537章 副使到!第301章 結果第644章 難題第1565章 暗涌第963章 信息量好大第773章 賭(兩章合一)第742章 強者之姿第322章 行動第1120章 高耀的生財術第1072章 衝擊波1第1156章 威脅利誘?第849章 霸主之爭第14章 石城縣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478章 歸來第1341章 吳山的人選第528章 危局第922章 命好第135章 醉紅樓第41章 府試第982章 意外收穫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129章 科考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878章 主持鄉試第1473章 消息第845章 八打雁第1521章 各方反應第1287章 造訪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1563章 武進伯的箭第1719章 暗鬥無處不在3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236章 塵埃落定第1012章 又見竹詩第330章 弊端第879章 命案第22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301章 結果第369章 誰的鹿鳴宴第666章 血珠第1075章 衝擊波4(月票1/8)第877章 啞迷第1797章 搶功?第1549章 默第944章 嚴世蕃的算盤第900章 告誡第731章 第二案第1143章 挑事第1808章 刑部邀請第1457章 博弈第830章 七省總督第25章 放榜第485章 風寒第342章 坑哥
第1401章 瘦西湖第1422章 虎妞的宣言第143章 接濟第1303章 自救第1052章 窮追第651章 黑石頭第887章 後生可畏第128章 燈謎第830章 七省總督第584章 合格的父親第207章 起因第156章 浮誇第1210章 命案?第1246章 召見第874章 官場險惡第551章 硇洲島第1352章 不笑第1623章 反應第1049章 硬氣的主審官第1513章 惶惶第1692章 延議結果第246章 消息第105章 興師第320章 怕與不怕第121章 啓程第683章 年齡的劣勢第543章 珍珠惹的禍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1065章 白靈芝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304章 牛如花的困惑第477章 石頭一家第535章 卑鄙第890章 高升?第118章 叉燒第1395章 貴公子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484章 話事人第426章 鉻印第863章 奏疏第1603章 楊博的決定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255章 師生第474章 亮劍第312章 深意第1537章 副使到!第301章 結果第644章 難題第1565章 暗涌第963章 信息量好大第773章 賭(兩章合一)第742章 強者之姿第322章 行動第1120章 高耀的生財術第1072章 衝擊波1第1156章 威脅利誘?第849章 霸主之爭第14章 石城縣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478章 歸來第1341章 吳山的人選第528章 危局第922章 命好第135章 醉紅樓第41章 府試第982章 意外收穫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129章 科考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878章 主持鄉試第1473章 消息第845章 八打雁第1521章 各方反應第1287章 造訪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1563章 武進伯的箭第1719章 暗鬥無處不在3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236章 塵埃落定第1012章 又見竹詩第330章 弊端第879章 命案第22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301章 結果第369章 誰的鹿鳴宴第666章 血珠第1075章 衝擊波4(月票1/8)第877章 啞迷第1797章 搶功?第1549章 默第944章 嚴世蕃的算盤第900章 告誡第731章 第二案第1143章 挑事第1808章 刑部邀請第1457章 博弈第830章 七省總督第25章 放榜第485章 風寒第342章 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