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輿論造勢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朝堂顯得很是平靜,彷彿什麼事情都不曾發生一般。

只是在京城的酒樓、茶館和食鋪,一夜之間便熱鬧起來了,特別一些讀書人顯得很是活躍,不斷地流竄到一些公衆場所。

“他家裡的茅房要用彩錦裝飾,馬桶都鑲上金銀,每頓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據說比皇上吃的還要好!”

“當年,他給嚴嵩以三十二名美女作爲‘活象棋’送上門去,乞求能成爲嚴嵩門下的一條狗。嚴嵩看到的時候那是愛不釋手啊,從此對他自然是格外照顧,什麼肥差都派給了他。”

“他去年總理鹽政之時,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每頓吃喝都要花上千金,對屬吏和鹽商勒索賄賂,所搜金銀堆積如山,在淮南一帶還濫殺無辜,差點就激發民變呢!”

……

士子和百姓所談論之人,自然便是昔日總理四地鹽政的鄢懋卿,他的種種劣勢被翻了出來,成爲時下輿論所聲討的對象。

不僅如此,一副副鄢懋卿的出行圖、宴飲圖、勒索賄賂圖、竈戶逃荒圖等流傳於京師,將鄢懋卿貪婪和醜陋的一面展露無遺。

鄢懋卿本就是劣跡斑斑,當下被有心人有意進行放大,讓到整個京城的士子和百姓都已經知曉:大明出了這麼一個大奸大惡之人,更將淮南一帶的竈戶搞得慘不忍睹,不少竈戶已經是背井離鄉了。

很快地,鄢懋卿成爲了京城人人所唾棄的狗官,更是有人紮了小人。

“鄢懋卿這種官員豈能罷官了事,當真該千刀萬剮!”

卻說,時任刑部右侍郎鄢懋卿和大理寺卿萬採被御史鄭洛彈劾朋黨爲奸,結果二人紛紛被罷官去職,而鄢懋卿亦是在上個月便離開京城返回江西。

現在士子和百姓得知鄢懋卿犯下如此惡行,難免希望朝廷要對鄢懋卿進行追責,想要這位奸臣得到他應有的報應。

當然,這通常都是士子和百姓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推動這一切的背後之人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外城一間精雅的茶樓中,由於毗鄰琉璃廠,故而不乏讀書人的身影。特別是院試在即,順天府的很多士子亦是齊聚京城,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只是從古至今,最不安分的始終是讀書人,面對時下最熱的話題。或是爲了名聲,或是釋放心裡的憤悶,都難免會跟友人討論一番。

在最中央的一張桌子中,卻見四個讀書人正在那裡高談闊論,說的正是當下的事情,而且聲音故意調高几分讓到鄰桌的讀書人聽到。

“不錯,朝廷不僅要對鄢懋卿進行追責,同時亦要儘快將加害於竈戶頭上的暴政免除!”

“臺兄此言大善,時下真真是苦了竈戶,聽說兩淮的竈戶已經逃亡了大半,明年怕是有鹽引亦提不到鹽了!”

“苦的何止是竈戶,還有我們這幫百姓。我聽說湖廣等地的鹽價足足翻了一倍,有百姓食不起鹽,那脖子大如水缸。”

……

這四名士子顯得義憤填膺,話題進行了引申,便是很自然便到了鄢懋卿所推行的暴政上,當即提出了廢除暴政的提議。

只是分明是四個人在這裡聊天,但眼神卻是頻頻交流,其中一個士子突然一副敢爲天下先的模樣,站在板凳上慷慨激昂地道:“吾輩讀書人,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諸位,誰願與我一同聯名上疏,請罷鄢懋卿的惡政?”

這名士子皮膚黝黑,但長相俊郎,有着讀書人的高瘦身形,身穿着青色長衫,手持着一把畫扇,腰間還掛着玉佩和香囊,標準的讀書人形象。

在京城之地,這張聯名上疏的方式並不少見,亦算是時下讀書人蔘與政事的方式。

雖然很難送到嘉靖手裡,但若是送到當朝大臣手裡,那亦是足夠他們自豪的成就。如果能跟這位大臣說上兩句話,更是能夠成爲他們自吹的資本。

亦是如此,很多士子很熱衷於此,從而成爲這個讀書羣體中的“名人”。

“兄臺高見,敢問高姓大名!”

“不敢!小子姓王,單名垕,京城人士也!”

“在下陳生,願一同署名上疏,爲天下百姓請願!”

……

話剛落,鄰桌便有士子進行積極的響應。

很多事情便是如此,幾個人說着說着,便就將事情給辦妥了。那個名爲王垕的士子熱情地邀請那位名爲張生的士子進行書寫,然後招呼其他人進行署名。

“老師,看來他們近期是要行動,現在便開始造勢了啊!”

在茶樓東北角的一張茶桌中,卻是坐着五名士子,年齡差距有些大,不過卻是以一位年輕的士子爲中心,而他們亦是目睹了茶樓中發生的一切。

林晧然身穿月白色的儒衫,頭戴着四方平定巾,一副風度翩翩的士子形象。正是慢悠悠地品着松蘿茶,自然是將所發生的一幕看在眼裡,深知這是背後力量推動的結果。

徐黨和兩淮鹽商及背後的勢力已然是要推動輿論,在這種真真假假之中,“順應民意”地廢掉嚴黨所留下的“新政”,從而恢復先前的舊例。

食鹽的利潤看似不少,但在這個碗吃食的人更多。若是給朝廷每年拿走近百萬兩,那他們能分的蛋糕必然會更少了,難免會引發這個利益羣體的不滿。

雖然他們能通過提高食鹽的售價挽回一些利潤,但這種做法並非長久之計。

一旦某地食鹽售價長期過高,會致使該地的食用量減少,進而還會受到當地百姓的詰責。一些其他渠道的私鹽不免會進來等,這並非是一個長久之策。

最明顯的地方莫過於江西,準鹽今年確實是藉機將鹽價大幅提升,結果粵鹽從不同渠道進來。更爲甚者,粵鹽還得到了當地百姓和官員的支持。

正是如此,想要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在於提價,而是要將朝廷吃掉的那一份再吐出來,從而回歸到先前的分配模式之中。

第1405章 大明寺第1507章 老狐狸第111章 天大的喜訊第1068章 傳聞第70章 啓程第36章 潘仙詩會第278章 寓言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481章 陳糧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391章 氣暈?第1126章 暗流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360章 家書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646章 奏對第739章 視察香山第175章 危機第33章 跟屁蟲第284章 打擊第284章 打擊第1621章 花映容的意圖?第401章 牢房裡的啞巴第1131章 來客第1686章 介橋村第163章 啓程第1055章 三十年河西第992章 平靜與波瀾第954章 獻寶之人第347章 新工作任務第1520章 新鹽法第667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555章 青天歸來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394章 重審第1402章 湖心瑕疵第1531章 狙擊綱法第1015章 誰是小人?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87章 小三元第272章 消失的虎妞第1615章 蘇州第606章 嚴家父子第62章 村禍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496章 縣衙公審第983章 奸細王寬第564章 抓賊第27章 一道數學題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251章 暗流涌動第874章 官場險惡第1756章 三方得失第657章 無奈的結果第1340章 忠臣徐階第1626章 林蘇州?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80章 作別第1164章 明槍暗箭第978章 賣掉得了第1699章 真相第1013章 嚴家教子第411章 開審第73章 閉門羹第291章 傳聞(月票加更)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1546章 見聞第1460章 控場?第1068章 傳聞第1063章 冷箭第907章 年夜2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915章 不安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59章 長林當興第1129章 季德歸來第91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742章 強者之姿第1063章 冷箭第1262章 不受理第1548章 破綻?第1377章 影響力第1650章 五月食日第706章 光彩一筆第1466章 詩作第378章 雞犬不寧第886章 萬民書第110章 自由?第1770章 耽羅島第68章 麻辣燙第127章 中秋燈會第1215章 臨別第323章 鬧事第344章 新計劃第541章 虎妞的不捨第1269章 心事第58章 橋燒、肉香起第55章 徭役與風水第1758章 戶部第1042章 擔憂
第1405章 大明寺第1507章 老狐狸第111章 天大的喜訊第1068章 傳聞第70章 啓程第36章 潘仙詩會第278章 寓言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481章 陳糧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391章 氣暈?第1126章 暗流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360章 家書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646章 奏對第739章 視察香山第175章 危機第33章 跟屁蟲第284章 打擊第284章 打擊第1621章 花映容的意圖?第401章 牢房裡的啞巴第1131章 來客第1686章 介橋村第163章 啓程第1055章 三十年河西第992章 平靜與波瀾第954章 獻寶之人第347章 新工作任務第1520章 新鹽法第667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555章 青天歸來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394章 重審第1402章 湖心瑕疵第1531章 狙擊綱法第1015章 誰是小人?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87章 小三元第272章 消失的虎妞第1615章 蘇州第606章 嚴家父子第62章 村禍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496章 縣衙公審第983章 奸細王寬第564章 抓賊第27章 一道數學題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251章 暗流涌動第874章 官場險惡第1756章 三方得失第657章 無奈的結果第1340章 忠臣徐階第1626章 林蘇州?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80章 作別第1164章 明槍暗箭第978章 賣掉得了第1699章 真相第1013章 嚴家教子第411章 開審第73章 閉門羹第291章 傳聞(月票加更)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1546章 見聞第1460章 控場?第1068章 傳聞第1063章 冷箭第907章 年夜2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915章 不安第1791章 南京惴惴第59章 長林當興第1129章 季德歸來第91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742章 強者之姿第1063章 冷箭第1262章 不受理第1548章 破綻?第1377章 影響力第1650章 五月食日第706章 光彩一筆第1466章 詩作第378章 雞犬不寧第886章 萬民書第110章 自由?第1770章 耽羅島第68章 麻辣燙第127章 中秋燈會第1215章 臨別第323章 鬧事第344章 新計劃第541章 虎妞的不捨第1269章 心事第58章 橋燒、肉香起第55章 徭役與風水第1758章 戶部第1042章 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