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

第二天一早。

洛陽城裡發生了很多事,朝野議論紛紛。

御史臺,廷尉,刑曹三法司得到旨意,正式審理‘曹操屠三城’一案。

而兗州各處的受害者突然聚集在一起,向着三法司喊冤。

陳留王劉協奉旨出京,巡視河道。

出京巡視的鑾駕抵達河東,即將回京。

曹操已歸京,暫住鴻臚寺的消息被傳開。

緊接着,曹家‘侵佔民田’、‘買官賣官’、‘戕害人命’等各種罪名,在洛陽城遍地開花。

一時間,洛陽城好像炸開了一樣,所有的壓力,瞬間激流勇上,匯聚向朝廷。

原本被荀攸暫時壓住的輿論,徹底被點燃,要求嚴懲曹操、曹家的聲音,冠蓋整個洛陽城。

六曹九寺的主官們,不約而同的齊齊入宮,整齊劃一的列隊在朱雀門外,等候着入宮。

更有一些人,無視這些規矩,從其他門進入,他們不是去尚書檯,而是直奔內廷。

尚書檯的三人,簡單急促的商議一番,便在尚書檯,等着六曹九寺的主官們了。

尚書檯不大的會議廳內,一時間吵成一片,說什麼的都有。

周異作爲洛陽府尹,有資格坐在這裡,他是第一個忍不住的說話的人,直接衝向了兵曹尚書皇甫堅壽,大聲道:“皇甫尚書,我現在要問的,是曹操是否還掌握兵權,兗州、兗州的兵馬,他能否調動?禁軍大營的兵馬,他能調動多少?禁軍、羽林軍,他是否有我們不知道的關係在其中?”

這句話,彷彿點燃了所有人的擔憂,齊齊看向皇甫堅壽。

皇甫堅壽與他父親皇甫嵩一樣,向來極力躲避黨爭、朝野爭鬥,不曾想是第一個被點名,神色沉着思索片刻,道:“按照規矩,無旨意大司馬府無權調兵,即便是權宜,也需兵曹附屬。”

對於這種官話,在座的哪那麼容易打發,新任的吏曹尚書王朗直接沉聲道:“皇甫尚書,現在的情形,你很清楚!我就問你,若是狗急跳牆,曹氏叛亂,他能調動多少兵馬?尤其是禁軍大營,我們要聽實話!”

所有人,包括丞相荀彧,左僕射鍾繇,右僕射荀攸齊刷刷的都看向皇甫堅長,目光灼灼,萬分警惕。

曹操近些年,是大漢朝軍功最多的人,南征北戰,手下猛將如雲,所統領的兵馬不計其數,步伐遍佈北方八州。

誰也不清楚,有多少人忠於他,他要是叛亂,會有多少人追隨,多少兵馬,多少地方燃起戰火!

面對着這些人的目光,皇甫堅壽麪色微沉,仔細思索再三,道:“我不清楚。”

孔融臉色立變,差點站起來,瞪着皇甫堅壽道:“你不清楚?伱是兵曹尚書,統屬我大漢兵馬,你不清楚,誰人清楚?”

荀攸也坐不住了,臉角如鐵,聲音帶着警告又誠懇的道:“皇甫尚書,現在已是萬分緊要的關頭,你實話告訴我,就兩件事,第一,洛陽城與附近,是否安全?第二,禁軍大營,是否可控?”

不說其他人了,就是與皇甫堅壽一樣,躲着黨爭的陳宮等人,此刻也注視着皇甫堅壽,臉上難以掩飾的擔憂與不安。

曹操一直被認爲是當今陛下的第一寵信之人,從隨駕出征青州匈奴,然後的兗州橋瑁,青州黃巾軍,冀州黑山軍,再到豫州、徐州的董卓等等,他戰功赫赫,統領無數兵馬,而今手下將領分散各州。

一旦曹操被逼急,公然叛亂,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朝廷裡的大人物們才發現,曹操是如此恐怖,哪怕是階下囚,依舊令他心驚膽戰,萬分忌憚。

皇甫堅壽在不斷的逼迫中,左思右想,不得不道:“豫州將軍是劉備,應當沒有大礙。兗州,青州,冀州……兗州難說,但黃忠是可信的,他手裡有四萬大軍。至於禁軍大營,曹操在禁軍大營待了很久,下官,也無從判斷。至於洛陽城……禁軍絕對沒有問題,羽林軍也無礙。”

所有人都聽出了皇甫堅壽話裡的遲疑與保守,刑曹尚書許攸伸着頭,道:“如果,爲了以防萬一,當如何佈置?”

皇甫堅壽擡起眼皮掃了他一眼,而後向着最前面的三人道:“丞相,下官以爲,事情還沒有到那種地步,無需這般慌亂。”

不容荀彧說話,王朗冷哼一聲,道:“已經到了那種地步了!一旦曹操叛亂,必然驟起,哪裡容得我們從容佈置!皇甫尚書,你干係重大,絕不可抱有僥倖!”

皇甫堅壽被這句話堵的說不出話來,但他又不能說出他所知道的一些事情。

早在半個月前,他便接到旨意,對禁軍大營進行了調整,並且還有一支兵馬就駐紮在洛陽城城外不遠。

是以,他沉默不語。

他沉默,就激的其他人憂懼不安了,禮曹尚書陳琳接過話,問了一句自以爲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道:“陛下的鑾駕在河東,可否安全?”

鍾繇一聽陳琳問出這個,立即出聲打斷道:“好了,不用爭了,先聽丞相說幾句。”

鍾繇一開口,頓時止住了即將爆發的更激烈的爭吵,衆人瞬間就目光集中到了他身上。

說到底,最上面的三位纔是做決定的人。

荀彧端坐,神色淡漠威嚴,道:“第一,曹操在鴻臚寺,還未審斷,所以暫時不會有異動。第二,曹操不是大司馬,還調不動禁軍大營的兵馬。第三,兗州、豫州等地,陛下早有佈置,無有不妥。第四,關於曹操一案,尚書檯的要求是,由三法司以‘證據確鑿,無有疑礙’爲本來進行審斷,其他人不得干涉。第五,今次會議,主要目的有二,第一,爲曹操一案定調,儘早解決。第二,是關於曹氏‘侵奪民田,買官賣官’,因爲涉及前任太尉,不得不謹慎。其他事項,不在今次討論範圍。”

衆人聽着荀彧的話,神情逐漸安定下來。

只要曹操調不動兵馬,無法叛亂,那其他事情都好說。

鍾繇見狀,不給他們反彈的機會,直接向田豐道:“御史丞,陳留王不在,由你主持御史臺,關於‘曹操屠三城’一案,御史臺怎麼說?”

田豐當即擡起手,朗聲道:“回丞相、左僕射,根據御史臺查明,以及綜合廷尉府、刑曹,先行可以判定,不存在屠城一事,爲有心人惡意誇大,所圖不明。”

“當真沒有?”

孔融頓時怒容滿面,向着田豐喝道:“那份名單……”

“孔太常,”

田豐面不改色,直接打斷了孔融的話,道:“經過御史臺的調查,那份近千人的名單,可找到的已經有百餘人,據他們供述,因爲曹司馬率兵剿匪,他們擔心波及,所以舉家逃難,並未被屠殺。”

孔融一怔,這是他沒想到的,但旋即就喝道:“那還有七八百人……”

“孔太常,”

田豐與他對視,神色似有不滿,道:“這份名單已經有假,且來歷不明,難道三法司要以這樣的所謂的證據來判案嗎?”

孔融看着田豐,被他懟的說不出話來,轉而又道:“那,曹操殺了很多人,總不是假的吧?”田豐臉色逐漸不耐,道:“孔太常,根據監察御史以及兗州州牧劉岱、中郎將黃忠等人的口述,並未發生所謂屠城,那三城經過實地走訪,街面如常,並沒有大量人口失蹤。”

“胡說八道!”

孔融驚怒無比,猛的站起來,大聲道:“田豐!這裡是尚書檯,你敢信口雌黃,欺上瞞下!?曹操在兗州殺了那麼多人?衆目睽睽,你居然敢在這裡爲他張目,你眼裡可還有王法!?”

衆人嚇了一跳,紛紛看向孔融,彷彿他下一刻就要跳出來脫衣服。

田豐沒有見到之前的那一幕,但也聽說過,不爲所動,目光冷漠又銳利,淡淡道:“孔太常,本官是御史丞,查案尋情,只講證據。你這裡說了這麼多,可有半點證據?只要你拿得出來,本官即刻拿人!若是你沒有,便是信口雌黃,構陷朝臣,即便本官拿不了你,也能到御前告你一狀!”

“你!”

孔融瞬間氣炸了,直接起身,大步奔着田豐衝了過去。

“拉出去拉出去!”荀攸急聲喊道。這要是讓孔融走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他們尚書檯、朝廷的臉面就算丟盡了。

一羣侍衛早有準備,快速跑進來,抱着孔融就往外拖。

“奸賊!”

孔融劇烈掙扎,怒吼着道:“田豐,你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你你你不得好死……”

孔融的話在小會議廳裡迴盪,令所有人神情異樣。

滿廳的人,眼神怪異的在田豐臉上掃了掃去。

雖然‘豫州一案’被宮裡掩埋了,但在座的都是當今的大人物,關係網複雜,只要用點關係,就探聽到了與定案不同的內容。

是以,大家都知道,田豐是一個‘瘋癲殺神’,卻不曾想,田豐在尚書檯,居然也能面不改色的與孔融針鋒相對。

田豐說的冠冕堂皇,但大家都知道,那是爲曹操遮掩,並不是事實。

‘這位,也是面厚心黑之人。’

不知道多人悄悄得出這個結論,不敢小覷田豐。

許攸摸着三角胡,眼神異色的打量着田豐。

他與田豐共過事,知道這是一個向來耿介的,不曾想,現在居然變成了一個奸邪小人。

王朗同樣暗自皺眉,御史臺落在這樣一個人手裡,對朝廷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而其他人,同樣心思浮沉,對於田豐的初次‘登臺’,各有想法。

荀彧等了片刻,道:“曹操一案,由三法司審斷,務必在三日內結案。接下來,我們說一說曹氏的案子。許尚書,你來說。”

許攸頓時放下手,故作的輕咳一聲。

衆人目光在他身上流轉,逐漸的變成了慣常的面無表情的之色。

近來的朝野官場,出現了一個令人討厭的人,那就是許攸。

這個人不屬於任何勢力,同時行事又肆無顧忌,屢屢壞規矩,使得原本表面和諧的朝廷,不斷的起波瀾,令朝廷大人物們十分厭躁。

許攸整理着衣服,坐好後,神情肅色認真的道:“回丞相,刑曹根據舉告,仔細查證,曹氏在中平年間,共侵奪民田……”

“中平以前暫不提。”

荀彧打斷了他,道:“永漢以來的可有實證。”

對於近年的‘整肅吏治’,朝廷默認是‘不溯既往’,對於劉辯登基以前,不做追究。

因爲一旦認真追查,沒人能逃得了。

在座的逃不了,不在的也逃不了。

宮外的逃不了,宮內的也逃不了。

活着的逃不了,死了的也逃不了。

許攸倒也不介意,繼續道:“是。經過刑曹仔細查證,自永漢以來,曹氏侵奪各類民田,三千七百頃,毆傷人命過百,買官賣官,可查證的,超過百餘,其中有朝廷大小官吏,也有地方郡守、縣令。曹氏買的官職包括三公……”

“好了!”

這一次,是鍾繇打斷了他的話,一臉嚴肅的警告道:“永漢以前的,不得再提!”

許攸沒有半點惱色,頗爲恭敬的道:“是。根據刑曹查證,曹氏在朝廷買的大小官職過百,賣出的也過百,目前證據基本確鑿。”

等許攸說完,衆人目光若有若無的瞥向右僕射荀攸。

在兩三天之前,荀攸還兼任着吏曹尚書。

不大的議事廳裡,鴉雀無聲。

作爲新任吏曹尚書的王朗,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心驚於許攸的手段。

這是真的有人在最近舉證?還是許攸早就暗中對曹氏進行了摸底?

是隻摸了曹氏的,亦或者,還有其他什麼人?

王朗這麼想,本準備幸災樂禍看戲的其他人,迅速反應過來,看向許攸的眼神,目光閃爍,警惕不安。

荀攸面沉如水,眼神陰冷的盯着許攸。

他倒是沒想到,這許攸居然事先不打招呼,直接放出這些東西!

他心裡怒火熊熊,已經決定要給許攸一個結結實實的教訓!

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120章 應聲栽倒第151章 大戰起第5章 還是不可第64章 魑魅魍魎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472.第472章 防備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78章 關雲長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104章 出征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86章 抗拒第59章 世家風骨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13章 放肆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94章 潛規則第232章 圍城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24章 誅心第343章 欽使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78章 提前了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270章 不是鍾繇473.第473章 狼狽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5章 內政外兵第193章 長子出第351章 內訌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442.第442章 弔詭第136章 亂始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13章 放肆第25章 曹操第110章 黨團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20章 揮劍第294章 人心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1章 君臣嫌隙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3章 大漢風骨475.第475章 誅心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262章 召見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351章 內訌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476.第476章 平復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66章 新舊故事459.第459章 三天結案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77章 御史中丞411.第411章 隨手第330章 諸葛氏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307章 怒氣第240章 困境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33章 細思極恐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407章 此消彼長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26章 禍國之人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34章 沖淡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142章 蔡侯紙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5章 曹操
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120章 應聲栽倒第151章 大戰起第5章 還是不可第64章 魑魅魍魎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472.第472章 防備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78章 關雲長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104章 出征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86章 抗拒第59章 世家風骨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13章 放肆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94章 潛規則第232章 圍城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24章 誅心第343章 欽使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78章 提前了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270章 不是鍾繇473.第473章 狼狽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5章 內政外兵第193章 長子出第351章 內訌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442.第442章 弔詭第136章 亂始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13章 放肆第25章 曹操第110章 黨團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20章 揮劍第294章 人心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1章 君臣嫌隙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3章 大漢風骨475.第475章 誅心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262章 召見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351章 內訌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476.第476章 平復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66章 新舊故事459.第459章 三天結案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77章 御史中丞411.第411章 隨手第330章 諸葛氏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307章 怒氣第240章 困境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33章 細思極恐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407章 此消彼長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26章 禍國之人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34章 沖淡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142章 蔡侯紙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5章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