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

卻說盧植在冀州,連戰連捷,先後收復魏郡、趙國、清河國三郡,聲威大震,黃巾軍攻勢不由爲之一遏。張角見勢不妙,乃聚數十萬衆退守廣宗。

廣宗有界橋,勾通魏郡、鉅鹿、安平、清河等數郡,乃冀州要道,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後來公孫瓚與袁紹相爭冀州時,於此爆發界橋之戰。

張角又命其弟張寶引十萬黃巾,據守下曲陽。於是一南一北,兩個鉅鹿要地,相互呼應。從這點看,張角還是頗有眼光的。史載盧植久攻廣宗不能克,又被宦官所誣,檻車徵還朝中,於是朝廷換將,遣董卓來攻張角,亦不能下,於是轉而攻打下曲陽,卻被黃巾軍打得大敗而歸。

盧植趁勢進軍,兵圍廣宗,攻打甚急,雖然將士用命,奈何軍少,而廣宗城中,黃巾數十萬,又有主帥張角在此,士氣高漲,竟連連擊退漢軍。數不能下,漢軍士氣爲之一墮,盧植也無可奈何,只得圍住廣宗,與張角相持,並於城外築圍鑿塹以防張角出城遠逃,同時造作雲梯井闌等器械,以待士氣稍復,再復攻之。

天子於洛陽宮中,得皇甫嵩、劉備等報黃巾渠帥彭脫戰死、波才就擒,且皇甫嵩、朱儁、曹操等掃蕩豫州,攻略東郡,劉備亦連破荊州黃巾,圍張曼成於南陽孤城。不由大喜。卻又心憂冀州形勢。

盧植所將北軍雖爲天下精銳,然人數於三軍之中最少,而張角賊勢最盛。以最弱抗最盛,未免放心不下。雖然盧植收復數郡,但張角一日不死,冀州一日不定,天子一日難安。於是遣小黃巾左豐至冀州犒軍,順便觀賊形勢。

說是犒軍,天子也恁小氣,只有美酒數百壇。左豐一路到了盧植營中,宣讀詔書後,見盧植禮甚輕,不由心生不悅。

盧植性甚闊,且正爲兵事而忙碌,打算近期準備攻城,哪裡有多餘時間理會一個閹人。左豐久在宮中,作威享福慣了,見盧植輕慢,不由心中暗恨,道,朝中議郎大夫見了咱家,也是恭敬有加,盧子幹今日辱我,我必報之!

正是寧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小人惦記在心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準備捅你一刀。

盧植着人陪了左豐前後數日觀了廣宗城黃巾賊勢。卻見左豐滯留於營中遲遲不肯動身返洛,不知何故。幕府中左右謂盧植曰:“將軍,閹宦好財貨,莫如……”

盧植何等人物,之前一心於軍事,未曾思及而已,如今幕僚一提,哪還有不曉之理,當即便道:“我乃在外統軍之將,豈有以錢帛賄中官之理?此事斷無可能,休得再提!”

左右嘆息而退。

左豐於營中枯等數日,本想若盧植識趣,送上大筆錢財讓他滿意,他也願保盧植個平安,大家相安無事,發財纔是正經。結果左等右等,盧植就是不來,一點表示都沒有。左豐數日之間把盧植軍中錢糧斬獲弄得明明白白,盧植連敗張角數陣,斬獲萬餘級,所獲資財不計其數。他竟然就捨不得拿出來分自己一點點?想到這裡,左豐憤怒了,怒火中燒卻又不能明言之。於營中指桑罵槐了數日,左豐知自己不能再拖,只好踏上了回京的返途。離去之際,左豐陰沉的臉色,刀子般的目光,讓隨盧植來送天使的軍將幕僚皆心有慼慼焉。唯有盧植毫不在意。他根本就不把左豐當回事,因爲他知道,但凡是個正常人,都知道目前以戰事爲重,他乃方面之帥臣,目前正在與賊首交戰中,皇帝豈會不顧大局?皇帝最多下封詔書不輕不淡的斥責幾句罷了,到時自己再上封奏書自辨就完了。

結果證明盧植錯了。他高估了皇帝,也高估了自己。皇帝從來都不是按套路出牌的正常人,小黃門左豐也只是個鼠目寸光、只顧及自己利益的閹賊而已。左豐從來不用考慮什麼天下大局,皇帝也從來不覺得離了盧植朝中就無人可用。左豐一回京,便搖動三寸不爛之舌,向皇帝彙報:“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

這話說得很惡毒,簡直是字字誅心。皇帝一聽馬上就失去了理智,想道張角既然易破,那你盧植坐等什麼?難道真的等上天來收了張角等叛軍?莫非有甚不軌?越想越怒,越想越心疼,大軍在外一日,嘩嘩嘩的軍費啊!於是立馬下詔,檻車徵盧植下昭獄,坐罪減死一等。

諸公卿急勸,對曰:“孫子曰: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盧子幹爲一軍之主,或攻或守,其必成竹於胸。況盧子干連戰皆捷,如今但憑一閹豎片面之詞,而繫有功之臣,如何服衆?陛下不如拭目以待,候其功成。若果不能獲張角,敗黃巾。再由廷尉論罪,可也。”

皇帝哪裡肯聽,執意要用詔,又有大臣曰:“陛下,臨陣換將,乃兵家之大忌,莫若使盧子幹上書自辨之。”

皇帝見這個勸那個勸,篤定就是左豐誣告盧植一般,心中不由火起。他極信任閹宦,而偏偏朝中大臣又極抵制閹宦,雙方你來我往的鬥個不停。但在皇帝心中,他還是相信宦官多一些的。這些奴僕一個個善於察顏觀色,會侍候人,哪裡像那些個大臣,一個個桀驁不馴。所謂忠言逆耳。大抵人們都是喜歡聽話乖巧的部屬的。於是皇帝便怒叱道:“朕疑盧植私通黃巾,爾等意欲何爲耶?”

好嘛,給盧植又扣上一頂大帽子了。羣臣默然,不敢再勸。於是乃止。待散朝之後,剛纔心中還忐忑不安的小黃門左豐便獻媚道:“陛下聖明,陛下,盧植之婿劉備領軍在南陽,若聞盧植獲罪,恐有不軌,不如一併檻車徵至京師……”

好在皇帝並未徹底失去理智,剛纔說的也不過是氣話,說盧植私通黃巾,這話他自己都不信。只不過是用來堵羣臣之口而已。見左豐還在賣弄口舌,欲構陷劉備。心中頓時醒悟過來,哪還不知是左豐誣告盧植。聽這狗奴才說,把劉備也給逮了,到時三路主帥失其二,不引起軍中騷動纔怪。若如此,將士離心,到時誰來替他掃平黃巾之亂?且不說如今劉備兵困宛城,攻打張曼成甚急,若檻車徵劉備,張曼成必遁走。到時悔之莫及……

皇帝心思電轉,把一切都想得清清楚楚,不由怒極,一腳踢翻左豐,叱道:“狗奴才,看你乾的好事!”於是徑往後.宮去了。

左豐跌在地上,腰側火辣辣的疼,卻顧不上疼痛,跪行於地,高聲喚道:“陛下!陛下!”

左豐見皇帝理也不理,心中莫名升起一股寒意。宮中奴婢,最怕失寵,到時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宮中,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想到自己往日依仗帝寵,豎敵頗多,左豐身體不由輕輕顫抖起來,他彷彿看到了一個風高月黑的深夜,自己被裝在一個麻袋裡,嘴巴被堵住,然後旁邊有人在宮中荒蕪之處挖坑……

皇帝雖有悔意,但旨意已出,卻不好出爾反爾,於是令四府選將,舉幷州刺史、河東太守董卓有才武,久爲邊將,屢立軍功。於是遷董卓爲北中郎將,以替盧植。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家中排行老二。少年即弓馬之術,有勇武,好遊俠,曾遊遍羌地,與諸豪帥結交。後爲郡所闢,召之爲吏,使監領盜賊,當時胡人經常抄掠郡縣,虜奪百姓。於是涼州刺史成就闢董卓爲從事,使其領兵馬討捕,大破之,斬首千餘級。後與羌胡大小百餘戰,於是勇武之名播於涼州。於先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入值羽林衛。後被幷州刺史段穎薦之於公府,當時的司徒袁隗闢其爲掾。

董卓後爲中郎將張奐軍中司馬,從張奐征討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悉分麾下吏士。由是涼州軍卒對董卓歸心。歷任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戊己校尉、幷州刺史兼河東太守等職。

這日盧植正欲調動大軍,以攻廣宗賊。忽聞天子使者至,盧植心中一沉,旬日之間,天子使者往返復來,莫非……

果然,天子下詔,坐盧植爲戰不力,檻車徵至京師,靜待發落。旨意一下,左右軍將皆怒。盧植性格剛毅,然治軍極公,與軍中卒士食則同餐,飲則同渴,所獲財貨悉分將士,自己不多取一分。偏生還又有能力,帶着將士們連戰連捷,如今困張角於孤城,眼看着就要攻城了,皇帝卻給他們來上這一出。

有一裨將撥刀大呼:“盧中郎何罪?天子何其不公哉?”

衆人皆往前一步,逼問天子使者。那宦官何曾見識過這等陣仗,腿早就軟了,軍中乃極陽之地,衆將殺氣騰騰,他一殘缺之人哪裡承受得起,嘴脣哆嗦着想叱責這些老革,卻又偏生半個字也吐不出來。

眼見就要出醜,盧植開口了。

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一十章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
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一十章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