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篇,東漢開國皇后——郭聖通與陰麗華

老實說,劉秀真的是我很欣賞的一位皇帝了,他從南陽起義到天下一統,再到恢復經濟,直到他去世,他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皇帝,也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男人。之所以這麼說,在於劉秀對待自己的兩個皇后,對待自己的兒女,對待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都讓他們得了善終,這在開國皇帝中真的是非常難得了,主要是因爲,劉秀是個真正的好人。

而劉秀一生有兩個皇后,第一個是郭聖通,第二個是陰麗華,他們之間的故事,我感覺不能用現代的角度,應該從古代的角度深入,更應該從當時的局面去看待。陰麗華是劉秀的原配,結髮之妻,在劉秀哥哥被殺,自己又遭劉玄猜忌,生命隨時不保的情況下嫁給他,可以說,陰麗華是在劉秀最艱難的日子裡嫁給他,陪他同生共死,患難與共。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是劉秀在年少時發下的宏願,可見那是他對陰麗華就已經情根深種,兩人是同鄉,漢代的男女大防沒有明清時期那麼妖魔化,所以他們可能早早的就互相傾慕,這也是有可能的。總而言之,陰麗華嫁給劉秀,兩人只甜蜜害怕了三個月,夫妻倆就被迫分離了,因爲更始帝劉玄派劉秀出使河北。劉秀臨走前,將陰麗華送回了孃家,大概是覺得自己凶多吉少,如果自己出了事,陰麗華在孃家,更方便改嫁吧!不得不說,劉秀真的是個不錯的男人,連妻子的後路都替她想好。可陰麗華也是個癡情的人,雖然回了孃家,可在劉秀生死未明的情況下,依然癡癡的等兩年多,直到劉秀建國稱帝,將她接到身邊,夫妻倆終於團聚。

劉秀出使河北,與劉玄陽奉陰違,悄悄壯大自己的勢力。而與此同時,另一股勢力,真定王劉普看上了劉秀這支績優股,以十萬兵力相邀,向劉秀提出結盟,更願意將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嫁給劉秀,來鞏固兩人的聯盟關係。劉秀此時急於擺脫劉玄的控制,自然不會拒絕這天大的好事,只是不知道他娶郭聖通之時,會不會想起遠方的陰麗華。很多人拿娶郭聖通這件事來抨擊劉秀,認爲他是個渣男,負了原配陰麗華。我覺得此言差矣,我們生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從小衣食無憂,更是沒有經歷過什麼戰亂,自然不明白在古代兵荒馬亂的時候,活着是最重要的,只要活着,就隨時有翻盤的機會。對於劉秀來說,自然也是如此,只有自己活着,才能保全那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兄弟,纔有跟陰麗華重聚的可能,所以不管做什麼,只要活着,又有兵力,自己手中的資本多了,多娶一個老婆又怎麼了,更何況那個年代,三妻四妾很正常,只是不知道,娶郭聖通之時,她和陰麗華,誰是妻,誰是妾呢!

憑着手中的兵力,劉秀本人也有着出色的軍事能力,很快,劉秀大殺四方,正式與更始帝劉玄決裂,後又在河北建立了建武政權,正式稱帝,而於此同時,建武元年六月份,郭聖通替劉秀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彊。劉秀稱帝后,迫不及待的去接陰麗華回來團圓,陰麗華到達劉秀身邊時,已經九月份,而此時,郭聖通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陰麗華與劉秀分別近三載,而重逢時,丈夫的身邊有了另一個女人,而且兩人還連續有了兩個孩子,這個情況,和呂雉何其相似,可惜,劉秀並不是劉邦。陰麗華到來後,和郭聖通一樣受封爲貴人,一帝雙貴人,劉秀並沒有一開始就封后。很顯然,劉秀是想將後位留給陰麗華,可是郭聖通的背後有真定王的勢力,所以他暫時沒有輕舉妄動,而真定王看見劉秀遲遲沒有立後,心裡也猜到他是怎麼想的,加上自己也想當皇帝,當初本來就是利用劉秀,現在利用完了,劉秀就該讓路了,可惜他小瞧了劉秀,賠了夫人又折兵,輸得慘烈,直接被劉秀誅殺。真定王一死,局面又變化了,真定王出身河北,劉秀朝中河北將居多,真定王被誅,河北將領人心惶惶,對於剛建立起的王朝來說,是個很致命的問題,而此時,立郭聖通爲後,無疑是一針最強的強心劑。

陰麗華也明白劉秀的爲難,爲了劉秀的事業,她主動提出謙讓後位,劉秀對她又憐又愛,但還是無奈答應。於是,郭聖通成爲東漢第一任皇后,劉彊成爲第一個太子。其實,陰麗華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體諒劉秀是真,知道自己當不成皇后也是真。畢竟郭聖通陪着劉秀共患難,東征西戰,劉秀的部下也大部分都只知道郭夫人而不知陰夫人,就好比一家公司,大家都知道董事長身邊的助理很能幹,大家都以爲她要當總經理,結果人家沒當成,董事長直接空降了一個總經理出來,那誰會服啊,到時候人心晃動,只怕公司不但不能蒸蒸日上,還容易垮掉。劉秀當時雖然稱帝,但說穿了只是一個割據政權,還有虎視眈眈的勢力盯着,隨時都可能被滅了,那麼這個時候,政權穩定是對所有人都好的結局,畢竟劉秀被滅了,大家都玩完,那誰當皇后也沒意義,當下,活着纔是最重要的。這個結局,對於這三個人,只能說是最妥帖的方法了。

但儘管如此,劉秀對陰麗華的寵愛卻是越來越深,建武四年,陰麗華在跟着劉秀從軍的路上,生下了她和劉秀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明帝劉莊,初名劉陽。而後又逐漸生下四個兒子,一共五個兒子。而郭聖通,也在後面又替劉秀生下了三個兒子,總共也是五個兒子。劉秀十一個兒子,除了三子劉英是許美人所生,其餘十個皆是郭陰所出,各無子,而劉秀的後宮除了這三個人,再沒有其他的妃嬪記載。除此之外,劉秀還有五個女兒生母不詳,但根據推測,除了三公主劉紅夫是郭聖通所生以外,其餘四個公主都是陰麗華所出,這樣陰麗華一人獨生九個孩子,也真是太厲害了,還別說她一開始就落後了郭聖通兩個,最後還能反超三個,可見劉秀有多麼寵愛陰麗華。

很多人都說劉秀既然愛陰麗華,怎麼還和郭聖通生了那麼多,簡直是渣男。拜託了,劉秀之所以會被叫做渣男,主要就是因爲後宮人數太少了,少到除了結髮妻子陰麗華,以及政治聯姻郭聖通這兩個必須娶的,就只有一個許美人。然後又因爲許美人不得寵,爭寵的焦點都放在郭陰二人身上,可能偌大一個後宮就這兩個在生孩子,以至於對比太過強烈突出,劉秀就成了渣男了。難道非要後宮妻妾成羣,然後最突出的那個才能叫真愛嗎?那真愛未免太廉價了。首先,郭聖通自己對於這樁政治聯姻也是沒有選擇權的,其次,郭聖通是皇后,又並無過錯,劉秀有什麼理由冷落一國之後,相反陰麗華雖說是髮妻,可當時畢竟因爲政局被貶爲妾了,一個妾生的比皇后還多,那纔是真的僭越。

我不知道這三個人是什麼時候變成了修羅場,也許是因爲劉秀對陰麗華越來越不加以掩飾的偏愛,也許是劉秀偏愛陰麗華的孩子多過於郭聖通的孩子,總之,我相信,在建武九年,陰麗華母弟被盜賊殺害,劉秀那個昭告天下,說郭聖通的皇后之位是陰麗華所讓的詔書,直接讓郭陰二人的關係,讓劉郭二人的關係,徹底降到了冰點,史書記載,郭聖通此時已經完全失寵,在這之後,劉秀應該就獨寵陰麗華了。我相信郭聖通對劉秀絕對是有情的,就是因爲有情,才容忍不了劉秀偏愛陰麗華和她的孩子,纔會忍不住自己的怨恨一次次對劉秀髮脾氣,結果讓劉秀對她徹底厭惡。

如果說老公的冷淡讓郭聖通痛苦,那麼劉秀對劉陽的偏愛則是直接讓他怨恨到底了,建武十三年一統天下,建武十五年分封皇子,劉陽和劉衡的封地都超過了郭聖通的兒子,而陰麗華大女兒劉義王更是被逾越宗制封爲舞陰長公主,而郭聖通的女兒只封了館陶公主。如此這般,真的是嫡庶不分了,最主要的是,劉秀還讓年僅十歲的劉陽上朝聽政,如此赤裸裸的行爲,等於直接詔告羣臣,我要換太子。

郭聖通忍無可忍了,她將怨氣發在劉秀身上,發在陰麗華身上,陰麗華對此也無可奈何 ,畢竟做爲母親,她要替自己的孩子着想。郭聖通在宮中常常發泄自己的怨恨,但即便如此,她畢竟無大過,所以劉秀始終沒有廢她。轉眼到了建武十七年,這一年發生了好幾件事情,估計就是這些事情一連串的發生,讓劉秀寧可頂着被罵幾千年的誤點,也要無過廢后。第一件事就是劉秀中風,估計劉秀中風時,陰麗華陪在身邊,郭聖通說了一些難聽的話,又對陰麗華做了一些欺負她的事情,讓劉秀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好不容易身體好了,第二件事情又發生了,陰麗華的四兒子劉衡夭折了,這可不得了,陰麗華哭的傷心欲絕,估計郭聖通看見陰麗華這個樣子,心裡特別的痛快,彷彿出了一口狠狠的惡氣,說了許多火上澆油的話,刺激着陰麗華和劉秀,這才讓劉秀決意即便無過廢話被永世罵下去,也要廢了郭聖通。

劉秀因該是通過這次中風了,意識到自己身體可能不好,隨時都有掛掉的危險,而劉衡之死更是很明確的告訴他,一旦他死了,陰麗華和孩子會重複戚夫人的下場,所以建武十七年十月二十九,郭聖通被廢,陰麗華立爲皇后,廢立皇后同時進行。

劉秀廢掉郭聖通後,並沒有對她趕盡殺絕,只是下詔"不可以供奉養",將郭聖通的二兒子劉輔封爲中山王,讓他奉養母親,郭聖通因爲是中山王的母親而被尊稱爲中山王太后,以後下半生就跟兒子過。這個做法,相當於現代的離婚了,比起西漢那幾個皇帝對待廢后的做法,劉秀的處理很現代化,也很仁義了。

既然郭聖通被廢,那劉彊再坐在太子之位上,就註定了陰麗華母子幾個會被誅殺的命運,於是建武十九年,劉彊被廢,更爲東海王,而原來的東海王劉陽,立爲太子,改名劉莊。劉秀也沒有牽連郭氏族人,郭聖通被廢后,郭氏一族仍然受到禮遇,賞賜金銀不計其數,百姓都稱其爲金穴。我想劉秀的做法放在現代就是,不管誰生的,你們都是我的兒子,都可以分到我的財產,保你們一輩子衣食無憂,但我產業的核心我只想交給我最愛的女人和我最愛的兒子。

時光一轉十幾年,劉秀和陰麗華都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劉秀去世前,陪在他身邊的是他愛了一輩子的妻子陰麗華和繼承人劉莊,相信劉秀臨終前,一定也還牽掛着妻子。

不得不說,劉秀和陰麗華,算是從西漢到東漢,唯一一對,年少情深,年老依舊情深,感情始終明朗而穩定,絲毫沒有動搖的佳偶了,比起那些年老色衰而恩寵漸薄的女子,陰麗華這一生何其幸運,她沒有在丈夫身上得到過任何的傷痛,無論年輕貌美還是年老色衰,她始終是丈夫的心肝寶貝,這在普遍薄情的漢朝皇帝以及普遍悲慘的漢朝皇后來說,劉秀和陰麗華是何等美好,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對於我來說,這纔是真愛,只有到老都愛着,不因色衰而愛弛,纔是真正的愛情。

陰麗華也一定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女子,因爲即便劉秀死後,她成了太后,她和她的兒子劉莊依舊沒有迫害郭聖通的兒子,反而依舊善待他們,對於陰氏和郭氏的族人也一視同仁,毫不偏袒。劉莊能做到這般的寬容大度,跟陰麗華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就算是陰麗華的孫子輩,也依舊善待郭家,可見陰麗華本身,真的是一個善良美好的女子,也只能這樣的女子,才配的上劉秀一生的深情。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成帝皇后——許氏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景帝皇后——王娡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
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成帝皇后——許氏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景帝皇后——王娡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