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

自新城是流求絕對的中心,因爲最早開拓的先發優勢,淡水河港和雞籠港海陸運輸的便利性,加之盆地良好的農業條件,綜合因素助推其快速發展。如今城內已有數萬百姓,城外則是連綿數十里的廣袤良田。

從自新城向南七百里,就到了臺員,這是新崛起的大城,此地地勢平坦,農業逐漸成熟。且與澎湖毗鄰,距離泉州最近,很方便與中原等地的貿易,更兼具幾百裡海岸線上最佳的港口位置之一,綜合條件絕佳,差不多已發展成爲南部流求的中心。

自新城與臺員城作爲南北兩個中心,聯絡卻不太便捷,中間被連綿的蠻荒之地和大量的番人部落所阻隔。還只能靠船隻互通有無,船隻畢竟受天氣影響太大,有個緩急之事還容易耽誤了。如若不能在陸路上聯結在一起,那麼流求各地的各個據點就還是互相孤立的,顯然就不可能說是真正掌握了這個島嶼。必須有一條主幹道路連接南北兩個中心大城,將點連成線,線擴爲面,最終才能真正牢固的控制整個流求。

修築南北大通道的計劃早就在工部的議事日程中,爲此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勘察設計,已經可以着手施工了。只是此前中興社的重心放在了農田水利的建設上,爲避免耽誤了農時,並不適合大規模的徵召勞役。爲此就在移民計劃中新加了指標,招募築路營五個,共五千之數,楊毅就是其中之一。

自新城外,楊毅與姑父一家揮手告別,戀戀不捨,尤其是小表妹眼淚汪汪的將他送出了好遠,千叮嚀萬囑咐要保重身體。

“不就是修路嘛,不會比種田更累的,寬心吧!”楊毅擠出點笑容,安慰過表妹,假作豁達的跟上隊伍大踏步走了。

“呶,小兄弟,你爹孃啊,還有你妹?”

“不是,姑父和姑母,小翠妹妹。”楊毅在船上時的臨鋪,那個黑大個,原來也進了築路營,似乎有些羨慕的看楊毅與家人道別。

“可真好!”也不知道說的是哪個好,這黑大個露出點無他外形不太相稱的惆悵之色。

楊毅也是惆悵的吧,畢竟這是陌生的地方,還有陌生的前方,不過他相信日子總是越來越好的,修完路不就和家人團聚了嘛。

“我叫車力山,你可以叫我力哥。”

“好的,力哥!”

素昧平生就這麼直接的自稱爲哥。楊毅覺得這黑大個車力山還是挺有趣的,外形粗魯、性格直率,卻並不討人厭。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路過了好幾個堡寨,眼見人煙漸漸的稀少了。

隊伍在工部的幾位管事帶領下一直往前走,曉行夜宿,沿途都有勘探測量留下的標記,一根根帶數字的木樁。

楊毅所在的這一批屬於最早招募的築路人員,總數二百來人,承擔的是最繁重的基礎性勞動,需要在勘探好的線路上劈山伐木,爲後面的工程先開闢出一條基本的通道,所以被稱作開路隊。

此項工作十分的繁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所以全都要選壯勞力參加。流求東部地形倒不復雜,總體是平的,不過越往南就越荒蕪,雜草灌木幾乎蓋過了頭頂,真不知道勘探的人是怎麼克服的。還有不時遇見的泥潭沼澤,不留神就要陷下去,更討厭的是每隔幾里路總會遇見一條湍急的溪流,需要砍伐樹木搭建簡易的木橋,以方便後面的隊伍通過。

另外,開路隊還要每隔十幾二十裡建一箇中繼站,後方的糧食補給和工具輜重將源源不斷的送到各個中繼站,作爲工程持續進展的保障。開路隊每前進一程,後續的施工隊伍馬上就跟上,以中繼站爲界,分段施工。

一路上,開路隊也經常遇見番人的部落,不過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有些番人還會試圖前來做點小生意,看看能否交換點什麼。楊毅聽隊長說,這些都是生活在平原上的平埔番,不兇的,而且與咱漢人交流的多,是爲熟番,一般不會出問題,但再遠些碰到不講道理的生番就要小心了。

疲憊的勞動間隙,開路隊的人們會開點玩笑,以消解身體的疲乏。隊長就“警告”大夥兒,不要一個人去尿尿,省的被生番瞧見了抓去做女婿。假如沒被抓去呢,就說明那玩意兒太小。

兩百多個糙漢子們聚在一塊當然不可能有更加文雅的話題,比如那黑大個就特別關心生番中的女人穿不穿衣服的問題。只有楊毅這樣心中有牽掛的,會更多的想起後方的家人,尤其是表妹小翠,想起她,感覺就有使不完的勁。

頭半個月還是順利的,約摸前進了兩百里,這一段與番人的往來多一些,總有貨郎貿易的小路或者獵人的獵道,比較好走些。

接下來,就到了真正的生番地界了。

最近的是爲大甲族,這個番人族羣很大,差不多有幾千人,分作十幾個寨子。番人很少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但卻對本族的領地範圍往往有比較明確的認識,過了大甲溪就是大甲人的傳統領地,他們對進入領地的生人有着天然的戒備,而且開路隊足有兩百多人,不能不引起他們的警惕。很快鄰近的番寨中就不停的有人前來窺視。

開路隊帶的通譯是北邊的幾個賽夏人,其實對大甲人的語言也是一知半解。他向見到的大甲族人大聲的解釋了中興社想要借路的請求,但不知是轉述的不到位還是語言上有分歧,那些大甲人似乎是帶着怒意走的。

“他們是中土來的漢人,有很多,據說是賽夏人的朋友。”一名年輕的大甲族人向他的頭人彙報了窺視的結果。

“賽夏人的朋友,不是我大甲人的朋友,警告他們快點離開,不管是賽夏人還是中土人都不能越過大甲溪!”頭人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

開路隊仍舊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正準備在大甲溪南岸建造一座新的中繼站。這時候那幾名窺視的大甲人去而復返,他們是受了頭人的指示前來下逐客令的。

“大甲人要我們走,不然就準備好見識他們的武勇!”

這話甚至不需要賽夏通譯的轉述,從大甲人氣勢洶洶的樣子就看得出。

“大甲人總是虛張聲勢!”這名參加過識字班的賽夏通譯甚至用了一個成語。

本來,開路隊中的賽夏通譯應該起到溝通協調的功能,但或許因爲賽夏與大甲兩族長久以來的恩怨,這些通譯反而是添油加醋的鼓動起對立情緒。隊長也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問題,正軍出身的人總有一種傲氣在裡面,自認爲中興社是不可能吃虧的,兩百多個青壯根本不用怕誰,何況一路上經過不少番人村寨,也有不友好的,不都這麼過來了嗎?

在這樣的麻痹思想引領下,整個開路隊都有些疏忽大意。

然後,當晚就出事了。死了人。

夜裡有隊員出門小解,很長時間沒回來,卻並不是被番人抓去做女婿,凌晨同伴發現他的時候這人的腦袋已經丟了,一個無頭屍身倒在中繼站的附近……

感謝熱心的姜文老弟爲本書建了書友羣,歡迎志同道合的書友們加入,羣聊號碼:650316564

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
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