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死得同穴

而蘇家因爲蘇碧湖自去青絲,震怒之下卻也無可奈何,便暗中用與她容貌不相上下的蘇家二娘子代替。

“蘇家的決定阿弟自然不知。”宋元衣緩緩道,“他心裡雖有着恐懼退縮,卻也終於沒抵住對碧湖的情誼,所以在蘇家轎輿送來的那天,他極衝動的跑了出去。”

宋家家主是何等人物,如何會忍受這樣荒唐的事。

“家君得知後自是震怒無比,竟讓家僮對之於下了狠手教訓。”宋元衣說着頓了頓,聲音微微哽咽,彷彿又想起那時情形,“待我和夫君趕去時,之於已渾身是傷昏迷不醒。”

那時也是個雨天,雨水混着宋之於身上的血水流出好遠。

宋元衣已非宋家女,是以任她萬般哀求宋家家主也不鬆口饒人,無奈她只得去找來自己母親,方纔留得宋之於一命。

“然後呢,他們後來怎麼樣了?”卻是外間聽得滿眼通紅的阿元忍不住抽抽噎噎的問道。

“後來,之於傷重,連續發起幾日高熱。好不容易救活,卻失了心智,宛如三歲孩童。如此迷迷糊糊過了兩月,有一日忽然清醒過來,半夜逃出了宋家。衆家僮尋了一夜,待到一座山下時,只見山腰處,碧湖所居的庵門竟忽然起了大火,趕去時……”

當夜衆人尋着火光趕去時,大火已成滔天之勢,庵門衆尼皆已逃出,只找到一男一女兩具屍體緊握着手躺在一處。而手心握着的應是曾經定情之物,卻有成了後來辨別身份的東西。

“啊!”阿元驚呼出聲,“嗚嗚嗚”的哭出聲來。因田無奈,拿出巾帕給她擦着眼淚。

宋元衣苦笑道:“經此一事,家君震怒,遷怒蘇家後又大病一場,竟無論如何不願承認那是阿弟。我求得家慈恩准,尋了一處風景秀麗無人打擾的地方,將兩人合葬。”

生不能同寢,死得同穴,亦算安慰。

司馬君璧嘆息之餘,想起宋家近來越加的沉寂,想來也有這些變故。

當夜,天暗時又下起大雪,又因王傾尹夫妻盡力挽留,殷暖一行人便直接宿在宋府。

君璧本想在第二日去宋元衣說的那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看一看的,無奈天公不作美,又兼身體抱恙,宋元衣又不便,只能作罷。

待離開時,送別出來的宋元衣忽然挺着肚子追着馬車跑了幾步,嚇得王傾尹急忙跟上,君璧也忙從馬車裡探出身來。

“水奴。”宋元衣忽然擡頭喚她,淺笑着問道,“我再這樣叫叫你可以嗎?能否做個約定,待春暖花開時,你再來,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

她不知道自己怎麼忽然有這樣的衝動,許是怕再失去身邊的親人。她總有種感覺,彷彿水奴這一去,此生再無相見的機會。

水奴心裡一酸,想說什麼卻開不了口。

殷暖心裡無端一陣刺痛,握住她的手不覺更緊了一些。

“可好?”宋元衣依舊執着的看着她。

“好。”水奴終於點點頭,回握住殷暖,又擡頭看着宋元衣,笑道,“就這樣約定了,宋阿姊快些回去吧!天冷,你千萬要保重!”

宋元衣含淚點頭,“你也是,保重自己!”

————

司馬明照從來不是愚鈍之人,不然也不可能在太后把持朝政這麼多年的情況下,還能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是以那日之事不僅君璧有疑,之後皇帝也察覺太后當日態度實在諸多怪異之處。

而尹琮既已決定結盟皇帝,在今日面見皇帝之後,對皇帝提起先前進宮一事時便毫不猶豫和盤托出。雖也不過是寥寥幾句,已能猜到太后處心積慮的目的。

“嘩啦”,待那位恰舜大王子離開之後,幾聲極爲清脆的碎裂聲忽在清淨的大殿裡響起。

“陛下喜怒!”宮奴惶恐的跪了一地。

皇帝周身氣息極爲低沉,直如風雨欲來,在衆宮奴看不見的地方,十指狠狠掐進掌心裡,半響,方纔冷笑一聲,低聲道:“看來有些事,等不及了。”

皇帝的儀仗氣勢洶洶來時,太后正在小憩。

得知皇帝來意,也不以爲意,只有些不滿的道:“皇帝是越來越不顧立法了,如今哀家的寢宮也闖得,是打算不將哀家放在眼裡不成?”

“這話該是朕詢問太后纔是。”皇帝道,“天下皆知後宮不得干政纔是規矩,不知太后如今所爲又是何意。”

“你?”太后震怒,“大膽,兒女婚姻父母當然有做主的權利,況且公主聯姻難道不是早晚的事實?”

“包括太后親自算計朕的阿姊?”

“皇帝休得胡鬧。”太后見皇帝對司馬君璧如此看重便有些莫名的驚慌,“怎能如此親疏不分?難道皇帝竟要爲了一個隔了幾層血緣關係的公主討伐自己親孃不成?”

皇帝聞言竟是笑了,微微湊近太后,一字一頓道:“太后確定,要和朕討論‘親生’問題?”

不知是否太后錯覺,從皇帝嘴裡的出來的“親生”二字竟忽然實體化了一般,變成明晃晃兩把鋼刀,晃晃悠悠懸在她頭頂上。

“你……你是不是聽司馬君璧說了什麼?”

皇帝聞言又笑道:“朕不知太后何意,不過……此言可是在暗示朕去詢問阿姊什麼?”

“休得胡言。”太后一怒,緩了又緩,方纔道,“哀家也累了,皇帝且退下吧!”

“看來太后還不清楚今日朕來此目的爲何。”皇帝面色不變,眼裡帶着冷冷寒意,“須得告知太后明白,有些事,若太后願意停手,朕自會尊你一生榮華。畢竟你是我的母親不是嗎?”

“皇帝如此來勢洶洶,就是爲了來污衊哀家莫須有的事?”

“也罷!”皇帝嘆息,“太后執意如此,朕已無奈何。”

說罷直接轉身離去。

“反了反了。”太后氣得發抖,“果然是翅膀硬了,這是要收拾哀家啊,再不出手教訓一下,眼裡哪還有我這個太后。”

當夜,皇帝便接到鄭家家主以及朝中幾位大臣暗中進宮覲見太后的消息。

“不過意料之中。”皇帝道,“殷家家主也在?”

“是。”

“也罷,殷暖既已送上誠意,朕也不防助力一二,給殷暖傳道信息罷。”頓了頓,皇帝面色沉了沉,嘆了口氣道,“關於公主和親一事,且先瞞下。”

他雖不願,但確如太后所說,尹琮誠心求和,他斷沒有主動挑起爭端的道理。

想起先前司馬君璧的態度,皇帝忽然有些發冷——他的阿姊那般聰慧,只怕早已知曉太后目的。

第六十五章 匪返第二十六章 藍衣第一三一章 遇尹第二四一章 孝道第七十七章 無妄第二七五章 明嫁第十八章 東陽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四一五章 鑾駕第三七五章 雨中第四一三章 決定第八十四章 誣陷第三〇九章 探往第三十一章 昭告第一三七章 路圍第一五八章 捨身第六章選擇第四三一章 當年真相第一五七章 返回第二〇六章 禹慈第一〇五章 莊景第二五〇章 伴佛第四三四章 再孕殞命第二七五章 明嫁第五十三章 眼淺第一六九章 別竹第三四八章 茶迷第三五四章 解姻第一章 隕落第一九九章 庸醫第二二二章 道婆第七十五章 關切第二二五章 求救第一八五章 遇韻第三八一章 知兇第一三〇章 那啥第二六五章 厭由第二二四章 無解第三六七章 曾經第四十一章 血淚第三七七章 留人第一一三章 春雷第四一八章 邊境第八十三章 歸家第一六二章 救下第三三〇章 認錯第三十二章 祭奠第一一〇章 莊人第二〇〇章 杖斃第七十八章 宴席第四〇八章 籌對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二〇六章 禹慈第二六七章 湖屍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九十三章 自救第一六六章 回廟第四二三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二章 滅匪第四章落水第四十六章 珠子第三四四章 權利第一六九章 別竹第二六八章 撞柱第二五四章 拒妾第一二六章 量逃第一七六章 理由第四〇八章 籌對第三十三章 墳塋第四〇九章 趙家第一七二章 無喜第二三六章 求見第二一一章 歸處第二二八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關切第三章 水奴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二八六章 衣約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二〇七章 心結第二六七章 湖屍第四二六章 殷照殞命第一八四章 紅袖第八十七章 推測第二〇八章 奴大第三〇八章 元知第二八九章 照引第二三八章 幫忙第一五九章 下策第一九三章 訴苦第三四七章 定意第三六八章 秋黃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十七章 遊湖第八十七章 推測第十一章高貴第二二五章 求救第二九四章 自斷第一九七章 問過
第六十五章 匪返第二十六章 藍衣第一三一章 遇尹第二四一章 孝道第七十七章 無妄第二七五章 明嫁第十八章 東陽第三一一章 遇意第四一五章 鑾駕第三七五章 雨中第四一三章 決定第八十四章 誣陷第三〇九章 探往第三十一章 昭告第一三七章 路圍第一五八章 捨身第六章選擇第四三一章 當年真相第一五七章 返回第二〇六章 禹慈第一〇五章 莊景第二五〇章 伴佛第四三四章 再孕殞命第二七五章 明嫁第五十三章 眼淺第一六九章 別竹第三四八章 茶迷第三五四章 解姻第一章 隕落第一九九章 庸醫第二二二章 道婆第七十五章 關切第二二五章 求救第一八五章 遇韻第三八一章 知兇第一三〇章 那啥第二六五章 厭由第二二四章 無解第三六七章 曾經第四十一章 血淚第三七七章 留人第一一三章 春雷第四一八章 邊境第八十三章 歸家第一六二章 救下第三三〇章 認錯第三十二章 祭奠第一一〇章 莊人第二〇〇章 杖斃第七十八章 宴席第四〇八章 籌對第二十五章 後院第二〇六章 禹慈第二六七章 湖屍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九十三章 自救第一六六章 回廟第四二三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二章 滅匪第四章落水第四十六章 珠子第三四四章 權利第一六九章 別竹第二六八章 撞柱第二五四章 拒妾第一二六章 量逃第一七六章 理由第四〇八章 籌對第三十三章 墳塋第四〇九章 趙家第一七二章 無喜第二三六章 求見第二一一章 歸處第二二八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關切第三章 水奴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二八六章 衣約第三五二章 不安第二〇七章 心結第二六七章 湖屍第四二六章 殷照殞命第一八四章 紅袖第八十七章 推測第二〇八章 奴大第三〇八章 元知第二八九章 照引第二三八章 幫忙第一五九章 下策第一九三章 訴苦第三四七章 定意第三六八章 秋黃第一七〇章 暖知第十七章 遊湖第八十七章 推測第十一章高貴第二二五章 求救第二九四章 自斷第一九七章 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