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

李千里主動挑起這樣一個話題,心中也是不乏忐忑,但又實在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眼下看似雍王對他禮遇有加,但他自知彼此身位相差懸殊,雖然談不上雲泥之判,但如果他不是還有一層皇命在身的話,也不是所有宗家年長者入京都會受到雍王的親自接待。

畢竟神都革命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情,改周歸唐後,不乏李氏宗親欣喜若狂,除了歸朝分勢之外,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歸鄉祭祖。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多有李唐宗室在長安出出入入,也沒見雍王真正禮待誰人。

說事務繁忙也好,說雍王倨傲也好,總之眼下的雍王是有這樣目中無人的底氣。

李千里此前際遇本就不同於其他李氏宗親,歸朝後過得頗不如意,如今獲得一個面對面與雍王接觸交流的機會,自然是按捺不住,想要將心中盤桓已久的算計稍作傾吐。

此時雍王神情不見有什麼明顯的喜怒變化,他也只是試探着說道:“宗家子孫,生來富貴享用不盡。但殿下與我,雖然有此尊貴命格,卻也多受世道迫害,如今所享,不可說全憑祖蔭……”

李潼聞言後點點頭,講到這個話題,他們這李家兩大舔狗敗類是不乏共同感受的。不過很顯然李千里所言重點並不是這一番同志情誼,至於其人要講什麼,李潼也略有猜測,只是等着李千里繼續說下去。

“在國而言,用士唯功以論。在情而言,亦有親疏之別。所以雍王殿下分陝垂治,權重關西,此乃衆望所歸,無論朝野又或宗家,俱無意義。”

講到這裡,李千里停頓了有十幾息,但見雍王只是淺笑,沒有什麼更明確的態度流露,於是便又繼續說道:“但如今宗家情勢,的確不夠清晰分明。倫序親疏、乃至於資望取捨,頗有錯置混淆,不合聖明之治……”

話講到這裡,李千里又停了下來,一雙眼睛頗有期待的凝望着雍王,等待雍王給自己一個迴應。

見自己若不開口,李千里是不敢再繼續說下去,於是李潼笑了笑,才嘆息道:“朝情內外,我尚可斗膽試言一二。但宗家是非,則就遠非小子能夠放言闊論。歸朝以前,隴西公聲跡幽隱,少爲世道所知,歸朝驟攫於高位,的確是有些不能服衆。”

聽到雍王這麼說,李千里忍不住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並又連忙說道:“豈止不能服衆,簡直衆怨沸騰!立朝百官,宰相豈是尋常時位?宗家事務繁密,又豈是俗流能作仲裁!”

他們彼此所言的隴西公,便是如今朝中宰相李思訓。李思訓以殿中監而拜相,併兼領宗正之事,可以說是如今李唐宗室中在朝最爲顯赫的人物之一。

李潼跟李思訓倒是沒有什麼過節,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什麼交集和了解。除了知道其人書畫技藝不俗之外,還知道李思訓是盛唐奸相李林甫的伯父,然後就沒有什麼瞭解了。

當然無論瞭解與否,以行臺目下與朝廷的關係,任何一位宰相都是行臺潛在或者直接的敵人。李思訓資歷淺薄,在棄職隱遁之前,唯一可查的資歷就是曾經官居江都縣令。憑這樣的資歷歸朝拜相,真的是有點說不過去,根腳實在是太薄弱了。

雖然其人也有一層唐宗室的身份,但其所出身郇王房本身與正經的李唐皇室就已經很疏遠。作爲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是李唐宗室的始祖,其嗣子李昞便是高祖李淵的父親。

郇王李禕則就是李虎的第六子,從這裡就分了叉。只看李千里他大侄子李禕在起名的時候根本就不避郇王諱,便可見親疏。

李千里直指其人血緣疏遠、根本不算他們本家人,也自有其底氣。李千里作爲吳王李恪的嫡長子,與當今皇帝是一個親爺爺的堂兄弟。在武週一朝重點打殺太宗、高宗子孫的情況下,李千里一家可謂是與帝室一脈關係最爲親密的宗親了。

至於出身郇王房的李思訓,那根本就是連清洗都排不上號的外門親戚,可如今無論在朝中還是在宗家,都有如此崇高地位,李千里對此自然大大的不忿。

特別是在其人際遇如此被冷落的情況下,再看紅得發紫的李思訓,心態真是崩了一地,就差直接指責當今皇帝用人不當了。

現在雍王表態對李思訓也不怎麼感冒,李千里自然也是欣喜有加,但還有一點不足那就是雍王所言只是就朝事以論,但卻不說宗家是非,這讓李千里構思已久的一些話不好直接說出口。

李千里想要改變自身處境那是必然的,否則武週一朝也不會舔得那麼用力。往年因此受惠,如今則受困於此。

有那樣惡劣的前跡,李千里也不指望他能取代李思訓而拜相,成爲李唐宗室在朝中代表。畢竟李思訓只是根子薄弱,他則底子又潮又髒,朝廷包括皇帝本人對他的接受度必然不會太高。

可就算不能拜相,但身爲宗家耆老這一血脈身份卻不是假的。現在皇帝越過他而以李思訓爲宗正卿,處理各種宗家事宜,這簡直就是當他是死的!

李千里心中對此自然是恨得牙癢癢,所以入京之後順從雍王,討要秋賦的公事提都不提,只述情誼,就是希望獲得雍王的善意與支持,希望能夠保證他在宗家的地位。

但雍王明確表態對宗家是非不感興趣,李千里雖然節操不高,但一時間也實在拉不下臉來作控訴請託。

在沉吟一番後,李千里才又驀地長嘆一聲,繼而說道:“近時讀書,觀前人記事,有遠志小草之論,有感於時,可謂深刻。人事依稀有類,滿朝讀書人,唯不識此章啊!”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一樂,所謂遠志小草,乃晉人郝隆以物喻人、譏諷謝安,山居爲遠志、出則爲小草。當然謝安身爲風流宰相,其所主持的淝水之戰對東晉朝廷有續命之功,這樣的評價自然是中傷。

不過李千里提起這話,顯然是意有所指,說的就是當今皇帝李旦。其人幽居多年,在武週一朝更是諸多唐家老臣誓死力保的皇嗣,寄託了許多人的期望。可出宮掌權以來,多昏政亂命,倒是頗爲符合遠志小草的評價。

這話講得就深刻得多了,李潼更加不會輕易表態。他對他四叔談不上有什麼不滿,無非各受時勢裹挾,不得不針鋒相對,私人情感方面,甚至還有些同情他四叔,纔不配位、舉步維艱。

況且就算對皇帝有什麼不滿,他也不會跟李千里這閒人討論,只是感慨他們李家善茬真是不多,李千里話講到這一步,可想而知必是滿腹搞事情的陰謀算計。

李千里等了片刻,見並沒有引發雍王共鳴,還以爲自己講得仍是有些隱晦,索性便一咬牙繼續說道:“宗家情勢有亂,豈止一樁啊!天家無私,諸情諸事都能牽動社稷安危。如今朝情混亂,論者不乏鍼砭,尤其與陝西道政治清明相論比較,更是讓人喟嘆有加!”

“這麼說,言重了。草野磨牙之論,且聽且疑。朝廷政治,還是可圈可點的。”

李潼就算有什麼陰謀,也不會跟李千里相論過深,聽這傢伙吐槽一番還算一樂,但若再講下去,可能就要有失尺度了。

“殿下內施仁政,外破強寇,凡所創建,有眼可睹,有耳可聞!論者竊議,殿下如今所以仍在次席,大器未能全作施展,無非困於老舊人士舊情固執而已。若非此困,唐業已經可稱得人矣!”

李千里話講到這一步,自然不甘心就此打住,索性起身繼續做慷慨陳詞:“遠志小草,如今已經彰然有判!生民更渴於治,此亦人心所指。殿下如今或爲諸情所困,不得不頓足關西,但這種種約束,也並非無計可解。須知如今宗家,尚有一器待用。廬陵幽在,只需待時而引。往年殿下壯功遭逐,若再……”

李潼見李千里並不適可而止,反而更作強言,勸他迎回三叔李顯,眉頭便皺了起來,並不說話,只將佩劍擱在了案上,望向李千里的眼神也變得冷冽起來。

李千里見狀,心中頓時一驚,忙不迭深拜在地,但口中仍作強辯:“廬陵於朝內,一片陌生,若得殿下招引歸朝,凡所計意,俱出殿下,此誠可爲墊足登高之器!殿下方今守於祖業,朝廷欲制難制,一旦廬陵歸京,更成分庭之勢……”

“此言散於春風,不傷宗家和氣!鬱林王既爲宗家耆老,還是應該常作匡正之計。言外的深意,我不以罪孽視之。寶劍常自磨,所殺何止千萬,但唯能容納在我情中者,此中血肉不忍試此鋒芒。”

李潼垂眼望着匍匐在地的李千里,抽劍輕彈沉聲說道。

李千里見雍王反應大悖於他的預期,心中已經是惶恐至極,可在聽到這番話後,不免又生出一二僥倖之想。看來自己這番進言,終究還是被雍王聽進了心裡,只是因爲彼此交誼仍淺,雍王纔不對他作正面迴應。

“狂言妄進,確失分寸!幸在殿下大量包涵,王教深刻,必謹記於懷,凡有言行事蹟,絕不敢遠在殿下情義之外!”

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033 雕蟲與公賞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37 春官武承嗣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227 名馬梨花落0034 狄公滿腹荊棘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141 劫掠金吾衛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196 卑職願從大王0078 死而無憾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176 倒黴的獨孤氏0112 神都水深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445 死不入黃泉0169 酷吏授首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220 如意元年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040 內教坊伶人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399 行驛命案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22 枯禾逢甘霖0330 給事真幹才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27 南衙北衙0057 命途何艱難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321 來君珍重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09 枝上桃李子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50 艱難皇嗣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94 大酺禮畢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50 艱難皇嗣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114 友誼的河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48 太平積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381 媽寶裴光庭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
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033 雕蟲與公賞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37 春官武承嗣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227 名馬梨花落0034 狄公滿腹荊棘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141 劫掠金吾衛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196 卑職願從大王0078 死而無憾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176 倒黴的獨孤氏0112 神都水深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445 死不入黃泉0169 酷吏授首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220 如意元年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040 內教坊伶人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399 行驛命案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122 枯禾逢甘霖0330 給事真幹才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27 南衙北衙0057 命途何艱難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321 來君珍重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09 枝上桃李子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50 艱難皇嗣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94 大酺禮畢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50 艱難皇嗣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114 友誼的河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48 太平積忿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381 媽寶裴光庭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