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的反應很快被彙總到濱海基地,邵學真輕輕釦了扣厚重的文件,滿頭問號:“婆羅多那邊到底是怎麼想的?”
蘇尋也有些沉默,瑪希亥都冒出來了,要不是這番操作屬實抽象,蘇尋還以爲那位教宗也是重生者。
遙遠未來,次大陸確實誕生了一個以瑪希亥爲名的十階存在,但肯定不是他話裡這個。
兩人湊在一起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
“算了,北美髮表了消息,你來看看。”
蘇尋接過那份文件,仔細查看了半天,而後發現——沒看懂。
北美提前發佈了一份所謂的災難預警,用語是含糊其辭的,內容是混淆不清的。
幾個之前從未聽過的專家學者發表了一堆讓人不明覺厲的專有名詞,接着就是那位大統領宣告事態已經盡在掌握之中。
一番發言頗有點二十年前荷里活科幻大片的既視感。
“這……假的吧,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邵學真的意思是讓蘇尋分辨一下對方是不是也撿了個重生者,蘇尋感覺這些言論自己是見都沒見過。
難不成對面的重生者是別的什麼平行宇宙來的?你這不像是重生者,倒像是穿越戶。
“我們目前的判斷是,這份文件的發表單純是爲了救市,對岸的股市這次遭受了重大打擊,如今急需加強信心。”
確實,這東西內容如何暫且不談,快是絕對夠快了。
“那麼我們這邊的詳細通報,你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
“沒有了,說起來對岸這麼急着發表個這東西,倒是讓我們通報的可信度又提升了幾分。”
於是在動員通告發出的三小時內,一份內部討論過很多次的文稿也被髮送了出去。
這篇報告的具體內容就是有關於大災變的信息,署名則是東盟第一科學院。
爲了儘可能地維持社會穩定,裡面並沒有提任何關於末世的字眼,而是儘量摘取了一部分蘇尋描述中的內容公佈了出去,靈力被形容爲一種輻射。
它有可能致人死亡,但又不絕對,會引發各類自然災害和生物狂化,但至於狂化到什麼程度,報告中點到即止,相反的,各類指導建議則寫的非常詳細。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讓東盟民衆參與全民軍事訓練,而後在災難發生時各自回家進行自我隔離。
這個方案還是邵學真提出的,蘇尋直道天才,對於東盟民衆而言,你說天文災難對方是真的兩眼一抹黑,但要是講自我隔離,那大家就很清楚了。
何止是清楚,簡直相當熟練了。
至此,理事會並沒有選擇將全部信息都披露出去,如果真讓所有人知道末世將至,那恐怕以東盟民衆的武德,這個國家可能撐不到末世到來那天。
現在爲了籌備對抗末世,更加需要東盟強大的生產力,也就更加需要維持社會的基本穩定。
再者說,雖然蘇尋所預言的事情大都已經實現,可由於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僞,末世仍然有不來的可能。
倘若真到了那時候,這個國家因內部的混亂而陷入衰退,外部的豺狼們可是要垂涎三尺了,那些自身也陷入衰落的老牌帝國可一點都不介意將內部矛盾轉嫁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底層羣衆的生活恐怕不比真正的末世強幾分。
所以還是那句話,末世前的最後一個月,仍然要過好。
以東盟強大的組織公信力,外界並未對這份報告產生過多質疑,大家這時候只是需要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並不會過於深挖這件事具體有什麼背景。
與此同時,東盟內部的輿論引導部門也開始發力,接連爆出幾條更‘深層’的內幕消息,所有還有心挖掘真相的網民們也就順理成章地朝着這個方向過去了。
末世終究不是戰爭,倘若沒有蘇尋的預警,接下來這一個月其實相當和平,與過去的幾年沒有多大分別。
對於東盟民衆來說,登月獲得成功,對峙了多年的對手忽然解體,這應當是一個相當好的時代纔對。
所以由理事會所制定的預案與真正的戰爭預案仍然有不少差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並沒有進行太過苛刻的輿論管控,對於交通運輸的管制也較爲寬鬆,相反的,鐵路部門與各航司還在東盟協調下加大了運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返鄉潮。
局勢動盪,許多人選擇返回家鄉,陪伴自己的親人。
“蘇尋同志,你的家裡人……”
邵學真問出了一個蘇尋一直在逃避的問題。
他沉默了許久,轉頭看向辦公室中忙忙碌碌的諸多同志們,問道:“他們的家人是怎麼安排的?”
“密級不夠,暫未通知。”
蘇尋垂眸道:“那我也一樣。”
邵學真拍了拍他的肩膀:“倒也不至於,現在不是幾十年前了,組織上也很關心你的個人生活和家庭問題,社會發生變化,你家裡人應該也很擔心,晚些時候你可以跟他們通個電話。”
蘇尋仰起頭,努力思索起那兩個其實早就已經模糊不清的身影,最終搖了搖頭:“還是算了。”
邵學真也不強求,最終提議道:“那這樣,我們會安排人上門去告知一下兩位老人,就說你現在在國家單位提供幫助,短時間內還沒法回家,你看怎麼樣?也好讓他們放心。”
“可以。”蘇尋點了下頭,進而又笑道:“他們倆還不老呢,算年紀應該還沒您大,您最近也是殫精竭慮,要注意休息。”
邵學真擺了擺手,轉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隨着應急預案的啓動,隨着力量的再一次集中,災備辦公室的規模一夕之間擴大了數倍,而且這種擴充仍在繼續。
各行各業的精英不斷參與到這個急劇擴大的宏偉計劃中,像百川歸海,似魚入汪洋。
他們一層層圍繞在災備辦公室周圍,這些人未必知道,或者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末世的全貌,可他們仍然在拼盡全力完成各自的任務。
邵學真帶來了新的消息。
“理事會一致決定,將整個末世籌備計劃單獨立項,定名爲‘夸父’計劃,我擔任計劃總指揮,蘇尋同志擔任總顧問與副總指揮。”
“我們辦公室作爲夸父計劃下最核心的災備項目,則以‘逐日’爲代號。”
“逐日?”
“是的,逐日——也就是追逐希望,大家都很清楚,末世一旦到來,即使我們前期做了再多準備,也絕難挽救大多數人的生命,文明時代的崩塌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會以這樣的信念與勇氣去面臨我們接下來的挑戰,像夸父逐日,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