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市場換技術

關於政治動態的問題,林振華不便於多說,何海峰也就不會多問了。有關政治方面的事情,瞭解得比林振華更多。他所缺的,只是林振華的先知先覺而已。

林振華這樣一個提醒,對於何海峰來說已經是足夠了,他知道自己未來應當如何站隊。

“小林,你這趟到北京來,不會就是來呼籲炸橋的吧?”何海峰把話題重新引回了開頭的內容,用半開玩笑的口吻問道。

林振華笑道:“有一半目的是這個吧。”

何海峰道:“我剛纔思考了一下你說的話,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南京長江大橋是既成事實,現在我們也沒有能力去建一座新橋來替代它,所以暫時還不能動。不過,未來長江上新建的橋樑,應當有遠見,不能將錯就錯,以至於到了我們想糾正這個錯誤的時候,根本就無從下手。

這樣吧,你回去以後,請潯陽市或者江南省的同志,就這個問題形成一個報告,遞到我這裡來,我再提交給政治局的同志,爭取能夠得到領導的指示。這樣,我們就有了依據,可以和計委、交通部等部門去協商,制訂一個相關的管理辦法了。”

“多謝你,老何。”林振華說道。

“咱們之間還說什麼謝不謝的,再說,這其實應當是我們這些宏觀管理部門的事情,讓你們企業的同志來提醒我們,已經是我們的失職了。”何海峰說道,“對了,小林,你剛纔說這只是一半的目的,那麼另外一半是什麼事情?”

“另外這一半,是一件更麻煩的事情。”林振華說道。

“不會吧,比炸掉南京長江大橋還麻煩的事情,我實在是想不出來了。”何海峰鬱悶道。他想起前些天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有人開玩笑說要把故宮拆了建成職工宿舍,這恐怕算是比炸掉南京長江大橋更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不過,林振華似乎沒有到北京來搞房地產的意思吧?

“江北石化有一套從德國引進的30萬噸乙烯設備,這個你知道吧?”林振華問道。

“我當然知道。”何海峰道。

中國的第一套30萬噸乙烯設備是1976年投產的北京燕山石化30萬噸乙烯。到1978年,在建設“十個鞍鋼、十個大慶”的洋躍進口號指導下,國家又引進了四套30萬噸乙烯設備,結果由於國民經濟調整,這四套設備引進之後一直未能開工建設,每年僅維護保養的費用就達數百萬美元。從1983年開始,國家陸續籌措資金上馬這四套設備,林振華說的江北石化的30萬噸乙烯,就是這四套設備中的其中一套。

大型乙烯項目的投資是非常巨大的,一個30萬噸乙烯項目的總建設費用,可以高達70億元人民幣,1983年的時候,國家一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才1400億,一個乙烯項目就相當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1/20,何海峰作爲中央高層智囊的一員,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樣的項目。

“我得到消息,最近江北石化打算對這套30萬噸乙烯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把產能從30萬噸提升到45萬噸,石油部和國家計委已經批准了這個方案。”林振華道。

何海峰問道:“這和你們有什麼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林振華道,“我們漢華重工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大乙烯設備的研發了,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想利用這次江北石化搞設備升級的契機,把我們的技術提高一個水平。”

“你是說,你們漢華重工想承接這個設備升級項目?”何海峰問道。他對於石化行業的具體技術問題了解得不多,不知道林振華是否有能力承接這樣的項目。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並不具備30萬噸乙烯設備的製造技術,當年引進燕山石化設備的時候,據說連一顆螺絲釘都要從國外進口。

果然,林振華搖了搖頭,說道:“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我們漢華重工不過是一個暴發戶,雖然我們剛剛把原來的江南省石油化工機械廠吞掉了,但論技術實力,在國內只能算是二流。像大慶、蘭州這些老牌的石油化工機械廠都拿不下30萬噸乙烯,更不用說我們了。”

“那你打算做什麼?”何海峰不理解了。

林振華道:“這個項目中的關鍵主機,需要從國外進口,總價值大約會達到2億美元以上。2億美元的項目,對於任何一家設備製造商而言,都是一塊大肥肉,咱們不能這樣隨便地扔出去,而是要附加一些條件。”

“什麼條件?”

“技術轉讓。”林振華說道。

“什麼意思?”何海峰問道,對於林振華的想法,他一向是非常有興趣的。

林振華道:“老何,你來看,隨着我們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各種設備的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爲國際市場上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買家了。咱們應當充分利用這種地位,在引進設備的同時,要求設備提供商向我們轉移設備的製造技術。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買魚,而且要讓對方教我們如何抓魚。”

“這個不可能吧?”何海峰說道,“人家本身就是賣魚的,如果教會了你抓魚,人家豈不要餓死了?”

林振華道:“不會的,我們目前在許多領域裡,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不止一代,而是兩代、三代。對方當然不可能向我們讓渡最先進的技術,但如果我們要的只是落後一代的技術,對方並不一定會拒絕。”

“能舉個例子嗎?”何海峰問道。

“能。”林振華道,“比如說,我們國家曾經組織過11萬噸乙烯的攻關,但最終還是失敗了。目前國家計委有意開展30萬噸乙烯設備的攻關,但資金、人才等方面都有缺口,各家企業也缺乏積極性,所以這項技術我們一直都未能掌握。而國外目前已經擁有了60萬噸乙烯的技術,我們要求他們轉讓30萬噸的技術,對於他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我們就算得到了30萬噸的技術,不還是落在外國人的後面嗎?”何海峰擡槓道,他倒不是反對林振華的意見,只是用這樣的方法逼着林振華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述出來而已。

林振華道:“有30萬噸的技術,總比沒有要好吧?我們連11萬噸都沒有解決,如果一下子能夠擁有了30萬噸的技術,那麼要追趕60萬噸的技術,也就更容易了。”

何海峰擔心道:“這樣會不會導致國內企業失去搞研究的動力,一味等着從國外引進了?你這個想法,好像有點造船不如買船的味道哦。”

造船不如買船,是文革時候被批判的一個觀點。當時的認識是,只有自己造船,才能掌握造船的經驗,這樣纔有可能造出更大的船。推廣到科研領域,有些人認爲所有的技術必須自己研究一遍,才能掌握其原理。如果從國外引進技術,那麼就會喪失掉研究能力。

林振華微微一笑,說道:“老何,你太小看我們基層科研人員的覺悟和水平了。其實,就是在批判造船不如買船的年代裡,我們也一直都是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當時我們把國外的設備買回來進行拆解、仿測,這不同樣是借鑑別人的技術嗎?現在我們有這樣的條件,直接從國外引進技術,節省我們摸索的時間,有什麼不好的?就算要自己去做一遍才知道,我們也要把做的起點提高一些吧?”

何海峰道:“好吧,姑且認爲你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那麼,你又憑什麼相信別人願意把落後一代的技術轉讓給我們呢?人家也能想到這一點的,我們掌握了落後一代的技術,與他們的技術落差就縮小了,人家也不願意給自己培養出競爭對手吧?”

林振華呵呵笑道:“這就涉及到做生意的智慧了。同樣是30萬噸乙烯設備,日本人能做,德國人也能做,還有意大利、荷蘭、美國,都有同類的技術。你不願意轉讓,總有別人願意轉讓的。資本家是逐利的,我就不信他們會爲了這些落後一代的技術而甘願放棄一個2億美元的合同。”

“你是說,如果他們不轉讓技術,我們就不把合同給他們?”何海峰有些理解林振華的意思了。

“這就叫市場換技術。”林振華笑吟吟地說道,“到目前爲止,咱們已經引進了5套30萬噸乙烯的設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還會再引進5套,甚至10套。這個市場我們本來就已經讓出去了,如果再不換點技術回來,不是虧了嗎?”

市場換技術這個概念,在當時已經有人提出來了,主要是從中國引進德國轎車技術這個案例引申出來的。關於市場換技術的得失,後世褒貶不一。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在當年,無論你是否願意去換技術,中國都根本就守不住這些市場。當時的選擇只有兩個:第一,讓出市場,換回技術;第二,讓出市場,不要技術。

任何一個腦子沒有進水的決策者,都應當會選擇前一項的。

批評者往往是從自己的想象出發,構造出一個只要自己留住市場,就能夠推進自主創新的美好故事。而事實上,這個故事僅僅是一種幻覺而已。以當年人們十分自豪的解放牌卡車爲例,從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到1986年,長達30年的時間裡,解放牌卡車的確佔據了中國的卡車市場,但它有過一絲一毫的創新嗎?如果不引進技術,也許它那張人們所熟悉的老面孔,還要再持續30年。

林振華是非常務實的,作爲一名理工科背景的管理人員,他知道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是沒有意義的。中國與國外的技術差距很大,如果能夠通過市場換技術的手段,縮小這種差距,那麼追趕起來也就會更加容易了。

“你這個想法,和石油部方面溝通過沒有?”何海峰問道。

“溝通過了,目前他們還有些猶豫。”林振華道。

“猶豫什麼?”何海峰問道。

林振華道:“如果不附加這個轉讓技術的條款,那麼他們與外商的談判就會十分容易,因爲這是給別人訂單,別人是求着他們的。但如果加入這個轉讓技術的條款,雙方的地位就發生變化了,變成了我們有求於別人。對於負責談判的官員來說,當然不願意給自己增加麻煩了。”

“真是糊塗!”何海峰輕聲斥道,“他們也不想一想,這一次談判也許會麻煩一點,但如果我們能夠得到一些技術,未來的談判底牌就更硬了。否則,你的技術永遠都落後於別人,別人想拿捏你的時候,你一點還手的餘地都沒有了。”

“老何,你這個提法倒是挺新穎的。”林振華笑道,“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呢?早知如此,我就這樣去跟石油部的官員說了。”

何海峰搖搖頭道:“沒用的,他們即使想到這一層,也不會去做。這一次談判是他們這幾個人,下一次沒準就是其他人了,他們沒必要替別人想那麼遠的。”

“呃……”林振華無語了,他不得不承認,何海峰的分析是對的,看來,何海峰比他多吃20年的飯,也不是白吃的。林振華一直在企業裡工作,而且漢華重工是比較少見的那種有着良好氛圍的企業,所以林振華對於官場裡的各種踢皮球、推卸責任的做法,缺乏深刻的理解。

“你打算怎麼做?”何海峰問道。

林振華道:“目前的情況也沒那麼悲觀,石油部有一些官員還是很認同我的想法的,此外,國家計委那邊的一些官員,也支持我的觀點。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多動員一些人來幫忙說話,促使石油部下定決心,在這次江北石化的技改項目中,首開市場換技術的先河,並使之成爲一個慣例。”

“所以你就來找我了?”何海峰笑着說道。

“沒錯,我知道何主任一向是高瞻遠矚的,對於我的這個想法,肯定會大力支持。如果何主任能夠替我們說句話,這個份量可就大不相同了。”林振華嘻皮笑臉地說道。

232 補償貿易502 政治強人099 緊密合作610 無名英雄453 燃氣輪機626 確保安全537 妥協277 環保454 技術障礙727 西塞的誓言285 大院家法234 你們會後悔的214 勞模713 衆叛親離008 妹妹當家231 石油裝備657 無計可施687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682 自主創新之謎298 免檢產品219 會議文件457 挖牆角029 有限元分析266 海歸成羣567 紅客591 重大技術裝備044 升官的承諾135 強龍與地頭蛇033 沈丫頭742 無名英雄096 新齋有佳人714 富二代102 爭一口氣091 五軸470 資金是大問題022 雲南知青639 請戰634 亞丁灣054 瘋狂的電子錶517 連鎖反應599 中國力量375 國際倒爺128 倒騰尿素110 報價的藝術318 電焊的過錯214 勞模551 合作就是雙贏624 一切爲了鐵礦195 亞洲小虎335 資本家之友256 磁偏吹633 拜年206 熟練工344 合作愉快656 無緣無故的恨115 生產繁忙296 妒火738 航母入役676 中國即將崩潰737 無可奉告007 楊家292 輿論攻勢545 借錢創業096 新齋有佳人592 最重要的是人才113 渠道建設已更12000字394 遭遇困難577 旅遊業的幻覺298 免檢產品573 行路難076 電子愛好者729 粉碎機2.0版644 聖戈加羣島330 客大欺店613 歷數貿易摩擦552 技不如人351 三句不離本行142 艦艇基地186 自己掙錢704 看家本領087 記者315 花落誰家552 技不如人168 招搖過市求月底的071 三通一平452 自然時效362 現形記382 示之以力451 到俄羅斯去683 媒體兇猛663 玩不起的遊戲388 點火儀式725 力量的展示302 人情世故216 招攬人才174 家醜273 外公外婆073 業務就是這樣做的541 拖人下水540 降價
232 補償貿易502 政治強人099 緊密合作610 無名英雄453 燃氣輪機626 確保安全537 妥協277 環保454 技術障礙727 西塞的誓言285 大院家法234 你們會後悔的214 勞模713 衆叛親離008 妹妹當家231 石油裝備657 無計可施687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682 自主創新之謎298 免檢產品219 會議文件457 挖牆角029 有限元分析266 海歸成羣567 紅客591 重大技術裝備044 升官的承諾135 強龍與地頭蛇033 沈丫頭742 無名英雄096 新齋有佳人714 富二代102 爭一口氣091 五軸470 資金是大問題022 雲南知青639 請戰634 亞丁灣054 瘋狂的電子錶517 連鎖反應599 中國力量375 國際倒爺128 倒騰尿素110 報價的藝術318 電焊的過錯214 勞模551 合作就是雙贏624 一切爲了鐵礦195 亞洲小虎335 資本家之友256 磁偏吹633 拜年206 熟練工344 合作愉快656 無緣無故的恨115 生產繁忙296 妒火738 航母入役676 中國即將崩潰737 無可奉告007 楊家292 輿論攻勢545 借錢創業096 新齋有佳人592 最重要的是人才113 渠道建設已更12000字394 遭遇困難577 旅遊業的幻覺298 免檢產品573 行路難076 電子愛好者729 粉碎機2.0版644 聖戈加羣島330 客大欺店613 歷數貿易摩擦552 技不如人351 三句不離本行142 艦艇基地186 自己掙錢704 看家本領087 記者315 花落誰家552 技不如人168 招搖過市求月底的071 三通一平452 自然時效362 現形記382 示之以力451 到俄羅斯去683 媒體兇猛663 玩不起的遊戲388 點火儀式725 力量的展示302 人情世故216 招攬人才174 家醜273 外公外婆073 業務就是這樣做的541 拖人下水540 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