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占城稻

而實際上李泰這天倒沒在工程上班,因爲自己的工程隊伍雖然做不到做五休二,但做五休一還是能做到的。

當然大唐沒有周的概念,不過一般上會做五休一或者一旬修一,但這也沒有真正用法律規章制度定下來。

主要的休息時間,還是在各種的節日上,像是什麼春節、冬至、清明,皇帝生誕,老子生誕什麼的都有可能。

甚至哪天皇帝心情好了,國家發生了什麼好事,也會宣佈全國休沐三天,所以真說起來唐朝的假期還是挺多的。

這比明朝的基層官員可是要幸福多了,明朝就三個假期:春節、冬至和朱元璋生日……

李泰自然比較鼓勵休息,或者說,只有休息了,他們手中賺到的錢纔有機會流通起來。

否則,錢都在他們手中拿着,自己的經濟體系怎麼流動。

他們整天在工地上九九六,吃着工地的饅頭,睡着工地的房屋,努力做着各種節約下小錢錢準備回去買地買房,對李泰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畢竟財富太多匯聚到土地上,遲早會出現土地兼併這種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他們的消費觀念。

倒也不需要弄出超前消費,只要一般性質的消費也就夠了。

不過,上輩子李泰一直眼睜睜的看着房價不斷的攀升,一直攀升到一個自己可能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年才能買房的地步,很大原因也許就是爲了徹底絕了中下層百姓買房的願望。

讓他們放棄掉存錢這個優秀習慣,把錢儘可能的拿出來消費,促進經濟流通。

畢竟,當人生只要不買房之後煩惱至少會少一半,生活會過得很舒服。

尤其那些低於納稅基準的人,他們雖然手上財富不多,但就整體來看基數卻不少。

讓他們把錢拿出來消費,盤活整個金融體系有着絕佳用處。

同時房子這東西還能夠拴住中產的未來,接下來三十年乖乖幹活不要鬧事。

更利用房子,吸引富豪的投資,畢竟指望富豪消費是不現實的。

因爲過少的基數註定他們就算使勁花錢,也根本花費不了多少錢,甚至也許一年的花費,還沒他一晚上躺在家裡睡一覺,自然增長的財富多。

而通過了房子,吸引了上層的投資,套牢了中層的未來,以及解放了底層的消費,盤活整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從地方到國家全部都受到了好處,可謂妙手。

只不過,這樣的妙手用得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到底也跟不上時代,變得有些臭不可聞。

最直接的原因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騷操作,讓這一步棋變味了。

就本質來說,應該是上層通過投資能快速積累財富,而很大一部分的中層與下層,在這個體系之中是消費,是不會積累財富,甚至反而會葬送自己的未來,從而讓貧富差距加大,引發了大量問題,。

所以,哪怕李泰現在真自己執政了,發現這招真很好用,但也只能強忍這一手。

畢竟,現在是大唐不是未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那麼的着急追趕。

改革開放剛開始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集中力量幹大事,能想到且能快速來錢的辦法就是土地。

同時外部環境更有強敵虎視眈眈,還好國家高張遠矚,抓緊主要矛盾,想到了用房地產來籌措資金。

雖然留有後患,但那是國家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爲了盤活整個國家的經濟所想出來的妙招。

但現在的大唐沒必要這麼激進,自己現在要是這麼弄,那等幾年,就有農民起義的大軍來把自己吊死在萬象神宮了!

所以趁着時間休息,李泰來到農業學府進行巡視。

對於李泰來說,工業什麼的自己能打下多大的基礎就打下多厚的基礎,自己不太奢望這輩子能夠徹底的完成工業化。

但農業也上,李泰倒抓得相當的緊,因爲李泰非常明白,在這個時代推行工業,整合人力資源,完成全面的規劃佈局,這絕對是百年起步的大工程。

這不是一個蒸汽機,一個生產車間,就能搞定的,是從頭到尾的一整個產業鏈。

別得不說,單是指頭大小的螺絲釘,就只能讓人一個個敲打出來,這還想什麼工業化。

所以,李泰到底還是把重心放在農業上,因爲吃得飽,就是封建時代的盛世。

自己所做得就是讓這盛世所持續的時間能更久一點,在這整個世界的烙印能更深厚點。

“袁客師弄來的占城稻研究怎麼樣了?”李泰擡起頭對呂才詢問道。

呂才掌管整個學員體系,所以在李承幹倒臺後,呂才也徹底把學員體系資源,開始向長安這邊進行傾斜,而現在的高陵學府,自然也就是交給呂才重新坐鎮。

“這稻穀我們在長安地區進行了試種,的確是生長週期短,不擇地之肥瘠,但我們經過內部討論後,覺得暫時沒必要將其大面積推廣開來!”呂纔對李泰道。

“嗯?”李泰聽到了呂才的話,到是不由愣了愣,開口說道,爲何?

“因爲占城稻,無香氣,入口難吃!”呂才解釋道,“當然最主要的是,百姓不合算。

魏王您主要在北方推動小麥,尋常百姓在農學社幫助下,至少填飽肚子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有閒心能夠去做臨時徭役賺點小錢。

所以占城稻的優點很多,但在北方想要推行開來並不容易。

而如果在南方推廣的話,感覺占城稻並沒有我們大唐本地的水稻來得好食!

所以占城稻暫時只作爲災年的補種糧食,雖然入口難吃了一點,但至少真遇到災年時,說不定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泰聽到呂才的話點點頭,多少有些明白呂才的意思。

簡單的說,因爲自己整合了整個大唐的各種耕種技術,所以讓農業生產力得到爆發。

同時農學社打通了基層,所以能夠直接把各種生產的技術傳授給百姓。

尤其是那些當地那些願意供養孩子到農業學府讀書的,更隨着孩子的畢業,開始得到正向的反饋,從而讓土地的收貨開始不斷的增加。

這就讓北方百姓的收穫開始大增,而北方人口卻沒跟上食物的暴增,就讓百姓們對耕種占城稻這一種新形的農作物的積極性並不高。

同時,小麥這種農作物能讓老百姓騰出冬季與夏季兩季的時間,到李泰建設的某些工廠或者道路上做徭役或者農民工,這讓老百姓的整體收入高了不少。

然後再換耕種占城稻,倒不是說這種只要好好照顧一年能夠收穫兩撥的糧食不好。

而是對百姓們來說,自己有這功夫,那花費半年的時間去好好打工去換取工錢不香嗎!

至少小麥加上農民工的模式,比收穫兩撥占城稻獲得的收益要更高。

所以在用腳投票的情況下,雖然這種能種植兩季的糧食很香,但沒到手的錢香啊!

甚至如果不是李泰只出於,讓農村百姓閒暇時間創造收入,通過農學社定期發佈政務徵召一部分的徭役,其他時百姓就算想工作也根本找不到門路。

畢竟幹活幹得多了,這些百姓們也發現了徭役跟徭役也是不同的。

比如農學社的徭役至少都是管飯的,有的時候還給錢,但官府方面的徭役都是免費的,而且還要自己搭飯進去。

而他們想要找類似農學社發佈的徭役來幹活,但卻也很難找到。

畢竟工廠這種東西,基本上都在李泰的體系下。

李泰發佈出來的任務,也都先經過不斷整合匯聚到自己手上,然後增加一兩層,然後不斷拆解下放到一個個的農學社讓底層百姓工作。

在這過程中,李泰不敢保證自己的每一分錢都能送到這些臨時徭役的手上,但只要收上來的東西出了問題,那就會派人下去徹查。

當然如果你能擺平任務,自己還能從中下手,甚至還能夠安撫好當地的百姓,那就算是你的本事,李泰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然,在這過程中肯定要增加監督系統,以及以後專門針對他們的審查機制。

不過這是以後的事,短時間內,李泰的這種體系比國家直接要你去服徭役要吸引人的多。

李泰到底也不再糾結占城稻的推廣,畢竟現在對糧食的需求還沒有到必須要大規模種植占城稻的地步。

這就好像是爲什麼雜交水稻,每年都是多少千斤,多少千斤的提升,但雜交水稻其實很少直接投放到了市場上。

更多的只是每年培養一定數額的雜交水稻種子作爲儲備糧,還不是因爲這東西能夠吃飽飯,但味道不如平常吃的米飯口感好。

真要到那種吃不起飯的時候,那就要靠這些儲備起來的糧種救命了。

當然,對李泰來說,占城稻沒向北方推廣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全球升溫!

在地球平均溫度升高的大環境下,大唐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就算不如江南那邊的溼熱,但就生活環境來說,至少沒把這稻種對水需求的最大優勢給體現出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泰倒也沒強行推行這種稻種,繼續做儲備就好了。

畢竟全球升溫歸全球升溫,最多也就是讓適合耕種的降水線北移。

所以,在幽州以北的土地才適合這種占城稻發揮。

只不過現在大唐北方有高句麗在,所以不方便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尤其黑龍江的黑土地,李泰可是饞得很,到時候占城稻就能發揮出作用了。

“所以啊,高句麗必須死啊,他不死,大唐怎麼發展啊!”李泰心中默默的下了判斷。

畢竟在全球變暖的外在環境下,實際上黑龍江所在那塊平原的潛力可以說是最驚人的。

如果在全球開始重新降溫前,黑龍江的土地還沒從荒地變成真正成熟的田地。

那想再開發黑龍江這塊土地,就要等到工業化,或者等到下一個全球升溫的時候了。

所以,李泰看着高句麗格外礙眼。

因爲李泰十分清楚,松花江這塊土地開墾出來,是真的有很大的可能延續大唐國運的。

只要這片土地開墾出來,至少三百年時間單是這裡產出的糧食就能供養整個大唐。

因爲這裡土地平坦,地廣人稀,對自己來說,也是最有可能實現糧食工業化的地方。

而大唐其他地方的土地,尤其是長江以南的土地,真別指望工業化。

因爲人均土地真不多,而且各種土地還是碎片化的,在這土地還是私有制的時代,想要進行工業化生產,那成本就太高了,與之相比,還不如對幽州那一片土地下重注!

“不管怎麼說,隨着占城稻的掌握,開發東北那塊土地的把握就又多了一分把握!”

李泰深吸了一口氣,“所以,高句麗的問題就必須要快一點解決掉了,真不知道百里玄獎跟高句麗談得到底怎麼樣了,我可真恨不得馬上就去找高句麗來戰一場啊!”

李泰看了占城稻,倒是不由摩拳擦掌。

對李泰來說,想要開發西北那一片土地,必須要解決的就是高句麗。

但李泰也清楚,想要打敗高句麗容易,但想要打滅高句麗難。

說實話,李泰也沒太多把握一戰而勝,只能說,還好大唐最強的武將李世民還在。

由自己作後勤,由李世民作爲統帥,哪怕面對巔峰的高句麗,還是有很大可能打下來的。

李泰想到這裡,倒在學府中繼續轉了轉,看看其他的成果,只不過其他東西不像占城稻這樣已經徹底成熟,尤其是那個研究肥料的還在探索中。

對這種事情,李泰也沒催促什麼,科學研究停留個十幾二十年也正常,尤其很多原本認爲是錯誤的科研路線,過個幾年有了合適的材料,說不定又會被認爲是正確的。

這方面自己真沒辦法,慢慢等着也就是了。

李泰回到魏王府,很快閻婉倒送來一張房玄齡的名刺,說是房玄齡派人送來了。

下一更十二點以後,不需要多等了,明天起來再看。另外我終於成爲八級萌新了,下一步就是等待草神復刻征戰深淵了,先去絕緣本刷完自己的體力先。

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59章 棉布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0章 呂才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26章 建設商鋪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165章 墜馬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460章 入宮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28章 開學第542章 回長安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57章 不能笑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171章 殿中對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章 初見竇靜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325章 毛紡織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544章 兵議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3章 匯聚學府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23章 匯聚學府第90章 方便之門第27章 曲轅犁第75章 分校
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59章 棉布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0章 呂才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26章 建設商鋪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165章 墜馬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460章 入宮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28章 開學第542章 回長安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57章 不能笑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171章 殿中對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章 初見竇靜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325章 毛紡織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544章 兵議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3章 匯聚學府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23章 匯聚學府第90章 方便之門第27章 曲轅犁第75章 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