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風暴眼

第460章 風暴眼

六月,驕陽似火。

鐵峰郡軍“接管”楓石城已有七天,對於楓葉堡的圍攻也持續了七天。

不時傳入耳中的重炮轟鳴提醒着每一個人,戰爭還在繼續。

但是生活也得繼續。

和其他城市一樣,楓石城郊外也有大片的耕地。眼下,城外的黑麥已經割完,緊接着就到了割小麥的時候。

牛馬慢吞吞拖動沉重的石磙子,在收穫過的農田裡碾出大片的平坦場地。

脫了粒的穀物被均勻地鋪在場地上,在烈日的暴曬下排幹水分。

放眼望去,城外的田野裡到處都是突兀的金色斑點,像是有人用漆刷甩上去的。

因爲收割、脫粒、晾曬等流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所以每到這個時節,農民家庭中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不管是成人還是孩童,只要長着一雙手,都得下地幹活。

在田間勞作的不僅有楓石城的自耕農和佃戶,附近村鎮的無地者、楓石城內的貧民也被吸引過來,依靠在收穫季出賣勞動力換取些微薄的報酬。

大批短工清晨似溪流匯聚,傍晚如歸鳥還家。

繁忙的勞作景象,與往年的六月份幾乎沒有區別。

如果將目光投向更偏遠的鐵峰郡,人們會驚訝地發現,叛軍治下的大型流民農場甚至早就將冬小麥收穫完畢,正在抓緊時間搶種雜蔬、豆類以補充口糧。

似乎整個新墾地行省都已經擺脫戰亂與動盪,重新尋回了昔日的安定與寧靜。

然而這份安寧,更像是風暴中心的平靜。

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宣傳,河谷村會戰的結果自然而然地擴散到新墾地之外,當即在帕拉圖乃至聯盟範圍內引發劇烈的動盪。

諸王堡爆發了新一輪清洗。

從舊大議會分裂出的紅薔薇派,再次按照“是否無條件支持格羅夫·馬格努斯”被一分爲二。

大批與格羅夫·馬格努斯政見相左的紅薔薇議員——尤其是那些激烈反對外部勢力介入帕拉圖內戰的地方派——紛紛被以“叛徒”、“奸細”、“逆黨同情者”的罪名抓捕、關押。

個別紅薔薇議員甚至以“致使會戰失利的通敵者”的身份,未經審判便被當衆處決。

諸王堡回到了上一次流血政變的恐怖氛圍中:家家戶戶門窗緊閉,除了帶着通緝令的騎兵,路上根本看不到行人。

有人說,垂死的猛獸比平日更加危險。

但是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舉動已經不僅僅是危險,更像是瘋狂。

只是不知道在行刑大劍前低下頭顱時,曾經簇擁着格羅夫·馬格努斯走向議長寶座的議員們,是否心生悔意。

在圭土城,得知帕拉圖最新戰況的聯省開始了新一輪的動員和武裝。

市面上鐵、鉛、硝、硫的價格瘋漲,和軍需品價格一同起飛的還有生羊毛的價格。

山前地羊毛進口行會給出了一包[中等品質、未經除油]的生羊毛[一金盾兩銀盾]的掛牌建議報價——而且只是建議。

陷入恐慌的紡織工場主開始不計代價儲備原料,而明智的工場主已經在裁退織工。

在內海的另一側,維內塔的震感並不比聯省輕。

塞納斯聯盟內部已經多年沒有爆發過“參戰雙方均投入上萬兵力”的大型會戰。

倒推一百年,此等規模的會戰足以亡一國、興一國;即使是在經歷過主權戰爭洗禮的今天,如此慘烈的會戰也足以載入史冊。

只不過,維內塔人的震驚中帶有更多的積極意味。

先前被督政府刻意壓制的“鐵峰郡叛軍內情”,這下再也蓋不住。溫特斯·蒙塔涅的名字一夜間傳遍海藍高門。

塞爾維亞蒂府邸,海藍的貴婦們紛至沓來,拐彎抹角地向珂莎·塞爾維亞蒂打聽情況;出了門,她們又直奔納瓦雷莊園,半真半假地給納瓦雷夫人送上祝賀。

在海藍的客廳和沙龍中傳播的流言蜚語暫且不提,納瓦雷夫人和塞爾維亞蒂夫人的反應也不用多說。

作爲對於帕拉圖最新戰況的答覆,維內塔督政府通過公開渠道,向聯省執政委員會發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警告盟邦不得以任何形式介入帕拉圖內戰,否則維內塔將被迫作出迴應。

塔尼利亞羣島、奔流河流域的局勢再度升溫,第三、第四軍團的軍官的假期被取消,駐防軍營外再也見不到閒逛的士兵。

維內塔內海艦隊也駛離了母港,對於內海之上的聯省走私船開始新一輪圍獵。

內海之畔,聯省、維內塔都已經弓起腰背、炸開鬃毛,身軀緊緊貼着地面,彷彿下一秒就要撲向對方撕咬。

反倒是燼流江北岸,位於虹川的帕拉圖軍政府對於南岸戰事反應平平。

虹川軍政府既沒有趁着大敵損兵折將的機會,攻打與聯省接壤的東部邊境各城市;也沒有再次嘗試突破燼流江防線。

總而言之,虹川軍政府幾乎沒有任何動作,態度之消極,耐人尋味。

隨着時間流逝,“河谷村會戰”這塊巨石在聯盟中引發的波浪,又被反射回新墾。

能夠接收到外界消息的楓石城上層市民,對於新墾地的前景不禁變得悲觀。

而新墾地行省內部的局勢同樣波詭雲譎。

鐵峰郡軍面向公衆發佈了溫特斯·蒙塔涅署名的勝利公報,楓石城隨即洛陽紙貴。

印製的公報被一搶而空,手抄的公報賣到了一枚銀幣一份,城內三家印刷作坊不得不緊急加印。

拿到公報的楓石城市民不僅在廣場、客廳、餐桌上閱讀它,還把它們偷偷送往外地。

儘管公報略去了許多戰術細節,對於聯軍的傷亡也閉口不談。

但是通過文中總結性的內容,參戰雙方以外的普通人第一次得以窺見會戰全貌,瞭解到大議會軍究竟遭受了何等毀滅性的打擊。

通過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微妙情感——譬如將議會軍稱爲“僞政府軍”,將白山、邊江、雷羣郡軍隊稱爲“新墾地軍”,僅在“鐵峰郡軍”身上使用“我軍”——很多楓石城的聰明人悲觀地意識到,所謂的“新墾地聯軍”內部,或許還有一仗要打。

事態的發展也正如楓石城市民的預期。

雷羣郡軍隊駐紮在楓石城東南方向,始終不與鐵峰郡軍隊會合,坐看鐵峰郡軍獨自圍攻楓葉堡。

據說,血狼請了一位少校出面與雷羣郡軍隊聯絡,結果那位校官與斯庫爾上校大吵了一架,雷羣郡軍隊當日再次後撤,一直退到了楓石城直轄區與雷羣郡的邊界。

另一方面,沃涅郡的駐屯軍也拒絕了血狼的最後通牒。

沃涅郡駐屯官禮貌地接待了血狼的信使,但是堅決表示自己絕不會接受“無條件的投降”,更不會“向叛軍投降”。

新墾地行省安寧的表象下,暗流涌動。

鐵峰郡軍隊、雷羣郡軍隊與沃涅郡軍隊彼此相制,明面上都沒有動作。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清楚,鐵峰郡軍雖然控制楓石城,但是處境最爲不利。其與根據地的聯繫被沃涅郡切斷,而另一邊背靠本土的雷羣郡軍隊正在補充損失。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諸般跡象,使得眼界較爲開闊的楓石城上層市民更加認定,當下的和平只是鏡花水月,新一輪的戰火不知何時就會降下。

悲觀的情緒自上向下傳導,逐漸擴散到楓石城的每個角落。

即使是在田間勞作的人們,偶爾直起腰,望見天邊密佈的烏雲,也會爲未來感到焦慮。

不過以上種種,困守楓葉堡的奧爾德·費爾特少校……一概不知。

費爾特少校既不知道諸王堡的清洗,也不知道聯省和維內塔的劍拔弩張,更不知道軍政府的異常安靜,甚至不知道究竟還有哪位同僚活了下來。

自從逃入楓葉堡那一刻開始,少校的世界只剩下不到一平方公里大小,大致呈現爲以楓葉堡爲中心、半徑三百米的圓形。

楓葉堡原本有一個大隊的守軍,得知戰敗消息以後跑了一些。之後陸續逃入百十名費爾特部的殘兵,再加上百十名僕役雜工,能拿起武器的人總數還是在一個大隊左右。

事實上,能夠維繫住這五百來號人的士氣,不被他們綁出去獻給血狼,費爾特少校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除此之外,他也無力再做其他嘗試。

少校只能絕望地看着鐵峰郡叛軍發了瘋一樣,先是圍着楓葉堡築起一道高牆,然後在高牆外側又築起第二道高牆。

最開始的時候,楓葉堡外只有叛軍在埋頭挖塹壕。

沒過幾天,一些身穿棕衣的俘虜也出現在工地上,大大加快了叛軍的作業效率。

叛軍把兩道高牆之間的空地,作爲新的營地。一邊掘壕向楓葉堡逼近,一邊在新營地內組織俘虜製作大量筐籠。

因爲楓葉堡傍河而建,河道與堡壘之間的河岸完全暴露在守軍射程內,所以總會有一段河岸處於守軍控制之下,難以徹底合圍。

然而叛軍連最後那一段河岸也沒有放過。

叛軍工兵另闢蹊徑,先在河對岸築起一座營壘,然後趁夜從對岸的營壘伸出一道浮橋。

等到費爾特少校清晨醒來時,叛軍的橋頭堡已經拔地而起。

兩岸的橋頭堡加上浮橋,不僅堵死了圍城工事最後的缺口,還把安雅河也給封鎖了。

若不是因爲眼前橫跨安雅河的浮橋是敵人的傑作,費爾特少校一定會爲指揮這項工程的軍官鼓掌叫好。

然而輪到自己成爲教科書戰例裡的“敵軍”,滋味可就不好受啦。

隨着叛軍橋頭堡的竣工,楓葉堡與外界的聯繫被徹底切斷,別說是傳信、收信,就連取水也辦不到了。

若不是楓葉堡內有一口備用水井,守軍立刻就得投降。

到圍攻第四天,叛軍的大炮出現在楓葉堡外。

看到叛軍推出來的三十二磅加農炮,費爾特少校登時眼前一黑。

少校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他明白自己只剩下一條路:談判,然後有條件地投降。

然而根據費爾特本人的觀察,叛軍既像是要強攻——否則沒必要挖掘如此多的塹壕;又像是要長期圍困——雙層高牆顯然是爲防備外部敵人。

唯獨沒有想要談判的意願。

“爲什麼不和我談判呢?”費爾特少校每天都在捫心自問,卻始終想不明白。

他望着城外,內心絕望大喊:“爲什麼不和我談判呢?”

費爾特少校——或者說楓葉堡守軍——是有談判本錢的。

作爲新墾地軍團的總部,楓葉堡不僅是一座堡壘,同時還是新墾地軍團的倉庫,保管着支撐整個軍團作戰的黃金、軍械和火藥。

同時,作爲帕拉圖陸軍在新墾地的核心防禦支點,楓葉堡自落成之日起,經歷過數次擴建、加固。

532年的改造修正了各炮臺的射界,535年的擴建在主體棱堡外修築了新的三角堡,539年的修繕將楓葉堡外的地形做了大規模的調整……

單就一座軍事工程而言,這座堡壘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奧爾德·費爾特少校已經想好了談判時第一句話要說什麼:“想讓我投降?我寧可把火藥庫點着,帶着楓葉堡一起粉身碎骨!”

爲了把這句話說得斬釘截鐵,費爾特少校偷偷對着鏡子反覆練習了好多次,已經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然而,少校左等右等,等到楓葉堡外築起高牆,等到安雅河上搭起浮橋,始終等不來叛軍的談判代表。

夕陽西下,費爾特少校孤獨佇立在楓葉堡棱臺上。

“溫特斯·蒙塔涅!”少校咬牙切齒,在心中悲鳴:“你難道真想讓我把楓葉堡送上天嗎?”

費爾特少校不知道,他咒罵的溫特斯·蒙塔涅此時此刻就在他的目光所及之處。

從地勢較高的楓葉堡向南眺望,可以一覽楓石城北面和西面的景象。

就在楓石城西門,馬車雲集之處,溫特斯正在和一名中年農夫攀談。

因爲鐵峰郡軍接管的西門不收過路錢,所以許多農民即使繞遠也要走西門入城。

於是乎,從早到晚,從西門出入楓石城的大車絡繹不絕。

農民們都急着將晾曬過的穀物運進楓石城,不僅因爲楓石城裡有受到城牆保護的倉庫,還因爲他們需要儘快繳納地租、稅金,一天也耽擱不起。

“從城南一直到麥丘、弓梢鎮。”中年農夫雖然不太清楚面前的年輕人是什麼身份,還是謹慎地用了敬詞:“凡是您能看到的份地,差不多都是‘城中老爺’的。”

溫特斯遞過水壺,禮貌地問:“城中老爺是什麼?”

“城中老爺自然是住在城裡的老爺。”中年農夫感激地接過水壺,潤了潤乾涸的喉嚨:“但是又在城外有很多的地。”

對於城市市民持有城外地產的情況,溫特斯並不陌生。例如,許多熱沃丹近郊的農民就自動擁有熱沃丹市民權,他們白天出城勞作,晚上回城休息。雖然是“市民”,但也是“農民”。

“楓石城周圍就沒有自耕農嗎?”溫特斯問。

“沒幾個。”中年農夫搖了搖頭:“都是從城中老爺手裡租的地,我也是。所以打了糧食就得連夜把租子交上去,還有稅。”

“這麼着急?”

“着急,不然要多搭進去好多利息。”

“哦?”溫特斯挑起眉毛。

中年農夫苦澀地給溫特斯講解其中門道:“官廳每年五月第四個週一收夏稅,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稅就得城中老爺代我們墊上。等我們打了糧食,再還給城中老爺,一來一去,就得搭進去好多利息,所以一天都耽擱不得。”

溫特斯只知道青黃不接時農戶需要借糧度日,卻沒想到在楓石城還有這樣一層盤剝關節。

他忍不住嘆了口氣:“這不是又請回了包稅人?”

“什麼人?”中年農夫不解地問。

“沒什麼。”溫特斯笑了一下,問:“楓石城的城中老爺,都有誰?”

“不是‘誰’。”中年農夫連忙擺手:“沒誰‘誰’。”

溫特斯熟練理解了對方的意思:“您是說,不是某個人?”

“對對對,不是某個人。”中年農夫暢快地咧嘴笑起來,他掰着手指頭數道:“羊毛行會、石匠行會……南教區、北教區、安雅修道院……本地的老爺、外來的老爺……”

最後,中年農夫一拍腦門:“不過地最多的還是官廳,我租的也是官廳的地?”

“官廳?什麼官廳?”溫特斯皺起眉頭。

“還能是什麼官廳,官廳就是官廳呀。”中年農夫也很奇怪:“新墾地軍團。”

溫特斯先是錯愕,然後是醒悟,最後突然哈哈大笑。

面前的中年農夫滿臉不解,隨侍的侯德爾也莫名其妙。

在幾人身畔,滿載穀物的馬車正在源源不斷駛入楓石城。

“如果有一個機會,讓您可以擁有自己的一份土地。”溫特斯輕聲問:“您願意接受嗎?”

中年農夫垂下頭,做出回答的是一個飽受貧窮和匱乏折磨的靈魂:“我願意付出一切。”

溫特斯鄭重地向中年農夫伸出手,用力握了握,然後扶着佩劍站起身。

“走吧。”溫特斯對侯德爾說。

……

……

[沃涅郡]

[阿爾忒彌斯]

拂曉,沃涅郡駐屯官杉德爾少校被爆炸聲驚醒。

他滾下牀榻,撞開窗戶。

遠處,鐵峰郡軍的海藍色軍旗已經迎着朝陽插上城牆。

[本週三更完成!而且都是大章ヾ(^▽^*)))]

[之前的大地圖勢力標註有錯誤,燼流江北和聯省接壤的部分,還在紅薔薇手中。會盡快拿出正確的版本]

[補充說明]

[事實上,不光是中國古代有錢人會使勁買地,在工業革命以前,全世界的人“有了錢”,都會想方設法“買地”。因爲在那個時候,土地就是最穩妥、最豐厚的投資選項——放高利貸受限於宗教原因,很多時候不是一個選項]

[因此在中世紀晚期、文藝復興的意大利、尼德蘭、德意志,許多發達的自治城市郊外的地產,細細一查,大部分還是歸城市居民所有]

[也就不奇怪德意志農民戰爭中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同樣受壓迫的城市資產階級,面對農民起義者的求助時,往往站在封建統治集團和教會一邊,因爲他們也是地產所有者,與封建通知集團和教會利益一致]

[感謝書友們的收藏、閱讀、訂閱、推薦票、月票、打賞和評論,謝謝大家]

(本章完)

第330章 神術第91章 摧毀第302章 梅森第82章 一流的小偷第111章 刀尖第261章 教堂第397章 風暴(完)第195章 接觸第314章 終局第323章 老頭 狼 羊和蕪菁第334章 牽線木偶第488章 再造家國(三)第523章 平息狂暴之靈(五)第101章 三角堡第549章 圍攻(一)第165章 破防第250章第235章 來客第153章 騎兵第410章 季風(三)第311章 晴天第212章 遷徙第435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七)第60章 鴨子嘴第344章 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第555章 圍攻(七)第350章 圍獵(五)第411章 季風(四)第36章 到家第296章 死地第129章 死鬥第217章 河流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144章 徒涉場第27章 短兵相接第211章 餘燼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83章 想辦法活下去第118章 狼鎮第330章 神術角色卡[安德烈亞·切里尼][截止至“季風之卷第320章 父與子第427章 晚宴(上)第233章 流沙第478章 爐火熾騰(二)第160章 二擇第539章 登陸(上)第276章 烈火第99章 六枚銀幣第208章 終幕(中)第428章 晚宴(下)第424章 備戰(上)第409章 季風(二)第285章 試探第349章 圍獵(四)第175章 計劃和變化第480章 爐焰熾騰(四)第225章 圍殲第326章 連升三級的最快方式第403章 羣山迴響(四)第532章 平息狂暴之靈(十四)第302章 梅森第306章 割頭第150章 窩棚街第428章 晚宴(下)角色卡[巴德][截止至“季風之卷”結束]第292章 時間第2章 最後一場劍術比賽第180章 統計學概論第370章 鋼堡第154章 屠夫之路第480章 爐焰熾騰(四)第405章 和平的最後機會(上)第372章 楔子第282章 情報第451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三)第220章 血狼第90章 強攻季風之卷完結感言第430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第232章 一磅第324章 買舟東下第356章 圍獵(終)第359章 交易(中)第467章 牛和馬第530章 平息狂暴之靈(十二)第367章 貿易禁運第80章 浪潮第487章 再造家國(二)第495章 再造家國(十)第249章 計劃第466章 休沐(完)第14章 畢業包分配,還有這好事?(下)第121章 民兵和戰馬第120章 獵戶第48章 如墮冰窟(伏筆回收)第99章 六枚銀幣第451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三)第183章 策略大師第417章 鏟子港
第330章 神術第91章 摧毀第302章 梅森第82章 一流的小偷第111章 刀尖第261章 教堂第397章 風暴(完)第195章 接觸第314章 終局第323章 老頭 狼 羊和蕪菁第334章 牽線木偶第488章 再造家國(三)第523章 平息狂暴之靈(五)第101章 三角堡第549章 圍攻(一)第165章 破防第250章第235章 來客第153章 騎兵第410章 季風(三)第311章 晴天第212章 遷徙第435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七)第60章 鴨子嘴第344章 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第555章 圍攻(七)第350章 圍獵(五)第411章 季風(四)第36章 到家第296章 死地第129章 死鬥第217章 河流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144章 徒涉場第27章 短兵相接第211章 餘燼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83章 想辦法活下去第118章 狼鎮第330章 神術角色卡[安德烈亞·切里尼][截止至“季風之卷第320章 父與子第427章 晚宴(上)第233章 流沙第478章 爐火熾騰(二)第160章 二擇第539章 登陸(上)第276章 烈火第99章 六枚銀幣第208章 終幕(中)第428章 晚宴(下)第424章 備戰(上)第409章 季風(二)第285章 試探第349章 圍獵(四)第175章 計劃和變化第480章 爐焰熾騰(四)第225章 圍殲第326章 連升三級的最快方式第403章 羣山迴響(四)第532章 平息狂暴之靈(十四)第302章 梅森第306章 割頭第150章 窩棚街第428章 晚宴(下)角色卡[巴德][截止至“季風之卷”結束]第292章 時間第2章 最後一場劍術比賽第180章 統計學概論第370章 鋼堡第154章 屠夫之路第480章 爐焰熾騰(四)第405章 和平的最後機會(上)第372章 楔子第282章 情報第451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三)第220章 血狼第90章 強攻季風之卷完結感言第430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第232章 一磅第324章 買舟東下第356章 圍獵(終)第359章 交易(中)第467章 牛和馬第530章 平息狂暴之靈(十二)第367章 貿易禁運第80章 浪潮第487章 再造家國(二)第495章 再造家國(十)第249章 計劃第466章 休沐(完)第14章 畢業包分配,還有這好事?(下)第121章 民兵和戰馬第120章 獵戶第48章 如墮冰窟(伏筆回收)第99章 六枚銀幣第451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三)第183章 策略大師第417章 鏟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