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運河背後

1872年10月4日。

康斯坦丁國王蒞臨第三鎮市進行運河工程的視察工作,第三鎮市作爲以前殖民地時期東非大區首府(上濱海區),憑藉先發優勢,依然是濱海省內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省會兼海港城市的坦噶市。

隨着恩德貝萊人被東非整體押送到中央省,中央運河的挖掘工作也展開了一段時間,其中一號運河即聯通小萊茵河與瓦米河下游段開掘進度最快。

一號運河起點在第三鎮(基通加),距離第一鎮市不足八公里的位置,終點在瓦米河的姆沃梅羅村。

自從東非行政區劃調整後,第三鎮這個曾經和第一鎮同級別的城市,差距被迅速拉大,未來很有可能和第二鎮(魯伏)一樣變成第一鎮的一部分。

第一鎮市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以西部、北部爲主,選擇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巴加莫約市錯開方向發展。

“一號運河總長是四十四公里,河道寬二十米,深度六米,需要清理土石五百多萬立方,全部勞工數量是五萬人,按照當前施工進展,應該能在六個月內完成。”一號運河負責人向康斯坦丁介紹道。

康斯坦丁對這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但是他知道蘇伊士運河修建了十年時間,所以他詢問道:“東非的運河是三段同時施工,當時你們說中央運河完成後長度同蘇伊士運河相當,但是據我所知,蘇伊士運河花費了十年時間才修建完成,爲什麼我們的運河只需要幾個月?”

工程師回答道:“陛下,中央運河僅僅是長度可以和蘇伊士運河相比,但是其他數據就差太遠了,就拿寬度來說,我們的運河寬度設計是二十米,而蘇伊士運河的寬度則在兩百米以上,是我們的十倍,同時蘇伊士運河的深度也是中央運河的兩倍以上,所以蘇伊士運河需要清理的土石總量至少是我們的二十倍以上,而且這只是一號運河的數據,像二號運河,三號運河,因爲地形的原因,肯定要做些讓步,寬度和深度達不到這個標準。”

原來是這樣,不過康斯坦丁還是認爲工程速度太快,他問道:“這樣高強度作業,會不會使勞工受不了?”

“陛下,我們的團隊是充分計算過得,每個勞工每天需要完成至少五方土石的清理工作,這對於熟練掌握使用鐵鍬和鋤頭挖土技能的勞工來說不是難事,一些身體壯碩的勞動力一天甚至可以完成十方清理量,五萬人一天也就可以完成至少二十五萬立方工程量。”

康斯坦丁:“難道他們不會出現傷病麼?我可是聽聞蘇伊士運河挖掘死了不少人。”

“陛下,如果你詳細瞭解過蘇伊士運河的挖掘工作後,你就知道原因了。

蘇伊士運河修建是一點也不把埃及勞工當人看待,而是完全當做一次性消耗品,蘇伊士運河穿越沙漠地帶,酷熱難耐不說,還極其缺水,每天都有大量勞工被活活渴死,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而飲用水都不願意供應,飲食方面條件可想而知會更差,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天提供給勞工的食物量還不夠兒童充飢,勞工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進行高強度勞作,如果這種條件下,蘇伊士運河修建不死人才是怪事,埃及爲了修建蘇伊士運河付出了十二萬條生命,平均每千米就死亡七百八十三人。”

康斯坦丁:“那我們在這方面條件怎麼樣?”

雖然運河工程是康斯坦丁提出的設想,不過具體操作由恩斯特執行,所以康斯坦丁對運河的具體情況不是很瞭解。

“飲用水我們是管夠的,同時都會提前使用明礬對飲用水進行簡單的淨化工作。

飲食方面我們也做的很到位,按照貢獻率分配食物,即便是貢獻率最低的土著也能獲得一天所需的食物量。”

說着工程人員帶着康斯坦丁觀看工地的食堂,食堂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東非國民(主要是監工)的就餐區域,一部分則是土著勞工就餐區域。

監工的食堂沒有什麼特色,和東非的公共食堂基本一致,就是建築條件差許多,畢竟是臨時工地。土著食堂就很新奇了,桌椅板凳是別想了,就一個巨大的場地,吃飯的時候隨便找地方。

“這口鍋裡熬的是什麼?”康斯坦丁指着鍋裡糊糊狀的東西問道。

廚子:“木薯炒飯。”

“炒飯!”如果不說的話,康斯坦丁還以爲這是粥之類的東西,不過聞起來還挺香。

康斯坦丁:“伱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東西炒的這麼香?”

廚子:“陛下,主要是在鍋熱後加入大量的油,同時加入了一點香辛料給予底味,使用浸泡過的木薯倒入其中,最後加上鹽。”

“原來如此!不過是不是有些過頭了。”康斯坦丁有點心疼,這都是錢啊!

一旁的工程師說道:“對土著勞工的伙食不能太差,這是恩斯特殿下特意交代過的,他特別囑咐要用大鹽大油,讓土著長的壯實一些,因爲這些勞工日後還要出售給其他國家。”

“那就好,物盡其用,那吃的好一點也不是不能理解。”康斯坦丁瞬間轉變了面孔,豬都要養肥了再賣,所以飼料成本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每天都只吃這種東西?”

“陛下,當然不是,還有玉米,大豆等輪替,偶爾在週末還提供一次蔬菜魚肉湯。”

東非的一些土著勞工吃的並不是很差,甚至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生活水平要好上不少,就挖掘中央運河的土著勞工而言,其生活質量水平遠超日本平民,至於東非國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生活質量水平可以對標英美。

實際上殖民地的殖民者的生活質量都不會太差,就拿隔壁的莫桑比克來說,葡萄牙人肯定不會爲衣食住行煩惱,他們主要是想撈更多的錢,然後回本土消費掉,東非王國雖然已經成爲獨立國家,但是黑人人口太多,本質上也是半殖民地國家,東非王國公民也是在土著身上吸血。

而在這種條件下,東非經濟沒有什麼起色的原因,主要還是東非進行的長期投資比較多,投入高於產出,成果需要十幾年後才能體現。

中央運河就是典型例子,整個小萊茵河上都沒有多少船隻,東非內河航運基本爲零,天然河道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央運河開發出來後至少要閒置幾年時間,盈利更是要考慮到至少十幾年後。

好在土著勞工是不用考慮工資的,只要維持其基本生存需求就可以,而這一部分則由東非政府承擔,雖然東非不存在農業稅,但是糧食產出完全由國家分配,而東非耕地資源要高於大多數國家,這樣使得即便是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東非的糧食產量仍然十分可觀,政府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滿足土著勞工的需求。刨除掉東非國民需求和土著勞工基本需求後,剩下的糧食依然可以大量出口。

而當前國際糧食產能過剩嚴重,在出口可能受阻的情況下,東非王國也不可能繼續給予國民更高的分配標準,那樣容易養懶人,不利於社會運作。

所以接下來像中央運河這樣的工程會越來越多,把糧食爛在倉庫裡,不如拿出來實施各種大工程,大基建,這在其他國家不容易達成,因爲市場經濟下,底層至少享有一定的談判權,只是籌碼不多而已。

東非這種比普魯士還要極端的君主專制國家則完全不用考慮,只要維持軍隊規模,隨時高壓統治土著,這樣東非就有十幾年內都白嫖不完的免費勞動力。

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96章 鐵路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83章 引入第488章 情報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87章 西逃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04章 借人第714章 伊林加第318章 朱壩鎮第62章 激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60章 安排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85章 煽動第151章 在法國第394章 硬氣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章 穿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3章 送酒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章 接觸戰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04章 “流放”?“潤”!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4章 消息第289章 教學第284章 連環計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03章 撤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1章 坦噶港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96章 鐵路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96章 油井第136章 道路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364章 燃燒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64章 燃燒第381章 國禮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20章 發電廠第395章 耍無賴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70章 投降!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7章 探險隊第559章 誣陷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31章 兵城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60章 安排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93章 夫妻交談
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96章 鐵路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83章 引入第488章 情報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87章 西逃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04章 借人第714章 伊林加第318章 朱壩鎮第62章 激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60章 安排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85章 煽動第151章 在法國第394章 硬氣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章 穿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3章 送酒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章 接觸戰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04章 “流放”?“潤”!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4章 消息第289章 教學第284章 連環計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03章 撤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1章 坦噶港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96章 鐵路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96章 油井第136章 道路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364章 燃燒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64章 燃燒第381章 國禮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20章 發電廠第395章 耍無賴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70章 投降!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7章 探險隊第559章 誣陷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31章 兵城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60章 安排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93章 夫妻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