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

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

1868年1月3日。

大湖區,姆萬紮。

大湖(維多利亞湖),水域面積接近七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左右,擁有良好的通航能力。

想要開發大湖,就少不了先進的船舶,不說多先進,至少要比土著使用的獨木舟來的強。

而且大湖中,光是島嶼就有一千多座,其中很多還適合人類居住,自然也有土著居住。

這些土著,靠打魚爲生,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島上,這自然是奉行“清零”爲最終目的的東非殖民地政府所不允許的。

所以出於對大湖的開發利用,和對島上土著進行清理的考慮,建立東非自己的內湖部隊就很有必要。

而不管是漁民捕撈,還是建立內湖部隊,都離不開船隻。

即使前世,維多利亞湖的主要交通方式還是輪渡,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都在維多利亞湖沿岸建設港口,依託大湖龐大水域,建立了衆多規模比較大的港口城市,這些湖泊港口即使和非洲的一些海港比也完全不差。

而大湖,還擁有豐富的淡水漁業資源,隨着東非殖民地的開發,和東非殖民地對食用野生動的限制,尋找新的肉類替代源就不可避免。

目前恩斯特有兩個思路,一個是開發牧場,搞畜牧業。一個是開發東非殖民地淡水湖泊的漁業資源。

畜牧業發展需要時間,而東非湖泊裡的漁業資源都是現成的,大湖,索倫湖,馬拉維湖甚至是圖爾卡納湖,其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滿足當前東非殖民地的肉類的需求。

至於海洋的漁業資源,誠然東非沿岸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索馬里寒流經過的季節,會形成大規模漁場。

但是以東非殖民地目前的條件還搞不起大的船廠,而漁船要是太小,在海洋上也不安全。

這樣還不如在內陸湖泊開發漁業資源來的划算,畢竟內陸湖泊不像海洋那樣波濤洶涌。

恩斯特就打算在內陸湖泊里弄幾個小船廠,生產的船舶不僅可以滿足捕撈業,而且能加快東非的開發和擴張。

畢竟這些湖泊面積大,水域廣,如果到對岸去,走陸上要繞一大截距離,如果有船隻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同時,船隻載貨量大,方便貨物和人員的運輸,可以有效減損耗。

當前東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和牛車,在大量施工的地方,還有許多木製獨輪車(主要靠人力推動,運輸糧食等物資),也是東非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東非第一個造船廠選址就選定在大湖(維多利亞湖)湖畔的姆萬紮。

這是出於多方面情況,綜合考慮後的結果。

當前東非殖民地的兩個重要城市位於大湖沿岸,一個是姆萬紮(大湖區首府),一個是基蘇木(西肯尼亞首府),連接兩個城市可以加速對大湖的開發,而連接兩個城市自然是依靠船舶。

同時,大湖上島嶼里居住的土著也需要解決,索倫湖和馬拉維湖就沒有類似的需要,所以不用急於建廠。

加之對西北的攻略也需要藉助大湖的通航能力,未來可以加強對西北的控制。

最後是姆萬紮自身的優秀自然條件,依託姆萬紮灣,姆萬紮本身就是一個天然優良湖港。

此前這裡居住着蘇庫瑪族(現實中被稱爲“坦桑尼亞的吉普賽人”,是坦桑尼亞人口第一大民族,坦桑尼亞擁有一百二十多個民族。)的部落,後來東非殖民地直接鳩佔鵲巢,佔領了這裡。

在後續的“整肅”運動中,整個大湖區的蘇庫瑪族都被驅離,他們被東非殖民地政府驅趕到西北八國人數最多的部族。

姆萬紮造船廠選址在姆萬紮市西南方向,姆萬紮灣裡的一個向西延伸的小半島南側,這裡風平浪靜,湖水幽深,依託半島修建船塢非常合適。

……

到東非來,對於能留在歐洲來說,絕對是一門苦差。

所以恩斯特直接從歐洲自家造船廠裡的華人實習生中,指派人員前往非洲去指導船廠建設工作。

這些華人實習生都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所以對恩斯特的命令無條件服從。

相較於遠東顛沛流離和每日忍飢挨餓的日子,東非條件雖然也差,可對於這些曾經生活在水生火熱的華人青年來說,一點也不差。

而且在學校期間,他們就做好了爲校長赴湯蹈火的準備,結果因爲口語(德語)太差,沒有去成,翻譯至少也要能無障礙交流。

所以許多語言不過關的學生,就留在歐洲繼續深造德語,不過學校不能一直養着,就只能去黑興根旗下的公司實習,工作的同時學習德語,這可比學校裡學的快,畢竟周圍同事大多是德意志人,語言環境更好。

而那些成績優異(德語好)的學生,被調往東非,進入軍隊和地方政府,負責協調工作。

由於歐洲本土學生招收的晚,所以早期黑興根工廠裡實習的黑興根學生都是華人。

而羅布·李就是被恩斯特挑中的人選,像這種名字一聽就知道之前是華人。

羅布·李之前在威尼斯船廠隨着德意志工人實習,後來就一起被調往漢堡工作。

作爲少有在船廠工作的華人學生,被選中前往東非指導船廠建設工作。

羅布·李雖然只有一年多的工作經驗,可威尼斯和漢堡的造船廠,都是造遠洋大船的,而羅布·李學習的也是遠洋大船的建造經驗。

所以前往東非指導姆萬紮船廠工作,也算殺雞用牛刀了。

數百名工人在羅布·李和德意志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平整沿岸的土地,砍伐樹木,清理碎石。

這次來的不止羅布·李自己,還有一個德意志技術人員,但是這次他只是負責前幾個月的工作,後續還是要回到德意志去。

這位德意志技術人員能來東非,都已經是看在大量報酬的份上,冒險一搏罷了,作爲一名老船工,本身經濟在德意志條件就不差,比普通人強許多。

所以只是打算掙一波快錢就閃人,畢竟東非的條件太清苦,連個娛樂場所都沒有,加上其對非洲的認知(普魯士義務教育包括地理),自然不打算常住。

很快,在兩人的指揮下半島南側就被工人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四周規劃好了建築和道路的預留用地。

爲了船廠早日投產,羅布·李決定陸地和水裡同時開工,一邊搭建船廠的陸上廠房和道路,一邊依託水體,修築船塢。

大湖流域,降水充沛,森林比較密集,有取之不盡的木材。

姆萬紮政府組織民衆伐木,爲船廠建設工作提供原材料支持。

這些樹木,都是生長多年的優質材料,而土著生產力落後,對這些樹木沒有能力大規模開發,這就便宜了東非殖民地。

船廠的設計規模不算很大,而且技術要求也不是太高,取材大多還是本地的木材來做船體。

雖然是非洲地區的船廠,可生產設備還是要從歐洲進口,雖然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從歐洲進口的生產設備不太好運輸,但影響不大。

除了生產設備,還有部分零部件,包括船釘,船漆……都需要進口。

雖然姆萬紮船廠規模不大,放在歐洲根本不夠看,但姆萬紮船廠未來也將被歷史記上一筆,那就是會率先用上柏林能源動力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和特製的螺旋槳。

目前柏林能源動力公司許多科技都被儲存下來,沒有在歐洲應用,而東非就完全不用擔心了,這裡是恩斯特的地盤,也不怕泄密。

這種船艇專用引擎在這裡試驗,測量其數據和性能也很不錯,算是給未來柏林能源動力公司產品提前多開闢了條水上賽道。

目前,這些重要零部件,都是在柏林能源動力公司下屬的封閉工廠裡製作好,再通過海洋運輸到東非來。

東非的造船工人只要按照設計圖完成組裝即可。

這種裝備發動機的船隻,其實就是小型快艇,船身由木頭打造,船體呈柳葉狀,在發動機啓動後,跑的賊快。

放在前世,這種極其簡陋,普通人集齊材料都可以複製的小船,絕對算不了什麼。

可這個時代,這種應用了石油發動機的船隻,就是同體積最先進的船隻。

這些快艇,所需要的動力,由石油產生,這個需要進口,但是如果不着急的話也可以使用船槳慢慢滑動。

除了這種帶引擎的船隻,姆萬紮船廠主要生產的還是無引擎的小漁船。

帶發動機的快艇會優先用來組建湖泊部隊(水軍),而傳統動力的小船,則提供給姆萬紮和基蘇木的漁民。

基蘇木雖然距離姆萬紮不算近,但是等船造出來後,開着快艇,用繩索就能拉一大批普通小漁船到基蘇木去。

所以姆萬紮船廠,建成後,足以供應姆萬紮和基蘇木對船隻的需求(畢竟兩個城市人口不多,目前加起來兩萬六千多人)。

未來姆萬紮和基蘇木的定位都是東非的重要城市,當地的環境承載力大,水源充足,物產豐富,非洲適合人口聚集,而漁業資源開發,就是其發展的重要一步。

(本章完)

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24章 奔逃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7章 聯姻事宜第509章 起步第290章 長絨棉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00章 嘗試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318章 朱壩鎮第140章 新品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06章 “收破爛”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94章 硬氣第160章 革新第539章 鄰居論第356章 鐵路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82章 渡河第220章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11章 歸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5章 牛馬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02章 妥協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26章 深入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52章 軟柿子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68章 插曲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8章 打探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98章 遊歷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695章 納塔爾第3章 在柏林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61章 k001第395章 耍無賴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95章 拒絕第108章 歷史課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04章 飲食第51章 坦噶港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9章 王位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357章 索加
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24章 奔逃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7章 聯姻事宜第509章 起步第290章 長絨棉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00章 嘗試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318章 朱壩鎮第140章 新品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06章 “收破爛”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94章 硬氣第160章 革新第539章 鄰居論第356章 鐵路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82章 渡河第220章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11章 歸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5章 牛馬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02章 妥協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26章 深入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52章 軟柿子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68章 插曲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8章 打探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98章 遊歷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695章 納塔爾第3章 在柏林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61章 k001第395章 耍無賴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95章 拒絕第108章 歷史課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04章 飲食第51章 坦噶港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9章 王位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357章 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