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袁曹歸一

隨着曹丕的講述,堂中衆人的面色有些陰沉下來,袁譚在這個時候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助了呂布,助了那楚南,原本曹軍殘部還能給呂布造成一些危害,還能爲中原士族提供一定的保護,至少可以讓呂布整頓中原的進度慢上一些。

而袁譚的出手將這個可能徹底抹殺了,而更重要的是,袁譚出手在世人看來就代表袁紹勢力的出手,是否也代表這袁紹的態度?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若處理不好,甚至袁紹勢力內部都會生出很多不滿來。

“嘭~”

精美的漆器被袁紹狠狠地摔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袁紹自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雖然內心裡,袁紹也覺得呂布這樣做,其實是有好處的,但這話絕不能說出來,更不能這麼明顯的做出來。

這兒子心裡到底是在想什麼!?

“逆子!”袁紹怒罵一聲,而後神色緩和一些,下來拉着曹丕的手道:“賢侄,此事是孤教子無方,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曹丕躬身道:“小侄不敢有怨言。”

曹操勢力隨着壽張被拋棄,已經徹底消散,他接下來,還要依靠袁紹生存,知道這不是袁紹的意思,曹丕已經鬆了口氣,至於其他的,那是袁紹自己家的事情。

“俊乂!”袁紹在帳中掃了一圈,最終看着張郃道。

“末將在!”張郃出列。

“你即刻起程,去往青州,將那孽子給我帶回來,青州都督暫由李宣擔任。”袁紹沉聲道。

李宣是袁紹外親,也就是他妹妹之子,同時還是八俊之首李膺之孫,自袁紹起兵之後便一直跟隨在側,能力不錯,如今袁譚出了這事兒,暫時肯定不能繼續擔任青州都督了。

不但要給曹家一個交代,同時也是要給天下士人一個交代,讓李宣出任青州都督也是袁紹這一會兒功夫仔細想過的,自己親眷之中,似乎也只有外甥高幹和李宣適合,高幹被他派去了雁門,爲幷州刺史,眼下自然只有李宣最爲合適了。

“喏!”張郃沒有廢話,答應一聲,見沒有其他吩咐後,便躬身退去。

“孟德乃我至交,如今爲呂布所害,此仇我會替孟德報,賢侄且住在鄴城,這裡便是你家,待孤整頓兵馬之後,便起兵南下,爲孟德討還公道!”袁紹拉着曹丕的手笑道。

“謝伯父!”曹丕恭敬地一禮道。

“伯父!”就在袁紹扶起曹丕之時,卻見曹丕身後,身形明顯比曹丕還高了一頭的曹彰突然開口。

“是子文吧,可惜伱出生時,我與孟德已經各自忙碌,未曾去見,不過孟德與我書信時常提及子文,你有何事?”袁紹笑道。

“伯父他日出兵中原,可否讓小侄做先鋒?小侄想爲父親報仇!”曹彰稚氣未脫的臉上,充斥着一股仇恨。

“子文,不得無禮!兵家之事關乎重大,豈可兒戲?你一孺子說這話,不怕諸位高賢笑話!”曹丕面色一變,對着曹彰喝道。

“我雖年幼,卻不輸任何將領!”曹彰不服氣,一伸手,一名將領的佩劍突然出鞘,在將領回過神之前,已經落在曹彰手中。

衆將紛紛變色,顏良、文丑二人已經護在袁紹身前。

曹彰卻不看他們,轉身對着門外一刀劈出,竟有半寸寒芒閃過,在地面劃出一道深深地裂痕,而後曹彰雙手一合,那刀竟被他生生揉成了一團鐵球。

“好本事!”袁紹示意顏良、文丑二人讓開,看着曹彰笑道:“但行軍打仗可不只是靠勇力,武藝再強,也不過是一勇之夫。”

“小侄讀過許多兵書!當可爲伯父征戰!”曹彰梗着脖子道。

“哦?”袁紹頗爲喜愛此子,不知爲何,曹丕雖然彬彬有禮,少年老成,但袁紹並不喜愛,但曹彰他卻頗爲喜愛,也不惱怒他頂撞,只是笑問道:“那子文可否與我說說,爲將當如何?”

曹彰朗聲道:“當披堅執銳,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不錯。”袁紹目光一亮,欣賞着此子笑謂衆人道:“孟德昔日與我論事,總說要做平西將軍,我觀子文,他日可繼承其父之志!”

衆將也覺此子不凡,雖只是四句話,但已經點明瞭爲將之事,這短短四句說來簡單,但大多數將領都做不到。

“子文若是願意,可去軍中習爲將之道,至於他日征討呂布時能否領兵,便看子文是否能得諸位將軍認可。”袁紹笑道。

“謝伯父!”曹彰大喜道。

“還叫伯父?”一旁許攸笑道,他跟曹操關係不錯,對曹操之子自有偏愛,此時見狀,當下便想順水推舟,讓曹彰先混個官身。

曹彰聞言有些茫然的看向許攸。

“無妨,子文還小,叫伯父親切些。”袁紹開懷大笑,心中鬱壘盡去,隨即看向沉默不語的曹丕道:“至於子桓,便先在孤身邊做個門下郎,他日另有重用。”

他沒去問夏侯淵、曹仁這些成名已久的將領,畢竟這是曹家的部將,先將曹丕兄弟三人安排妥當了,纔好讓這些人歸心。

袁紹能一步步從渤海太守到北方四州之主,自然也有幾分籠絡人心的手段,幾句話,雖然沒將這些曹操麾下大將直接拉過來,但這些大將也已經歸了他,所需要的也只是一個讓這些人徹底效忠自己的契機而已。

“謝伯父!”曹丕乖巧的躬身一禮,大概能猜到袁紹要幹什麼,但他如今也沒辦法反駁,畢竟曹家若不依附袁紹,根本沒有其他路可走。

經過曹家事情這麼一鬧,關於是否對呂布出兵的事情便暫時擱置下來了,袁紹內心裡其實不想立刻出兵,軍民疲憊只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他也有打壓士族之念。

雖然袁家是這天下最大的士族,但也正是因此,袁紹看出了士族對天下的弊端,好處自然也有,士族天下的架構是自光武以來延續至今的政治,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一套,也成了人們內心認可的一套制度。

但從士族躍升到諸侯,而且還是天下勢力最大的諸侯,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也會從士族轉變至君王角度。

士權不能沒有,但需要節制,如今士權已經膨脹到一個無論誰做主都不得不依賴的地步,起家時,自然需要這些人的支持,但當他勢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削弱士權。

田豐也好,許攸也罷,看似都是在爲自己考慮,實際上他們考慮的還是士權,而呂布是把好刀,可以極大地削弱士權,也能讓士族明白誰纔是天下之主。

所以袁紹暫時不打算出兵,等呂布將中原士族打的差不多了,那纔是他出手的時候,這其實就像當年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的雖然是陳勝吳廣,但最終得天下的,卻是劉邦一樣,呂布看出這一點讓袁紹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但也正是因此,這天下士族的反噬將由呂布來承擔,而他自己,只需要到時候接收勝利果實便可以了。

……

鄴城,荀府。

自然不可能是荀攸的家,袁紹雖然給他們安排了住所,但鄴城提到荀府,那隻能是荀諶的荀府。

“家中如何了?”荀諶給荀攸添了觴酒,看着這個跟自己年歲相近的侄兒,微笑問道。

“不知,文若叔父留在了許昌。”荀攸嘆了口氣,當初荀彧和郭嘉一起被呂布擒了,若是其他諸侯,荀彧多半不會有事,但以呂布對士族的態度,他也不知道呂布會不會留下訊若,畢竟若說仇恨的話,呂布是有理由殺荀彧的。

至於荀家,就算不滅族,多半也不會好過,縱觀呂布自徐州一路踩着士族的屍骨殺入許昌,越是大族,呂布殺的越狠,他也只能寄希望於荀彧可以想到辦法解救宗族了。

“呂布怎會如此?”荀諶皺眉道。

當初呂布在這邊待過一段時間,荀諶與呂布雖沒什麼交集,但對其人還是有了解的,這個人,並不難懂。

但也正是因此,荀諶對呂布如今做出的事兒不太理解,呂布應該不是這麼有魄力的人才對,甚至可說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主見,然而征伐中原這一路,呂布表現出極強的目的性,實在叫人費解。

“此事據我所知,與其女婿有關。”荀攸沉聲道。

“楚南?”荀諶問道。

此子已經這般有名了?

荀攸有些恍惚,就在一年多前,楚南入許昌時,還是個無足輕重,只會賣弄口舌,有些膽魄的小人物,商賈出身,名聲自然算不上好,但如今,連冀州這邊都開始注意他了嗎?

想想楚南所爲,倒也不奇怪。

這一年多來,呂布軍幾乎每次大事,都有此子參與的身影,會引起這邊的關注,倒也不會讓人太吃驚。

“嗯,就是此子。”荀攸點點頭,嘆息道:“初時只覺平平無奇,然做出的事,卻頗爲驚人,叔父若是有時間,不妨派人多探聽些此人事蹟,或許能更清楚些。”

荀諶點點頭,叔侄之間,再度陷入了沉默……

第195章 脅迫第496章 渡口之戰第612章 繁華落盡第471章 世間本質第503章 啓用第614章 聯絡第259章 餘暉第691章 神將噩夢第131章 長舌第303章 殘軍第612章 繁華落盡第607章 功勳策第610章 新鮮事第45章 測試第111章 立個人設第390章 雷霆手段第622章 變化第627章 北方的消息第644章 配角第488章 利 義第399章 情與法第260章 圍困第509章 求援第379章 陽謀第397章 閒話第319章 落幕第540章 馬超問計第134章 公私第492章 全面開戰第637章 丞相,陛下瘋了第554章 仲達獻計第166章 圍城第109章 言出法隨第253章 我有節操的第473章 合作第278章 曹操的決策第1章 他鄉客第513章 快撤第224章 閒論第713章 大結局第377章 荀彧第180章 人才多少都有些毛病第271章 奇門遁甲第711章 南疆問題第437章 有點兒不捨第586章 相邀第329章 血夜第403章 都別好過第430章 誅仙第539章 沒見過這麼守城的第70章 迎親第39章 拒絕第407章 無聲的別離第710章 平定和邀請第632章 新問題第123章 收網第60章 秘聞第579章 未雨綢繆第360章 強迫症第54章 驚愕第655章 開戰第626章 荊州文道昌盛第153章 儒家六品第24章 決斷第409章 古奇門第164章 八門城第601章 痛失第66章 天地之變第49章 反噬第304章 糾結第135章 變數第409章 古奇門第639章 縱論時勢第570章 局勢大好第493章 袁紹的煩心事第101章 入朝第209章 要收人心,先苦其身第232章 不服第312章 奪帥第149章 挑釁第150章 江邊第24章 決斷第290章 大難臨頭第335章 絕義第409章 古奇門第231章 人選第607章 功勳策第324章 忠犬第308章 大殺器第134章 公私第223章 收穫第212章 出發第125章 民望第662章 決議出征第89章 斷後第168章 入夜第680章 了卻恩怨第12章 入職第373章 神力第195章 脅迫
第195章 脅迫第496章 渡口之戰第612章 繁華落盡第471章 世間本質第503章 啓用第614章 聯絡第259章 餘暉第691章 神將噩夢第131章 長舌第303章 殘軍第612章 繁華落盡第607章 功勳策第610章 新鮮事第45章 測試第111章 立個人設第390章 雷霆手段第622章 變化第627章 北方的消息第644章 配角第488章 利 義第399章 情與法第260章 圍困第509章 求援第379章 陽謀第397章 閒話第319章 落幕第540章 馬超問計第134章 公私第492章 全面開戰第637章 丞相,陛下瘋了第554章 仲達獻計第166章 圍城第109章 言出法隨第253章 我有節操的第473章 合作第278章 曹操的決策第1章 他鄉客第513章 快撤第224章 閒論第713章 大結局第377章 荀彧第180章 人才多少都有些毛病第271章 奇門遁甲第711章 南疆問題第437章 有點兒不捨第586章 相邀第329章 血夜第403章 都別好過第430章 誅仙第539章 沒見過這麼守城的第70章 迎親第39章 拒絕第407章 無聲的別離第710章 平定和邀請第632章 新問題第123章 收網第60章 秘聞第579章 未雨綢繆第360章 強迫症第54章 驚愕第655章 開戰第626章 荊州文道昌盛第153章 儒家六品第24章 決斷第409章 古奇門第164章 八門城第601章 痛失第66章 天地之變第49章 反噬第304章 糾結第135章 變數第409章 古奇門第639章 縱論時勢第570章 局勢大好第493章 袁紹的煩心事第101章 入朝第209章 要收人心,先苦其身第232章 不服第312章 奪帥第149章 挑釁第150章 江邊第24章 決斷第290章 大難臨頭第335章 絕義第409章 古奇門第231章 人選第607章 功勳策第324章 忠犬第308章 大殺器第134章 公私第223章 收穫第212章 出發第125章 民望第662章 決議出征第89章 斷後第168章 入夜第680章 了卻恩怨第12章 入職第373章 神力第195章 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