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太平洋戰場(16)

10時30分,美軍已有8個步兵營和1個坦克營上岸,正竭力擴展登陸場。11時,風向轉爲東南,風力逐漸加大,給美軍的登陸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許多登陸艇被強勁的陣風吹得失去控制,甚至傾覆,再加上日軍炮火的轟擊,灘頭上到處都是損壞的登陸艇,而後續的物資和人員仍在按計劃源源不斷上岸,整個海灘一片混亂。

12時許,美軍陸戰四師23團才前進了450米,接着繼續在火力支援下攻擊前進,直到14時才攻到一號機場。而4師的另一個團25團則被日軍在藍二灘東北的一個小艇專用港邊懸崖上的大量永備發射點所阻,傷亡嚴重,卻毫無進展,爲摧毀這些永備發射點,美軍使用了一種新的引導艦炮射擊法:先以登陸艇向目標發射曳光彈,巡洋艦再根據曳光彈的彈着射擊,效果極佳,到黃昏時分,終於消除了這些火力點的威脅,但25團在登陸當天幾乎沒有進展。28團已割裂折鉢山與其他地區日軍的聯繫,將其包圍起來;27團在海灘上被困40分鐘之後,終於取得了突破,推進到了一號機場南端。日落時,美軍已有6個步兵團、6個炮兵營和2個坦克營共約三萬人上岸,佔領了寬約3600米,縱深從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陸場,全天有566人陣亡,1858人負傷,傷亡總數約佔登陸總人數的8%。入夜,堅守在各防禦工事裡的日軍乘美軍剛剛登陸,曾多次組織小部隊出擊和滲透,但均被美軍擊退。日軍並沒有大規模的夜襲。

2月20日,從凌晨開始,美軍艦炮就根據登陸部隊的要求進行火力準備。8時30分,美軍登陸部隊發起了進攻,陸戰4師在艦炮和坦克支援下,攻佔了一號機場,並切斷了島南日軍與元山之間的聯繫。機場剛剛被攻佔,工兵就開始全力搶修,以便儘快能投入使用。陸戰5師向折鉢山攻擊,由於日軍很多工事都建在艦炮火力無法射擊到的巖洞中,在坦克到來前,28團幾乎無法前進,最後在坦克掩護下,以手榴彈、炸藥包、火焰噴射器逐一消滅巖洞中的日軍,有時甚至出動推土機將洞口封閉,因此進展極爲緩慢,直到黃昏,才總共前進了180米。

2月21日,島上的激戰仍在繼續,進展十分有限。海灘勤務大隊經過不懈的努力,解決了灘頭的混亂局面。但此時,海上風大浪高,嚴重影響了補給品的卸載。由於島上的部隊傷亡較大,作爲預備隊的陸戰3師21團奉命上島投入戰鬥。

2月22日,因大雨美軍登陸部隊被迫停止進攻,抓緊進行戰地休整。由於三天來,美軍在硫磺島上陣亡、失蹤人數已達1204人,負傷4108人。美國國內的新聞界甚至強烈要求“讓陸戰隊喘口氣——給日本人放毒氣。”誠然,對付隱藏在坑道或巖洞中的日軍,毒氣既實用,又比火焰噴射器更爲“仁慈”。但尼米茲說沒有使用毒氣完全是出於道義的考慮,結果使大量優秀的陸戰隊員付出了生命。

■插上美國旗

2月23日,美軍陸戰4師以2號機場爲目標發起總攻,但在日軍永備發射點、坑道、地堡和巖洞工事組成的防線前,推進極爲緩慢。全天,只有右翼前進了約300米,左翼和中間幾乎毫無進展。但這一天也有一個進展。

10時20分,陸戰5師28團由哈羅得·希勒中尉率領的40人組成的小分隊,終於攻上了折鉢山山頂,升起了一面美國國旗。儘管折鉢山上,仍有近千日軍憑藉着坑道和巖洞工事在拼死抵抗。四小時後,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條旗,美聯社記者喬·羅森塔爾將插旗時的情景拍攝下來,這張照片隨即廣爲流傳,成爲勝利的象徵。後來太平洋戰區總部還專門查詢插旗的陸戰隊員姓名和家庭地址,進行表彰。剛趕到硫磺島視察的美國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和第五兩棲軍軍長史密斯注視着在折鉢山山頂飄揚的國旗,非常激動,福雷斯特總結到:“折鉢山升起的國旗意味着海軍陸戰隊從此後五百年的榮譽!”海面上軍艦上的水兵看到這面象徵勝利的旗幟,歡聲雷動!——特納將陸戰五師28團留在折鉢山,負責肅清山上的日軍,而5師的另兩個團則調到北部,協同4師攻擊元山地區的日軍。升起國旗,並不代表着結束戰鬥了。以後,我們海軍陸戰隊至少還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戰鬥,與日軍一寸一寸土地的爭投,差不多4個星期後才基本完成硫磺島日本守軍的清剿工作。

2月24日,戰鬥很激烈,陸戰3師21團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開道,終於突破了日軍在2號機場南側的防線,推進730米,拔除了日軍近800個碉堡,日軍隨即發動了一次逆襲,21團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後退,隨後在艦炮支援下拼死反擊,纔將陣地鞏固。很快美軍就發現,隨着逐漸升高的地形,日軍構築了密如蟻穴的地堡和縱橫交錯的坑道網,憑藉着這些工事抵抗是越來越頑強。至當天,美軍傷亡總數已達6000人,其中陣亡1600人,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美軍將作爲預備隊的陸戰3師師部和陸戰第九團、野戰炮兵第12團送上島,投入戰鬥。

2月25日,三個陸戰師在硫磺島並肩開始攻擊,四師在右,三師居中,五師在左,並列向東北推進。日軍曾多次發起反擊,雖一度奪回失地,但因處於明顯劣勢,最後仍不得不後撤。3月1日,美軍佔領第二號機場。至3月9日,美軍又相繼攻佔了硫磺島北部日軍正在修建中的第三號機場和兩個高地,將日軍控制在島的北端和東北端的狹小地帶內。又經過1周的苦戰,3月17日,殘餘的日軍800餘人被美軍牢牢圍困。3月25日夜,日軍守島司令慄林率殘部企圖突圍,但大部被美軍殲滅。3月26日,美軍宣佈戰役結束,但清剿殘餘日軍的行動一直持續到4月底才結束。

硫磺島戰役,美軍全殲島上2.2萬人的日軍,但美軍也付出傷亡2.8萬人的沉重代價。這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傷亡,也是唯一一次傷亡總數超過日軍的登陸戰役。戰役使得陸戰3師的戰鬥部隊傷亡60%,而陸戰4師、5師戰鬥部隊的傷亡更是高達75%,美軍陸戰部隊幾乎失去了戰鬥力。但美軍的巨大代價很快就得到回報,當美軍登陸後,工兵部隊就上島搶修擴建機場,至4月20日,上島的工兵部隊已有7600人,將一號機場跑道擴建爲3000米,二號機場的跑道擴建爲2100米,不僅進駐了戰鬥機部隊,還成爲美軍B—29轟炸機的應急備降機場。美軍戰鬥機部隊進駐硫磺島後,其作戰半徑就覆蓋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護轟炸機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潰。硫磺島上應急備降場至戰爭結束,累計共有2.4萬架次受傷或耗盡燃料的B—29轟炸機在此緊急降落,從而挽救了這些飛機上2.7萬名空勤人員。硫磺島,不僅使美軍獲得了轟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還打開了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通道。

沖繩島戰役,

日本法西斯最後的掙扎

作戰時間:1945年3月18日~6月22日

作戰地點:沖繩島

作戰國家:美國 日本

作戰將領:

巴克納:美國將領,1908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40~1944年任阿拉斯加防區司令,後任第十軍團司令,授中將銜。1945年4~6月指揮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登陸戰沖繩戰役,大捷。在視察前沿時陣亡。

斯普魯恩斯:生於1886年7月3日,死於1969年12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海軍上將,第五艦隊司令。他總是把一切的功勞歸於他的部下,所以在公衆的面前,他也變得最不出名。但他贏得所有一切知道他的人的尊敬。他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傑出的領袖和無畏的戰士,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就是爲紀念而他命名。

牛島滿:牛島滿生於1887年,死於1945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0期畢業生,曾有過在276名學員中榮獲第三名的“光榮歷史”。他曾經在侵華戰爭中參加過打武漢,並且也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殺中的日軍指揮官之一。是個戰爭罪人。在1945年受命率部死守沖繩,結果一敗塗地。牛島滿調至沖繩戰場後,他指揮軍隊採用與侵華時同樣的殘酷手段鎮壓沖繩居民,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自己屠殺沖繩居民也有20萬以上。

作戰兵力:

美軍:參戰兵力爲45.2萬人、艦艇1500餘艘(含英國遠東艦隊的艦隻)、飛機約2500架,由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統一指揮。

日軍:守島日軍總兵力爲10萬餘人,其中包括第32集團軍的2個師和1個混成旅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由牛島滿陸軍中將統一指揮。

■作戰計劃

沖繩島爲琉球羣島第一大島,位於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之間,北距九州約340海里,南北長105公里,寬3~31公里,面積約1176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十六萬,主要城市有那霸、首裡和本部町,沖繩島北部多山地,南部則是開闊又平坦的丘陵地帶,島的東海岸有兩個天然港灣,金武灣和中城灣,日軍建有那霸軍港,島上還有那霸、嘉手納、讀谷和與那原四個機場,是日本在本土西南方向的重要海空基地。沖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爲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沖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爲譽爲日本的“國門”。

對於日本而言,沖繩島一旦失守,制空權將悉數喪失,日本賴以維持生存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將被徹底切斷,因此日軍大本營判斷美軍在進攻日本本土之前,必先在沖繩島登陸,所以日軍對衝繩的防禦極其重視。自1944年7月馬里亞納羣島失守後,就開始重點加強沖繩島的防守兵力和防禦工事。

日軍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於沖繩島附近海域,同時以陸軍部隊堅守沖繩島,爲本土決戰爭取時間。守島日軍總兵力爲10萬餘人,其中包括第32集團軍的2個師和1個混成旅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由牛島滿陸軍中將統一指揮。防禦重點在該島南部,以首裡爲核心築有牧港、首裡兩道防線,在南端八重嶽、與座嶽地域構築有第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託丘陵地組成多層堅固防禦陣地。由日本聯合艦隊第2艦隊(司令爲伊藤整一海軍中將,轄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驅逐艦8艘)和潛艇部隊,以及駐九州、中國臺灣的航空部隊擔負抗登陸支援與掩護任務。沖繩島及其鄰近島嶼還有1個魚雷艇中隊和600餘艘特攻艇。

1945年春美軍佔領硫磺島後,爲掌握琉球羣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決定攻佔沖繩島。其實早在1944年10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太平洋戰區下達了攻佔沖繩島的指令,遵照這一指令,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就立即開始組織有關人員籌劃這一作戰,參加此次作戰計劃制定工作的有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太平洋戰區兩棲部隊司令特納海軍中將、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布蘭迪海軍少將、賴夫斯奈德海軍少將和霍爾海軍少將等,1945年1月3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了沖繩島作戰計劃,2月9日又批准了具體的登陸計劃。

美軍此次的參戰兵力幾乎包括了太平洋戰區所屬的全部陸海軍。投入總兵力達54.8萬人,各種艦艇1500餘艘,飛機2000餘架,戰役總指揮是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戰役代號“冰山”,意爲如此龐大的參戰兵力,僅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猶如冰山水下部分的更大規模的部隊將在登陸日本本土時出現。

登陸編隊也稱爲聯合遠征軍,由特納中將指揮,登陸艦艇約500艘,護航及支援艦隻有護航航母28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74艘、護衛艦76艘,艦載機約800架,連同後勤保障和運輸船隻,總共達1300餘艘。

負責爲登陸編隊提供海空掩護的有兩支:一支是美軍第五艦隊的第58特混編隊,由米切爾中將指揮,下轄4個大隊,共計16艘航母、8艘戰列艦、18艘巡洋艦和56艘驅逐艦,搭載艦載機1300餘架;另一支是英國太平洋艦隊,現屬美軍第五艦隊建制,番號爲第57特混編隊,由英國海軍中將羅林斯指揮,下轄4艘航母、2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搭載艦載機150餘架。

地面部隊主力是第10集團軍,由巴克納陸軍中將任司令,下轄海軍陸戰隊第3軍和陸軍第24軍。海軍陸戰隊第3軍由陸戰1師和陸戰6師組成,軍長是蓋格海軍少將;第24軍由步兵第7師和步兵第96師組成,軍長是霍奇陸軍中將。另有4個師爲預備隊,陸戰2師爲第10集團軍預備隊,陸軍第27師爲留船預備隊,陸軍第77師先擔負攻佔慶良間列島和伊江島作戰,然後作爲戰役預備隊,陸軍第81師則是總預備隊,在新咯里尼亞島待命。共計10個師,18萬人。

美軍最後確定登陸日期爲1945年4月1日。美日最後的作戰即將打響。

■空襲基地

美軍認爲沖繩島距離日本本土較近,必定會遇到日軍航空兵的全力反擊,尤其是自殺飛機的拼死撞擊,儘管這些自殺飛機並不足以能改變戰役的最後結局,但對美軍的威脅還是很大的,因此,美軍計劃在登陸之前,先以航空兵對日本本土、琉球羣島和中國臺灣等地的日軍航空基地進行大規模突擊,儘可能削弱其航空兵的力量。

根據美軍的計劃,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率領第58特混編隊,在硫磺島戰役期間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的返航途中,於3月1日對衝繩島進行了猛烈空襲,並對衝繩島、慶良間列島和奄美大島進行了航空偵察和空中攝影,爲沖繩戰役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從3月9日開始,第21航空隊司令李梅少將爲提高對日本軍事工業的轟炸效果,改爲夜間低空轟炸,並拆除了B—29上除尾炮以外所有機栽武器,這樣就使B—29的載彈量增至7噸,而且全部使用燃燒彈,這一戰術史稱“李梅賭注”或“李梅火攻”,當晚334架B—29在東京投下了近2000噸燃燒彈,將東京42平方公里城區化爲一片廢墟,建築物被毀25萬幢,一百餘萬人無家可歸,平民死亡達8.3萬人,傷10萬人,破壞程度毫不亞於原子彈。

隨後又以同樣戰術組織了對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城市的大規模轟炸,至3月19日共出動B—29約1600架次,投擲燃燒彈近一萬噸,迫使日軍將這些城市的飛機制造廠進行了疏散,從而大大降低了飛機產量。

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33章 蘇德戰場(8)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7章 歐洲戰場(7)第26章 蘇德戰場(1)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52章 太平洋戰場(11)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44章 太平洋戰場(3)第9章 歐洲戰場(9)第58章 太平洋戰場(17)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20章 北非戰場(7)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35章 蘇德戰場(10)第11章 歐洲戰場(11)第7章 歐洲戰場(7)第38章 蘇德戰場(13)第60章 太平洋戰場(19)第25章 歐洲第二戰場(4)第32章 蘇德戰場(7)第57章 太平洋戰場(16)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3章 歐洲戰場(3)第9章 歐洲戰場(9)第21章 北非戰場(8)第64章 亞洲戰場(4)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11章 歐洲戰場(11)第62節 第62章 亞洲戰場(2)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34章 蘇德戰場(9)第12章 歐洲戰場(12)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31章 蘇德戰場(6)第54章 太平洋戰場(13)第30章 蘇德戰場(5)第60章 太平洋戰場(19)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49節 第49章 太平洋戰場(8)第34章 蘇德戰場(9)第58章 太平洋戰場(17)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33章 蘇德戰場(8)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16章 北非戰場(3)第59節 第59章 太平洋戰場(18)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52章 太平洋戰場(11)第42章 太平洋戰場(1)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18章 北非戰場(5)第17章 北非戰場(4)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8章 歐洲戰場(8)第39章 蘇德戰場(14)第42章 太平洋戰場(1)第30章 蘇德戰場(5)第23章 歐洲第二戰場(2)第40章 蘇德戰場(15)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5章 歐洲戰場(5)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17章 北非戰場(4)第8章 歐洲戰場(8)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62節 第62章 亞洲戰場(2)第19章 北非戰場(6)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14章 北非戰場(1)第2章 歐洲戰場(2)第26章 蘇德戰場(1)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章 歐洲戰場(4)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40章 蘇德戰場(15)第39章 蘇德戰場(14)第47章 太平洋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18章 北非戰場(5)
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33章 蘇德戰場(8)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7章 歐洲戰場(7)第26章 蘇德戰場(1)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52章 太平洋戰場(11)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44章 太平洋戰場(3)第9章 歐洲戰場(9)第58章 太平洋戰場(17)第46章 太平洋戰場(5)第20章 北非戰場(7)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35章 蘇德戰場(10)第11章 歐洲戰場(11)第7章 歐洲戰場(7)第38章 蘇德戰場(13)第60章 太平洋戰場(19)第25章 歐洲第二戰場(4)第32章 蘇德戰場(7)第57章 太平洋戰場(16)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3章 歐洲戰場(3)第9章 歐洲戰場(9)第21章 北非戰場(8)第64章 亞洲戰場(4)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11章 歐洲戰場(11)第62節 第62章 亞洲戰場(2)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34章 蘇德戰場(9)第12章 歐洲戰場(12)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31章 蘇德戰場(6)第54章 太平洋戰場(13)第30章 蘇德戰場(5)第60章 太平洋戰場(19)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37章 蘇德戰場(12)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49節 第49章 太平洋戰場(8)第34章 蘇德戰場(9)第58章 太平洋戰場(17)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33章 蘇德戰場(8)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16章 北非戰場(3)第59節 第59章 太平洋戰場(18)第66節 第66章 亞洲戰場(6)第41章 蘇德戰場(16)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52章 太平洋戰場(11)第42章 太平洋戰場(1)第61節 第61章 亞洲戰場(1)第18章 北非戰場(5)第17章 北非戰場(4)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8章 歐洲戰場(8)第39章 蘇德戰場(14)第42章 太平洋戰場(1)第30章 蘇德戰場(5)第23章 歐洲第二戰場(2)第40章 蘇德戰場(15)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5章 歐洲戰場(5)第50章 太平洋戰場(9)第17章 北非戰場(4)第8章 歐洲戰場(8)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第62節 第62章 亞洲戰場(2)第19章 北非戰場(6)第36章 蘇德戰場(11)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14章 北非戰場(1)第2章 歐洲戰場(2)第26章 蘇德戰場(1)第6章 歐洲戰場(6)第4章 歐洲戰場(4)第67節 第67章 亞洲戰場(7)第40章 蘇德戰場(15)第39章 蘇德戰場(14)第47章 太平洋戰場(6)第43章 太平洋戰場(2)第48章 太平洋戰場(7)第18章 北非戰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