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

周鰲王元年春正月,齊桓公設朝,羣臣拜賀已畢,問管仲曰:“寡人承仲父之教,更張國政。今國中兵精糧足,百姓皆知禮義,意欲立盟定伯,何如?”管仲對曰:”當今諸侯,強於齊者甚衆。南有荊楚,西有秦晉。然皆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成霸。周雖衰微,乃天下之共主。東遷以來,諸侯不朝,不貢方物,故鄭伯射桓王之肩,五國拒莊王之命,遂令列國臣子,不知君父。熊通俗號,宋鄭弒君,習爲故然,莫敢征討。今莊王初崩,新王即位,宋國近遭南宮長萬之亂,賊臣雖戮,宋君未定,君可遣使朝周,請天子之旨,大會諸侯,立定宋君。宋君一定,然後奉天‘予以令諸侯,內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國之中,衰弱者扶之,強橫者抑之,昏亂不共命者,率諸侯討之。海內諸侯,皆知我之無私,必相率而朝於齊。不動兵車,而霸可成矣。”桓公大悅。於是遣使至洛陽朝賀鰲王,因請奉命爲會,以定宋君。鰲王曰:“怕舅不忘周室,朕之幸也。姻上諸侯,惟伯舅左右之,朕豈有愛焉?”使者回報桓公。桓公遂以王命佈告宋、魯、陳、蔡、衛、鄭、曹、邪諸國,約以三月朔日,共會北杏之地。桓公間管仲曰:“此番赴會,用兵車多少?”管仲曰:“君奉王命,以臨諸侯,安用兵車?請爲衣裳之會。”桓公曰:“諾。”乃使軍士先築壇三層,高起三丈,左懸鐘,右設鼓,先陳天子虛位於上,旁設反枯,五帛器具,加倍整齊。又預備館舍數處,悉要高敞合式。

至期,宋桓公御說先到,與齊桓公相見,謝其定位之意。次日,陳宣公件臼,邪於克,二君繼到。蔡哀侯獻舞,恨楚見執,亦來赴會。四國見齊無兵車,相顧曰:“齊侯推誠待人,一至於此。乃各將兵車退在二十里之外。時二月將盡,桓公謂管仲曰:“諸侯未集,改期待之,如何?”管仲曰:“語云:‘三人成衆。’今至者四國,不爲不衆矣。若改期,是無信也。待而不至,是辱王命也。初合諸侯,而以不信聞,且辱工命,何以圖霸?”桓公曰:“盟乎,會乎廣管仲日:“人心未一,俟會而不散,乃可盟耳。”桓公曰:“善。”

三月朔,昧爽,五國諸侯,俱集於壇下。相見禮畢,桓公拱手告諸侯曰:“王政久廢,叛亂相尋。孤奉周天於之命,會羣公以匡王室。今日之事,必推一人爲主,然後權有所屬,而政令可施於天下。”諸侯紛紛私議:欲推齊,則宋爵上公,齊止稱侯,尊卑有序;欲推宋,則宋公新立,賴齊定位,未敢自尊,事在兩難。陳宣公檸臼越席言曰:“天子以糾合之命,屬諸齊侯,準敢代之?宜推齊侯爲盟會之主。”諸侯皆曰:“非齊侯不堪此任,陳侯之言是也。”桓公再三謙讓,然後登壇。齊侯爲主,次宋公,次陳侯,次蔡侯,次邪子。排列已定,鳴鐘擊鼓,先於天於位前行禮,然膏交拜,敘兄弟之情。仲孫漱捧約簡一函,跪而讀之曰:“某年月日,齊小白、宋御說、陳檸臼、蔡獻舞、邪克,以天子命,會於北杏,共獎王室,濟弱扶傾。有敗約者,列國共徵之!”諸侯拱手受命。《論語》稱桓公九合諸侯,此其第一會也。髯翁有詩云:

濟濟冠裳集五君,臨淄事業赫然新。

局中先著誰能識?只爲推尊第一人。

諸侯獻酬甫畢,管仲歷階而上曰:“魯、衛、鄭、曹,故違王命,不來赴會,不可不討。”齊桓公舉手向四君曰:“敝邑兵車不足,願諸君同事!”陳、蔡、邪三君齊聲應曰:“敢不率敝賦以從。”椎宋桓公嘿然。

是晚,宋公回館,謂大夫戴叔皮曰:“齊侯妄自尊大,越次主會,便欲調遣各國之兵。將來吾國且疲於奔命矣!”叔皮曰:“諸侯從違相半,齊勢未集。若征服魯鄭,霸業成矣。齊之霸,非宋福也。與會四國,椎宋爲大,來不從兵,三國亦將解體。況吾今日之來,止欲得王命,以定位耳。已列於會,又何俟焉?不如先歸。”宋公從其言,遂於五更登車而去。

齊桓公聞宋公背會逃歸,大怒,欲遣仲孫漱追之。管仲曰:“追之非義,可請王師伐之,乃爲有名。然事更有急於此者。”桓公曰:“何事更急於此?”管仲曰:“宋遠而魯近,且王室宗盟,不先眼魯,何以服宋?”桓公曰:“伐魯當從何路?”管仲臼:“濟之東北有遂者,乃魯之附庸,國小而弱,才四姓耳。若以重兵壓之,可不崇朝而下。遂下,魯必驚懼。然後遣一介之使,責其不會。再遣人通信於魯夫人,魯夫人慾其子親厚於外家,自當極力慫恿。魯侯內迫母命,外怵兵威,必將求盟。俟其來求,因而許之。平魯之後,移兵於宋,臨以王臣,此破竹之勢也。”桓公曰:“善。”乃親自卒師至遂城,一鼓而下。因駐兵於濟水。魯莊公果懼,大集羣臣問計。公子慶父曰:“齊兵兩至吾國,未嘗得利,臣願出兵拒之。”班中一人出曰:“不可,不可!”莊公視之,乃施伯也。莊公曰:“汝計將安出?”施伯曰:“臣嘗言之:管子天下奇才,今得齊政,兵有節制,其不可一也;北杏之會,以奉命尊王爲名,今責違命,理曲在我,其不可二也;子糾之戮,君有功焉,王姬之嫁,君有勞焉,棄往日之功勞,結將來之仇怨,其不可三也。爲今之計,不若修和請盟,齊可不戰而退。”曹判曰:“臣意亦如此。”正議論問,報道:“齊侯有書至。”莊公視之,大意曰:

寡人與君並事周室,情同昆弟,且婚姻也,北杏之會,君不與焉。寡人敢請其故?若有二心,亦惟命。

齊侯另有書通信於文姜,文姜召莊公語之曰:“齊魯世爲甥舅,使其惡我,猶將乞好,況取平乎?”莊公唯唯。乃使施伯答書,略曰:

孤有犬馬之疾,未獲奔命。君以大義責之,孤知罪矣!然城下之盟,孤實恥之!若退舍於君之境上,孤敢不捧玉帛以從。

齊侯得書大悅,傳令退兵於柯。

魯莊公將往會齊侯,問:“羣臣準能從者?”將軍曹沫請往。莊公曰:“汝三敗於齊,不慮齊人笑那?”曹沫曰:“惟恥三敗,是以願往,將一朝而雪之。”莊公曰:“雪之何如?”曹沫曰:“君當其君,臣當其臣。”莊公曰:“寡人越境求盟,猶再敗也。若能雪恥,寡人聽子矣!”遂偕曹沫而行,至於柯地。齊侯預築土爲壇以待。魯侯先使人謝罪請盟,齊侯亦使人訂期。

是日,齊侯將雄兵佈列壇下,青紅黑白旗,按東南西北四方,各自分隊,各有將官統領,仲孫揪掌之。階級七層,每層俱有壯士,執著黃旗把守。壇上建大黃旗一面,繡出“方伯”二字,旁置大鼓,王於成父掌之。壇中間設香案,排列著朱盤玉盂盛牲歃盟之器,隔朋掌之。兩旁反枯,設有金尊玉翠,寺人貂掌之。壇西立石柱二根,系著烏牛白馬,屠人準備宰殺。司扈易牙掌之。東郭牙爲倏,立於階下迎賓。管仲爲相。氣象十分整肅。齊侯傳令:“魯君若到,止許一君一臣登壇,餘人息屏壇下。”曹沫衷甲,手提利劍,緊隨著魯莊公。莊公一步一戰,曹沫全無懼色。將次升階,東郭牙進曰:“今日兩君好會,兩相贊禮,安用兇器?請去劍!”曹沫睜目視之,兩毗盡裂。東郭牙倒退幾步。莊公君臣歷階而上。兩君相見,各敘通好之意。三通鼓畢,對香案行禮。隰朋將王盂盛血,跪而請獻。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於色。管仲急以身蔽桓公,問曰:“大夫何爲者?”曹沫曰:“魯連次受兵,國將亡矣。君以濟弱扶傾爲會,獨不爲敝邑念乎?”管仲臼:“然則大夫何求?”曹沫曰:“齊恃強欺弱,奪我汶陽之田,今日請還,吾君乃就獻耳!”管仲顧桓公曰:“君可許之。”桓公曰:“大夫休矣,寡人許子!”曹沫乃釋劍,代隔朋捧盂以進。兩君俱已敵訖,曹沫曰:“仲主齊國之政,臣願與仲敵。”桓公曰:“何必仲父?寡人與子立誓。”乃向夭指日曰:“所不反瀋陽田於魯者,有如此日!”曹沫受赦,再拜稱謝。獻酬甚歡。

既畢事,王子成父諸人,俱憤憤不平,請於桓公,欲劫魯侯,以報曹沫之辱。桓公曰:“寡人已許曹沫矣!匹大約言,尚不失信,況君乎?”衆人乃止。明日,桓公復置酒公館,與莊公歡飲而別。即命南鄙邑宰,將原侵墳陽田,盡數交割還魯。昔人論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於可仇,而桓公不怨,此所以服諸侯霸天下也。有詩云:

巍巍霸氣吞東魯,尺劍如何能用武?

要將信義服羣雄,不吝僅陽一片上。

又有詩單道曹沫劫齊桓公一事,此乃後世俠客之祖。詩云:

森森戈甲擁如潮,仗劍登壇意氣豪。

三敗羞顏一日洗,千秋俠客首稱曹。

諸侯聞盟柯之事,皆服桓公之信義,於是衛曹二國,皆遣人謝罪請盟。桓公約以代宋之後,相訂爲會。乃再遣使如周,告以宋公不遵王命,不來赴會,請王師下臨,同往問罪。周趁王使大夫單蔑,率師會齊伐宋。諜報陳曹二國引兵從徵,願爲前部。桓公使管仲先率一軍,前會陳曹,自引隅朋、王千成父、東郭牙等,統領大軍繼進,於商邱取齊。時周鰲王二年之春也。

卻說管仲有愛妾名靖,纏離人,通文有智。桓公好色,每出行,必以姬嬪自隨。管仲亦以靖從行。是日,管仲軍出南門,約行三十餘里,至謠山,見一野夫,短褐單衣,破笠赤腳,放牛于山下。此人叩牛角而歌。管仲在車上,察其人不凡,使人以酒食勞之。野夫食畢,言:“欲見相君仲父。”使者曰:“相國車已過去矣。”野夫曰:“某有一語,幸傳於相君:‘浩浩乎白水!,”使者追及管仲之車,以其語述之。管仲茫然,不解所謂,以問妾嫡。靖曰:“妾聞古有《白水》之詩云:‘浩浩白水,絛餡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此人殆欲仕也。”管仲即命停車,使人召之。野夫將牛寄於村家,隨使者來見管仲,長揖不拜。管仲問其姓名,曰:“衛之野人也,姓寧名戚。慕相君好賢禮士,不憚跋涉至此。無由自達,爲村人牧牛耳。”管仲叩其所學,應對如流。嘆曰:“豪傑辱於泥塗,不遇汲引,何以自顯?吾君大軍在後,不日當過此。吾當作書,子持以謁吾君,必當重用。”管仲即作書緘,就交付甯戚,彼此各別。甯戚仍牧牛於貓山之下。齊桓公大軍三日後方到,甯戚依前短褐單衣,破笠赤腳,立於路旁,全不畏避。桓公乘輿將近,甯戚遂叩牛角而歌之曰:

南山燦,白石爛,中有鯉魚長尺半。生不逢堯與舜禪,短褐單衣才至時。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桓公聞而異之,命左右擁至車前,問其姓名居處。戚以實對曰:“姓寧名戚。”桓公曰:“汝牧夫,何得譏刺時政?”甯戚曰:“臣小人,安敢譏刺?”桓公曰:“當今天子在上,寡人率諸侯賓服於下,百姓樂業,草木沾春,舜日堯天,不過如此。汝謂‘不逢堯舜’,又曰:‘長夜不旦’,非譏刺而何?”甯戚曰:“臣雖村夫,不睹先王之政。然嘗聞堯舜之世,十日一風,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鑿井而飲,所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是也。今值紀綱不振,教化不行之世,而曰舜日堯天,誠小人所不解也。且又聞堯舜之世,正百官而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今明公一舉而宋背會,再舉而魯劫盟,用兵不息,民勞財敝,而曰‘百姓樂業,草木沾春,,又小人所未解也。小人又聞堯棄其子丹朱,而讓天下於舜,舜又避於南河,百姓趨而奉之,不得已即帝位。今君殺兄得國,假天子以令諸侯,小人又不知於唐虞揖讓何如也!”桓公大怒曰:“匹夫出言不遜!”喝令斬之。左右縛甯戚去,將行刑。戚顏色不變,了無懼意,仰天嘆曰:“榮殺龍逢,紂殺比干,今甯戚與之爲三矣!”隔朋奏曰:“此人見勢不趨,見威不惕,非尋常牧夫也。君其赦之!”桓公念頭一轉,怒氣頓平,遂命釋甯戚之縛,謂戚曰:“寡人聊以試於,子誠佳土。甯戚因探懷中,出管仲之書。桓公拆而觀之。書略雲:

臣奉命出師,行至搔山,得衛人甯戚,此人非牧豎者流,乃當世有用之才,君宜留以自輔。若棄之使見用於鄰國,則齊悔無及矣!

桓公曰:“子既有仲父之書,何不遂呈寡人?”甯戚曰:“臣聞‘賢君擇人爲佐,賢臣亦擇主而輔。’君如惡直好諛,以怒色加臣,臣寧死,必不出相國之書矣。”桓公大悅,命以後車載之。是晚,下寨休軍,桓公命舉人,索衣冠甚急。寺人貂曰:“君索衣冠,爲爵甯戚乎?”桓公曰:“然。”寺人貂曰:“衛去齊不遠,何不使人訪之?使其人果賢,爵之未晚。”桓公曰:“此人廓達之才,不拘小節,恐其在衛,或有細過。訪得其過,爵之則不光,棄之則可惜!”即於燈燭之下,拜甯戚力大夫,使與管仲同參國政。甯戚改換衣冠,謝恩而出。髯翁有詩曰:

短褐單衣牧豎窮,不逢堯舜遇桓公。

自從叩角歌聲歇,無復飛熊入夢中。

桓公兵至宋界,陳宣公杆臼,曹莊公射姑先在。隨後周單子兵亦至。相見已畢,商議攻宋之策。甯戚進曰:“明公奉天子之命,糾合諸侯,以威勝,不如以德勝,依臣愚見,且不必進兵。臣雖不才,請掉三寸之舌,前去說宋公行成。”桓公大悅,傳令紮寨於界上,命甯戚人宋。戚乃乘一小車,與從者數人,直至臉陽,來見宋公。宋公問於戴叔皮曰:“甯戚何人也?”叔皮曰:“臣聞此人乃牧牛村夫,齊侯新拔之於位。必其口才過人,此來乃使其遊說也。”宋公曰:“何以待之?”叔皮曰:“主公召入,勿以禮待之,觀其動靜。若開口一不當,臣請引紳爲號,便令武士擒而囚之。則齊侯之計沮矣。”宋公點首,吩咐武士伺候。甯戚寬衣大帶,昂然而入,向宋公長揖。宋公端坐不答。戚乃仰面長嘆曰:“危哉乎,宋國也!”宋公駭然曰:“孤位備上公,汞爲諸侯之首,危何從至?”戚曰:“明公自比與周公孰賢?”宋公曰:“周公聖人也,孤焉敢比之?”戚曰:“周公在周盛時,天下太平,四夷賓服,猶且吐哺握髮,以納天下賢士。明公以亡國之餘,處羣雄角力之秋,繼兩世拭逆之後,即效法周公,卑躬下士,猶恐士之不至。乃妄自矜大,簡賢慢客,雖有忠言,安能至明公之前乎?不危何待!”宋公愕然,離坐曰:“孤嗣位日淺,未聞君子之訓,先生勿罪!”叔皮在旁,見宋公爲甯戚所動,連連舉其帶紳。宋公不顧,乃謂甯戚曰:“先生此來,何以教我?”戚曰:“天於失權,諸侯星散,君臣無等,篡拭日聞。齊侯不忍天下之亂,恭承王命,以主夏盟。明公列名於會,以定位也。若又背之,猶不定也。今天子赫然震怒,特遣王臣,驅率諸侯,以討於宋。明公既叛王命於前,又抗王師於後,不待交兵,臣已卜勝負之有在矣。”宋公曰:“先生之見如何?”戚曰:“以臣愚計,勿惜一束之贊,與齊會盟。上不失臣周之禮,下可結盟主之歡,兵甲不動,宋國安於泰山。”宋公曰:“孤一時失計,不終會好,今齊方加兵於我,安肯受吾之贊?”戚曰:“齊侯寬仁大度,不錄人過,不念舊惡。如魯不赴會,一盟於柯,遂舉侵田而返之。況明公在會之人,焉有不納?”宋公曰:“將何爲貧?”戚曰:“齊侯以禮睦鄰,厚往薄來。即束脯可蟄,豈必傾府庫之藏哉?”宋公大悅,乃遣使隨甯戚至齊軍中請成。叔皮滿面羞慚而退。

卻說宋使見了齊侯,言謝罪請盟之事。獻白玉十毀,黃金千錨。齊桓公曰:“天子有命,寡人安敢自傳?必須煩王臣轉奏於王方可。”桓公即以所獻金玉,轉送單子,致宋公取成之意。單子曰:“苟君侯赦有,有所藉手,以復於天王,敢不如命。”桓公乃使宋公修聘於周,然後再訂會期。單子辭齊侯而歸。齊與陳曹二君各回本國。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嬀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六回 衛石蠟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嬀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九回 擒傅暇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六回 衛石蠟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
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搏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甯戚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嬀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六回 衛石蠟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嬀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九回 擒傅暇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六回 衛石蠟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齊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爲戮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逆魯宋興兵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 會葵邱義戴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