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哈埠淪陷(上)

哈爾濱這個稱謂來源衆說不一:一說是由女真語“阿勒錦”轉化而來,“榮譽”之意;一說是由女真語“哈爾溫”轉化而來,“天鵝”之意;一說是滿語“曬漁網”之意;一說是蒙語“平地”之意;一說是通古斯語“渡口”之意……

哈爾濱地處鬆嫩平原東部,松花江蜿蜒繞城而過,鐵路南經長春至大連、北至海倫、西接黑龍江首府齊齊哈爾、東接綏芬河市出國境,交通十分便利。它是北滿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也是中、日、俄三國利益相爭之地。

哈爾濱在古代曾經有過輝煌時期,金朝在此建都城上京會寧府。但後來卻沒有什麼發展,經過幾百年仍只有十數個村屯。在一望無垠的溼地,長滿苔草和蘆葦。苔草和葦蘆在漂滿浮萍的水泡中隨風搖曳,野鴨子和沙騅鳥到處亂飛。如同一個毫無鉛華粉飾的村姑,純樸而又貧窮。

一**八年六月,中東鐵路開始修築,俄國技術人員把哈爾濱作爲修築鐵路的中心。隨着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通車後,哈爾濱也就成了一個商品集散地,各國商人相繼到此經商牟利,逐漸地繁榮起來了。隨後一些國家又在此設立領事館,使得城市的建築五花八門。既有古羅馬穹頂結構的教堂,也有俄羅斯風格的樓房,又有日本式的住宅和中國的民居。十餘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僑居於此,街上的行人各種膚色都有。僅三十年的時間,昔日的一羣小村屯,已逐漸演變成一個國際都市。初到哈爾濱,恍如置身於外國。

根據《中東鐵路合同》規定,中東鐵路附屬地只供修建鐵路之用,而俄國在修建中東鐵路後,就蓄意將以中東鐵路附屬地變爲其殖民地。在附屬地發展俄資工商業和建設民用設施,成立警察局、城市公共事業管理委員會,要脫離中國,進行“自治”。一九○八年,哈爾濱自治公議會憑藉沙俄實力,取得了哈爾濱中東鐵路附屬地的行政權、司法權等自治權力,不受中國地方政權管轄,使之成爲“國中之國”。直到一九二六年,中國才解散哈爾濱自治公議會,收回哈爾濱的市政權。另組哈爾濱特別市自治會,成立了哈爾濱特別市市政局。

哈爾濱確實是個很“特別”的城市:鐵路以東的道外屬吉林省濱江縣;江北是黑龍江省的呼蘭縣;西面和南面則歸東省特別區市政管理局管轄;市中心的道里和南崗的一部份又屬哈爾濱特別市市政局管轄。整個城市一分爲四,由三個省級機關和一個自治會管轄。

東省特別行政區是省級機關,成立於一九二三年三月。其管轄的範圍是中東鐵路沿線附屬地:以哈爾濱爲中心,東至綏芬河,西至滿洲里,南至寬城子。首任行政長官是曾任黑龍江省將軍、廣東省省長朱慶瀾,現任行政長官是張作霖的把兄弟張景惠。

張景惠,字敘五,一八七二年生於遼寧檯安縣八角臺鎮,是東北王張作霖的把兄弟,因在他們八個拜把兄弟中排行第四,被下屬尊稱爲四爺。也因他的字叫敘五,又有人尊稱他五爺。

他早年以賣豆腐爲生,曾到外鄉闖蕩謀生,認識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在日俄戰爭期間,清朝的盛京將軍允許各縣自籌餉械編練地方保安隊,張景惠在家鄉當上了保險隊隊長。這種“保境安民,募餉練勇”的地方保安隊,是防止土匪搶劫的地方武裝,依靠保護區內的人民供養。

趙家廟保險隊臘月三十夜半被人偷襲,張作霖帶妻女和幾十個部下亡命經過八角臺時,被商會會長張紫雲所留。張景惠便主動“讓賢”,甘當副手。一九○二年,張作霖率部接受了朝庭的招安,張景惠從此官運亨通,當上了哨官、幫辦、管帶。民國後,隨張作霖奉軍勢力的不斷擴大,他歷任團長、旅長、師長、奉軍副司令、察哈爾都統。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張景惠任奉軍西路總司令。但他戰無決心,行動遲緩,整個戰局因西路潰敗而敗。並且與別系人物來往過密,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引起張作霖的疑心,因此將他冷落。經張作相、吳俊升等人說情,張景惠雖後來仍任督軍署參議、陸軍總長、實業總長等高官,但逐漸地被排離了東北軍的核心,沒有了實權。

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張景惠隨張作霖從北京乘火車回瀋陽,張作霖和吳俊升都被炸死。他雖身受重傷,但卻僥倖逃命。張作霖死後,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對象他這樣的老把叔伯不離不即,採用位尊而虛權的辦法。先是任命他爲東省特區行政長官,東北易幟後,又推薦他到南京任軍事參議院議長。準備在適當的時候,摘掉他這個東省特區行政長官的官帽。

“九·一八”當夜,張景惠爲把兄弟張作相的父親吊完喪,剛從錦州回到瀋陽的寓所。日軍進城後,很快就把他的寓所包圍了。天亮後,幾個憲兵進屋搜查。不過財產物資沒有動,只是把他和副官的手槍拿走了。臨走時告訴他,沒有命令不能外出,否則後果自負。

他雖然不能外出,但來拜訪他的卻非常多。有坐車的、騎馬的、步行的,有希望他伸頭舉旗抗日的,有在此混亂時期請他指點迷津的。舉旗抗日,他還沒有想過,而且他還在日本人的監視下,也辦不到。至於指點迷津,現在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

第二天下午,一個叫新井宗治的日本人來到了他的寓所,閒聊了幾句後,說:“關東軍司令部的阪垣大佐叫我來問你,有些事他想和他面談,不知你是否願意。”

張景惠對於這個新井並不是很熟,他有個七姨太叫徐芷卿,最受他的寵愛,徐芷卿有個弟弟和這個日本人很熟,張景惠也因此才認識他。張景惠過去從新井的言談舉止之中,就覺得此人不像是一般人,但卻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麼人。現在既然阪垣叫他來傳話,可見確實不是個普通人,即使他不是日本特務機關的特務,也是與此相關的人。阪垣要和他面談,願意不願意豈能由他張景惠?很明顯,願意談,就是要和日本人合作;不願意談,那就是拒絕和日本人合作,那就有牢獄之災。

“好的,我願意和阪垣大佐談一談。”張景惠沒有多想,一口便答應了。

隔了一天,阪垣身着便服來到了張景惠的寓所。幾句客套話後,阪垣直接了當地說:“閣下一向和日本合作良好,因此,我坦率地向你說,這次事變雖是中國軍隊挑釁而致,但日軍也是早有準備的。日本帝國對於滿洲是志在必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因爲蘇俄的原因,日軍一時還不便進軍北滿,待南滿解決後,再圖解決北滿。如果閣下能和日本合作,維持地方治安,保護僑民,你便可以回哈爾濱。”

東省特區只管轄中東鐵路沿線附屬地,行政長官雖然是省級,但與一省之長的實權是沒法比的。特別是沒有軍隊,只有一些警察。張景惠因此爲難地說:“維持地方治安,建立中日良好關係,這是我的一貫做法。但事變發生必然使人心慌亂,我沒有軍隊,恐怕力量難達。”

“不要緊,不要緊。”阪垣微笑着說,“閣下是東北軍的元老,聲望極高,一旦我們將張學良的勢力驅出滿洲,將來還要借重閣下主持滿洲政務。你現在沒有軍隊也不要緊,可以先組織保安警隊,擴大警察,維持地方治安。”

“組織保安警隊這個主意不錯。”張景惠說,“人倒是沒有問題,槍枝彈藥可是個大問題。就算有錢,一下也買不到,何論東省特區也沒有這筆錢。”

“這個不成問題,”阪垣搖搖手說,“我先給你三千枝槍、四十萬發子彈。”

有槍便有勢,有勢就有權,有勢有權就有錢。有這樣的好事,那還有什麼不同意的。張景惠忙點頭說,“那行,那行,既然如此,我回去按此辦理。”

回到哈爾濱,張景惠叫來他的親信,哈爾濱警務處副處長兼警察學校教務長於鏡濤,對他說:“日本人在南滿動了手,北滿自然也不會放過。關東軍的阪垣大佐告訴我,日軍對東北是志在必得,決心驅逐張學良,希望將來由我主持東北大局。”

“這可是個大好機會呀!”於鏡濤躍躍欲試地搓着雙手說,“日本是個強國,日軍實力雄厚,東北軍如果過去沒有日本的支持,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張副司令甩開日本,歸順了南京,日本當然不甘心。敘帥,現在有機會出頭幹一番事業,青史留名了。”

“很難說啊,”幾十年歷經了各種風雨,張景惠沒有這麼樂觀。眼下雖然日本氣勢洶洶,但能不能站穩還難說,三國還遼就是個例子。如果冒然和張學良鬧翻,以後日本走了怎麼辦?儘管於鏡濤是親信,但內心的話也還是不便向多說,他搖搖頭說,“當年我們幾個兄弟跟大帥闖出了東北這樣的局面,那是很不容易的,說來雨亭父子倆待我也算不薄。我現在還真的沒有想這麼多,只是考慮怎麼維持哈爾濱的治安,不讓奸人乘機,穩定市面,安定商民。”

“這可不大好辦,”於鏡濤說,“我們自己沒有軍隊,怎麼維持,哈爾濱的軍隊能聽你的嗎?”

“這種時候可說不準。”張景惠說,“但阪垣答應給我三千枝槍、四十萬發子彈,組織保安警隊,擴大警察。我也想借此機會建立我們自己的武裝。”

“那好哇,”於鏡濤高興地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有了武裝,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

“現在還說不上其他。”張景惠說,“這個保安警隊我想由你來組織,任總隊長。”

於鏡濤表態道:“謝謝敘帥信任,我一定盡力,一切聽從敘帥的。”然後又問:“組織保安警隊是件大事,以什麼名義呢?對外如何表態?”

“明天召開各機關首長和法團會議,商議看怎麼辦。”

才幾天的時間,瀋陽及南滿各市縣頻頻告急,相繼被日軍佔領,哈爾濱已經是人心浮動,惶恐不安。而日本特務在特務機關長百武晴吉中佐指示下,往日本領事館、朝鮮銀行等地方扔炸彈,製造爆炸事件。並且假裝中國人散發仇日傳單,混淆輿論。日本僑民更爲爲恐慌,紛紛要求派軍隊進入哈爾濱保護。關東軍也對外表示;不能坐視日本僑民面臨的危險。

面對這種情況,哈爾濱應該怎麼辦?軍政首長向北平行營請示。

二十二日,張學良致電特區長官公署和護路軍司令部:“傾聞日軍有向哈埠推進之訊,如果屬實,仰相機應付。惟彼不向我軍壓迫,我應力持鎮定;萬一有向我軍施行壓迫之動作,該部應即避免衝突,暫向安全地帶退避,以期保全。至要。情況如何盼報,此項消息極密,望切實守密。至要。”

有了張副司令這樣的指示,到會的各機關首長心領神會,很快就得出一致意見:

一、 自力維持社會治安。

二、 對日軍採取絕對不抵抗政策。

三、 成立東省特區治安維持會,張景惠爲會長,負責特區的行政和治安。

九月二十八日,張景惠就東省特區治安維持會發表成立佈告;

爲佈告事,照得現在時局不靖,本長官在遼深感於保護駐哈各友邦領館僑民之安全,及維持地方治安之必要,遂於九月二十四日由遼回哈,對於全區治安問題,連日召集各機關各團體會議,加以縝密之考慮與研究,衆志僉同,決定即日組設東省特別區治安維持會,並經公推本長官爲會長,所有一切政務及治安事宜,統由本會主持辦理,擔負一切責任凡在本區各國僑居商民,務使各安其業,不使稍有恐怖及損害,本會即於九月二十七日正式宣佈成立,會址設在長官公署。除函告各友邦領館知照外,合亟佈告本區各國僑居商民,及中國人民一體周知,嗣後務各安心樂業,勿得聽信謠言,自相驚擾,本會對於本區地方治安,務以十二分之努力,負責竭力維持,此可鄭重聲明者也。切切此布。

行政長官 張景惠

治安維持會是因爲時局不靖、爲維持治安而成立,這不符合關東軍建立新政權的要求。佈告發表幾天後,百武帶着翻譯和秘書來到張景惠的官邸。彼此本是熟人,可此時他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冷冷地說:“哈爾濱雖然成立了維持會,但並未明確態度。我奉本莊司令官的命令,向閣下提出要求;哈爾濱東省特區必須表明態度,脫離中國政府。如果不表明態度,關東軍不承認目前的狀況。”

不承認就是不同意,不同意就意味着日軍可能發起攻擊,也可能物色別人在哈爾濱主政。目前特區警備隊正在召收警員,計劃以高等警察學校的五百名學員爲骨幹,外召二千五百人,組成四支步兵隊、一支騎兵隊、一支手槍隊,待槍枝一到,馬上訓練、就可派上用場了。如果關東軍不承認,槍枝彈藥也就沒有了,警備隊也無法組織了。

“這件事情重大,”張景惠陪着笑臉說,“不經過會議,我個人無法作出決定。”

“好吧,”百武說,“你們開會商議吧,給你們一天的時間,明天早上我再來。”

開會的人都來了,議來去議,卻未能議出什麼結果。公開宣佈脫離中央政府,和日本人合作,這就不是“相機應付”了,誰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儘管多數人有心追求榮華富貴,但目前畢竟日軍未到,局面尚未明朗,風險太大了一些。開會的人七嘴八舌,繞來繞去,未能得出什麼結果便散會了。

“什麼,沒有結果!”百武聽了臉一沉,“既然是這樣,那麼我今天就坐在這裡,等待你們開會討論出一個結果。否則,我無法向本莊司令官交待。”

把人再次召來,張景惠苦着臉說,“沒有辦法了,本莊要今天就給一個明確的答覆,各位今天必須要表態,否則事情就不好辦了。”

濱江鎮守使兼二十八旅旅長丁超與張景惠交往甚好,一直稱張景惠爲大哥。十多年前,丁超擔任奉天軍械廠廠長時,他與任旅長的張景惠合作,二人率領兩個營在秦皇島截獲直系的大批軍械,爲東北軍擴展勢力立了大功。既然交情不錯,可張景惠在哈爾濱組織警備隊,居然不和他這個軍隊首長打一聲招呼,丁超十分不痛快。

所以,他不配合張景惠,苦着臉說:“別的都好說,脫離中央,宣佈獨立,這實在不妥。”

新組織的警備隊由副手於鏡濤來當總隊長,警務處長王瑞華感到自己被奪了權,也很不滿意,說:“脫離中央政府,就是和張副司令對着幹,你們認爲這樣行嗎?”

秘書魏紹周慢吞吞地說:“脫離中央政府當然是十分不妥的,但是,但是遼寧、吉林已被日軍佔領,如果不表態,日軍絕對不會放過,勢必入侵北滿,進入哈爾濱,那就遭災了。”

“是啊,”於鏡濤接上話說,“這樣的話,反而不如以脫離中央之名,保持北滿。其他的問題,留待以後解決,想中央和張副司令會體諒我們的。”

“是啊,保全地方要緊。”今天是必須要表態,不表態事情就沒完。先前不肯表態的人,現在也紛紛開了口,“別的事以後再說,顧眼前要緊,走一步算一步。”

這麼多人一嚷嚷,也用不着表決了,就這麼定下來。會後,張景惠便叫魏紹周起草公告,宣佈東省特區脫離中華民國,實行自治。

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的政治中心,與哈爾濱一起成爲北滿的兩大中心。哈爾濱已經宣佈脫離中國自治了,那麼剩下的就是齊齊哈爾了。沒想到張海鵬太差勁,迫使關東軍冒着極大的風險出兵。打了半個多月,以巨大的傷亡,這才把馬占山逐走,佔領了齊齊哈爾。

可是讓誰來當黑龍江的省長呢?數來數去,阪垣覺得張景惠最合適。但局勢未明,馬占山還率軍在不遠處虎視耽耽,張景惠不願幹。但又不能逆了阪垣的意思,於是遙領省長之職,自己不上任,派了親信英順到齊齊哈爾作他的“代理人”。

十二月七日,阪垣親自闖營勸降,與馬占山達成初步協議。幾天後,馬占山到哈爾濱與張景惠會面。錦州棄守後,一月六日,馬占山再次到哈爾濱與張景惠會面。至於張景惠和馬占山的兩次會面,是怎麼商議的,達成了什麼協議,兩人閉口不談,外人一概不知。但是一月七日,張景惠便到齊齊哈爾,走馬上任黑龍江省省長。

省長的就職儀式在省政府大禮堂進行。但令人奇怪的是:脫離了中華民國、獨立自治的黑龍江省,不知是因爲沒有所屬國,還是習慣了,禮堂交叉掛着的仍是國民黨黨旗和國旗,中間放着孫中山的遺像。而且在啓印之前,參禮者還向黨旗、國旗、孫中山遺像行三鞠躬禮。

駐齊齊哈爾的日軍是第八師團的第四混成旅團,旅團長是鈴木美通少將。鈴木在中國多年,當過關東軍司令部參謀、吉林督軍軍事顧問,八月份之前還是瀋陽特務機關長。見到這一情形,他感覺很不對頭,這是脫離中國獨立嗎?但是沒有上面的指示,又是在此重要的此刻,他也就假裝不懂。

張景惠雖說就任了黑龍江省的新省長,但他並不在位,就職儀式結束後,當天下午便回到哈爾濱。留下吉林省的政府顧問吉祥代理省長,由他來處理政務。

第二天,馬占山派韓雲階作爲政務代表,王靜修作爲軍務代表到達齊齊哈爾。鈴木與韓、王兩人商談馬占山入城之事宜,初步商定:本月二十三日,馬占山率八十人的衛隊進入齊齊哈爾。

海倫會談後,面對投敵的質疑,馬占山曾通電錶示“此身存在,誓不屈服”。可剛一個月,就要食言自肥,這將如何面對公衆!一月十二日,馬占山發出通電進行表白:

中央黨部鈞鑒,各法團、各報館、各省市黨部、各省市市政府鈞鑒:

前者日人攻擊錦縣,準備進展,卒以日方連續增兵,錦軍迭受重創,江省懸隔邊江,兵單力薄,餉械兩缺,未敢冒味一試。現錦州已失,榆關以東,已非我有,乃日人乘其餘勢,來海要挾威迫,百計應付,難期避免。複查遼省臧主席業經就職,哈爾濱張長官已通電兼江省省政府主席,江省情形已如釜底游魚,環境實屬危險。佔山以身許國,本無所顧,第念人民塗炭爲堪憂耳。唯有相機應付,情形如何,結果難料。唯懇迅即定策,設法交涉,以解危亡;若久無辦法,則東省永無恢復之望矣。特電陳詞,伏乞採納。

馬占山叩文

ωwш ¤тт kǎn ¤C〇

張景惠雖然是特區行政長官,名尊位高,但卻不管哈爾濱的軍隊。哈爾濱和吉林的軍隊,全部屬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吉林省主席張作相管轄。駐紮在哈爾濱的軍隊是獨立第二十八旅和獨立第二十六旅。二十六旅是護路旅,不負責地方治安,負有地方治安責任的是二十八旅。

二十八旅長丁超,字潔忱,遼寧新賓縣人,時年四十七歲。辛亥革命前夕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與熙洽是同學。熙洽雖然位高,但幾乎沒有帶過兵。而丁超則帶兵十餘年,是老旅長。中東路與蘇作戰時,任吉林軍前敵總指揮、東北邊防軍東路前敵總指揮,獲授三等寶鼎勳章。現任濱江鎮守使兼二十八旅旅長,同時還是護路軍長綏司令(長春到綏芬河),中將軍銜。

吉林省長官公署成立後,熙洽、孫其昌、郭恩霖、齊政知等人及軍、政、商各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紛紛出動,對分散在各地尚未明確表態的各部隊將領,以同事、同學、同鄉等身份進行“慰問”、勸說、封官許願。齊政知來到哈爾濱,以老同事的身份勸說丁超。說張學良和張作相不可能再回東北,熙洽準備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扶興清室”,使東北三省成獨立局面。要丁超識實務,及早表明態度,聽從熙洽指揮。

丁超不是滿人,又沒有在清朝當過官,對“扶興清室”沒有一點興趣。復辟失人心,又逆歷史潮流,決難成氣候。袁世凱、張勳都失敗了,熙洽有多大的能耐!在公開場合中,他表示不與熙洽同流合污,聽從中央和張副司令的命令。但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局勢不明之時,腳踏兩隻船,見風使舵總沒錯。如果條件合適,順風揚帆,就可獨樹一幟。在暗地裡,他派他的參謀長和關東軍聯繫。

在關東軍的扶持下,熙洽領導的吉林省長官公署大肆擴軍。他們以省軍械廠存儲的兩萬支步槍和五千萬發子彈爲基礎,以投降的軍隊爲骨幹,招兵買馬,組編了五個旅。還成立了“吉林剿匪司令部”,以退役的原騎兵師中將師長於琛澄爲司令,由投降過來的團長李文炳、劉寶麟、馬錫林、王樹堂、李毓玖分別擔任五個旅的旅長。

熙洽只是參謀長,並沒有實權,他一直打着張作相的牌子給全省軍政人員下令。成立吉林省長官公署,仍說這只是權宜之計,將來中日事變結束了,仍要請老帥回任的。

張作相,字輔忱,一八八一年生於遼寧義縣。年輕時當過吹鼓手和泥瓦匠,後落草爲寇。一九○二年,張作相率隊到八角臺投奔張作霖和張景惠的保險隊。被清朝收編後,他跟着張作霖歷任哨官、管帶、團長、旅長、師長、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謀長、吉林督軍兼省長、軍長、東三省保安副司令。

在張作霖的八個盟兄弟中,張作相年紀最小,也最識大局、顧整體,以忠厚著稱。二十多年他一直追隨張作霖,可說是忠心耿耿。張作霖被炸死,他又一心輔佐張學良。張學良對他一直很敬重,稱他爲老叔、輔帥。夫人于鳳至還認張作相二夫人爲乾媽,兩家關係非常密切。中原大戰時,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進關,張作相留守東北,任東北留守司令,主持東北後方一切事務。張作相現任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政府主席,南京國民政府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上將軍銜。

一九一九年張作霖復辦東北講武堂,張作相爲首任校長,熙洽爲首任教育長。從那時起兩人開始共事,後來熙洽也多在張作相手下任職。張作相平日裡對留日歸來的熙洽很是禮敬,也一直十分信任。最初還認爲是形勢所迫,熙洽出於無奈,才與日本人周旋,是爲了保全吉林而“相機應付”。到了後來,張作相發現完全是另一回事。熙洽是要將他取而代之,藉助日本人另創一個局面。並且還要更進一步、和前清遺老們一起重溫大清舊夢。吉林的其他隊伍,不聽熙洽指揮的,現在都成了“匪”,一律在剿滅之列。

對熙洽的所做所爲,張作相絕望而憤慨。十一月初,在錦州的張作相委派成允爲代理省主席,在哈爾濱重組吉林省政府。又派陸軍整理處副監李振聲到哈爾濱整理軍隊,代行副司令長官的職權,指揮全省軍隊。張作相還發出電令:熙洽已經叛國,全省軍政人員不得聽從其僞令,各項稅收不得繳給僞政權。

接受委任後,成允和李振聲一同來到哈爾濱,向張景惠傳達了張作相的命令,希望得到他的幫助。但張景惠說無法負保護的責任,不同意把新的省政府設在哈爾濱。沒有辦法,成允只得把省政府設在賓縣。成允倒是想幹一點事,東奔西走聯絡各部隊將領。但李振聲則與成允意見不相同,常鬧矛盾。最主要的是他倆沒有實力,同時本身也不孚衆望。因此沒有多少人肯聽他們的,多數人只是口頭應付而已。結果什麼事情也沒幹成。

熙洽投敵,張作相不回,吉林羣龍無首。丁超本認爲,以他的資歷、聲望和才能,以及所擁有的兵力,理應重用他纔是。但張作相到了此時此刻,仍遙控軍政兩權不肯放鬆,假權於別人,對他不予理睬。丁超是一肚子的不滿,便在一旁冷眼觀看。

熙洽不斷派人遊說丁超,張作相此時也知道丁超的不滿。爲了緩和這個矛盾,安撫丁超,便任命他代理護路軍總司令。但是隻是空口許諾,沒有人作任何接交,這使得丁超更是惱怒。

既然哈爾濱現在是如此壯況,熙洽就決心當仁不讓了。在關東軍的支持下,一月三日,於琛澄率五個旅的主力萬餘兵力開始由舒蘭北上“剿匪”,要將不聽命令的部隊全部消滅。十六日在榆樹擊潰了二十五旅,俘虜了旅長張作舟、團長任玉山。二十二日繞道進攻拉林,擊潰了原省衛隊團團長馮佔海率領的吉林警備軍,大軍直逼哈爾濱近郊。

挾大軍進逼之勢,熙洽同時實行分化瓦解之策,他派出親信去接收哈爾濱的各機關,併發布“長官命令”,對遲遲不肯表態的二十八旅旅長丁超、二十六旅旅長邢佔清撤職,由他們手下的團長白文清、宋文俊接任。並且命令駐哈爾濱部隊,三日內全部撤至城外。不過在暗中,熙洽仍派人勸說丁超投降,請他到吉林共商“善後之事”。

見此狀況,丁超認爲大勢已明,感到失望,便答應到吉林與熙洽共商“善後”。但正當他要起身之前,接到了熙洽的一封急信,說經本莊批准,已任命於琛澄爲中東鐵路護路軍總司令,待擊破“反吉軍”後即赴哈爾濱接任。擬委任丁超爲護路軍綏長司令,仍領二十八旅旅長之職。但限三日內率所屬二十八旅移駐阿城,同時要丁超把濱江鎮守使一職交出。看完信,丁超又氣又怒,給這位老同學愚弄了:這時若是舉起降旗,自己將是一無所獲。

於琛澄的僞軍來勢兇猛,哈爾濱頓時一片慌亂,形勢岌岌可危。在哈爾濱東北面的依蘭鎮守使兼獨立第二十四旅旅長李杜,一直密切注視着哈爾濱局勢,見情況危急,於二十五日星夜,在吉林省警務處長王之佑的幫助下,率一個步兵團乘汽車趕到哈爾濱。退守阿城的馮佔海配合李杜,也率部挺進哈爾濱。被熙洽“撤職”的丁超和邢佔清,此時率駐哈爾濱的部隊急起響應。

哈爾濱及四周的部隊並不少,駐雙城的二十二旅,駐哈爾濱二十六旅和二十八旅,駐依蘭的二十四旅,還有被於琛澄僞軍打退的吉林警備軍及二十五旅餘部。但都是各自爲政,相互沒有關係。在於琛澄僞軍的進逼和日軍的威脅下,大家都感到有必要聯合起來,否則就會被日僞軍各個擊破。於是李杜、丁超等人約請馬占山在江北車站會面,商議共同保衛哈爾濱的事項。

馬占山見李杜、丁超等人終於動了起來,還佔據了哈爾濱,也很興奮。如果能守住了哈爾濱,哈爾濱與海倫就形成一條抗擊線,相互支援。日軍要想進攻海倫,那可就不容易了。馬占山本來準備進入齊齊哈爾“相機應付”的,而且已經派出兩個營入駐了。現在他不打算去了,表示贊同成立統一的軍事機構,以便共同對敵。

李杜見馬占山贊同,便很高興地說:“既然馬主席贊同,那就請馬主席領導我們幹吧,這樣一聯合,我們的力量也就不小了。”

按李杜的想法,如果兩省的軍隊能聯合起來,將近有十個旅,不少於六萬人的兵力。一旦舉旗,不僅可以震攝僞軍,而且許多被迫歸附熙洽的軍隊還會反戈一擊。整個戰線如龍,以哈爾濱爲頭,以海倫爲尾。舞頭擺尾,北滿局勢即刻改觀。

“不,不,”馬占山連連搖頭說,“我是黑龍江省主席,沒有上峰命令,領導吉林省的軍隊,以後老帥不知會怎麼說我。而且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有將領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辦法。再說了,黑龍江的事我現在都頭痛極了,實在沒有能力顧及吉林。”

馬占山所說是實情,這裡面涉及到政治權益問題。而且他心裡一直不痛快:黑龍江抗戰多日,將士血灑彊場,全國各界紛紛聲援。而吉林的軍隊卻界限分明,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眼看黑龍江部隊苦苦支撐不理不睬,致使失守省城,被迫退到海倫。如果當時吉林能派出哪怕是一個旅支持黑龍江,或者派兵壓向吉林,給日軍造成威脅,不能增兵,局面也不至於如此。

聽到馬占山如此說,李杜頗感失望,無奈地說:“已經到了此時此刻,還分什麼吉省黑省,共同抗日討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放心,”馬占山說,“我馬占山是堅決抗日的,一旦打起來,我一定派部隊過江支援。我知道你們彈藥不足,我也不富裕,但我可以補助你們五十萬發子彈。

雖然不盡人意,但也算不錯。李杜說:“不管怎樣,我們決心死保哈爾濱,絕不讓敵人輕意得逞。”

二十七日凌晨,於深澄指揮兩個旅從東南向哈爾濱的上號、三棵樹、南崗地區發動進攻。日軍派出督導團協助指揮,並且還出動飛機助戰,對三棵樹、南崗地區狂轟濫炸。

防守這三個地區是馮佔海部、丁超和邢佔清各一團,他們頑強抵抗,戰鬥異常激烈。雙方激戰兩天,最後於深澄的“剿匪”軍潰敗,馬錫麟第三旅的田德勝團長率部起義。並且還擊落日軍飛機一架,擊斃飛行員棲井中尉和撘乘飛機偵察的炮兵大尉清水。

關東軍在東北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國政府的“新政權”計劃,在年底得到了軍部中央的認同。佔領錦州後,新任陸相荒木貞夫致電關東軍,希望板垣或者石原回國,就建立“新政權”一事進行磋商。與人打交道,板垣比強得多,不要說別人,就是石原自己也清楚。一月六日,板垣攜帶關東軍的“建國方案”和本莊的指示回到了東京。

在向陸軍省、參謀本部彙報時,板垣信心十足地表示:“滿洲大勢傾向於建設獨立國家。我們探詢了許多要人和實力派,均持同樣意見。一般民衆也不希望恢復張學良政權和讓國民黨政府進入滿洲。對於建立新國家之說頗感興趣。本莊司令官對此亦堅定不移。”

“是這樣啊。”荒木閃爍其詞地說:“新內閣剛剛成立,所以嘛,政府的大政方針尚未確立。但是,我想基本方針應該是尊重現地形勢的。”

其實,大政方針並不是沒有確立。陸軍省、海軍省、外務省三省相關部門的課長,已經制定了《中國問題的處理方針綱要》,要求加速建立一個在日本控制之下的“獨立國家”。但是,正在這個時候,卻從皇宮中傳出令人不安的消息。

據說元老西園寺進宮覲見天皇,談到目前形勢時,天皇要求事態不得擴大,還要求警戒關東軍、朝鮮軍的肆意行爲。並且還傳出天皇親口說的話:“現在軍部不顧統一命令,肆意行動,干涉國政、外交,爲此,我對國家頗感憂慮。”

天皇過去從未作過如此具體的表態,此話是真是假,連剛接替金谷出任參謀總長的閒院宮載仁親王也說不清。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事情就難辦了,一系列問題也就出現了。不僅建立“滿蒙新政權”泡湯,而且還面臨全線撤兵的可能。可軍部中央的高官正在忐忑不安之時,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一月八日,天皇在東京郊區代代木練兵場檢閱部隊,受閱的是號稱“精銳之師”的金澤第九師團。誰也沒有想到,在閱兵式上,天皇親口宣讀了《賜關東軍敕語》:“曩者滿洲事變勃發,關東軍將士基於自衛之必要,果斷神速,以寡克衆,迅速完成芟伐,此後,凌艱苦,冒祁寒,蕩伐各地蜂起之匪賊,完成警備任務,或在嫩江、齊齊哈爾地方,或在遼西、錦州地方,冒冰雪,勇戰力鬥,拔除禍根,宣揚皇軍威武於中外。朕深嘉獎其忠烈。爾將士等其各堅忍自重,以確立東亞和平之基礎,有厚望焉!”

人們還在驚愕之時,天皇又破例召見了僅是大佐軍銜的板垣。天皇對板垣具體說了什麼,雖然沒有透露,但毫無疑問,必定是嘉獎之詞。

雖然虛驚了一場,但“九·一八”以來關東軍的所有軍事行動,得到了天皇的公開承認。天皇的敕語這極大地振奮了陸軍,荒木等人與板垣迅速設定了建立“新國家”的事宜。於是,板垣帶着軍部中央的《中國問題的處理方針綱要》,趾高氣揚地回到瀋陽。

板垣風塵僕僕地四處奔走遊說,爲建立“新國家”做準備。一月二十二日,關東軍司令部召開“建國幕僚會議”,討論建立“新國家”的有關條款和綱領。二十七日,會議通過了《新國家建設順序的綱要》。

於琛澄“剿匪”部隊的進攻,遭到哈爾濱部隊的迎頭痛擊,未能如願地進入哈爾濱。更爲重要的是,這次進攻的失利,促使吉林四散的抗日隊伍聯合起來,共同對敵。

若不拔掉哈爾濱這個據點,打垮吉林的抗日隊伍,就難以迫使馬占山真正投降,也無法把整個北滿拿下,那麼建立“新國家”也就無法實現。

但是,哈爾濱不同於瀋陽、齊齊哈爾,蘇聯有重大利益在此,如果把蘇聯惹火了,事情麻煩就大了。

“我認爲現在應該是出兵的時機了。”阪垣在軍事研討會上說,“吉林雙方軍事力量在哈爾濱對峙,一時間還分不出勝負,哈爾濱目前的局勢十分混亂。但依我觀察,吉林軍的素質太差,士氣不足,很難取勝。一旦他們敗退下來,不僅會使丁超、馬占山這些動搖的部隊會改變對皇軍的態度,像張景惠這樣歸附我們的人恐怕也將會被驅出哈爾濱,我們將面臨一個極爲困難的局面。”

石原點頭贊同道,“一旦吉林軍潰退下來,哈爾濱穩定,我們很難再找進軍哈爾濱的理由了。那麼,滿蒙建國計劃也就無法進行了。”

“現在出兵哈爾濱?軍部中央是不會同意的。”本莊搖搖頭,擔心地說,“哈爾濱不同於其他地方,上一次被中央命令停止行動,這一次若再來這樣的命令,就不僅僅是丟面子的事了!”

“這一次不同了,司令官,”石原很有把握地說,“因爲現在各方面的條件大大的不同了。”

“哦,”本莊說,“石原參謀,請詳細談一談。”

石原分析道,“首先,根據哈爾濱特務機關的情報,蘇俄不會出動軍隊與我們直接對抗,我認爲這些情報是準確的。蘇俄與張學良爲中東鐵路管理權大打了一場,現在雙方還沒有好臉色。只要我們不刻意傷害蘇俄的利益,蘇俄絕不會爲張學良出兵與皇軍對抗。而且,因爲黑龍江省府齊齊哈爾一帶已被我們控制,即使蘇俄敢於出兵,形勢也對我軍有利。我想即使是軍部中央,也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嗯,不錯,這個判斷我贊成。蘇俄既不願出兵,也不敢出兵。”三宅一向對石原沒有什麼好感,但得到了天皇的敕語嘉獎後,關東軍司令部的參謀們十分興奮,他今天也點頭贊同石原的判斷。

“其二,”石原繼續說,“上海空前危機,日中雙方都在調兵遣將,戰事一觸即發。上海作爲國際都市,英、美、法等國的經濟利益大多在此,目前內外視聽集中於上海,一時還顧不上哈爾濱。”

“嗯,這一點本職認同。”本莊點頭說,“上海對於歐美列國至關重要,哈爾濱遠不能比。”

“其三,現在政府、皇室,乃至民衆輿論,也都支持我軍以武力解決滿蒙問題。軍部中央剛剛經過人事更換,一批有抱負、有理想、有才幹的人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滿蒙問題上,與我們看法較爲一致,更沒有理由不支持。

其四,在哈爾濱的中國軍隊雖然不少,但戰鬥力並不強。特別是沒有統一的指揮機構,內部又有矛盾,彼此不信任。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出兵,佔領哈爾濱,迫降丁超、馬占山等部隊,一舉解決滿蒙問題。”

“好!”石原的一番分析,說得有條有理,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由得鼓掌起來了。

“石原參謀,了不起呀,將來會成爲一個出色戰略家。”本莊也誇讚道。

“哪裡,哪裡,”這次石原不敢狂妄居功了,“這是我和阪垣君、片倉君他們幾個分析得出的,說出來供司令官決策。”

“好,現在情勢十分有利。”本莊下了決心,“既然大家都贊同,本職也沒有什麼意見。錦州已下,整個滿洲現在也只剩下哈爾濱這個孤島了,滿蒙問題的徹底解決在此一舉,幹吧!”

會議決定,由駐長春的第三旅團爲先鋒北上,大部隊迅速集中於長春,視戰況投入。同時向軍部中央提出要求:向哈爾濱派遣至少兩個大隊的部隊,負責保護在哈爾濱的日僑,藉以促使軍部中央作出表態。

果然不出石原所料,參謀本部完全同意進入哈爾濱的計劃。作戰課長今村均擬寫電文時,還明確指示:“如果蘇軍蓄意妨礙帝國行動的陰謀活動達到明目張膽的程度,我方要堅決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向蘇俄表示我們的決心。”

但荒木看了電文卻搖搖頭,說:“口氣過強了。關東軍那幫傢伙本來就狂,沒事還想惹事。此電一發,就更助長他們蠻幹的思想。中央的準備尚未就緒,此時還不宜對蘇作戰,慎重一點爲好。”

荒木的口才和文才都相當了得,在軍中是公認的。他思索了片刻,提筆改成:“帝國的對蘇作戰需要慎重考慮,因此對蘇聯的企圖進行偵察,此刻尤應充分考慮。”

片倉拿着電文,搖着頭說:“如此看來,軍部中央對蘇聯還是很謹慎啊!”

“這是當然的事,”石原笑道,“片倉君,作戰部隊和作爲幕僚的軍部中央,考慮問題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心中有數就行。”

計劃獲得了批准,命令也下達了,但行動起來卻有了意外的麻煩。當哈爾濱特務機關受命向中東鐵路局申請運兵時,遭到了拒絕。

長春以北的鐵路,屬於中東鐵路局管轄,而且鐵路的路軌也不同。中東鐵路是寬軌,南滿鐵路已經改成了標準軌。日軍要北上,不能用自己的車頭和車皮。中東鐵路是中蘇合營鐵路,但蘇聯表示,在日中的軍事衝突中,蘇方將嚴守中立,不同意利用中東鐵路運送日軍去攻擊中國軍隊。中方管理人員雖然已經歸附熙洽,但蘇方不同意,他們也做不了主。

“這是怎麼搞的?”本莊氣惱地質問三宅。

“這可沒有想到,”三宅不安地說,“中東鐵路局是個營利公司,中方沒有問題,蘇方表示中立,那麼只要付得起運費就行了,想不到關鍵的時刻蘇聯人會來這一手。”

“不管他,”石原強硬地說,“長谷部支隊仍按計劃發車北上,一切看情況而定。”

但是,車頭和車皮都拉到哈爾濱去了,長春寬城子車站的工作人員一大清早就跑了。哈爾濱的特務機關傳來情報,蘇聯從二十七日開始,陸續從各地把全副武裝的蘇聯人送往哈爾濱,情況顯得更緊張了。

到處進行搜索,後來不知從修理廠,還是什麼地方,總算弄到了三列車。但時間已經過了一天了,本打算去支援吉林“剿匪”軍的,也已經錯過了時機。如果再延誤,讓哈爾濱的中國軍隊和蘇聯人勾結在一起,那問題就大了。

“發車!”本莊這時顯露出日本軍人的本色,“長谷部支隊在今天必須發車,其他的部隊按計劃集結於長春。一旦遇到阻攔,各部可以採取軍事行動。”

第三旅團司令部和第四聯隊的第一大隊,乘一列裝甲列車,在一列裝着修理材料的列車開道引導下,終於在二十八日晚上九點出發。但是沒有走出多遠,鐵路就遭到了“匪徒”的破壞,列車又被迫停了下來。一邊修路一邊走,唉,急也沒有用。

二十九日,關東軍要對長春至哈爾濱的鐵路實行保障性佔領,電請參謀本部同意。第二天又電請參謀本部同意將這段鐵路的寬軌改爲標準軌,直接用滿鐵的火車運送軍隊。

電報一到參謀本部,今村手執電報就嚷開了:“佔領北滿鐵路!這怎麼行,這不是留下把柄給別人抓嗎?就是要開戰,那也應該是我們抓住別人的把柄才行呀!”雖然他主張“堅決採取必要的措施”,但並不贊同蠻幹。他找到總長載仁說,“關東軍真是太橫蠻了,這種蠢事我們不能幹。”

載仁可是親王,他才懶得理睬具體的事務,揮手叫次長真崎處理。真崎和幾個局部長一商議,也都認爲關東軍是在蠻幹,會惹出禍端的,不予支持。

無法利用鐵路運兵,這仗怎麼打呀!在這緊要的時刻,蘇聯方面首先軟了下來。他們認爲,實際上要阻止日軍運送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是在拖延時間而已。中國方面對蘇聯的態度並不好,一向抱有敵意,蘇聯完全沒有必要爲了中國和日軍發生軍事衝突,於是在三十日下午六時,開口同意運送日軍。

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9章 烏雲密佈(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3章 暗潮涌動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3章 權慾薰心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11章 百人百態(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9章 烏雲密佈(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
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9章 烏雲密佈(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3章 暗潮涌動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3章 權慾薰心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上)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16章 赴任救危(上)第23章 溥儀出逃(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15章 爲虎作倀(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3章 權慾薰心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5章 參謀雙英(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下)第20章 棄守錦州(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下)第8章 諜梟造勢(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上)第14章 宋家父子(上)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12章 軍政之間(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22章 魑魅魍魎(上)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0章 孤注一擲(上)第8章 諜梟造勢(下)第19章 闖營誘降(上)第17章 江橋阻敵(上)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24章 僞滿建國(上)第20章 棄守錦州(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23章 溥儀出逃(上)第16章 赴任救危(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4章 狼心險計(上)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1章 百人百態(下)第17章 江橋阻敵(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第15章 爲虎作倀(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10章 孤注一擲(下)第22章 魑魅魍魎(下)第21章 哈埠淪陷(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下)第7章 濁浪翻滾(上)第6章 中堅顯威(下)第11章 百人百態(下)第2章 迷夢久遠(上)第9章 烏雲密佈(下)第18章 孤軍苦戰(下)第1章 瀋陽驚變(下)第14章 宋家父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