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喧賓奪主

帝國風雲sodu

顧祝同對局勢的判斷確實非常準確。

四月底,在成立聯合司令部的事情告吹之後,中德意就在北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初步達成協議,即誰出兵誰獲益。

顯然,這正是中國海軍希望得到的結果,也是德意不得不接受的結果。

前面已經提到,在亞速爾羣島海戰中,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海軍都遭到重創,喪失了與美國海軍爭奪制海權的能力。這樣一來,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中國海軍身上,讓中國海軍去奪回制海權。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在海軍指揮權上寸步不讓,那麼只會有一個結果,即中國海軍繼續在太平洋上用兵,推遲在大西洋上發起進攻的時間,從而讓兩國的軍隊失去攻擊美國本土的機會。

雖然這麼做,對中國軍隊來說也沒多大好處,畢竟中國也需要開闢新的戰線,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但是從政治上講,這肯定是中國的必然選擇,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來說,卻沒有這樣的選擇。

只要中國不肯出兵,那麼跨過大西洋攻打美國本土就是紙上談兵,至少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變成現實。

更重要的是,中國軍隊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正大踏步前進。

也就是說,大西洋戰線開打的時間越晚,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越不利,只有儘快開闢這條戰線,兩國才能獲益。

說得簡單一點,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只能着眼於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

在此之前,必須把主導權交給中國軍隊。

五月初,馮承乾下令組建了第六艦隊。而且任命顧祝同爲第六艦隊、以及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司令官。

事實上,這是顧祝同提出的要求。

原因很簡單,當時田黛芳已是第四艦隊、以及北大西洋戰區司令官,顧祝同不想喧賓奪主,就只能另謀高就。

只是,第六艦隊成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架子。

當然。所謂的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司令部,也只是一個空架子。

雖然馮承乾已經決定。從第三艦隊抽調三支戰鬥艦隊派往大西洋,但是這三支戰鬥艦隊肯定會首先編入第四艦隊,在奪取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權,擊敗了美國海軍之後,纔會正式組建第六艦隊。

這樣一來,在正常情況下,顧祝同是沒有實權的。

說白了。作戰行動都得由田黛芳負責。

只是,馮承乾故意留了一手。這就是,在宣佈組建第六艦隊之後,馮承乾還決定重新整編所有戰區艦隊,或者說是在原來的戰區艦隊的基礎上,新成立四個方面艦隊,即本土守備艦隊、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與大西洋艦隊。本土守備艦隊就是原來的第一艦隊,太平洋艦隊下設第三艦隊、第五艦隊與第七艦隊,印度洋艦隊下設第二艦隊與第四艦隊一部,大西洋艦隊則下設第六艦隊與第四艦隊一部。這樣一來。因爲第四艦隊在名義上被拆分成了兩部分,所以大西洋艦隊司令由第六艦隊司令兼任,即顧祝同還是大西洋艦隊司令,田黛芳就成了他下屬。

顯然,這番安排,就是要讓顧祝同負責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

所幸的是,顧祝同要應付的是田黛芳,而不是卓宇凡。

要知道。卓宇凡當時已是第二艦隊司令官,但是馮承乾沒讓他當上印度洋艦隊司令,而是把這個位置留給了李向龍。而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則是魯志剛。爲此,卓宇凡還非常不服氣。

田黛芳沒有表示不滿。主要是第四艦隊並沒有被拆分掉。

原因很簡單,被編入印度洋艦隊的,只是第四艦隊留在開普敦與德班的艦艇,而且都是一些小型艦艇,以護航戰艦爲主,第四艦隊的主力全部在卡薩布蘭卡,也都順理成章的編入了大西洋艦隊。

更重要的是,這些戰艦都由田黛芳直接指揮。

也就是說,除了得聽命於顧祝同之外,田黛芳並沒有什麼損失。

相反,在馮承乾答應增派三支戰鬥艦隊之後,第四艦隊的實力反而得到增強,成了中國海軍中規模最大的艦隊。

要知道,第三艦隊在縮減之後,只剩下了三支戰鬥艦隊。

第四艦隊原本就有一支戰鬥艦隊,因此在增強後有四支戰鬥艦隊,不管是艦艇數量、還是總噸位都超過了第三艦隊。

此外,增派給第四艦隊的三支戰鬥艦隊裡面,核心都是“白起”級艦隊航母。

雖然總共只有七艘艦隊航母,但是論戰鬥力的話,這三支戰鬥艦隊肯定是中國海軍中最強的。

這麼安排,並不是馮承乾給了顧祝同特殊待遇。

主要就是,“白起”級艦隊航母更適合在大西洋上作戰。

年初的時候,也就是中國軍隊登陸美國本土西海岸之前,美國海軍發生了一次惡性安全事故,即服役不久的“倫道夫”號航母在訓練的時候遇到了暴風,結果開放式艦首被狂風掀翻,造成艦載機無法起飛。

如果在戰鬥中,這意味着“倫道夫”號徹底喪失了作戰能力。

後來,這艘倒黴的航母回到造船廠,花了一個月才修復,而且在維修中,把開放式艦首改成了封閉式艦首。

隨後,其他幾艘艦隊航母都進行了類似的改裝。

這起事故證明,那些適合在太平洋上作戰的艦隊航母,未必適合在大西洋上活動,主要是大西洋的天氣更加惡劣。

所幸的是,中國海軍有先見之明,或者說歪打正着。

“白起”級艦隊航母,採用的就是封閉式艦首,而是之前兩級艦隊航母那樣的開放式艦首。

當然,“白起”級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過到大西洋上去作戰。

採用封閉式艦首,主要是因爲安裝了功率更大的彈射器,導致甲板艦首部位的重量大幅度增加。如果採用開放式艦首的話,就需要對艦首的承力結構進行加強,付出的代價並不比採用封閉式艦首小多少。相反,採用封閉式艦首的話,艦殼部分也能承受一些重量,而且保證了艦體的剛性。

實際使用中,封閉式艦首還有一個好處。

這就是,改善了機庫裡的作業環境,從而可以把維修車間、發動機測試車間等以往只能放在機庫後端的艙室放到機庫前端,在機庫後端設置更多的燃油補給站、彈藥掛載點,來提高艦載機出動前的準備工作效率。

當然,封閉式艦首的最大好處,還是提高了航母在惡劣氣象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事實上,在這方面,英國皇家海軍的經驗最爲豐富,因爲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航母全部採用了封閉式艦首,甚至採用了封閉式機庫。

也正是如此,在決定派艦隊航母去大西洋的時候,馮承乾挑選的全是“白起”級。

當時,因爲“衛青”號剛剛修好,還在進行維修後的測試工作,所以也只有七艘“白起”級可派。

當然,七艘艦隊航母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美軍只有六艘艦隊航母,而且其中四艘是在年內服役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就只有從太平洋撤回來的那兩艘。即便是主力艦,美軍也只有四艘,即兩艘去年建成的“依阿華”級與兩艘從英國撤回去的“南達科他”級。也就是說,不管是艦隊航母、還是主力艦,美國海軍都比中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少。

事實上,按照顧祝同的估計,三艘艦隊航母就足夠了。

即便考慮到美軍的另外四艘艦隊航母很快就能形成戰鬥力,如果把艦載航空兵、特別是飛行員的素質算上,也只需要四艘艦隊航母就有足夠的把握奪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只是不足以進軍美國本土。

要知道,不管是東海岸地區,還是墨西哥灣地區,美軍的防禦部署都要比西海岸地區強得多。

當時顧祝同獲得的情報是,在東海岸地區,美軍總共部署了近兩萬架作戰飛機,僅航程在四千公里以上的轟炸機就超過了七千架,此外還有大約兩千架遠程巡邏機,戰術飛機的數量則高達八千架。

可以說,這是一個讓人覺得非常恐怖的數字。

即便這些戰機平均分配在東海岸地區,可以同時到達任何一處地點的戰機數量也不會低於兩千架。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要想在攻打美國本土的戰鬥中奪取制海權,需要投入的艦隊航母絕對不是十八艘,而是三十艘以上!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結果。

如果在戰術上下些功夫,就能減少兵力投入。

事實上,同時讓三十艘艦隊航母參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爲根本不可能同時指揮這麼多的戰艦與艦載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要想從大西洋方向上攻打美國本土,首先就得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也就得在海戰中擊敗美軍艦隊。

馮承乾將顧祝同派往大西洋艦隊,就是要他去擊敗美軍艦隊!

第176章 重頭戲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379章 戰列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539章 硬碰硬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3章 工業時代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4章 營救第546章 協商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62章 勝負未定第143章 農場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84章 大禍臨頭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1章 主動出擊第420章 新挑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474章 各有所第90章 力挽狂瀾第75章 臨時搭檔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31章 冒險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43章 出頭鳥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80章 分歧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61章 交代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40章 下坡路第498章 僵持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93章 挑戰書第3章 帝國之路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76章 將星登場第83章 前仆後繼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92章 工程師第79章 將計就計第434章 攻擊第44章 你追我趕第101章 遠戰第63章 體能極限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207章 冒險第19章 逃亡之路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08章 備戰第190章 收手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3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310章 勇猛精神
第176章 重頭戲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379章 戰列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539章 硬碰硬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3章 工業時代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4章 營救第546章 協商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62章 勝負未定第143章 農場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84章 大禍臨頭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1章 主動出擊第420章 新挑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474章 各有所第90章 力挽狂瀾第75章 臨時搭檔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431章 冒險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43章 出頭鳥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80章 分歧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61章 交代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40章 下坡路第498章 僵持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93章 挑戰書第3章 帝國之路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76章 將星登場第83章 前仆後繼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92章 工程師第79章 將計就計第434章 攻擊第44章 你追我趕第101章 遠戰第63章 體能極限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207章 冒險第19章 逃亡之路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08章 備戰第190章 收手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3章 將計就計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310章 勇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