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再接再厲

十月一日,“腓特烈大帝”號在威廉港造船廠開工。

雖然這艘戰艦在設計上存在很多缺陷,特別是過低的航速,但是作爲德意志第二帝國近年來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仍然受到了高度重視。當天,腓特烈三世、維多利亞皇后、威廉皇儲等皇室成員,以及帝國宰相俾斯麥、海軍戰爭大臣馮承乾等帝國官員親臨現場,由腓特烈三世親自主持開工典禮。兩年後,威廉皇儲親手將一瓶香檳砸向艦首,把這艘巍峨鉅艦送入了大海的懷抱。

開工典禮上,馮承乾也非常激動。

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親手打造的第一艘戰艦。雖然他知道,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戰艦由他完成,但是做爲把新興海上列強的締造者,馮承乾仍然過於忘懷,顯得比任何人都要投入。

“腓特烈大帝”號開工建造,在國際上也颳起了一股風潮。

英國報紙在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忍不住嘲笑德國人不懂得海軍,竟然耗費巨資建造一艘速度比烏龜還慢的戰艦。《泰晤士報》的評論最爲貼切:“腓特烈大帝”號既打不過、也跑不過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在海戰中不但沒有取勝的機會,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是一艘毫無價值的戰艦。

英國人高傲,那是有資本。

只是,其他國家也跟着起鬨,比如法國與俄國的報紙都大肆貶低“腓特烈大帝”號,連意大利的報紙也沒有筆下留情。

這些國家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本嗎?

也許法國有,因爲法國曾經擁有世界第二的艦隊,現在的法國海軍也強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至於俄國、意大利等國,根本沒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格。

只有一點不可否認,“腓特烈大帝”號掀起了新一輪造艦風潮,也可說是十年之後海軍軍備競賽的熱身活動。

當月,英國皇家海軍就提出建造全裝重型火炮主力艦。

緊接着,法、俄、意等國也相繼提出了相關的造艦計劃,連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也出臺了類似的計劃。

只是,此時的技術水準,還不足以建造真正意義上的“無畏”艦。

在認識到了技術上的難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首先知難而退,降低了造艦規模與新戰艦的技術標準,既仍然採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配備三十倍徑重炮,最終受財政預算影響僅建成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知難而退,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制定下一年度財政預算的時候,馮承乾利用“腓特烈大帝”號順利開工的機會,提出再建造一艘主力艦。雖然俾斯麥表示反對,認爲帝國沒有必要急於擴充艦隊規模,但是腓特烈三世對“腓特烈大帝”號的性能不太滿意,認爲有必要建造一艘性能更加先進、也更加強大的戰艦。

最終,在腓特烈三世的支持下,新戰艦的建造工作確定了下來。

帝國政府撥款一百二十萬帝國馬克,再由戰爭部湊款六十萬帝國馬克,在一八九零財年度建造一艘超級鐵甲艦。

爲了表示支持,腓特烈三世把這艘戰艦命名爲“威廉大帝”號。

也就是說,腓特烈三世用他父親、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國皇帝的名字,爲這艘還未問世的戰艦命名。

隨後,威廉皇儲自願爲該艦捐贈了十萬帝國馬克。

皇帝親自爲戰艦命名,皇儲帶頭捐款,立即在帝國國內颳起了捐款風潮,短短一個月內帝國戰爭部就收到了一百四十萬捐款。雖然只有少數來自平民百姓,但是自願捐助的民衆多達上百萬。

經費不成問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年底,馮承乾把提爾皮茨調了回來,讓他負責戰爭部的日常行政事務,自己則去了威廉港造船廠。

雖然只過了幾個月,但是在設計“腓特烈大帝”號時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由克虜伯兵工廠開發的三百五十毫米巨炮進展順利,只是這種火炮只有三十倍徑,穿甲威力嚴重不足,馮承乾希望得到的是一種穿甲威力足夠巨大的火炮,所以委託克虜伯兵工廠開發四十倍徑的三百毫米艦炮。三聯裝炮塔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即便無法配備“腓特烈大帝”號,也肯定能配備“威廉大帝”號。

讓馮承乾有點意外的是,得到帝國戰爭部的經費支持後,曼斯鋼鐵廠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鋼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幾名年輕的技術專家想出了很多好點子,正在努力實現量產。

只是,在設計“威廉大帝”號的時候,仍然有一道邁不過去的難關。

這就是動力系統。

雖然馮承乾爲帝國工程師指明瞭方向,即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但是技術突破需要雄厚的積累,而帝國欠缺的就是積累。

別說在設計階段,即便三年之後,“威廉大帝”號建成時,帝國在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領域也沒取得重大突破。要到十年後,也就是一九零零年前後,帝國才能製造出夠用的蒸汽輪機。

通過設計“腓特烈大帝”號,馮承乾對戰艦的設計工作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

設計一艘戰艦,首先考慮的就是動力系統,即首先根據性能指標大致定下動力系統的大致輸出功率,再結合動力設備的性能確定需要採用多少臺鍋爐、多少臺蒸汽機,也就能夠確定動力系統所佔噸位,然後在剩餘噸位中分配裝甲、火力等系統所佔噸位,從而訂下大致的設計方案。

動力系統性能落後,意味着要佔用更多的噸位,也就意味着其他系統必須精簡。

“威廉大帝”號的總撥款爲一百六十萬帝國馬克,扣除設計費用之後,建造費用在一百三十萬帝國馬克左右。

以此標準,可以大致確定“威廉大帝”號的標準排水量在一萬四千噸左右。

僅從排水量上看,“威廉大帝”號的性能比“腓特烈大帝”號高出了一大截,因此有更多的噸位用於裝甲與火力。

問題是,“威廉大帝”號絕對不能是一艘最大航速只有十二節的主力艦。

爲了說服宰相俾斯麥,腓特烈三世明確表示,“威廉大帝”號的最高速度必須達到同期戰艦的平均水平。

以當時的標準,就應該達到十六節。

確定了噸位與航速,就能大致推算出,“威廉大帝”號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至少要達到一萬六千馬力。考慮到艦型在設計的時候會受火力系統佈局影響,所以動力系統的設計輸出功率還應適當提高。

以一萬八千馬力爲準,“威廉大帝”號得安裝十六座鍋爐與四臺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算上三千五百海里續航力所需的一千五百噸燃煤,動力系統佔用了五千噸。除掉船體基本結構佔用的四千五百噸,其他設備佔用的數百噸,留給裝甲與火力的僅有四千噸,顯得很不充足。

設計的時候,必須有所捨棄。

捨棄火力,還是捨棄裝甲?

如果捨棄火力,“威廉大帝”號只能配備兩座三百毫米長倍徑火炮的三聯裝炮塔,火力連“腓特烈大帝”號都比不上。如果捨棄裝甲,“威廉大帝”號在配備三座炮塔時,防護能力連“薩克森”級都不如。

當時,大部分工程師都認爲,應該捨棄火力。

即便只有兩座三聯裝炮塔,“威廉大帝”號也有六門主炮,在同時代的鐵甲艦中屬於中游水準。一些工程師提出,應該採用三座雙聯裝炮塔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在實戰中提高炮塔的生存能力。

只是,馮承乾再次堅持己見,認爲應該捨棄防護。

毫無疑問,馮承乾的認識是超前的,而且非常超前。

炮塔的數量、佈置方式、以及火炮的安裝方式,將直接決定艦體結構,而在後期改進的時候,最不能動的就是艦體結構。所以在馮承乾看來,捨棄裝甲之後,“威廉大帝”號還能在今後的改進中煥發青春。

說得簡單一些,在動力系統的性能得到提升之後,可以通過改進動力系統,在不影響其他性能的情況下,增大戰艦的排水量,從而通過增強裝甲厚度的方式增強防護能力,火力則能得到保留。

只是,這種設計方式,過得了腓特烈三世那一關嗎?

要知道,這是德皇親自下令建造的戰艦,還以先皇的名字命名,如果又是一個二不掛五的半吊子,肯定無法向德皇交代。

這次,馮承乾又耍了個小花招。

按照他的要求,“威廉大帝”號被設計成了一艘三炮塔戰艦,而且別具一格的採用了兩前一後的炮塔布置方式,即兩座炮塔位於首樓之前,另外一座炮塔位於副艦橋後方,其中前兩座炮塔爲揹負式。至於裝甲防護,馮承乾只要求重點保護炮塔、司令塔、彈藥庫、鍋爐艙與輪機艙。

顯然,當時沒有一個工程師認可這種設計方法。

要知道,“威廉大帝”號除了主要部位之外,其他部位幾乎沒有裝甲防護,即便是小艇上的火炮也能洞穿。

馮承乾沒管那麼多,拿到設計草圖之後就遞交給了腓特烈三世。

所幸的是,德皇不懂海軍,也不懂戰艦,看不出其中的問題,特別是被馮承乾刻意抹掉的裝甲防護數據。

;

第181章 替身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1章 撲空第145章 搜尋第45章 選擇第442章 證明第243章 消耗品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572章 強渡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58章 野心家第484章 捷徑第141章 斷裂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41章 大潰退第395章 爭取第444章 減負第179章 兄弟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06章 閃擊戰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9章 突擊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69章 轉移第6章 坐收漁利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95章 爭取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75章 出發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75章 好消息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200章 大都市第76章 左顧右盼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16章 目的地第148章 劇變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51章 登陸前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167章 前奏第63章 體能極限第39章 海軍第一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03章 餘波第459章 強攻第170章 錯失第111章 突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5章 特立獨行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321章 迷霧第294章 有想法第62章 用人之道第77章 胸有成竹第79章 偷襲第90章 力挽狂瀾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212章 出動第180章 分歧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
第181章 替身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1章 撲空第145章 搜尋第45章 選擇第442章 證明第243章 消耗品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572章 強渡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58章 野心家第484章 捷徑第141章 斷裂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41章 大潰退第395章 爭取第444章 減負第179章 兄弟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06章 閃擊戰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9章 突擊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69章 轉移第6章 坐收漁利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95章 爭取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75章 出發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75章 好消息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200章 大都市第76章 左顧右盼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16章 目的地第148章 劇變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51章 登陸前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167章 前奏第63章 體能極限第39章 海軍第一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03章 餘波第459章 強攻第170章 錯失第111章 突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5章 特立獨行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321章 迷霧第294章 有想法第62章 用人之道第77章 胸有成竹第79章 偷襲第90章 力挽狂瀾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212章 出動第180章 分歧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