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當塗血戰(一)

陳友諒準備十一月初六全軍開拔,但是剛入十一月卻發生了一件事情,迫使陳友諒又推遲了進攻時間。

歐普祥,黃岡人,是徐壽輝的舊部,以作戰勇猛兇殘著稱,被徐壽輝派去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後來陳友諒決計全力東進,便派人到袁州調兵。歐普祥原本就不服陳友諒,對他軟禁徐壽輝、自稱漢王滿是怨恨,現在又看到他來指手畫腳,當即就發了飈,不但斬了陳友諒的來使,還遣人向江寧請降。

陳友諒一聽也惱火了,立即派其弟陳友仁率兵前去攻打,誰知道歐普祥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又是主場作戰,率領部將劉仁、黃彬在路上設伏,大敗前來征討的漢軍,還俘虜了陳友仁。

歐普祥一肚子怨氣沒地方撒,把陳友仁拖到衆軍前面,好一頓鞭打,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陳友諒這才知道自己大意了,現在東進大軍枕戈待發,弟弟卻落入別人手裡,而且歐普祥要是和江南連接起來,在自己後方大鬧一番,那就壞事了。

於是陳友諒就派歐普祥的老舊識,太師鄒普勝前去說和。鄒普勝憑着那張老臉和老交情,終於說通了歐普祥,讓他名義上臣服陳友諒,不再與江南勾結使絆子了。而陳友諒也保證以後絕不找歐普祥的麻煩,袁州以後就姓歐了,他再也不會來指手畫腳了。

鄒普勝圓滿調解了這起突發事件,並把陳友仁帶回了江州,可惜陳友諒的出征時間被活生生推遲到了十二月。

現在已經進入到深冬,不但天氣寒冷,而且長江水位下降地很厲害,不利於吃水深的漢軍水師巨舟。陳友諒原本準備到江寧過年,現在想來是不可能了。權衡之下,只好再次推遲出征時間,也爲劉浩然提供了寶貴的幾個月準備時間。

龍鳳六年三月初四,陳友諒率大軍東進,先對池州做了試探性進攻,發現定遠軍防守嚴密,又有陸師在南北呼應,於是讓城別走,直撲當塗。

“看來陳友諒把重點放在了當塗。”劉浩然接到軍報後立即在地圖看了一會,然後擡起頭對馮國用說道。

“陳友諒也知道採石磯的重要,知道它是江寧以西最重要的天險。採石磯一下,就可長驅直入江寧城下。”馮國用點頭贊同道。

“是啊,採石磯是江寧的屏障,而當塗卻是採石磯的根基。陳友諒不打下當塗卻單獨去採石磯,我們隨時都可以從當塗收復採石磯,到時這道天險就成了勒住他脖子的鐵鏈了。只有先取當塗,成爲孤城的採石磯就可不戰而下。到時有當塗在手,再配合他的水師,採石磯就成了他的鐵鏈了。”劉浩然在地圖上敲了敲說道。

採石磯是突入江中的一小塊地方,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地勢的確險要。但是這裡地方太小,迴旋餘地不大,沒有當塗的支撐,根本支撐不了多久。所以說有當塗纔有採石磯。

“你說趙大勇和阮智守不守得住當塗?”劉浩然隨即問道。

“趙大勇是常將軍調教出來的猛將,又有四個常備步兵團在手,而阮智帶着三個團的大內親軍,他們倆加在一起,夠陳友諒啃得了。”馮國用笑着答道。

“他們倆可不是名將,陳友諒應該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裡。”

“名將是打出來的,此役之後他們就是名將了。”馮國用斬釘截鐵地說道,他了解這兩人的能力。

“國勝要在杭州看住方國珍,繆大亨和大哥要在揚州看住張士誠,三哥除了要嚇唬陳友諒不敢在北岸登陸之外還要準備打落水狗,二哥除了防住南岸異動外還要準備來個黑虎掏心。名將好啊,光是打出名號來就能嚇倒一片宵小。”劉浩然不由大笑起來。

定遠軍創下赫赫戰威名,也出了一大批名將,最有名的是四位,十萬便可橫行天下的常遇春,側擊之王馮國勝,不敗將軍傅友德,皁袍將丁德興,一般人聽到這四位的名號,都要膽顫心悸一會。相比之下,趙大勇和阮智的確名不見經傳。

三月十七日,陳友諒水師遮天蔽日地掩殺過來,看來陳友諒對當塗是勢在必得,他首先派遣李明道率領五萬人馬登陸,向當塗城北門發起猛攻,血戰三日,當塗城屹立不落。這三日都是趙大勇率領常備步兵團出戰,而阮智率領大內親軍躲在城內按兵不動。

陳友諒發了狠,便將水師駛進姑孰河,從西邊向當塗發起進攻。當塗城緊靠姑孰河,陳友諒打算利用自己的巨舟直接從河面上發起進攻,免除爬雲梯攀城牆的痛苦。

在池州之戰的時候,陳友諒水師利用巨舟優勢,從江面上直接逼城近戰,讓定遠守軍吃了不小的苦頭。而定遠軍有個優良好傳統,就是善於總結每場戰役的得與失,所以定遠軍越打越會打。池州之戰,定遠軍吃過這種苦頭,自然會做爲重點總結出來,再由行樞密院行發各地對照改進。當塗城西門緊挨着姑孰河,趙大勇爲了防止類似的威脅出現,乾脆在城外河邊沉下幾艘船,再斜插上千根木樁,讓巨舟無法直接靠上城牆。

陳友諒一看這陣勢,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但是不能白來,他下令各軍從巨舟一邊集中弓箭手進行箭矢壓制,一邊準備木板,直接強行攻城。

漢軍剛準備動作,卻發現城牆上豎着密密麻麻的木板,憑空建立了一層擋箭的屏蔽。前敵指揮陳友貴當即命令集中漢軍所有的火器,對當塗城轟擊。

只見三百多艘巨舟密密麻麻排在姑孰河面上,船靠船,幾乎結成了一座移動的水上城池,與當塗城高。而上萬漢軍軍士在船上大聲吶喊着,千餘人手持火器站在最前面,待到逼近城下,便陸陸續續地點火。只聽到一陣噼裡啪啦的巨大亂響,鐵彈把城牆上的木板打得碎屑亂飛,可惜這些鐵製點火火器由於材質和工藝問題,口徑做得不是很大,加上距離又遠,所以威力不大。

但是陳友貴對這個效果非常滿意,謠言說定遠軍擅長火器,一旦發動就如春雷炸響,摧山斷河,陳友貴是萬萬不會相信的,火器這東西,漢軍營中也有不少,都是元軍以前留下的,嚇唬人還可以,殺傷力就差強人意了。陳友貴先用己方的火器齊射一番,就是打算給定遠軍一個下馬威,看來效果還不錯。

硝煙過去,當塗城上一片寂靜,除了一些細小的木屑在空中慢慢向地上飄落之外就只有密密麻麻的彈孔。而木板後面卻一點動靜也沒有,似乎定遠軍被剛纔一陣火器轟擊給嚇住了一般。

見此情景,船上的漢軍不由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他們看到自己的船頭離當塗城牆不過七八米,便七手八腳地把雲梯伸過去,搭在城牆上,再鋪上長木板,然後準備從長木板上直接衝到城牆上。

當數百塊長木板架成了攻城的通道後,城牆上的木板屏障上半部分突然被推倒,現出後面的守軍來。最顯眼的是數千身穿紅色軍服的大內親軍,他們把四十餘門野炮往前推,從木板的缺口對準漢軍,而近三千軍士舉着滑膛槍站在齊胸高的木牆後面,等待命令。

江寧軍器局雖然沒有那麼多錢造青銅火炮,但是滑膛槍的產量卻一直得到了保證,經過錢清鎮一役之後,靖康滑膛槍根據實戰效果進行了細微改進,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又生產出六千多支,所以大內親軍已經擴展爲三個步兵團的規模。而陸戰野炮除了火力還強調機動性,所以整個結構都是易於裝卸,讓大內親軍用吊杆和滑輪組費了一番力氣運到了城牆上。

阮智冷冷地看着密密麻麻的漢軍衝上木板,開始向城牆蜂擁而來,他一點都不着急,火槍火炮的威力他是知道的,到時一發就夠漢軍受得。他周圍是忙碌的軍官,當塗城歷來是江南江防重鎮,在定遠軍手裡又多次擴建加固,所以城牆寬度足夠,雖然還有點擁擠,但是也夠火炮施展了。

阮智把三個團的大內親軍分成三部分,一個團的老兵站在第一排,他們負責開火,一千餘人負責在中間傳遞,其餘五千餘人則是在後面負責裝彈藥。總共有九千枝支滑膛槍供他們使用,而每次實際使用的只有三千枝,所以運轉起來勉強接得上。

看到漢軍已經衝到木板中間,阮智拔出短銃朝天開了一槍。聽到槍響,火炮哨長立即點燃了引藥,四十聲巨響比剛纔漢軍施放火器的聲音還要大,沉悶的聲音撕破了空氣,在當塗城上空迴響着。

而隨着火光和青煙傾瀉出來的散彈兇悍無比,數千粒鉛彈像暴雨一樣,覆蓋了各自的扇形火力區,數百漢軍軍士受到迎頭痛擊,如同疾風中的枯葉一樣,從木板上被掃落一空。

隨着炮響,三千大內親軍士兵把上好彈藥的滑膛槍放平,扳動了扳機,當塗城牆上突然呈現出一排由火光和青煙組成的長龍。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經歷過錢清戰事的老兵,經過血與火的考驗,讓他們能夠非常冷靜瞄準敵人開火。十幾二十米的距離,滑膛槍的準頭再不好也不會飛到哪裡去,錐形的鉛彈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血花,成百上千的揮舞着兵器的漢軍紛紛從木板上,船頭上跌落下去。

士兵打完一槍後,立即把槍往後面一遞,負責中轉的士兵馬上接過滑膛槍,並遞上裝好彈藥的滑膛槍。打完的滑膛槍被遞到後面,五千餘正在忙碌着裝彈藥的士兵立即接過來按步驟填裝彈藥,裝完後檢查一下立即把槍放到一邊,等待再次被遞到前面去。由於裝彈藥不用直接面對敵人,所以士兵們心裡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驚慌,動作從容許多,加上裝彈藥檢查一次,中轉的士兵檢查一次,前面施放的士兵開槍前又要檢查一次,所以錯誤就被減少到最低點。

整個城牆上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着,炮兵在忙碌地裝填火炮,而前面的士兵沉住氣,瞄準各自的目標射擊,槍聲連綿不絕,而漢軍受到的打擊也連綿不絕。衝在最前面的都是漢軍中最兇悍的,但是血肉之軀無法抵擋鋼鐵火藥,在火炮的轟鳴聲中,在火槍的齊射聲中,他們一個接着一個倒下了,跌落下水。一朵又一朵的血花在空中綻開,然後又一滴滴地掉落在木板上,不一會便流滿了整個木板。

而城下的河面上,到處都是跌落的屍體,他們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卡在木樁上,身體流出的鮮血慢慢地染紅了這一片河水。

阮智依然冷冷地看着這一切,臉上看不到一絲的憐憫和痛惜,只有如寒冰一樣的冷酷。他看了看天,今天颳得是西北風,火炮和火槍噴射出的濃煙全部被吹了回來,現在當塗西門整個西門一片煙霧繚繞,只能隱隱約約看到紅色的軍服在閃動,還有時時閃過的火光。而順風的漢軍卻異常明顯地顯現在當塗城前。臨死前絕望的面孔,受傷掙扎的手,還有因爲恐懼而顫慄的身體,全都表露無遺。

“擲彈兵上!”阮智揮揮手說道。

數百擲彈兵立即點燃火繩,然後擰開手榴彈的蓋子,點燃引藥,一甩手便丟到十幾米外的漢軍巨舟上,那裡彙集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他們正準備沿着木板往前衝,但是前面的鉛彈風暴露着死神的獰笑阻擋着他們的腳步。

冒煙的手榴彈大部分被丟進了巨舟人羣中,在一陣爆炸聲中,飛濺的彈片橫掃着周圍的一切。被擊中的漢軍就像颶風裡的麥苗,一茬接着一茬地倒下。

陳友貴覺得自己像是掉進了冰窟裡,他的雙手在不停地顫抖着,不到半個時辰,己軍已經倒下了超過三千人,甚至最靠城的一層巨舟已經沒有人再敢站在那裡,但是卻沒有一個士兵能踏上當塗城的城牆。

這就是定遠軍的火器嗎?這世上有這樣的火器嗎?這難道不是惡魔發明的人間兇器嗎?陳友貴耳邊莫名地響起一陣嗡嗡的聲音,而如雷如潮的槍炮聲似乎飄去了很遠。他使勁地咬了咬自己的舌頭,終於恢復了平靜。

“撤兵!”陳友貴有氣無力地下令。接到命令的漢軍以比進攻時更快的速度離開了當塗城。看到漢軍巨舟開始後退,當塗城牆上不由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殲敵超過四千多,而己方卻損失甚微,只有數百人被漢軍的箭矢射中,其中傷重而亡的不過二十多人。

“統制,我們贏了!”參謀副官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向阮智稟報道。

阮智冷冷地看了一眼參謀副官,略帶傷感地答道:“是啊,我們贏了,可是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我們的槍炮應該是向韃虜開火,而不是自己的同胞。”

“奏樂收隊!”阮智最後下令道,隨即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裡。

軍樂隊的壎聲飄蕩在當塗城上空,剛纔還槍炮轟鳴的戰場一下子變得無比沉寂,守軍聽着那悲傷蒼涼的壎聲,勝利的喜悅慢慢地從他們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肅穆。定遠軍多年的教育傳統讓他們明白,所有站在戰場上的人都是勇士,而不管死去或者還是活着的人,都值得尊重。

陳友貴聽到那飄來的壎聲,不禁回過頭來,他看到了在城牆上肅穆站立的定遠軍將士,不知在弔祭誰,他看到了城下河邊那密密麻麻的屍體,被河水不停地拍打。在壎聲中,陳友貴突然抑制不住,熱淚悄然從他的眼睛裡流出。

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30章 福州(一)第76章 風波(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91章 治政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37章 戰東南(三)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99章 宮內第231章 衝突第131章 福州(二)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81章 陝甘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27章 馬六甲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48章 陶希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5章 戰東南(一)第107章 武昌(三)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90章 鬥(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05章 武昌(一)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27章 馬六甲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85章 江州(四)第230章 羅貫中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78章 參觀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7章 取太平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99章 事後第27章 取太平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79章 安慶第11章 夜話第301章 事後(三)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十章第130章 福州(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50章 氣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96章 驚變(二)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83章 江州(二)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60章 劉仁本第222章 新大陸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76章 風波(一)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31章 再戰(二)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182章 貨幣(一)第84章 江州(三)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39章 我們和了吧
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30章 福州(一)第76章 風波(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91章 治政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37章 戰東南(三)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99章 宮內第231章 衝突第131章 福州(二)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81章 陝甘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27章 馬六甲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48章 陶希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5章 戰東南(一)第107章 武昌(三)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90章 鬥(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05章 武昌(一)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27章 馬六甲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85章 江州(四)第230章 羅貫中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78章 參觀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7章 取太平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99章 事後第27章 取太平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79章 安慶第11章 夜話第301章 事後(三)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十章第130章 福州(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50章 氣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96章 驚變(二)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83章 江州(二)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60章 劉仁本第222章 新大陸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76章 風波(一)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31章 再戰(二)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182章 貨幣(一)第84章 江州(三)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39章 我們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