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暗影

”有些細節還需討論一二。

在一處偏僻的涼亭裡,的希言開門見山道。

胡從憲看了陶希言一眼,將手裡的茶一飲而盡道:“好的,惜辭,你聽我的消息吧。”說罷,他便站起身來離開了涼亭。隨着那一日的時間越來越臨近,胡從憲和陶希言的會面是越來越少,就連江南學派最愛召開的賞風玩月的詩詞會都少了許多。而這兩月大明的注意力也被其它事情吸引過去了。

首先是大明最新研製的飛剪帆船“彩虹”號從美洲大陸帶回來滿滿一船的黃金白銀。除去它船上的貨品引人眼紅,激起了更多大明人踏上了通向那片“伸手一抓就是金沙”的大陸的冒險之旅。更重要的是彩虹號飛剪式幟船刷新了大明創造的“世界紀錄”它從上海港起錨,用了二十五天時間橫渡太平洋,來到了美洲大陸最大的海港一狼牙港,在那裡待到了順風期後又花了二十二天時間回到了上海港,這意味着大平洋這片廣袤的大洋在大明快船面前已經不是什麼太大的障礙了。

接着是大明海軍第五艦隊在錫蘭洋屢戰屢勝,殲滅了維賈亞納加爾王國的水師主力,隨後的數萬登陸部隊在錫蘭島登陸,幫助僧伽羅人橫掃全島,在強大的攻勢下,大食人、泰米爾人紛紛逃離錫蘭島,最後島上最剩下僧伽羅人和大明人了,而大明在錫蘭洋最大的海軍基地一芒果港也正在火熱建設之中,數以萬計的工匠、百姓正向那裡涌去。

第三個,也是最大的消息是阿瓦國終於亡國了,而在長達數年的消耗戰中,雲南土司的實力在與阿瓦國和白古國殘餘勢力周旋中損失殆盡,當二十新增援的明軍趕到雲南和阿瓦國時,他們已經沒有還手之力,只好乖乖地服從王化,實行改土歸流。

大明百姓看到的都只是邸報上的報道,就算這過程中發生如何驚天動地的艱險,也只是當評話看而已,不過他們還都樂意看到這些好消

過了兩天,陶希言接到胡從憲的消息,一個人悄悄地來到南京城外的白雲渡,登上一艘小船,然後在猶如蜘妹網的河蕩水道了轉了好幾個。圈,這纔來到秦淮河中。

這裡雲集了數以百計的船隻,“水上酒館”是南京百姓和官兵最喜歡來的地方,這裡有文人名士喜歡來的“繡船書院”有商賈富人們一拋千金的“錦船瓊樓”也有一般百姓消費的”堂船”更有可以純粹喝酒的“幡船”站在這裡,你只看到船和人,卻分不清誰是誰。

陶希言登上一艘不大不絲毫不起眼的船。

走進船艙裡。陶希言首先看到胡從憲端坐在桌子前,而另一個人則隱蔽在隱僻暗影處。

“惜辭,快請坐。”胡從憲笑着說道。

坐到椅子上。陶希言已經看清了那人的面目,“原來是你。”

“惜辭是不是很驚訝?”

“不,疵當如此。”陶希言不動聲色道。

“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惜辭就是這種泰山崩頂面不改色之人,此前種種都是他一手策哉??的,有他在,老兄大可放心。”

“我能來這裡。自然是對陶先生放心。”從暗影處透出來的聲音雖然平和,但是充滿了蒼勁之力。

“你真的有把握嗎?”陶希言直接問道。

“動手的手是跟了我二十來年的心腹,絕對可靠,這十餘年來,他的全部心血全部花在練槍法上,絕對的百發百中。”

暗影的人頓了一下又說道:“這次用的是靖康庚式步槍,在一百五十米里絕對可以一槍斃命。如果用零九式把握性更大,刺殺範圍也更廣。但是零九式現在全部集中在大內親軍,不好弄,就算這支靖康庚式步槍我也是費了力氣纔算不讓人發現,而且只能外出一天,太久就麻煩了。”

陶希言對大明的裝備多少了解一些,靖康式步槍是大明標配步槍,尤其是靖康戍式和庚式,一個是步兵標配,一個是狙擊手標配,與靖康乙式完全不同,殺傷力和精準度都要高許多,控制也非常嚴格,不比靖康乙式和短統,但是那兩種槍用來刺殺就必須使用類似肉搏貼身方式。

“那好吧,刺殺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時間就定在藍玉回京,那位出城相迎之時,具體時間地點我們不管,我們只管其它善後的事情。”

“好,就這麼定了。”暗影中的人也是快言快語道。

“好,讓我們滿飲此杯,以明心志,爲襄大義??刀山火海,在所不惜!”胡從憲提議道。

三人當即舉起手裡的酒杯,各自飲盡,不過在酒杯到嘴邊之時,三人的眼睛裡都閃過不一的表情。

在外面一片喧鬧嬉笑之聲中,陶希言悄悄地登上那艘小艇,在紅燈綠影之中離去,又過了一會,船艙裡只剩下胡從憲一個人,他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椅子裡,手裡拿着酒杯,呆呆地看着前方,不知在想着什麼。這時,旁邊船上歌伎的歌聲傳了過來:“非吾不復顧家。忠臣事君,有死無二,豈不聞古人有歌曰,矯首問天兮,天卒無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憩?”

胡從憲聽得直入神,這是新崑曲《李忠恐傳》裡的曲目,講得是前宋靖康初年,太學博士李若水雖然受命前去與金國議和,但是卻勸阻欽帝議和,言議和不可行,宜申飭守備。可惜兩帝不聽,落得家破國亡的下場,最後李若水在敵營中怒罵金國君臣,慷慨赴義。

“臣效死兮,死亦何憩?”胡從憲喃喃地念道,兩行清淚慢慢地在兩頰流下,過了許久,胡從憲才慢慢回過神來,傳令船家隨從起身離開這裡,經過一處“幡船”時,裡面傳來一陣豪爽的笑聲和喧鬧聲,一聽就知道是些武夫粗人在裡面喝酒,只是不知是陸軍還是海軍。

這時,一陣洪亮的聲音傳來:“來,兄弟們,舉起手裡的酒杯,爲了大明!一切榮耀歸於大明!”如雷的應聲驟然響將幡船的棚頂都掀翻了。

“大明,國家。民族,哼”胡從憲冷笑道,“這大明還不是你劉家天下!”

當胡從憲的船遠去無影時,一艘小艇從僻靜處轉了出來,船頭上站着的正是陶希言。他看看遠處,心中暗暗言道:“一個洛陽儒生,卻成了江南理學的弄出蛀,胡化文,你真是好心機啊!,

??過了幾日。胡從憲將張子美、吳佑等幾個核心人物召集在一起,悄悄告訴他們行動的部分內容。半情已經籌劃得差不多了,也該讓這些人知道一些東西,以便早做安排。

聽完胡從憲的話,張子美幾個人都默不作聲,低着頭不知在那裡想着什麼,整個室內就像是夏天暴雨來臨之前,一股沉悶緊緊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口上,這可是弒君,這可是謀逆。別看平日裡大家叫得那麼慷慨激昂,真到了要行事時,他們都不由感到一陣從心底涌起的畏懼。

胡從憲坐在那裡神情自如地喝着茶,陶希言微閉着眼,在那裡閉目

神。

吳佑的臉色一會白一會紅,最後忍不住站了起來。對着張子美幾個人說道:“事到如今,你們怕了嗎?我們行得是大義,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能流芳青史!”

張子美被這一喝,當即也回過神來了:“當今窮兵默武,四處征戰,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更以利爲驅,大行禽獸之道,華夏衣冠名存實亡,再不行大義,我等及子孫都要永絕聖賢,存陷爪牙搏噬、羽毛翰蔽之境了。”

說到這裡。張子美還忍不住流下眼淚,神情極度悲傷憤慨。

其餘兩人也揚身起來,激憤地說道:“正是。我等順天意,揚天理,正符古人從義之舉。”

胡從憲和陶聳言論冷地看着這一幕,突然間,兩人像是有了感應,不由地互視一眼。胡從憲在那一瞬間臉上換上笑意,擊掌道:“大丈夫當是如此,爲義理,我等當奮力一搏。現在請惜辭爲我等講解細

“存勝。這些情報屬實嗎?”

“回稟陛下。情報屬實,情報科從多個渠道驗證,應當無誤。”

“在藍玉回京之時發動,我正好出城相迎,他們在城內舉事?”劉浩然細細地看着手裡的情報。

“是的陛下。從情報來看,這些逆賊以朱元璋、羅貫中率巡防營關閉城池,打出旗號。然後擁立太子繼位,其餘人等在蘇州、杭州、揚州等地起事響應。”

存勝。你有沒有覺得這個計劃非常可笑和幼稚?”

“陛下。你的意思是?”

“按照這個計劃,就算國瑞和貫中是他們的人。真心按計劃行事,你說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回稟陛下。依臣看不到三成。”

“依我看。半成都不到。”劉浩然斬釘截鐵地說道。

“陛下,你的意思是?”

“從情報來看。他們的計剛非常詳盡,何時關閉城門,何人包圍宮禁,何人攻佔內閣,何人囚禁大學士,何人響應,看上去都天衣無縫,而且除了國瑞、貫中手裡的巡防營,他們還拉攏收買了幾個守備軍的統,領,手裡有點兵馬,可是最關鍵的是怎麼處置我!”

“陛下,你的意思是?”

“只要我活着。就算他們聚集數十萬兵馬,也不過是幾息之患。”

劉存勝眼睛一亮,是啊,皇帝陛下這個時候在大明軍民中可以說是擁有絕對的權威。只要他的詔書一下,不要說忠誠的陸海軍,各地百姓也會紛紛起來勤王。

“陛下。你的意思是?”

“他們在拼命地把水攪渾,以掩蓋他們的殺招。”

“陛下,你說的殺招是?”

“在我出城時刺殺我,只要我一死,太子順理成章地繼位,他們也可以順理成章的進入中樞,還用得着政變嗎?”

“陛下。你的意思是說他們已經有把握刺殺你了,所以纔會如此大張旗鼓,以便掩飾。”

“應該是這樣。”

“陛下。請立即下詔吧,我這就去擒拿那些逆賊。”

“現在還不到時候。”劉浩然默然了一會說道,“現在殺了他們又如何?過個幾十年,他們會把自己說成是抗暴除虐的義士,歷史就是這麼由人書寫的。我要讓他們舉事行動,然後再將他們的面目撕下來,大白於天下。讓世人和後代看看,理學在他們手裡只不過是一種爭權奪利的工具吧。口口聲聲三綱五常,君君臣臣,可幹起謀逆弒君的事情來卻毫不手軟。我要讓世人好好看看他們的義理到底是什麼!”劉浩然最後惡狠狠地說道。

“可是陛下。你安危大於天啊。”

“我知道自己性命的重要性”劉浩然不由嘆了一口氣道,“而且我也不會將寶押在運氣上,貿然出城誘敵。容我細細想想,對了,存勝,你將百室、國用、大哥他們請來,算了,大哥就不用請了,他脾氣太暴烈,知道這個情況說不定會露出馬腳。”

“是的陛下。”

明歷十三年五月十六日,應天府諫陽縣上報。與江蘇常州交界的誹湖今長蕩湖出現一股水賊,他們人數約在千餘人,以三茅山爲寨,橫行佻湖,打家劫舍,攔路搶劫,已經洗劫了三個村莊。壞了二十餘條人命。

大明承平已久,各地的讓??賊幾近剿滅,就算非常偏遠的山區也很少看到所謂的山賊。現在在這京畿之地卻突然冒出這麼一股山賊,爲害鄉里,頓時讓南京震驚。

內閣連忙下諭。令應天府巡防營會同應天府都督府守備部隊,立即進駐集陽訛湖剿匪。五月十九日,三千巡防營和兩千守備部隊奔襲漂陽三茅山,山賊沒有想到官軍來得這麼快,一時措手不及,經過一場激戰,除十幾位漏網之魚,其餘人等均或被擒或被擊殺。

經過審訊。這才發現這些人大部分均是江淅一帶的地方混混青皮,被人秘密召集到三茅山,好吃好喝款待着,說是讓他們給一位老爺報仇時壯壯聲勢。真正下山擄掠燒殺的不過一兩百餘人,均是蘇南、湖州兩位大鄉伸的家僕。

應天府內政廳派人去蘇南、湖州拿人,卻發現這兩位鄉卑已經棄家而逃,只得上報內政部發下海捕文書。

過了兩日。內政部尚書朱元璋和應天府內政廳全事上文給內閣,說爲了避免漏網餘黨竄入南京鬧事,請求調集巡防營對南京城內城外進行嚴密佈防。加緊盤查。

此文很快便被準了。

到了六月。成都大都督藍玉回京述職的時間也就到了。,!~!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帝國的榮耀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84章 江州(三)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56章 大內親軍第十章第279章 太子妃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78章 參觀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02章 中樞(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89章 大事件(三)第248章 陶希言第27章 取太平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37章 戰東南(三)第31章 再戰(二)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80章 巡視第34章 鎮江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29章 梅花獎第293章 再亂(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三章第188章 制蓬峨第298章 定(二)第192章 家宴第130章 福州(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21章 授銜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63章 準備第133章 南平(一)第31章 再戰(二)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303章 南掌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十章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52章 五德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34章 鎮江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1章 風雲突變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81章 陝甘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27章 取太平第112章 中樞(三)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6章 渡江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5章 入大都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31章 衝突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27章 敗仗(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七章第128章 敗仗(二)第三章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
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84章 江州(三)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56章 大內親軍第十章第279章 太子妃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78章 參觀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02章 中樞(二)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89章 大事件(三)第248章 陶希言第27章 取太平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37章 戰東南(三)第31章 再戰(二)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80章 巡視第34章 鎮江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29章 梅花獎第293章 再亂(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三章第188章 制蓬峨第298章 定(二)第192章 家宴第130章 福州(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21章 授銜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63章 準備第133章 南平(一)第31章 再戰(二)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303章 南掌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十章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52章 五德第250章 四國之亂(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34章 鎮江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1章 風雲突變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81章 陝甘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27章 取太平第112章 中樞(三)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6章 渡江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5章 入大都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31章 衝突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127章 敗仗(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七章第128章 敗仗(二)第三章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