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

川浩然當時接到墅個報告。幾乎是欲哭亢淚,他終千明名,日己的急功近利終於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不過唯一讓他慶幸的是問題發現的早。儘管大明海軍是這麼半吊子,但是依然在亞州打遍無敵手,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遠洋航海,否則哭都來不及了。

劉浩然委託大明海軍和格物院進行了細緻地調查,總結經驗,最後撰寫了一篇長達三百多頁的報告,而劉浩然在這份報告的基礎上對大明海軍和造船業進行了大規模調整。

戰艦的生命力取決其造船的材料木材。重炮開火時會對船舶本身的結構強度造成產峻的考驗,而橡木是最好的造船木料。根據劉浩然製作航模時的記巾,另一個世界的西方都是用橡木做艦殼材料。橡木耐用。抗打擊能力強,木屑不過它多分佈在歐州北部,大明探險隊在美洲大陸也找到一些。不過大明國內沒有這種木材出產,只有類似的柞木。與橡木質地相近,大量分佈在遼寧和三江省。不過,船舶研究所也提出可以用榆木、印度柚木作水線下厚板。而桅杆和甲板部分通常使用冷衫和松樹等較軟的木材。

根據船舶研究所研究得出,戰艦要想經久耐用,最關鍵的就是採用充分乾燥的木材,木材中的水分不能超過兩成,這往往需要把木材妥善存儲好幾年的時間來乾燥。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利用乾燥的木材慢慢造船。讓船的框架和外殼自然乾燥,這樣造好一艘船至少要三年的時間,最理想的是六年。如果在戰時這種緊急的情況下,不可能保持木材聯供應,只能使用乾燥不足的木料和質量較差的木料造船,這樣六個月就可以造好一艘船。但是這樣造船,一旦船體結構封閉,船體內部陰暗、潮溼、溫暖,特別適合木腐菌等細菌的繁殖,會逐漸腐蝕木材,降低船體強度,大明此前就是在這方面吃了大虧。

因此,船舶研究所研究一系列的造船技術,其中就有如何又快又好的乾躁木材。另外。根據大明木材的分佈,劉浩然對造船廠進行了調整。遼寧金州旅順、遼河口營口成了重要的造船基地,它們背靠對遼寧、三江省豐富的木材資源有計劃的砍伐獲得了大力發展,而廣州也成了重要的造船基地,它的資源來自於印度、南海地區運過來的柚木等木材,從而改變了大明此前造船業過於集中在長江的局面。不過大明的軍械廠依然集中在安徽。戰艦建造完後需要航行到江陰一帶配置火器,畢竟這些熱兵器在這個時代屬於大殺器,集中在京畿附近便於控制,而那些造好的戰艦也順便可以進行一次“無火力配置。的試航。

而其餘帆布、索具等配置也走進行了流水線等大規模生產,並進行了標準化,即什麼樣級別的船隻標準配備怎麼樣的配置裝備,這樣就能提高生產規模,也能夠便於更換。

經過這麼一番改革,儘管大明造船業提高了造船工藝,但是建造一艘護航艦也需要十二個,月到十六個月的時間,一艘三級戰列艦則需要兩年時間,終於達到了劉浩然所知道的“海軍需要用金錢堆積,用時間去積累”的境界。

面對這一局面,劉浩然也無可奈何。此前的教刮已經夠慘重了,不能再走老路了。不過幸好大明這二十年積累的人才和財富夠多,造船叫間要的久,就多艘戰艦一起開工,明歷十年,有十二艘三級戰列艦在同時建造。今年,根據海軍部的計劃,由於新增了兩個造船廠和二十九個船塢,有十六艘三級戰列艦已經同時開工。

現在陳孝林一下子要調走五十艘三級戰列艦,六十艘護航艦,加上其它的配置艦船,的確讓劉浩然頭疼,這幾乎將大明海軍現有的力量抽調去了三分之二,留下來的要看管南海、東海、黃海這麼大一片海域。而且這些“老式”戰艦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保養維護,整個海防就捉襟肘見了,至少現在還處於混亂狀態的南海地區就沒有多少力量去鎮守了,這可是非常危險的。

“陛下”。廖永忠意識到劉浩然的顧慮,便出言建議道:“陳將軍的錫蘭洋攻略非常得力,但是實施起來也不是一年兩年能達到的。不如趁這段時間大明先將內患消除掉。陳將軍可率領現有的艦隊再配以海軍陸戰師和陸軍對錫蘭島進行攻略,而我大明海軍也可以藉以各大艦隊的調整集中力量,解決南海問題,然後再大舉西進。”

劉浩然不由默然想了想,南海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龜縮在瓜哇島的麻喏巴歇王國,他們原本是南海地區最大的海上強國,在大明海軍不斷地打擊下喪失了制海權,並放棄了海峽南烏的控制權,退縮到老窩瓜哇島。只要消滅了麻喏巴歇王國,那麼南海就可以真正算是大明內海了。因爲這裡雖然島嶼衆多,但是能夠對大明海軍構成威脅的只有麻喏巴歇王國這麼一家,其餘的不是極其落後和原始的土著就是小國,上山打打游擊還行,跟大明海軍火拼?劉浩然不相信他們的獨木舟有這麼神奇。至於中南半島上占城、遢羅、舊二國。劉浩然也不着急,衆二個國家與大明陸地接壤沁幾每權已經被大明控制,剩下的就是用文火慢慢炮製他們。

“諸位卿家怎麼看?”

“陛下。臣認爲廖將軍所享極是,我看南海地區也可以成爲大明海軍練兵之地,從北方抽調的艦隊、新組建的海軍陸戰師都需要實戰磨練。”都指揮使徐達點頭道。

“那麼海軍需要新組建多少海軍陸戰師?”

“回稟陛下,根據大明海軍未來十年的戰略規劃,至少需要二十個。師的海軍陸戰師,也就是說還需要組建十個師的海軍陸戰師廖永忠立即答道。

“好,就這麼辦。參軍都指揮司、海軍指揮司會同海軍部、各大艦署根據戰略部署制定物資和人員的調配計刑,三。制定海軍陸戰師和第五艦隊的組建計刑,四,加強對白古、阿瓦國以及雲南省的兵力投入,雲南那幫土司已經在白古、阿瓦國打了兩三年了,實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該收拾殘局了。”

“遵旨。”

“陛下,臣還有一個建言。”葉淡溫接着說道。

“念祖只管說吧。”

“臣對工商經濟一事略通一二,在細細查閱了一番我大明海外貿易的實況後發現有幾個問題。”

“哦,什麼問題。”

“我大明海外貿易一般是各商社投資而行,而且主要力量止於海峽省一帶,對東非、印度等地的海外貿易只佔很少一部分。臣細細考究過,發現這其中的一些問題。”

“我大明對外貿易過於集中在日本、朝鮮和南海地區,不願遠洋於東非、印度、大食等地並非我大明海船不利,而是弊大於利的關係。日本、朝鮮、南海地區爲我大明海軍籠罩之下,無海賊水盜之憂,加上路途較爲短,所以收益有保障,故而各商社齊聚。而東非、大食、印度等地,路途遙遠。加上大海茫茫,我大明海軍無力全部掌控,海盜水賊橫行,雖然收益巨大,但是風險極高,故而各商社試行過一段時間,發現收益不穩,不如近海交易,雖然收益較少,但是風險極低,故而自行收縮。

劉浩然也很苦惱這個問題,在他想來,直接將貨品賣到東非、大食、印度等地去,省去一道中間轉手,獲利應該很豐厚。大明海商應該趨之如鶩。但實際情況是在大明打通這幾條航線的初始階段,各海商跟風跑了幾趟後卻慢慢地冷淡下來,轉而專心做近海貿易,拱手將巨大的利益交給了大食、印度商人,現在這幾條航線只有幾家勢力雄厚的大商社還在跑,維持着一種較爲冷清的局面。葉綜溫這麼一說,他有點、明白過來了,原來是風險這個因素在這裡。

這個時代跑遠洋航線,除了海賊水盜,最大的威脅就是大海商未知的各種危險,暴風雨、觸礁等等,日本、朝鮮不用說了,就是南海地區,原本海賊水盜跟海里的魚一樣多,尤其是海峽省地區。但是經過大明海軍十幾年如一日的拉網式打擊,海盜基本上已經絕跡,只能在比較偏僻的航海還能看到一些依靠不知名小島爲基地的海盜。所以在這些近海地區做生意,收益雖然越來越薄,但是風險卻極而遠洋貿易卻恰恰相反。收益豐厚無比,但是風險確實巨大。

因此大部分實力一般的商社爲了保險起見,只好退求其次,專心做近海貿易,要知道一船貨品價值不菲,一旦有損失,一般的商社經不起幾次這樣的折騰,要是一支船隊遇上風暴,就算它只有幾艘,也足以讓一家實力一般的商社破產。

“念祖的意思是?”

“陛下,臣認爲。大明航海商貿要想繼續發展,除了提高航海技術之外,必須還要對航海風險進行一種保障。”

保險?劉浩然猛地想了起來,當初他培養王侍堯、葉綜溫這些嫡系時。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所有金融、經濟知識全部灌輸給他們,保險這個東西也只是略微提了一下,想不到葉綜溫卻記在心裡,而且看樣子還準備將其發揚。

“臣做過調查。隨着海外貿易的距離越來越大,所需要的金錢也越來越多,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高。而一般海外貿易,如對東非貿易,一個來回至少要一年時間,多則兩三年,這金錢運轉的速度就非常緩慢,一般的商社難以負擔。”

劉浩然連連點頭,遠洋貿易,僱傭或購買海船、僱傭海員、購買商品、途中耗費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要超過近海貿易,最難以忍受的就是這資本週轉速度。跑一趟東非要一兩年,跑一趟歐洲起碼要兩三年,在這段時間裡。巨大的資金就算是全壓在上面了,只能等船隊安全回來纔算完。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將資金投在近海貿易上,雖然收益低,但是它轉得快,一年兩三個來回。兩三年下來也不比你跑趟遠洋賺得少。

“陛下,如此一來,如果大明一般商社要想進行遠洋商貿,必須向銀行貸款,以緩解資金運作緩慢帶來的壓口 是讀有面臨個問題。那就是風險巨大的問洋餉飛風險極大。一般銀行不敢貸款給商社,怕血本無歸,所以就造成了今日大明商社大部分集中在近海貿易。只有實力強勁的大商社才進行爲數不多的遠洋貿易。”

“陛下,如此一來就造成兩個不利局面,第一,遠洋貿易的巨大利益被大食、印度等商人獲取,第二,大明商人過於集中在近海。隨着我大明工業越來越發達,產出也越來越多,勢必造成相互競爭激烈,使得大明商人之間互相壓價,從而讓日本、朝鮮、大食、印度等商人坐收汪翁之利。臣查閱過明歷十年計部、工部和商部的數據。明歷十年,我大明出口增加了四成,但是關稅卻只增加了不到三成,可見危機已經開始出現。”

劉浩然不由眼睛一閃,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出口關稅是根據成交價格的比例收取的。價格越低,關稅也就越低,葉塗溫所言,的確意味着大明商人的惡性競爭已經開始。

“念祖,你可有解決之道?”

“回稟陛下。臣在一位威尼斯商人那裡碾轉聽到一個故事,說一個。若叫喬治勒克維倫的熱那亞商人同“聖克勒拉”號商船的船東達成一項協議:船東先將一筆錢存入喬治那裡,“聖克勒拉”開始其從熱那亞至馬喬卡的航程。如果航程一切順利,船舶安全抵達的話,船東不收回那筆錢;相反;如果船在半道上出事,發生損失,就由喬治根據船東的損失進行賠償。從那張協議上可以看出,它有明確的目的,即保險責任,如“海難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損、擱淺、火災或沉沒造成的損失或傷害事故”在其他責任方面,也列明瞭“海盜、拋棄、捕捉、報復,等所帶來的船舶及貨物的損失。這與陛下此前所言的保險有異曲同工之妙。”

“念祖的意思是興保險?”

“是的陛下。臣對幾家大商社遠洋貿易做過統計,他們每次遠洋貿易雖然損失不但是獲利卻極其豐厚,甚至就算大部分船都沉了,只要有一艘船回來了,上面的香料、黃金和寶石也讓這次航行走盈利的。而且隨着大明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明海軍掌握更多的制海權,遠洋商貿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因此保險這一行業看上去風險極大,或者說開始的時候會蒙受損失,但是依然會有巨大的收益。”

這一點劉浩然到是贊同,在另一個世界,保險公司都是富愕流油的主。如果真的只有風險,沒有收益,他們流的油從哪裡來?

“念祖,說說你的想法?”

“陛下,臣認爲。可以成立一些保社,專門針對遠洋貿易進行保險,商人繳納與貨品價值成比例的錢即可獲保。這樣商人可以降低風險,而銀行由於保社的擔保也願意貸款給商人進行遠洋貿易,而保社雖然承擔了一定的風險。但風險總是隻有一定概率,例如十艘船總不能全部遇難,如果只是一兩艘船遇難,保社所受的保金也足以承擔賠償,從大明整個。海外貿易來說,保社卻是盈利的,如此一來一舉三得。”

“你們的意見呢?。劉浩然轉向問其他人。

“回稟陛下。大明海軍與商貿是並存的,沒有海上商貿,也就沒有大明海軍存在的意義。”廖永忠笑着說道,他當海軍將領多年。已經明白大明海軍與大明海上貿易的關係。

“回稟陛下。臣此前也擔心我大明海軍控制錫蘭洋之後該怎麼辦?臣在延年港、哭曼海駐紮時久,知道那裡的情況,正如葉大人所言,我大明商人在錫蘭洋的貿易太少了,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我大明海軍就算控制住了錫蘭洋也很難支撐下去。”陳孝林毫不避諱地答道。

劉浩然點點頭。現在的大明海軍和尖明海上貿易是相輔相成的,一般情況是大明海軍打到哪裡商人就把生意做到那裡。大明海軍保護夫明商人的商船,而大明商人通過關稅、“僱傭費。等方式將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到大明海軍身上,使得大明海軍能夠良性發展。但是劉浩然沒有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大的問題,原本他以爲一個東非商社已經足夠,現在想來過於簡單了。東非商社儘管招股金額巨大,但是大部分都是皇室、貴族和保險基金等方面的注資,廣大的商人都沒有被髮動起來,屆時光靠一個東非商社,你能有多大的運輸和銷售能力?

“念祖所言極是。你這番建議讓內閣好好討論一下,儘快擬出個章程來,錫蘭洋經略即將開始,這方面也要跟上。”劉浩然最後一錘定

道。

現在是大明進行戰略大部署的階段,程序應該是先南後西,至於爲什麼老曾會這樣安排。後面的章節會有答案,至於那些抱怨六月份章節沒有戰事的書友們。不用着急,過幾天就會有海戰開始。必須打仗不是振臂一呼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安排

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83章 江州(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三章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02章 中樞(二)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40章 龍鳳二年第229章 梅花獎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19 泰西攻略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79章 春夏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62章 李存義第260章 談判第298章 定(二)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84章 越陳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81章 陝甘第303章 南掌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297章 定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章 再戰(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213章 新四省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75章 入大都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七章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207章 會盟(二)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十章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332章 天山(三)第304章 南掌(二)第180章 巡視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31章 天山(二)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95章 驚變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14章 過年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289章 亂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10章 中樞(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
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14章 常遇春第83章 江州(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三章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02章 中樞(二)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40章 龍鳳二年第229章 梅花獎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19 泰西攻略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79章 春夏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262章 李存義第260章 談判第298章 定(二)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188章 制蓬峨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184章 越陳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81章 陝甘第303章 南掌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297章 定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章 再戰(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213章 新四省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75章 入大都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七章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207章 會盟(二)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十章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332章 天山(三)第304章 南掌(二)第180章 巡視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31章 天山(二)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95章 驚變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14章 過年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289章 亂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10章 中樞(一)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