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魯肅的遠見(一)

也就是說,歷史上,魯肅的地位很高。這說明,魯肅籌劃借荊州一事,並不是敗筆,應該是他宏大的戰略眼光和大局觀的體現。

只是,像黃順這等小人物,眼裡只能看到周瑜荊州水戰火燒曹軍的大功,卻對這樣高深的韜略,視而不見,甚至羣起而嘲笑之。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黃順終於有機會與魯肅面談,探究此事。黃順的心情,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何況,藉助此行,還可以給劉備一個印象:黃順已經與魯肅接洽上了。如此就可以給予劉備大大的談判壓力。一舉兩得好事,黃順自然樂得走上這一趟。

南郡城內,魯肅完全沒有料到,黃順來到江陵的第二天,便趕過來探望自己,很有些受寵若驚。

一番寒暄後,魯肅與黃順在書房內坐定。黃順照舊帶着白雪和程瑤,只多了一個6吟霜和蕭凝。

黃順見江東人物,6吟霜便感興趣,自然要跟着。帶上蕭凝,卻是白雪的主意。黃順也覺得,蕭凝很聰明,放在那裡,不用也是浪費。帶上她,一來,表明自己沒有對她見外,二來,自己也可以借重蕭凝的智慧。

魯肅看看黃順身邊擴大的謀士陣容,先自笑道:“早就聽說三少最近春風得意,今日一見,果然傳言不虛。”

黃順說道:“沒辦法,誰讓我身邊的男子漢,個個偏好的是戰場殺敵,對這些細活,沒有興趣。無人可用之下,我只好在女人堆裡開資源了。”

魯肅又嘲笑了幾句,這才說道:“早就聽說三少要來江陵,準備替劉備出面,與我江東談江陵城和秣陵城的事情。三少第二天便來見我,可是因爲此事?”

黃順說道:“可以說有關係,也可說沒關係。這次急着來找子敬,是有些疑惑,希望子敬不吝賜教。”

魯肅說道:“賜教不敢,有什麼話請講。”

黃順說道:“子敬一紙上書,謂之石破天驚絲毫不爲過。子敬不愧大才,竟能想出借荊州的辦法,來解決江東跟劉備之間的衝突。

對於江陵的形勢,我也略有研究,這是個死結,難以解開。我想知道,子敬不懼衆人非議,毅然上書,可是考慮成熟,於江東,於劉備,都是有益無害嗎?”

魯肅笑了,說道:“三少有話直說就好,我是那種受不得當面批評的人嗎?再說,爲此事,當面痛罵我的人,多了去。不差三少一個。”

黃順也笑了,說道:“好吧,那我說的更直白些。這個安排,我只看到對劉備有好處,對於江東,卻看不出半分益處。

相信與我持同樣看法的,大有人在。不問可知,爲此,子敬應該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但子敬依然堅持借荊州,說明子敬上書,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舉動。我就好奇了,此舉,對江東,有什麼好處,值得子敬如此忍辱負重?”

魯肅看着黃順,說道:“三少果然爽快!事涉江東機密,三少何以認爲,我會告訴三少?”

黃順一攤手,說道:“戰術層面的機密,斷斷不可以示人,一旦泄密,戰術就失去效果。但戰略層面,沒有機密,都是正大光明的陽謀。即使對手聽了去,也無可奈何。這就是戰略的厲害之處。戰略用的好,好比高屋建瓴,無可阻擋。

子敬此議,非議者多,概因爲衆人謀淺,只能看到戰術,卻看不出戰略的精妙。”

魯肅大笑道:“三少很會夸人!那你且說說,當前,江東最好的戰略如何?”

黃順站起身,來到牆邊,指着貼在牆上的地圖,說道:“很簡單,兩個方向。一是淮海一帶,一是江陵方向。

江東北上淮海,深入中原腹地,將戰場遠離江東大本營不說,中原物產豐饒,可以極大的增強江東勢力。憑籍江東與淮海,足以爭衡天下。

江陵方向,有兩個選擇,積極進取,可以北上襄陽,出南陽,威脅武關和許昌;取實地積極防禦,可以西進川,憑藉西川的江山險固,足以成事,觀中原成敗,可進可退。

荊州一戰,爲江東打出了一個最好的結局,使江東面臨很多戰略選擇。如何抉擇,倒是江東需要費思量的事情。不像劉備,自古華山一條路,除卻西進川,其他都是死路。”

魯肅嘆道:“三少對江東形勢,果然瞭如指掌。不錯,江東現在的困局,就在於戰略方向太多,哪處都捨不得。我再問你,若由你主宰江東,合肥和江陵,必須要舍掉一個,你會選擇捨棄誰?”

黃順一愣,呆了半響,方道:“現在沒到必須捨棄一方的時候吧?江東就算力有未逮,無法在合肥和江陵方面同時用力,至少,一方採取攻勢,一方採取守勢,還是沒問題的吧?”

魯肅點頭嘆道:“大多數人,都會做出如是選擇。可你想過沒有,站在江東的立場,如是考慮,自然沒錯。但天下不僅僅有孫權,還有曹操、劉備在,只考慮江東,不考慮其他,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畫餅而已,中看不中用。”

黃順恭敬的一低頭,說道:“正要請教子敬。”

魯肅說道:“江陵位居長江上游,江東佔據江陵,與其說是開拓進取,不如說是增強江防。”

魯肅說着,也站起身,來到地圖邊上,指着江陵的位置,說道:“看,這就是江陵城。往北,就是襄陽。

襄陽是十姓的基本,十姓肯接受曹氏在襄陽的存在,絕不是因爲敵不過曹氏,而是因爲,十姓認爲,曹氏最有君臨天下的氣象。所以,十姓這才接受了曹氏。

換成江東,十姓能允許孫氏侵入十姓的地盤嗎?所以說,從江陵往北,是一條死路,走不通。

再看往西,進入西川。雖然沿途水路艱險,但西川劉璋闇弱,運作得益,倒是有極大的希望能夠成功。但得到西川,對江東有什麼益處嗎?”

第35章 心障第110章 慫人一個第145章 各訴衷腸第645章 貓鼠遊戲第1150章 糾纏第860章 對策第1056章 鬥蛐蛐的道理第300章 酬勞第703章 不可收拾第631章 龐德公第1017章 魏延吃癟第619章 長沙郡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1117章 勝利者的感慨第966章 得逞第16章 祖淵凱旋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642章 護送第2章 指點迷津第718章 駐紮第279章 精彩複述第8章 奪路逃命第1280章 決議出征第473章 誰爲主使?第350章 英雄出沒第134章 默契第1134章 議定第507章 戴罪立功第738章 開始動手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692章 無聊的等待第731章 四護衛第723章 世族與百官第113章 孫翊出事了!第343章 一家三口全上陣第87章 太守孫翊第894章 官制第56章 錦芳閣風波(下)第853章 趕路第705章 混戰第374章 說服(中)第371章 曹仁設宴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448章 姐姐站你這邊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785章 穩紮穩打第587章 打情罵俏第488章 好吃難要第185章 塞外版“隆中對”第443章 中立的好處第832章 拜訪斛律家族第561章 養傷第689章 危機降臨第995章 三道遺旨第1091章 紅燈坊第148章 蔡瑁之死第58章 無腦爭風第617章 “紅旗”不倒論第257章 逼出來的“勤政”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58章 無腦爭風第258章 蔡琰政經第565章 情敵見面第394章 歷史大陰謀第841章 大計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1241章 漂亮逆轉第845章 大矩子的判斷第532章 自來熟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24章 蔡府對峙李尚第1016章 倒退第953章 全是心機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1225章 孫權的選擇第869章 襄陽大戰(四)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1044章 鄧芝出場第208章 敵人身份漸明第647章 又要啓程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82章 新秣陵城第423章 談判(上)第1045章 議定第310章 要回家了第609章 雄心第841章 大計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972章 關氏兄弟第1050章 趙統來到第545章 全力獻殷勤第463章 補強劉備(中)第1120章 談判第7章 死亡線上
第35章 心障第110章 慫人一個第145章 各訴衷腸第645章 貓鼠遊戲第1150章 糾纏第860章 對策第1056章 鬥蛐蛐的道理第300章 酬勞第703章 不可收拾第631章 龐德公第1017章 魏延吃癟第619章 長沙郡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1117章 勝利者的感慨第966章 得逞第16章 祖淵凱旋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642章 護送第2章 指點迷津第718章 駐紮第279章 精彩複述第8章 奪路逃命第1280章 決議出征第473章 誰爲主使?第350章 英雄出沒第134章 默契第1134章 議定第507章 戴罪立功第738章 開始動手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692章 無聊的等待第731章 四護衛第723章 世族與百官第113章 孫翊出事了!第343章 一家三口全上陣第87章 太守孫翊第894章 官制第56章 錦芳閣風波(下)第853章 趕路第705章 混戰第374章 說服(中)第371章 曹仁設宴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448章 姐姐站你這邊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785章 穩紮穩打第587章 打情罵俏第488章 好吃難要第185章 塞外版“隆中對”第443章 中立的好處第832章 拜訪斛律家族第561章 養傷第689章 危機降臨第995章 三道遺旨第1091章 紅燈坊第148章 蔡瑁之死第58章 無腦爭風第617章 “紅旗”不倒論第257章 逼出來的“勤政”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58章 無腦爭風第258章 蔡琰政經第565章 情敵見面第394章 歷史大陰謀第841章 大計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1241章 漂亮逆轉第845章 大矩子的判斷第532章 自來熟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24章 蔡府對峙李尚第1016章 倒退第953章 全是心機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1225章 孫權的選擇第869章 襄陽大戰(四)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1044章 鄧芝出場第208章 敵人身份漸明第647章 又要啓程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82章 新秣陵城第423章 談判(上)第1045章 議定第310章 要回家了第609章 雄心第841章 大計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972章 關氏兄弟第1050章 趙統來到第545章 全力獻殷勤第463章 補強劉備(中)第1120章 談判第7章 死亡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