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抉擇

昴衝雖急,但也不得不尋找地方先行恢復。青帝夫婦的捨命一擊,豈是兒戲。尤其是域這種他根本不理解的力量體系,對其有着相當的剋制。

堡壘原本的域,本就是一種極爲強悍的手段,唯一的制約恰恰是威力太大,肉體扛不住。所以在得到先天一炁後,無論魏雲,還是徐通,都不願意走古人的老路,反而願意花費精力融合原本的路線。就是因爲古人的路爲了控制,爲了安全,就不得不降低威力。

作爲長生修真之道,這個選擇自然是好的。但是堡壘現在還有一個身份,宇宙殖民者。無盡的征途,也讓他們需要力量來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戰鬥。

紅蓮皇后不惜犧牲,爆發出來的力量,本就可怕。更何況還有青帝捨命相輔,還有龐大的朱雀神國殘留的力量爲燃料。

昴衝的肉體近半被燒成了焦炭,但這並不重要。更可怕的是靈魂上受的傷,畢竟域雖然有着精神改變現實的能力,但更主要的還是直接針對靈魂的攻擊。

虧的他本身靈魂就天生強大,又終於練成了人族的功法,有了一定靈魂主動防禦的能力,纔沒有陰溝裡翻船。但也受創不輕,急需調養恢復。

他跑了,帝都燒爲了白地。這一下整個天下可亂了套了。

首先一點,隨着青帝的犧牲,剛剛在人族普及開了的大哥大,突然失效了。

這大哥大雖然是工匠工會做的,但並沒加入什麼科技含量,其本質就是對青帝聲音權柄的一種利用罷了。隨着青帝去世,權柄重新迴歸無主狀態,這些被青帝授權的大哥大也就成了板磚。

由奢入儉難,剛剛習慣了信息化的人族社會,面對這突然變故,完全的手足無措。

更重要,但凡有點見識的,很容易就想到這一切的原因,青帝出事了。

別看帝國是分封制,各地高度自治,幾乎每一個城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權。平時似乎青帝的影響力也就在帝都周邊,和衆皇子鎮守的邊關。

但那是帝國的締造者,是把人族從奴隸都不如的地位,生生一路打來,成爲世界之主的青帝。區區帝王之位根本就不足以承載他的豐功偉績。在堡壘,這種人有一個特殊的稱呼,聖。

那是一種不需要力量,不需要權利,就根深蒂固在每個人心中,被億萬人所敬仰的存在。

青帝死了,對人族而言,就是天塌了。

同時,也是某種枷鎖鬆掉了。

青帝與其說是帝國的統治者,不如說是維持帝國向心力的一種精神寄託更爲準確。

當青帝過世,一些人的小心思迅速膨脹,慾望在增長。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按照帝國的結構,很有可能發展成春秋戰國那種羣雄逐鹿的場面。就像養蠱一樣,合縱連橫,吞小博大。可能帝國就此分裂,也可能亂世中雄主出,平定山河,開創另一番風景。這在堡壘的歷史上上演了無數回了。

但是,一個小小的變故,把帝國拖向了完全不可測的方向。

那就是徐通在門統期間推行的門派政策。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門派早已在帝國成了一種常見的組織形式。甚至已經超出了徐通對門派的定義,發展的更像公司一般。

一個村莊,會建一個門派,村民們守望相助,既能防範偶爾流竄來的野獸和低級遺族,後來更發現,甚至可以一定程度削減城裡的貴族老爺對他們的剝削。與其說是門派,還不如說是一家鄉鎮企業更準確。

有些鎮,還會聯絡幾個村,合力成立一個更大的門派,來進一步的保護自己的權利。

甚至城裡,一些行業也逐漸抱團,以門派的形式抱團取暖。

當某些貴族動起了歪心思,還沒怎麼付諸行動,就是想先招兵買馬,爲將來積攢實力時。卻愕然發現,除了自己家族,竟然召不來人了。

帝國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之前被青帝調節的還不錯,並不算激化。

但這在以前,除了青帝的威望,迫使貴族們有所收斂,對平民壓迫的不算太厲害,留有底線外。更重要的還是力量,還是遺族的威脅。貴族有了保護平民的義務,也就天然具有了統治平民的權利。

但在門派出現後,這事出現了本質性的轉變。

首先就是門派的修煉體系,給了所有人機會,掌握力量的機會。

其次,門派這種新勢力的出現,給了一些平民出身的喚神師額外的選擇。

這些平民喚神師原本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老牌貴族,當護衛。奎森的爺爺奎興已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再加上主家婁爾哈心中有溝壑,纔有了機緣獨立出來建立家族。嚴格來說,當初奎森去七十二軍,也算變相的一種護衛模式。包括其他邊關重鎮從軍,也不過是效忠青帝這個最大的貴族的一種特殊護衛模式罷了。

但是現在,他們完全可以建立,或者加入某個門派,真正成爲一個勢力的掌權人。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徐通推行的門派模式,最核心的,也是最陰險的一點,就是喚起了人們心中的那點自尊心。從最底層,斷了貴族們的根。

當然,這種發酵需要時間的醞釀。事發突然,怕是也只有徐通這些少數人,既有歷史的沉澱,又是始作俑者,掌握着大量一手情報,才能破開迷霧,分辨大勢。

大多數人只是隱隱感覺有了變化,卻也說不清到底怎麼了。

帝國的變化還在醞釀,不是短時間內就會劇變的。但是某些人卻不能等了。

本在遺族平原馳騁的桓帥,在發現大哥大失效後,經歷了他一生最嚴重的一次內心的拷問。

帝國是有皇子的,這是大家承認的青帝繼承者。只不過想比大家漫長的壽命,沒人太當回事。尤其成神後,不再被九百九十九的壽元限制,就更沒人考慮過繼位的事了。

畢竟沒人能夠想象青帝會死,這是想都不會去想的事。

但是,當事情真的發生了。

法理上來說,帝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在前躍之橋的大皇子。

問題是,青帝一共四位有資格繼承的皇子,現在有三位都在桓帥手下供職。

就算桓帥自己沒什麼想法,這三位會不會有想法?手下跟來的那些貴族會不會有什麼想法?更重要的,大皇子鎮守新大門,手握兵權。那位會不會有什麼想法。而且在那邊的不少都是帝國頂級大家族,他們又會不會有什麼想法?

一系列的問題,拷問着桓帥。

作爲從亂世活過來的老帥,桓帥深信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帝國決不能陷入內亂,尤其在這剿滅遺族的關鍵時候。

更重要的,青帝怎麼死的?誰能殺得了青帝。此等大敵還未露面,他們這些掌握着邊關軍力,可謂手握帝國最頂尖戰力的諸侯,怎麼可以亂。

突然間的情報不暢,逼的老帥只能迴歸了最原始的辦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掌控一路大軍,那就只能自己判斷了。

桓帥第一時間找來了青山和丹萱。

在他看來,如果帝國要亂,沒了青帝這個定海神針,那麼唯一有可能,有力量穩定帝國的,只有門派這個新生力量了。當然這種想法也和徐通早早的佈局,以及桓帥和門統緊緊綁在一起,不無關係。

所以他現在需要一個態度,青山的態度。相比於另兩位皇子,反而是這位還未成神的最小皇子的態度極爲重要。他的身後是已經成了氣候的門統,是兩大派,還有一個前門統副統領徐通和他的律山。

對於桓帥來說,如果青山有稱帝之心。那雖然不算是好事,但也不差。他就敢跟着拼一把,畢竟青山手頭的牌面太好了。不說兩大派和徐通的律山,就算憑着現在的門統和奎森的洞玄派與婁爾哈的新七十二軍,就足以釐定乾坤。

如果青山沒有稱帝之心,那就更簡單了,支持大皇子,更是合理合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小的代價,把一切穩定下來。

只是可惜,情況沒向桓帥預想的方向發展。

帝位?對青山來說,根本不存在。甚至他這個門統大統領,要不是遇到徐通這麼一個志不在此,而丹萱更是一心爲了她的五毒教,早就被架空了。

身爲皇子,他天生就擁有着絕高的權利,但也就是這種與生俱來的權利,反而讓他對權利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一切得來的太易,反而不會關注。他反而更關注那些不容易獲得的,例如實力。

所以當桓帥言明青帝出事了,要青山做出選擇。這貨的關注點完全不在選擇上,而是全部精力放在了青帝出事上,當即拉着丹萱,就要藉助青入冥的傳送能力,儘快趕回帝都。一副要去玩命的架勢。

桓帥想讓青山做選擇,可真是找錯人了。

青山雖然作爲青年一代有數的高手,但他的經歷和其他幾位完全沒得比。從小就在亢家接受基礎教育,但也畢竟是青帝親子,不論是不是青龍血脈,享受的待遇都要超過亢家子弟。那可是帝國頂級家族亢家,青帝的本家,可以想象這貨從小過的是什麼日子。

後來覺醒了青龍血脈,更是一躍成了皇子。青帝那平和的性格,周圍大臣的寵溺。可以說青山沒成爲一個紈絝子弟,已經是青帝家教不錯的結果了。

後來出來,成立了門統,就更別說了。徐通幾乎包辦了一切。

所以青山是一個高手,是一個合格的戰士,是一個武者,但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領袖。或者更準確地說,他還是個孩子。他也確實剛成年沒多久。

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徐通就不說了,本就是人造人,從懂事開始就在奮鬥。奎森的經歷,何等的跌宕起伏,正是那些經歷纔打造了他堅定的意志。哪怕丹萱,也是有着悲慘的童年,和對於聖教熾烈的信仰。

相比而言,青山的人生太簡單了,簡單到近乎蒼白。

平時還好,門統有丹萱,有徐通留下的規矩,按部就班就好了。軍隊方面有桓帥,青山要做的就是由着性子戰鬥,單純而快樂的戰鬥。

但遇到大事,遇到現在這樣需要決斷的大事,青山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

桓帥見多識廣,自然看出來了。一聲嘆息,替青山做了決定,支持大皇子。當然也問了丹萱的意思。不過對丹萱而言,青山稱帝自是不錯,一個熟人,一個對門派極有好感的帝王,肯定是好的。但青山明顯不是那塊料,和他接觸最多的丹萱自然知道青山的性格。那麼大皇子也無所謂,青帝我聖教都不在乎,換個小的更無所謂了。

說實話,這等改朝換代的大事,誰都沒經驗。也就是桓帥,深知這事不能拖,不能猶豫,乾脆就按照軍隊炸營一類的突發情況處理了。核心就是速度快,態度堅決,在個別人小心思萌發之初就及時掐滅,決不能擴散。

鎮壓了幾個出頭鳥,用強橫的態度亮明瞭選擇,大軍馬不停蹄,趕向了新大門。桓帥深怕那邊那些貴族再惹出什麼幺蛾子。

不過他的擔心倒是多餘了。

奎森,是絕不希望人族內亂的。而婁爾哈的大局觀,讓他第一時間看清了大勢的發展。兩人一拍即合,大軍重回前躍之橋,直接幫大皇子鎮壓了一切可能的亂子。旗幟鮮明的支持大皇子,支持按規矩辦事。

無形中,帝國最大的一場變故,由於兩撥人的選擇,化於了無形。現在的前線,由於要和遺族打決戰,幾乎聚集了帝國絕大部分的頂級高手,和大量人員物資。可謂多半實力都在此。只要這邊不亂,其他地方就算有點小動盪,也不過癬疥之疾。

這邊算是暫時穩定了,可是某個人卻陷入了危機。

徐通本來待在小世界,悠哉的構想他的三界設計。畢竟後邊的事基本沒他什麼事了,他需要考慮更靠後的未來。

但是隨着青帝身隕,最先受到影響的還不是那些大哥大的使用者,而是徐執。

帝王隕,亂象現,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天道法理。亂世無法,徐執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權柄的變化,通知了徐通。

徐通倒也不知道是青帝出事了,不過能這麼明顯影響天道法理,九成九問題也要出在帝都。所以趕忙出了小世界,聯通堡壘,查詢發生了什麼。

在衛星的高清錄像中,徐通看到了被燒成白地的帝都,看到了那沖天的烈焰,也察覺了衝出火焰的那個細小的人影。

動用衛星一路追查,找到了那個人影藏身之所。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在這合道的關鍵時刻,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要及時排出。

不過徐通心思稠密,他很清楚,如果青帝出事了,那火焰一看就是紅蓮皇后的傑作。這兩人的實力,自己真不一定打的過。如果此人真有力敵青帝夫婦的實力,自己極可能打不過。

所以他也沒逞強的意思,第一時間就向魏雲他們彙報了情況。這才追查了過去。

直接讓徐執撕裂虛空,就追到了昴衝藏身之地。

第二十章 浮雲輕紗第五十章 十死無生之路第五十五章 歐皇與天數第五十四章 以牛換豬第七十七章 打掃戰場第十六章 沒孃的孩子第十六章 全力出手第四十五章 歸來第四章 莫負機緣第六十一章 真香警告第二十三章 孫啓聖典第十七章 權限狗(萬推加更)第六十三章 量身定製第六十章 初露鋒芒第三章 青的面目第八十二章 剝繭抽絲第十四章 終得清淨第十九章 青丘入冥第五十五章 跑,往死裡跑第五十五章 歐皇與天數第五十九章 黎明之前第三十二章 帝都密會第三章 第一次接觸第七十六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第四十二章 人民汪洋第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五章 終章第五十一章 刺客列傳第十二章 漏網之魚第七十一章 接納第一章 不堪受辱第十八章 失算第四十八章 不同的路線第九十四章 心星神咒第十九章 江湖規矩,不新鮮第二十六章 各領風騷第一百零九章 怎能如此簡單粗暴第六十五章 大鬧天宮第三十一章 偶有所得第八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八十一章 種子第六章 不務正業第六十四章 慷慨激昂第八十七章 差錯第八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十七章 謀殺第十九章 江湖規矩,不新鮮第三十四章 招生季第四十三章 不和傻子玩第十章 黑暗中的獠牙第五十九章 遺族救場第七十一章 多謝,再見第三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四章 醞釀第十九章 昴衝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萬般無言杯中酒第二十五章 重大利好第十八章 失算第五十五章 蓄謀已久的突襲第三章 普法之旅第四章 莫負機緣第三十七章 出發與迴歸第一章 邁步從頭越第五十六章 神?玩笑第一百零八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六十九章 入隊慣例第七十四章 失誤,機會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六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七十五章 神力誕生第九十二章 落空與收穫第五十六章 神?玩笑第五章 一夜暴富第七十三章 靈魂反制第三十九章 蔓延的火苗第四十三章 不和傻子玩第十四章 詭異的功法第九十九章 暗流潛入第六十二章 口若懸河第十章 黑暗中的獠牙第五十五章 蓄謀已久的突襲第八章 小小意外第三十一章 讀書的苦惱第十九章 青丘入冥第二十四章 揭破傷疤第四十章 愚者偶得第四十章 獵物第十三章 奎森出遊第九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四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三十五章 入場第五章 琴閣第五章 回家驚變第七十二章 勤勞的巡山使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六十七章 荒謬猜測第十九章 各自努力第八十四章 血佛降罰日
第二十章 浮雲輕紗第五十章 十死無生之路第五十五章 歐皇與天數第五十四章 以牛換豬第七十七章 打掃戰場第十六章 沒孃的孩子第十六章 全力出手第四十五章 歸來第四章 莫負機緣第六十一章 真香警告第二十三章 孫啓聖典第十七章 權限狗(萬推加更)第六十三章 量身定製第六十章 初露鋒芒第三章 青的面目第八十二章 剝繭抽絲第十四章 終得清淨第十九章 青丘入冥第五十五章 跑,往死裡跑第五十五章 歐皇與天數第五十九章 黎明之前第三十二章 帝都密會第三章 第一次接觸第七十六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第四十二章 人民汪洋第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五章 終章第五十一章 刺客列傳第十二章 漏網之魚第七十一章 接納第一章 不堪受辱第十八章 失算第四十八章 不同的路線第九十四章 心星神咒第十九章 江湖規矩,不新鮮第二十六章 各領風騷第一百零九章 怎能如此簡單粗暴第六十五章 大鬧天宮第三十一章 偶有所得第八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八十一章 種子第六章 不務正業第六十四章 慷慨激昂第八十七章 差錯第八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十七章 謀殺第十九章 江湖規矩,不新鮮第三十四章 招生季第四十三章 不和傻子玩第十章 黑暗中的獠牙第五十九章 遺族救場第七十一章 多謝,再見第三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四章 醞釀第十九章 昴衝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萬般無言杯中酒第二十五章 重大利好第十八章 失算第五十五章 蓄謀已久的突襲第三章 普法之旅第四章 莫負機緣第三十七章 出發與迴歸第一章 邁步從頭越第五十六章 神?玩笑第一百零八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六十九章 入隊慣例第七十四章 失誤,機會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六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七十五章 神力誕生第九十二章 落空與收穫第五十六章 神?玩笑第五章 一夜暴富第七十三章 靈魂反制第三十九章 蔓延的火苗第四十三章 不和傻子玩第十四章 詭異的功法第九十九章 暗流潛入第六十二章 口若懸河第十章 黑暗中的獠牙第五十五章 蓄謀已久的突襲第八章 小小意外第三十一章 讀書的苦惱第十九章 青丘入冥第二十四章 揭破傷疤第四十章 愚者偶得第四十章 獵物第十三章 奎森出遊第九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四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三十五章 入場第五章 琴閣第五章 回家驚變第七十二章 勤勞的巡山使第八十五章 歸來驚聞第六十七章 荒謬猜測第十九章 各自努力第八十四章 血佛降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