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萬事俱備

面對送上門來的人才,羅士信想了想道:“我身旁正好缺一個總錄文簿的錄事,先生可否屈就暫且任一個錄事?”

錄事的地位與劉仁軌的參軍事一樣,地位算不上很高,但都是羅士信身旁的重要職位。

馬周性格有些古怪,也因此飽受冷眼,除了個別朋友極少得到認可。雖身懷雄才,卻一直碌碌無爲,反而被他視爲庸才的刺史達奚恕罵的狗血淋頭,胸中苦悶自不用說。羅士信出身與他們一般無二,卻獲得如此成就,本就讓他心中欣羨佩服。如今又待他如此,心中感動,沉聲道:“馬周決不辜負大將軍厚望。”

古人極少自稱自己的全名,只有在情緒到了一定界限,纔會以全名自稱。

收下了劉仁軌、馬周,羅士信也不跟他們客氣,直接將他們帶到都督府的議政廳,給他們介紹給王玄策,然後將無比信任的將繁重的事情交給了他們。

劉仁軌當了近乎兩年遊手好閒的參軍,馬周更是以四處流浪的方式增長見聞,說白了也就是無所事事。

他們懶惰了好幾年了,現在是巴不得手上有着事情做。羅士信將繁雜的三州府事交給他們處理,讓他們感動之餘,對公事熱衷的態度讓習慣了工作壓力的工作狂王玄策都倍感壓力。

劉仁軌、馬周均是天縱之才,儘管從未接觸過都督府的政務,也只有剛開始的時候顯得有些生手,但處理過的結果卻不可謂不準確。

這還不足一星期日,劉仁軌、馬週二人便掌握了各種的訣竅奧妙,如同老手一般,將所有府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馬周還特地擬定了一套處理三州府事的流程,將王玄策、劉仁軌分化出來,處理最新的政務,而他整理以往累積的府事。如此即能第一時間解決最新情況,累積的府事也在不斷的減少。避免了日積月累,新事拖成舊事的情況。

劉仁軌、馬周雖是兩人,但忙開熟手的他們,效率可當十人來使用。

在如何繁雜的事情,到了劉仁軌、馬周的手上都能讓他們剝絲抽繭的以最簡單的方式處理完畢,這份處理軍政要務的水平,王玄策都比之不及。

羅士信在與劉仁軌、馬周的接觸中,逐漸發現他們兩人都是難得人才,能力也各不相同:劉仁軌處理公務偏向長於戰略軍略上的事物,而馬周善於處理後勤政務方面的事情,各有所長。

羅士信分別讓他們處理自己擅長的領域,效率又提高了不少。

前後不過一個月,便是因爲得劉仁軌、馬周兩人的相助,都督府已然算清了楊文幹留下來的爛賬,並且還順利的運轉起來。軍務上的一切動態,三州有多少兵多少戰馬有多少糧食有多少城寨,乃至於有多少將校以及他們的名字都在羅士信的掌握之下,也正式坐穩了慶州都督的職位。

對於功臣,羅士信從不吝嗇獎賞。

短短一個月,他便將劉仁軌提拔爲諸曹參軍事,將馬周提拔爲錄事參軍事,各自都官升一階。

儘管劉仁軌、馬周幹了一個月便升官,羅士信手下的幕僚團卻無人民不滿:這一個月的相處下來,他們已經讓兩人的才華給折服了。就連羅士信麾下的參謀長司馬王玄策亦對劉仁軌、馬周兩人的幹略佩服的五體投地,反過來向他們請教。王玄策爲人機靈口才絕佳又虛心求教,明明地位高於兩人,卻不恥下問的向他們請教。

劉仁軌、馬周都不是那種目中無人的人物,王玄策如此用心,他們也不吝嗇的指點。王玄策天賦本就絕佳,又得劉仁軌、馬周的指點,未來的道路,將會走的更遠。

現在的羅士信真真正正的成爲了一個上位者,軍事交給蘇定方、薛永、莫虎兒,政務交給了王玄策、劉仁軌、馬周,只要過問一下,瞭解大概便成了,細節方面他們會去處理的。也難得的空閒了下來,開始考慮他的下一步計劃了。

這也是身爲都督的責任,大方針大戰略他來考慮,而麾下文武則圍繞着大方針處理細節問題。

“大將軍,朝廷送來了一千套鎧甲,我這裡已經簽收了,數額無錯,不知這一千套鎧甲是撥給哪一軍的,我要有所準備。”馬周今日在清算府庫裡的軍餉,意外得到朝廷送來了千套衣甲的消息。現在還不到三州兵卒更換舊衣甲的時候,也沒有聽說過那一軍缺少衣甲,特地來問個清楚。

“終於送到了!”羅士信興奮的揮了揮拳頭,問道:“一共有多少副。”

“足足一千副!”馬週迴應道。

“才一千副?”羅士信撓了撓頭,嘟噥道:“真夠小氣的。”他也知道李世民雖然支持他在北方行事,卻也不是沒有底線。若要兵有兵,要錢有錢,也不會安排他到這個位子上受罪了,誰幹不是乾的。他獅子大開口,真如長孫無忌說的,沒想過李世民全部兌現。只是儘可能的多要些福利,方便行事。一千副,其實不少了,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在信裡可是要了足足兩萬副呢。

“走,我們看看去!”羅士信心中的計劃是八百副,籌齊八百副,他的計劃就能施行,少於這個數額就有些麻煩,現在有一千副已經夠數了。

來到慶州庫房,馬周指着剛剛入倉的衣甲道:“就是這些,似乎與我們軍的樣式有些不一樣,豔麗了一些。”

羅士信亦不答話,上前取來了一副衣甲,抖了開來。

儘管歷史上記載唐軍步卒將士六成以上的兵卒以鎧甲爲主,着鐵甲率極高,所有朝代中僅次於以步卒爲主要戰力的宋朝,但絕非是這個時代。武德年間,唐朝還沒有如此奢侈,這個時代的兵卒衣甲還是以皮甲爲主。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分爲甲身、甲袖和甲裙。

以往的兵卒衣甲,只要滿足於甲身、甲袖和甲裙這三個關鍵部位,其他的都很隨意,但羅士信手上的這副衣甲,除了甲身、甲袖和甲裙這三個關鍵部位以皮革編制以外,袖子衣領褲腿這些地方都以紅色的絹布整齊的縫製了起來,看上去非常的美觀,就如馬周說的“豔麗!”

羅士信上下左右一瞧,也挑不出什麼毛病,畢竟是精心設計的,古代也沒有非主流的思想,做工美觀都符合大衆口味。

都是大老爺們,羅士信也沒有顧忌其他,直接將自己身上的紫袍官府給脫了,甩手丟給護衛,將手上的衣甲穿在了身上,邊整理着衣袖邊道:“怎麼樣?”

馬周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完全不瞭解羅士信唱的是哪一齣。

“帥不帥氣?”羅士信追問了一句。

馬周嘴角扯了扯,道:“大將軍劍眉朗目,俊雅之中帶着三分軒昂氣度,確實是人中英傑。”他不擅於恭維人,不過羅士信身形高挑,天生的衣服架子,就算是穿着小兵衣甲,依舊有着一股吸引人注目的氣度。

“誰讓你說這個了,我長的如何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還要問你呀!我說的是衣甲,這衣甲怎麼樣?”羅士信帶着些許自戀的說着,不得不說比起他前世那中庸的相貌,羅士信的的確確是難得的帥哥,論及相貌,一點也不遜色李建成、李世民這對帥氣的兄弟。

俏羅成之名,也不是吹出來的。

馬周尷尬的咳了咳,他不怎麼擅長羅士信這種玩笑,自主的過濾過去,重新掃視了一下道:“此衣甲將兵卒皮甲與絹布甲融爲一體,穿着在身上確實美觀大方,還很實用,只是這無必要之功,會不會奢侈了一些?”他專門負責糧草、器械這些瑣事,也瞭解了這方面的知識。

大唐朝有十三甲,共分爲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皁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其中明光鎧是大唐做工最精良防護最得當的戰甲,不但帥氣而是實用,但是因爲做工繁雜,耗資巨大,產量極低,只有個別立了大功的大將在得到李淵的賞賜之後才能夠擁有。

羅士信因爲洺水城血戰與擒拿劉黑闥的戰功,得以受到明光鎧作爲嘉獎。

至於其他衣甲各有妙用,比如鎖子甲擅於防範利箭,細鱗甲對於防範劈砍很有一手等等……

皮甲自不用說,由於輕便、價廉被普遍使用,而絹布甲則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這種鎧甲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爲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兵卒用的裝束。

這批全新的衣甲,便是將作戰的皮甲與絹布甲合二爲一了。即有皮甲的防護力又有絹布甲的美觀。

不過在馬周看來,這種變化卻是奢侈浪費,完全沒有意義。

“你懂什麼!”羅士信白了他一眼,“看着吧,這匹鎧甲會是邊兵崛起的關鍵。”

他說着臉上掛起了深邃的笑容,這批帥氣的士兵皮甲他很是滿意。

第252章 “失蹤”的後續第159章 丟糞坑 押上來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20章 平陽展翅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7章 有錢,任性第188章 屋上有人第6章 司門書令史——劉燕客第148章 火馬衝陣第44章 值得的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59章 一石數鳥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101章 秦王論馬第3章 神秘青年第50章 賊子狼心第230章 遷都?有毛病吧!第2章 暗藏內憂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3章 草原紛爭第8章 大唐秦王第39章 突厥乞降第228章 可我在乎!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35章 洞房趣事第95章 簡單的會晤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34章 安市……楊萬春第5章 石灰顯威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2章 未來發展的發現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4章 霸王之勇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151章 心神不寧第247章 碾壓第200章 挑戰第92章 博弈西城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18章 三城齊攻 送個勝利第4章 不滅國,便是失敗第17章 謀策第273章 遠射狙擊第175章 救災第53章 何來的自信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45章 請求與恐嚇第3章 攻城第117章 義成與頡利第297章 歸寧之期第60章 竟是羅士信?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290章 放下一切的覺悟第251章 李元吉死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80章 換位思考 鷹神之說第36章 各有謀算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7章 勾心鬥角第50章 大唐就交給你了第162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54章 耍什麼聰明第8章 老程的兒子第7章 北上進兵第94章 手刃“軍神”第73章 草原巧遇第49章 拔得頭籌第129章 配平陽如何?第273章 遠射狙擊第160章 殺俘第18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00章 幫着選擇第56章 各耍心計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21章 強將加盟第48章 援兵抵達 甕中之鱉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259章 中山狼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56章 各耍心計第57章 不及一人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54章 心動了第35章 洞房趣事第3章 神秘青年第21章 強將加盟第288章 相互博弈第145章 惡魔奎託斯第201章 三刀敗敵第3章 攻城第4章 霸王之勇第38章 羅藝之死第21章 正面迎擊第150章 完勝奚族
第252章 “失蹤”的後續第159章 丟糞坑 押上來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20章 平陽展翅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7章 有錢,任性第188章 屋上有人第6章 司門書令史——劉燕客第148章 火馬衝陣第44章 值得的第3章 說服,大唐邁向航海時代第一步第59章 一石數鳥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101章 秦王論馬第3章 神秘青年第50章 賊子狼心第230章 遷都?有毛病吧!第2章 暗藏內憂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3章 草原紛爭第8章 大唐秦王第39章 突厥乞降第228章 可我在乎!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35章 洞房趣事第95章 簡單的會晤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34章 安市……楊萬春第5章 石灰顯威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2章 未來發展的發現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4章 霸王之勇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151章 心神不寧第247章 碾壓第200章 挑戰第92章 博弈西城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18章 三城齊攻 送個勝利第4章 不滅國,便是失敗第17章 謀策第273章 遠射狙擊第175章 救災第53章 何來的自信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45章 請求與恐嚇第3章 攻城第117章 義成與頡利第297章 歸寧之期第60章 竟是羅士信?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290章 放下一切的覺悟第251章 李元吉死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80章 換位思考 鷹神之說第36章 各有謀算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7章 勾心鬥角第50章 大唐就交給你了第162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54章 耍什麼聰明第8章 老程的兒子第7章 北上進兵第94章 手刃“軍神”第73章 草原巧遇第49章 拔得頭籌第129章 配平陽如何?第273章 遠射狙擊第160章 殺俘第18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第82章 兩個西貝貨第300章 幫着選擇第56章 各耍心計第115章 朝參會議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21章 強將加盟第48章 援兵抵達 甕中之鱉第78章 更強而已第263章 環環相扣第259章 中山狼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56章 各耍心計第57章 不及一人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54章 心動了第35章 洞房趣事第3章 神秘青年第21章 強將加盟第288章 相互博弈第145章 惡魔奎託斯第201章 三刀敗敵第3章 攻城第4章 霸王之勇第38章 羅藝之死第21章 正面迎擊第150章 完勝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