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李恪非心情愉悅的趕回家中,最近一段時間,女兒李清照雖然解除了禁足,然而卻並未和邪醫範正再見一面,這讓他頗感欣慰。
然而當他剛到李府外,就看到李府外牆壁再一次圍滿了人, 當下一股不妙的感覺涌上心頭。
衆人見到他歸來,立即自動讓開一條道路,當他走到了盡頭,果然看到了一首新詩寫在牆上。
“《相思十誡!》”
李恪非讀着那一句句壓抑至極,又飽含深情的詩句,不得不承認,單單以詩詞之道,範正的確和李清照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然而他可是聽說這一次範正重現華佗絕學,趙煦可是親自前去觀禮,範正和趙煦走得越近,他越感到不安。
良久之後,李恪非冷哼一聲,轉身回到了李府。
“相公!”王氏上前爲李恪非換下朝服,小心試探道,“相公,妾身聽說範正已經重現了華佗絕學。”
李恪非點了點頭, 此事並非秘密, 恐怕早已經傳遍了整個開封城。
“那豈不是說範正已經變法醫家成功,那他和照兒之間的婚事?”王氏急切道。
李恪非搖了搖頭道:“此事莫要再提,無論是範家還是範正都毫無意外的支持變法, 而範正和當今陛下走得太近, 但當今當政乃是太皇太后,最爲反對變法, 李家不能捲入新黨舊黨之爭中。”
王氏皺眉道:“可是太皇太后畢竟已經高齡, 陛下即將親政,屆時陛下定然會推行變法,李家支持變法又如何,更何況這大宋本就冗兵冗官冗費,亟需變法。”
大宋的現狀何止是範正憂心忡忡,就連她這個弱女子都有所耳聞,她不明白爲什麼滿朝諸公卻無動於衷。
李恪非臉色一變道:“婦人無知!你可知道當初官家繼位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最有機會,太皇太后的次子,官家的親叔叔雍王趙顥,而現如今,雍王趙顥依舊盤桓在京城,你當是爲何?只要陛下一日未親政,這天下之主依舊未成定局。”
雍王趙顥乃是高太后的次子,而當今官家乃是高太后的孫子,曾經高太后爲了權力,選擇了支持趙煦繼位。
而如今高太后已經高齡,而官家主張變法又和太后的主張相左,誰能保證高太后不會頭腦一熱行廢立之事。
王氏卻冷靜分析道:“你總是隻顧清名, 又瞻前顧後,官家已經在位數年,已有明君之相,擅自行廢立之事,滿朝文武可會同意,再說廢侄立叔,簡直是天下奇聞。”
“至於新黨舊黨之爭,李家根基淺薄,還想獨善其身簡直是癡心妄想,假如有一天新黨當政,你受到清算的時候恐怕還要受範正庇佑。”
李恪非聞言臉色一變,拂袖道:“婦人之見!”
王氏氣急,暗暗下定決心,定然要教女兒裝病,好好的逼一逼李恪非。
第二日,王氏送走李恪非前去上朝,正準備前往去女兒好好聊一聊。
“啓稟夫人!小姐病了!”
忽然蓮兒匆匆前來稟報道。
“啊!”
王氏聞言大驚,她可還沒有來得及教女兒裝病呢!女兒竟然率先病倒了。
“照兒!”
當下,王氏匆匆趕到李清照的閨房,只見李清照虛弱的躺在了牀上,渾身無力。
“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好好的照顧小姐麼?”
王氏厲聲對着蓮兒責怪道。
蓮兒嚇得小臉一白,連忙道:“夫人明鑑,昨晚小姐非要寫詩,蓮兒勸了好久,直到半夜才寫完,今朝一覺醒來,就病倒了。”
“寫詩?”
王氏眉頭一皺,只見閨房書桌上果然放着一張詩稿。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王氏不禁心中痛惜,自從女兒和範正私定終身的事情爆發之後,女兒的每首詩詞皆有一個愁字,哪裡還有當初寫《如夢令》的清新別緻。
更別說,這一次更是寫詩到半夜,定然是受涼導致生病。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王氏讀着讀着不禁潸然淚下,李清照的身體本來就弱,前一段時間又溺水一次,再加上這一段時間風波不斷,一連串的名篇怎能不消耗女兒的心神,讓本就身體單薄的女兒更加消瘦了幾分。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世人皆看到女兒的詩詞驚豔,而王氏看到這首佳作只有濃濃的心疼。
李清照擺擺手,安慰道:“母親莫要怪蓮兒,女兒只是偶感風寒罷了,歇息一番就好。”
“好,母親這就讓大夫爲你開藥!你莫要再強行寫詩了。”王氏擦乾眼淚,哽咽道。
很快,大夫請來,仔細診斷一番,並未發現病因,只能先按風寒開方抓藥。
蓮兒當即煎藥,李清照配合的服藥之後,王氏這才放心下來。
“母親,女兒請你幫一個忙!”李清照虛弱指着詩稿道。
“母親明白!”
王氏又豈能不知李清照的意思,含淚點頭,當下讓人將這首《醉花陰》寫在了李府外牆壁上。
“李清照回詩了!”
當這首《醉花陰》出現在李府外的時候,開封文壇已經麻木了。
這是一對何等妖孽的情侶,至情至深的情詩一首接一首,壓得開封文壇簡直是喘不過氣來。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看來重陽佳節又添一首名篇!”一個文壇宿老嘆息道。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此句妙絕至極。”
“範正寫詩《相思十誡》,李清照回詩,莫道不銷魂,直言並非他一人承受這相思之苦。”
……………………
開封文壇轟傳這首《醉花陰》,所聞之人不禁如癡如醉,讚不絕口。
“李清照病了,多日不見好轉,而且日漸嚴重!”
忽然一個消息傳來,所聞之人都一片譁然。
“李府請了很多名醫的登門醫治,皆束手無策。”
隨着越來越多的消息傳來,李清照的病情引起衆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