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

第494章 君臣嫌隙

“西昏侯!”

當西昏侯李幹順獻俘於開封城的時候,整個開封城再一次轟動。

雖然上一次的大理國王段正淳也曾經有此經歷,然而任誰都知道段正淳乃是一個傀儡國王,大理真正掌權的卻是高氏父子,可惜段氏父子太過於剛烈,全部身死,段正淳不過是傀儡罷了!

而西昏侯李幹順卻是正兒八經的實權國王,同時西夏也是大宋數十年的仇敵,不同於大宋對大理的態度,自然引起了開封百姓的注意。

然而面對衆人期待的獻俘儀式,範正並沒有在意,反而心思卻早已經飛回了家中,此次出征大半年了,他已經離家多月,早已經對李清照思念成疾。

好不容易等到獻俘儀式結束,範正就迫不及待的趕回家中。

“什麼,範正已經回去了!”趙煦皺眉道。

這讓還想和範正暢談,仔細打探西夏之事的趙煦悻悻作罷!不禁心中暗自腹誹範正重色輕友。

“我回來了!”

範府中,範正剛剛踏入大門,就得到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只見迎接範正的李清照竟然已經身懷六甲。

“你懷孕了!”範正大步來到大着肚子的李清照面前,不由一陣狂喜。

出征之前,李清照就無度索取,範正就隱隱約約有感覺,然而他也沒有細問,卻沒有想到李清照已經懷孕,竟然在他出徵這些時間,沒有透露任何消息。

李清照含笑道:“相公既然在外出徵,妾身害怕亂了相公的心神,並非有意隱瞞!”

範正冷哼一聲道:“爲夫又豈是顧大家而舍小家之人!”

“父親!”

一旁的範直也撲了過來,頓時讓範正的怒火煙消雲散。

範正一把抱了起來,又摟着李清照,看着其已經顯懷的肚子,頓時一股幸福涌上心頭。

前世北宋滅亡,無論是範家還是李清照都蒙受大難,他如今滅掉西夏,已經改寫了大宋的軌跡,相信無論是大宋還是範家都不會重蹈覆轍!

範正回到家中,足足陪了李清照三天,然而他知道,整個朝堂上卻因爲他吵翻了個天。

這三天的時間,朝廷從狂喜之中清醒過來,這纔開始封賞一衆西征有功之人,其他將領和將士都好封賞,甚至就連剛剛招安的好漢營也順利封賞,然而當他們爲西征主帥範正封賞之時,卻發現剛剛立下大功的範正最爲棘手,根本無法封賞!”

“啓稟官家,範大人的確是滅了西夏,然而封賞之事,還請官家慎重!”百官紛紛勸諫道。

百官看着範正的履歷也不禁陷入爲難之中,範正和趙煦年齡相當,還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兩次滅國之功,按照功勞,恐怕連曾布的樞密使給範正都不爲過!

首先,範正自身,其年紀太小,此刻若是封其爲樞密使,日後還有數十年的宦海生涯,以及還有北伐遼國之戰,若是反之到時候,再滅了遼國,到時候,恐怕賞無可賞!

其二就是範家,如今的範家太過於顯赫,範純仁乃是上一任宰相,如今雖然致仕退休,但是影響力仍在,範純禮更是當朝右相,其四叔已經升任爲戶部尚書,而範正剛剛擔任兩浙轉運使,之前滅大理,如今又滅西夏,在軍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

再加上範正的堂兄範正平如今負責將廂兵改造成建設兵團,雖然廂兵戰鬥力低下,但是卻人數卻足足四十萬,若是在範正邪方的加持下,恐怕危害甚廣。

更別是範正乃是醫家的領袖,整個醫家都將爲範正所用。

可以說如今範正的權力比當初的趙匡胤不相上下!這讓百官忌憚不已。

“什麼,範愛卿剛剛滅掉了西夏,爲我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爾等就讓朕打壓於他!豈不是讓朕陷入不義!”趙煦難以置信的看着前來進諫的衆臣!

趙煦自認爲是明君,然而無辜打壓剛剛獲得滅國之功的範正,怎麼看都是昏君的行爲!

楊畏毫不諱言道:“啓稟官家,並非臣等嫉賢妒能,進讒言於範太丞,而是祖制如此,別說是範正,就是微臣處於這個位置,也會對如此對待!”

大宋重文輕武,再加上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宋朝對武人多加防備,而範正如今乃是軍中第一人,自然百官對其多加防備。

蔡京同時進言道:“然也,當年狄青同樣如此,今日範太丞同樣如此!”

新舊兩黨齊心協力,此次一定要徹底壓制範正。

趙煦冷笑道:“難怪我大宋連戰連敗,國力不振,如今範正剛剛滅掉了西夏,遼國依舊虎視眈眈,朝中就開始打壓功臣,此等行爲簡直是自斷一臂,朕絕不同意!”

趙煦乃是主持變法,自然對所謂的祖制不屑一顧,更別說當年朝廷打壓狄青,結果讓一代軍神含恨而終,大宋依舊備受屈辱。

而且趙煦還有更遠大的雄心壯志,那就是他還想一統天下,北方還有更加強大的遼國,還有燕雲十六州並未收復,甚至還有冉冉升起的金國,大宋需要一個連戰連勝的名帥!

再加上趙煦和範正交情莫逆,他對範正的信任超過了所有人。

“官家三思,這並非交情和信任之事,更非我等故意打壓範正,亦並非懷疑範太丞不忠,然而此舉是爲了保護範太丞,更是爲了保護大宋。”章惇出面鄭重道。

“保護範正,爾等想讓朕怎麼做,直接奪取範正所有官職,讓其閒賦在家,或者回醫家行醫,你讓天下如何看朕,三軍將士如何不心寒!日後想要徵遼之時,誰還會爲大宋死戰!”趙煦怒斥道。

趙煦如何不懂得新黨和舊黨的心思,他們此舉或許是爲了大宋穩定着想的一面,但是想要打壓範正的一面卻是千真萬確。

新舊兩黨不由一陣郝然,這也是他們糾結之處,不知不覺中,範正已經成爲朝中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然而大宋卻還有遼國這個勁敵未滅,日後恐怕還需要重用範正之時。

“啓稟官家,臣請辭右相之位!”

忽然範純禮的聲音響起,不由讓滿朝百官不由一震,紛紛詫異的看着範純禮。

他們纔剛剛彈劾範正和範家權勢滔天,已經威脅了朝堂穩定,如今卻被範純禮反將一軍。

你們不是說我範家權傾政軍,那我範純禮辭去相位,爲範正鋪路,看爾等還有什麼話可說。

“範相公莫要衝動!”趙煦霍然一震,連忙勸阻道。 範純禮鄭重道:“啓稟官家,微臣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早有謀劃,微臣擔任丞相已經有四年之久,而在此之前,大宋宰相大多在位一年而已,微臣知道官家不動臣等,乃是爲了朝廷的穩定,然而官家卻不知如果我等久居相位,同樣也是對朝堂不穩。

“再說下面的官員無法晉升,恐怕也會心生怨恨和懈怠,微臣懇請辭去相位!”

章惇臉色大變,範純禮的確是擔任丞相已經有四年之久,已經算是在位頗長的宰相,然而他章惇卻是趙煦親政以來,就已經高居相位,如今更是有十年左右。如果要辭相,那他恐怕纔是最應該辭相的那一位。

“微臣已經位居左相之位太久,特向官家請辭!”章惇被迫出列請辭道。

新黨百官頓時臉色大變,章惇乃是新黨的領袖,他沒有想到範純禮竟然釜底抽薪,以身入局逼迫章惇請辭相位。

伱們不是說,範家權勢太大,讓大宋不穩,範家的權力再大,恐怕也打不過位居宰相之位十年之久的章惇,更別說當年章惇的堂兄章楶,更是當年西北之路的主帥,多次負責平夏城之戰,那時爾等怎麼不說,章家權勢滔天,不利朝廷穩定?

宰相蘇頌無奈一嘆道:“老臣年歲已高,處理政務早就心有餘而力不足,特向官家請辭!”

滿朝百官不由譁然,他們依靠朝堂大義趁機壓制範正的計劃原本萬無一失,就連官家也無法拒絕,如今卻因爲範純禮護犢子的行爲,直接導致三大宰相集體請辭。

“剛剛立下滅國的功臣被羣臣打壓,當朝三大宰相集體請辭,簡直是胡鬧!爾等當朕是昏君麼?”趙煦勃然大怒,怒斥道。

頓時滿朝百官噤若寒蟬!如今的趙煦乃是實權帝王,尤其是滅西夏之後,趙煦的明君的聲望更是達到了頂峰。

趙煦豁然而起,環視一衆百官道:“天下未定,像範正這樣的帥才,就是再多朕也不會打壓!三位宰相忠君爲國,其雖然久居相位,卻讓大宋百業俱興,毋庸置疑。”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俯首道。

“傳旨,範正滅西夏有功,封範正爲鎮西侯,其夫人李清照素有才名,特封五品誥命夫人!如今開封府知府空缺,特命範正爲開封知府!爲國效力!”趙煦直接下令道。

“開封知府!”

不少百官豁然擡頭,開封知府可是大宋權勢最大的知府,當年範純禮就是擔任開封知府,治理開封城有功,晉升爲右相。

誰能想到當初被稱爲範衙內,暗中掌控開封府的範正,如今竟然親自擔任開封知府。

然而不少有心的官員卻對趙煦此舉讚不絕口,朝堂百官忌憚的是範正在軍方的影響力,而按照範正的滅國之功,範正最應該晉升的位置就是樞密使。

而如今開封府知府的位置雖然同樣不遜色於樞密使,但是卻是文官,更難得是範正當初治理兩浙路有功,如今晉升開封府知府也是順理成章。

如此一來,既剝奪了範正的兵權,又讓沒有打壓範正,可謂一舉兩得,簡直是高超的帝王之術。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低頭道,他們害怕趙煦因爲和範正的交情而對範正太過於崇信,而如今看來,趙煦雖然對範正信任有加,但是該有的防範卻絲毫不少。

“官家有旨,範大人滅西夏有功,特封鎮西侯,升開封知府!李大家封爲五品誥命夫人!欽此!”

當趙煦的聖旨到達範府的時候,整個範府卻一片歡慶!

然而範正卻眉頭緊皺,雖然此次範正得到了封侯,並升任開封知府,然而範正卻從中察覺到一絲不尋常的意味。

“伴君如伴虎,相公也要考慮退路了!”李清照聰慧過人,瞬間就明白了範正如今的處境!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爲夫當年在少年的時候就曾經做過此詩,爲夫從來沒有考慮過退路,而且爲夫所有的邪方都是爲了大宋,不過夫人放心,哪怕爲夫有一天失勢,以爲夫的功勞,依舊能夠保全範家!”

李清照將頭埋在範正懷中,低聲道:“妾身現在才明白悔教夫婿覓封侯的真正意義!”

範正用力的將李清照攬入懷中,鄭重道:“爲夫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保護範家和夫人,等天下太平,爲夫就和夫人一起歸隱,夫人吟詩作對,爲夫懸壺濟世,成就一對佳話!”

“好!”李清照鄭重的點頭道。

範正安撫好李清照之後,這才鄭重起身前往皇宮謝恩!”

“微臣範正,叩謝官家天恩!”垂拱殿內,範正鄭重一禮道。

趙煦眉頭一皺,雖然範正一板一眼,並無任何失禮的舉動,然而在趙煦看來卻顯得格外的生疏!”

“你在埋怨朕!”趙煦忍着怒氣道。

在他看來,範正定然是在怨恨於他,明明範正立下了滅國之功,而趙煦卻沒有力保他。

範正搖了搖頭道:“非也,微臣認爲官家應該聽從羣臣的建議,畢竟最不可測的就是人心。”

趙煦頓時怒火中燒,自己明明已經已經全力在維護範正,而範正卻絲毫不理解自己的苦心。

“既然如此,那你就上任開封知府吧!”趙煦大手一揮道。

“微臣遵旨!”

範正當下昂首,走出垂拱殿!

很快範正和官家心生嫌之事立即傳遍了整個朝堂,不少官員頓時心中雀躍,邪醫範正不過是靠官家崇信纔有纔有如此成就,如今範正已經和官家有了隔閡,想必日後定然泯然衆人也。

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7章 清照醉酒第93章 相思疾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08章 義莊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7章 變法小成第76章 趙佶受傷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0章 《臨江仙》第25章 萬貫秘方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7章 清照醉酒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37章 變法小成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54章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71章 醫鬧立法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445章 猛虎宴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39章 高太后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89章 《相思十誡》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430章 螃蟹效應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61章 震天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
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7章 清照醉酒第93章 相思疾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08章 義莊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7章 變法小成第76章 趙佶受傷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0章 《臨江仙》第25章 萬貫秘方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7章 清照醉酒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37章 變法小成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54章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71章 醫鬧立法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445章 猛虎宴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39章 高太后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89章 《相思十誡》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430章 螃蟹效應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61章 震天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