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大軍北進

“起義之後如何?如何保證我們不被金人鎮壓?”

沉默許久的徐童終於再次開口,身上已無之前的一身膽氣。

“徐大人不用太擔心,我們已經跟山東義軍取得聯繫,也跟宿州、亳州宋軍聯繫,南面和東面有他們策應,只要他們有所動作,金人就不敢調集大軍來打興仁府。”聽對方這麼一問,陳沖馬上透露了一些信息,但有所保留。

“駐守興仁府的五萬大軍十天前纔將進犯濟州的六萬宋軍打敗,他們要是回來,我們還哪有命在?”徐童疑慮之下又問。

“宋軍雖從濟州敗退,但未傷筋骨,他們是主動撤退,大軍回撤徐州城,隨時都能再次北上,留在濟州的金軍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回來。”陳沖隨即爲其解惑。

“要是他們以後從濟州回來,我們又如何?”徐童再問。

“沒有以後,十天半月之後,身在濟州的金軍就沒了。到時候徐大人攜完整的興仁府投宋,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勳,升官加爵,高官厚祿,榮耀加身,可比大人在金國雖有留守之名,卻無留守之實要好的多!”陳沖沒有明言,並以名利相誘惑。

“半個月後濟州的金軍爲何會沒了,將軍能否說的明白些?”徐童追問,似乎他很怕濟州的那支軍隊。

陳沖搖頭道:“現在還不是告訴徐大人的時候,如果大人振臂起義,半個月後,自然見分曉。要是到時候濟州金軍不滅,在下獻上這顆頭顱,讓大人送到金人手中邀功,再繼續做你的金人便是。”

“不敢不敢,將軍此話嚴重了!”徐童急忙擺手。

“徐大人做個選擇吧,城內還有不少漢人士兵等着你救命。”話說到這裡,陳沖已不願再多說。

徐童又思慮片刻,再問道:“將軍真能把徐某的妻兒接來興仁府?”

陳沖點頭道:“只要徐大人一句話,在下馬上派人去接。”

“好,徐某跟將軍起義!將軍有何吩咐,徐某照辦就是。”斟酌權衡許久,徐童終於下定決心。

“兩件事,一是即刻傳令,向全城百姓宣告起義!二是與在下同去軍營招降城內漢人守軍!”陳沖當即宣佈兩件事。

徐童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道:“行,徐某馬上去辦。”

“那就有勞徐大人了。此兩件事辦成,徐大人就是興仁府真正的留守大人,日後到了大宋朝堂之上,忘大人莫忘今日之恩情!”陳沖抱拳朝對方行一禮。

“但有來日,徐某怎敢忘記今日之恩遇!”徐童慌忙辭禮。

眼下是亂世,亂世是兵和武人說了算,不是讀書人和文官,況且徐童也不信起義之後,他就能成爲興仁府真正的留守,還是小心些的好。

留守衙門守衛換成了精武軍,在他們的監視協助下,徐童召集興仁府屬官,當衆宣佈起義,與金國朝廷斷絕關係,而後由吏員衙役向全城百姓廣泛宣告。

城內軍營裡的近兩千守軍在徐童到來,宣佈興仁府起義後,有人不服也不理解,頗費一番一口舌,還是沒能將一個將領說服。

精武軍並沒有那麼多耐心,在城門穩固,城內沒有其他反抗勢力之後,一千五百餘將士全部彙集到軍營附近,那個鐵了心要見金軍統帥的將領被精武軍將士射殺當場,其他人頓時不敢動彈。

隨後徐童代表興仁府義軍勸降守軍近兩千人,歸屬陳沖統領。

當晚,降軍反叛,意圖奪城,陰謀敗露,牽頭起事的降軍將領被精武軍當衆處斬,首級傳示降軍,警告衆人:“還想跟着金人做狗的,這就是下場!”

經此一事,降軍內的幾個統兵官全被處死,普通士兵很快被收復。

與此同時,起義後的徐童會同精武軍統領陳沖發佈招募動員,廣招義士加入義軍,抗擊金人,堅守興仁府,共謀大事。

就在精武軍悄然北上兩天後,蘇仲從陳州率軍八千北攻太康,薛望從亳州率軍八千北攻下邑,從東西兩個方向牽制歸德府守軍。

六月二十七日,精武軍順利奪取興仁府的消息送回宿州。

六月二十八日,楊叢義親率從陳州、亳州調集的各一萬軍隊,會同宿州、臨渙等地軍隊,共計五萬人,經臨渙北上豐縣。

同一天,楊叢義派信使入徐州,請李顯忠出兵蘭陵,牽制藤縣金軍。

六月三十日,宿州大軍到達豐縣城下,豐縣縣令率屬官吏員開城歸降。

七月初二,袁華率前軍一萬人兵不血刃,佔據金鄉。

七月初三,楊叢義親率大軍入駐金鄉,同一天袁華分兵五千取成武,餘部轉道向西,直奔興仁府。

七月初四,袁華率軍五千入駐興仁府。

七月初五,楊叢義率四萬大軍直取鉅野,一戰而下。

七月初六,成武宋軍分兵兩千攻單縣,一戰而下,單縣縣官率衆歸附。

同一天,潘誠率軍兩萬從鉅野往東,奪取嘉祥,佔據濟州與興仁府之間唯一的路橋通道。

七月初八,楊叢義分兵四千,北上鄄城縣、鄆城縣,迅速剿滅先前從鉅野、嘉祥反攻兩縣的數千金軍,將兩地完全佔據,留下少量守軍後,大部宋軍撤回鉅野。

同一天,歸德府派兵五千攻成武,未得戰果。

七月初九,歸德府派兵五千攻單縣,激戰數個時辰,敗退而歸。

同日,聚兵滕縣,準備攻取蘭陵,繼而直撲徐州的濟州大軍得知嘉祥被宋軍佔據,後路被抄,放棄攻蘭陵,匆忙回軍,但又不捨藤縣、濟州,於是分兵駐守。

七月十二,濟州金軍發兵兩萬橫渡大野澤,與嘉祥宋軍激戰數個時辰,宋軍慌不擇路,向北邊梁山方向敗退,金軍沒有貿然追擊。

奪回嘉祥的金軍聽聞鉅野也被宋軍佔據,略作休整後,旋即揮軍向西,直奔鉅野,意圖一舉打通濟州與興仁府之間的退路。

當天傍晚,濟州金軍前軍統兵官紇石志寧率軍一萬五千人抵達鉅野城下。

見守城宋軍不多,金軍未及休整,紇石志寧便下令對鉅野發起猛攻,意圖在天黑之前拿下鉅野。

不想宋軍在高牆之上,以強弓勁弩,殊死抵抗,金軍強攻一個時辰,損兵折將,未能破城。

金軍將士從濟州一路急行軍,未及休整,又連番戰鬥,十分疲憊,於是天黑之後便在城下紮營休整,準備養精蓄銳,第二天一早破城,奪回鉅野。

誰知就在當夜,子時左右,鉅野城東門忽然大開,數萬宋軍衝出城門,衝入百丈外的金軍營地。

由於宋軍忽然出城,攻入營地,疲憊不堪正在熟睡的金軍士兵措手不及,很多前營士兵剛剛睜開眼睛,還沒拿到兵器便被刺殺於當地。

金軍前營一刻鐘不到便徹底淪陷,毀於宋軍之手。

中軍大營內,得知宋軍出城偷襲,統兵官紇石志寧很快由驚轉喜,迅速下令:“全軍反擊,奪取鉅野!”

紇石志寧率領的這支軍隊是從北方調來專門駐守興仁府,拱衛汴京的精銳強軍,是以雖然遭受半夜偷襲,但中軍、後軍並未受到侵襲,將令很快得以執行。

只見這支金軍見前軍營地淪陷之後,馬上中軍變前軍,後軍變中軍,擺出攻擊陣型,迎面向直衝過來的宋軍掩殺過去。

雙方隨即在營地之中展開了一場勢均力敵的混戰。

原本這支擁有戰馬的精銳金軍勢力要強於宋軍,但在夜半,又在自己的營地內匆忙應戰,障礙物頗多,根本無法發揮騎戰優勢,反而因爲帳篷燃燒刺激了戰馬行動,使金軍將士大受拖累。

金軍在自己的營地內與鉅野宋軍激戰兩刻鐘之後,忽聽南面有進攻號角響起,一支宋軍忽然從南面出現,從側翼加入混戰。

“將軍,南面出現一支敵軍,人數不下萬人!”宋軍從南面加入戰場的消息很快送至中軍營帳。

“將軍,此地恐怕有埋伏,我們還是先撤推,暫避一時,等弄清情況,明日再攻!”一將官聽聞此軍情,馬上向紇石志寧建議後退暫避。

“城內宋軍不多,傍晚攻城,他們尚顯兵力不足,哪有萬人從南面來襲?不過是趁夜,虛張聲勢罷了,沒什麼可擔心。本來還想明日攻城,既然他們要出城送死,那就成全他們好了。”紇石志寧不爲所動,十分鎮定。

“大人,鉅野情況不明,不可不防,宋軍勢衆,還是暫避爲好。”那將官再次建議後退。

“此地距離宋軍駐守的宿州、徐州至少五百里,他們一向膽小謹慎,敢調宿州、徐州大部分兵力深入鉅野?況且他們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調集幾萬兵力北上,北上偷襲嘉祥、鉅野這一招,不過是冒險爲徐州解圍,想迫使濟州軍隊退出濟州而已,嘉祥宋軍一擊便逃,可見他們的用心,鉅野也不會例外,只是依據堅城拖延時日而已,此番出城正合我意!”紇石志寧不急不躁,耐心解釋。

“傳令,全軍出擊,一舉殲滅來犯宋軍!”紇石志寧高聲下令,意氣風發。

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120章 遇襲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63章 解圍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328章 別無他途第343章 官衣步行第82章 推想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68章 切磋試技第126章 別了第64章 道別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572章 中間人第19章 都是餬口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548章 成親歷史背景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54章 出發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04章 密謀第645章 時機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7章 好消息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398章 驍騎軍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96章 傳訊自救第486章 傷心處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26章 跑商去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04章 密謀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434章 怨歷史背景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29章 初見知軍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123章 送別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19章 都是餬口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92章 紅沙谷第6章 偷雞道長第57章 前門寺第611章 駁斥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
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120章 遇襲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63章 解圍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145章 組建新軍第328章 別無他途第343章 官衣步行第82章 推想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68章 切磋試技第126章 別了第64章 道別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572章 中間人第19章 都是餬口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548章 成親歷史背景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54章 出發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04章 密謀第645章 時機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7章 好消息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398章 驍騎軍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96章 傳訊自救第486章 傷心處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26章 跑商去第23章 兇犯越獄第304章 密謀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434章 怨歷史背景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29章 初見知軍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123章 送別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19章 都是餬口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92章 紅沙谷第6章 偷雞道長第57章 前門寺第611章 駁斥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