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

到了晁家莊,負責後勤的杜遷已經在等候隊伍了,見來了新人,當即過來。

“哥哥,還有衆位兄弟,一路辛苦了,營中已經備好飯菜,大家都在等你們呢。”杜遷說。

晁蓋道:“給孫安和馮升安排的房子可妥當了?”

杜遷道:“早已經安排好了,全新的房子已經打掃完畢,一應傢俱都已經齊備,隨時可以入住。”

軍中頭領並非人人來了都分房子,一般都是住軍營,方便管理,但是也有例外,就是帶家眷的,這樣就會給分房子。

公孫勝帶領大隊人馬回軍營,晁蓋、焦挺、龐萬春、杜遷帶着孫安和馮升的家眷來到晁家莊新村,雖然名字叫晁家莊新村,但是住的並非晁家莊里人,而是軍官的家眷。規劃的都是獨立的小院子,雖然不豪華,但是肯定夠住的。

村口有一個崗樓,兩個士兵站崗,筆直挺拔。大路有拒馬攔着,旁邊有小路可供行人自由出入,看隊伍來了,士兵拉開了帶輪子的拒馬,放衆人進去。整齊的道路能供輛馬車行駛,路兩邊是綠化樹木,移栽的樹木雖然還沒有長好,但是可以預見將來的美麗。青磚紅瓦的院落看起來樸實耐用,院子里正房、配房、竈房、馬廄、廁所一應俱全。

杜遷說:“就這兩棟院落,前後左右都有鄰居,這樣住起來熱鬧,不至於悶的慌。”

龐萬春一看,這孫安安排到自家前院了,沒事的時候可以來找孫安探討一下武藝。不過龐萬春的這個家很少回來,龐萬春的妹妹龐秋霞忙着教育學生,龐萬春整日裡在軍營,哪裡有時間回來。

晁蓋對孫安馮升說:“二位先去看看,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咱再換。”

孫安看都沒去看,對晁蓋拜道:“敗軍之將,承蒙晁團練收留已經是感恩戴德,如今又爲家眷安排住所,孫安感激不盡。”

旁邊馮升道:“我馮升是個粗人,不會說話,但凡以後馮升就跟定哥哥了,聽從軍令,勇敢作戰。”

晁蓋道:“二位不必如此,這都是應得的禮遇。本來杜遷已經在營地爲二位還有項忠、徐嶽準備了接風宴,不過我想二位的家眷一路鞍馬勞頓,正是需要人照料,今天的接風宴就不辦了,推遲幾天再辦。今天二位好好安頓一下新家可好。”

孫安道:“一切按晁團練意思。”

當即,晁蓋安排孫安、馮升先住下。

軍營裡秩序井然,焦挺安排親兵輪流休養,長途跋涉的馬匹也要休養,雖然蒙古馬耐力強但是並非鐵打的,也需要休養生息。

晁蓋倒是沒感覺到累,畢竟晁蓋的身體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晁蓋問:“焦挺,萬春,你們兩個累不累?”

焦挺道:“還成,一路都是騎馬,就是磨的有些腿疼。”

“那還叫不累啊,你不習慣騎馬,還需要時間熟練,你也休息吧。”晁蓋道。

龐萬春騎馬習慣了,也還行,比焦挺強些兒。

第二日就是八月十四,晁蓋帶着龐萬春、武松一路,公孫勝帶着幾個道童一路也去派送月餅,至於吳用正忙活着新軍的訓練、朱武忙碌壯丁的運輸,協調水軍和商隊等等諸多事宜。

龐萬春參加過這樣的活動,武松倒是第一次參加,給困難戶派送月餅這樣的事情還是很新奇的,一路上跟個好奇寶寶一樣。

武松道:“哥哥,我最近可是聽說咱們鄆城縣今年天王米大豐收,平均畝產也有八百斤,僅僅是這一項百姓也富的流油了,再加上什麼稻田養魚,養鵝、養雞、養鴨、養山羊的,這麼多項目還有貧困的百姓嗎?”

晁蓋笑道:“二郎最近整日在軍營訓練,沒有外出。你剛剛說的這些項目基本都很成功,當然了,最厲害有三項,第一是天王米,凡是購買了天王米的農戶平均畝產八百多斤,除掉種子錢,一畝比普通糧食增產四百斤以上。第二個項目就是牛、馬、毛驢的賒銷,去年他們賒回去的大牲口,提高了勞動的效率,節省了勞動力。有的今年就已經下崽了,這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巨大的收穫。第三個就是稻田養魚,一畝稻田平均收了一百五十斤鮮魚,賣給烤魚廠,一下多出淨收入二百多文,家裡十幾畝地就是二三十貫了,這錢足夠娶媳婦的了。”

龐萬春也由衷的嘆道:“稻田養魚讓鄆城變成了魚米之鄉,賣錢不賣錢姑且不論,大傢伙吃魚方便了,大街上的百姓也不是面帶菜色的了。”

“這三個項目得利最大,至於雞鴨鵝養殖普通農戶養的都很少,雖然多有獲益但並不太顯著。”晁蓋說,“今年的貧困戶比去年少了很多,除了老弱病殘,一般人哪怕養五十隻雞也能混口飯吃。”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前面的一個小山村,村裡有兩個需要幫助的對象,一個是七十歲老漢,山老頭。

晁蓋等人到拿着月餅、點心等等慰問品很快就找到了山老頭家,這院子不小也能有個半畝地那樣,院子裡幾十只雞正吃東西呢。晁蓋敲響了柴門,問:“這裡是山大爺家嗎?”

沒一會兒,山大爺從屋裡出來了,道:“誰找我啊。”

山大爺年紀雖然七十了,但是起色很好,身體棒棒的。

“我們是鄆城團練的,這不是過中秋節了啊,我們送來了一些月餅、點心等等。”晁蓋說着讓武松把慰問品拿了過來,晁蓋辦事還是很實在的,慰問是真的慰問,並不是虛情假意的拿那麼一點點的東西瞎胡鬧的。

山大爺道:“來來,院子裡坐。我正想給你們反應這個事情呢。”

晁蓋等三人做到了院子裡的木頭墩子上面,道:“山大爺,你有什麼事情就說吧,能幫你辦的肯定幫你辦。”

山大爺說:“端午節、中秋節、過年的慰問品我都不收了,你給縣裡好好說,我老頭子已經每個月拿三十斤糧食了,再收這慰問品渾身不舒服。”

“這個,山大爺爲什麼不舒服?”武松問。

“你們看看哈,我雖然七十歲了,種不了多少地了,但是有半畝菜地和一畝旱地。旱地種小麥和天王米,今年光天王米就收了八百多斤。平時這些糧食也吃不到,我就用來養雞,養着五十隻雞,這麼多雞每天都下二十多個蛋,隔三差五的有小販來收雞蛋,雞蛋變成錢我也存了點零花錢,所以我不用慰問品了,還是給那些更加需要的人去吧。”山大爺說。

像這樣的情況在鄆城縣還是很多的,許多人家裡日子過得還行,已經不需要慰問品了。看來冬天時候要從新覈實情況了。

一天走下來,送了十幾家子,武松這樣的壯漢都累的腿發酸。

也有些因爲地勢偏僻,土地貧瘠的村子,整個村子都比較貧困,但是由於背靠大山,草多,就因地制宜發展山羊養殖,山羊雖然個頭小,又沒有綿羊長的快,但是抗病強,善於爬山,更適合山地放養。每家每戶的養個十頭八頭的日子也能湊合過了。荒山僻野的開墾一下還能種耐貧瘠的花椒、金銀花、丹蔘等等,這類的東西居然比糧食還貴,收益總是有的。

武松道:“看來只要縣衙和村裡的工作做得到位老百姓的日子還是過得去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晁蓋等看望了困難戶,然後又去慈幼局、養老院等地方去轉悠了一圈,不過這些地方都不需要送慰問品了,他們那都有東西。

看到鄆城飛速的發展,武松很高興。但是龐萬春有一種深深的憂慮。

今年鄆城糧食、畜牧、漁業都發展良好,比去年增加了將近一倍,最近今天時文彬血壓都是高的,每天樂的合不攏嘴了,黃澄澄的天王米實在是太好了,不僅僅能實用,更能釀酒、加工飼料等等,用途太多了,渾身是寶,就連秸稈都是養牲口的好東西。

鄆城縣除了農業大發展之外,更爲重要的是工業、商業大發展,鋼鐵廠、木器廠、防治廠、造船廠、製藥廠、香料廠、飼料廠、瓷器廠等等,雖然大部分的工業都是晁蓋辦的,但是在晁蓋的的帶動下許多有些錢人家也開始陸續辦了一些手工作坊,諸如瓷器、印刷、木器等等,品類挺多。商業上鄆城的商貿城的設立給鄆城商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天南地北的商人齊聚鄆城,共同探討商業的發展。同時商業的繁榮又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積極性。

中秋節就要到了,整個鄆城齊歡騰,其樂融融。但是也有人不高興,宋江就是一個。最近晁蓋風頭太盛,不管是衙門還是江湖,都壓的宋江喘不過氣來了。這天宋江下班正往會走,打算回去讓閻婆惜做個小菜喝點酒呢,正走着突然一個帶着斗笠的漢子攔住了去路,低聲道:“宋押司嗎?”

“是我?你是?”宋江問。

“我們當家的讓我給你送來點東西,還請你收下。”這人說着就帶着宋江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然後從身上拿出一個包袱,道:“我是青州的山裡來的,上次二當家的多謝你救命,送來了白銀五百兩。”

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牛二發跡第一百六十三章 喪門神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呂家投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救濟糧引發的轟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一百六十章 景陽岡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棒甜棗第二百一十七章 焦挺還鄉第四百九十四章 麻煩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四百四十四章 高廉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槍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兵退走第二十五章 練兵練將第四百零九章 收服二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辦證刻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功田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順出海第四百二十章 練兵新濟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松大鬧獅子樓第五十二章 少華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牛二的悲劇第五百五十一章 順利拿下第五十三章 路遇焦挺第八十四章 水輪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牧鴨人出事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黑衣人第二章 大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二百一十二章 衝突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七十七章 安置流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面獸落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鬥董平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浮屠的弊端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三十八章 選擇戰船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看我箭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拿下徐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駐兵扈家莊第二百六十章 糜勝歸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董平起兵第三百七十章 黑龍島部署第五百零二章 取趙縣第三百六十二章 越獄第五百三十二章 準備買船第一百八十四章 魯達威震延安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解祝家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勝清風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時遷偷牛529第三百一十七章 努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三十六章 牛皋的本領第七十七章 安置流民第三百七十七章 連番激戰第八十六章 柴進射虎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龍島的畜牧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解祝家莊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一百三十九章 酒樓遇孟康第五百一十七章 百姓送別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雪原狼羣第八十一章 揚帆出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魯達威震延安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磚破蠻牛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建兩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校場馬戰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十四章 金龍吞天戟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縣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悍死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燕趙男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廣泛招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四百六十五 急先鋒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校場馬戰第一章 托塔天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頭市會議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五十八章 任縣除霸第二百七十五章 雪原狼羣第四百七十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孔明孔亮第七十六章 漁村良港
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牛二發跡第一百六十三章 喪門神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呂家投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救濟糧引發的轟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一百六十章 景陽岡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棒甜棗第二百一十七章 焦挺還鄉第四百九十四章 麻煩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四百四十四章 高廉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槍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兵退走第二十五章 練兵練將第四百零九章 收服二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辦證刻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功田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順出海第四百二十章 練兵新濟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松大鬧獅子樓第五十二章 少華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牛二的悲劇第五百五十一章 順利拿下第五十三章 路遇焦挺第八十四章 水輪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牧鴨人出事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黑衣人第二章 大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二百一十二章 衝突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七十七章 安置流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面獸落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鬥董平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浮屠的弊端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三十八章 選擇戰船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看我箭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拿下徐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駐兵扈家莊第二百六十章 糜勝歸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董平起兵第三百七十章 黑龍島部署第五百零二章 取趙縣第三百六十二章 越獄第五百三十二章 準備買船第一百八十四章 魯達威震延安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解祝家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勝清風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時遷偷牛529第三百一十七章 努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三十六章 牛皋的本領第七十七章 安置流民第三百七十七章 連番激戰第八十六章 柴進射虎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龍島的畜牧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解祝家莊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一百三十九章 酒樓遇孟康第五百一十七章 百姓送別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雪原狼羣第八十一章 揚帆出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魯達威震延安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磚破蠻牛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建兩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校場馬戰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十四章 金龍吞天戟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縣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悍死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燕趙男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廣泛招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四百六十五 急先鋒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校場馬戰第一章 托塔天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頭市會議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五十八章 任縣除霸第二百七十五章 雪原狼羣第四百七十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孔明孔亮第七十六章 漁村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