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

封王啊!

還是有封地,能獨斷專行的那種,跟土皇帝有什麼區別啊?

哪怕淡定如王寧安,也不免怦然心動,只是他和文彥博打交道太久了,知道這個老貨一肚子算計,事情絕不會簡單。

“文相公,我想知道,爲什麼在這時候封王?”王寧安淡然道。

文彥博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二郎,此時封王,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就是拓地幾千裡,朝廷一時沒法治理,派不出官,也駐不了那麼多兵,必須有獨當一面的大才負責,而二郎就是最好的人選。”

老傢伙的話帶着吹捧,但是問題卻很明顯。

突然多了幾千裡的土地,按照大宋的行政區劃,至少能分出五個路,可問題是,這一片土地的人口加起來,還沒有整個洛陽多。

怎麼劃分?

當做一個府,一個路,官員都不夠用,管不了這麼大的地方,但是要多增加一些行政區,人口太少,地方貧瘠,供養不了龐大的官僚體系。

硬要安排,就只能拿出巨資填補虧空。

大宋還沒有這個財力。

所以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也僅僅是增加了隴右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而已。

但問題是按照都護府的模式設計,就要全其部落,順其土俗,讓各部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只要服從大宋的調令就行。

這一套想法,當初在幽州實驗,就已經失敗了。

大宋需要更強有力的掌控地方,還要保護整個絲綢之路,責任重大,想來想去,就只有一個辦法,封王!

就像商周時代的分封一樣,把國土邊緣,新划進來的地區,分封給有功諸王,因地制宜,妥善經營。

王寧安稍微思量,也贊同這個想法,不是因爲他得到了王位,而是目前看起來,只能這麼辦!

“這第二條嗎,自然是安撫軍心。”文彥博嘆口氣,“這一次西北的事情,傷害不小,一些奸佞之徒胡來,就葬送了那麼多士兵,據老夫所知,軍心動搖,有人很是不滿。朝廷要賞罰分明,分封王爵,獎勵有功將士,大家都能提拔受賞,也好化解心中不滿。”

王寧安又點了點頭,這個理由當然也成立。

“這第三嘛,當年收復燕雲,異姓封王,是太宗皇帝定下來的祖訓,陛下想借着封王,緬懷太宗,也算是爭取人心吧!”

王寧安心中一動,看起來有人要恢復太祖一系的皇位,對趙大叔的影響還是不小的,居然連沖喜的主意都想出來了。

他突然好奇起來。

“文相公,有功之臣不止我一個,陛下準備封幾個王爵?”

文彥博陪笑道:“異姓封王,唯有王相公一個,但是還有幾個同姓王。”

“都有誰?”

“這首屈一指,當然是東平郡王了……”

文彥博滔滔不斷,把幾個要分封的王爺,都說了出來。

王寧安封西涼王,駐地在涼州,當然了,此刻涼州還在西夏的手裡,需要搶過來。原則上他的封地東接秦鳳路和橫山一線,向西延伸到沙州,換句話說,整個河西走廊,全都是王寧安的封地。

他起到了一個連接中原與西域的作用,位置最關鍵,權柄最重。

第二個封王的是趙宗景,當然了,他之前也有王爵,但是有了封地,還之前完全不同。趙宗景得了一個高昌王的封號。

坦白講,王寧安知道自己兄弟的半斤八兩,可問題是別人不知道啊!

大家只看到了趙宗景自從十幾年前,出使契丹,南下交趾,這次又帶兵挺近幾千裡,打下一片基業。

趙家的子孫雖多,但是能有如此功績的,也就是他一個而已!

趙宗景受封高昌王,執掌天山南北,論起地盤,還在王寧安之上。只不過因爲慕容輕塵的原因,博斯騰湖毀了大半,蒲昌海也受到影響,必須下大力氣,修整水利,才能站得住腳。

第三位王爺,出人預料,竟然是太子趙曙。

按理說太子封王,是最正常不過的。

比如趙禎,他先受封壽春郡王,加中書令,封升王,判開封府事,至於他爹,真宗趙恆,先後封韓王,襄王,壽王,加開封府尹。

縱觀大宋的太子,或是封郡王,或是封親王,然後執掌開封府,歷練本事,再改成單字名,然後就完成了所有功課,等着老皇帝掛了,就能登基稱帝。

趙曙完成了改名,封王和判開封府,這兩件事還沒有做,主要是他年紀小,又是萬衆矚目,衆望所歸,並不着急。

只是這一次趙禎不知道抽什麼瘋,給趙曙封了晉王,但是卻沒有讓他當開封府尹,而是把他的封地劃在了青唐,並且讓趙曙兼任於闐王!

這個安排,真是讓人摸不着頭腦,陛下到底打算幹什麼啊?

“以往殿下位置穩固,沒人敢窺伺神器,可這次有人把太祖一系推出來,讓陛下很不放心。”文彥博如實相告。

“所以就讓殿下先在青唐歷練,積累軍功威望?”王寧安又問道:“那爲何要兼任於闐王?”

“這個……是于闐國的請求。”

文彥博將西域傳來的消息告訴了王寧安,在大宋的幫助下,于闐有機會復國,可整個于闐國,尉遲氏,成年的龍子龍孫只剩下一個趙力,另外尉遲妍還有兩個穿開襠褲的弟弟。

趙力死裡逃生,得到了大宋的賜姓。由於當初是趙曙發現了他,並且給了他極大地恩惠。趙力覺得自己改了姓,是大宋的臣子,不能擔任於闐王。

尉遲妍女流之輩,那兩個開襠褲的小子,又沒法服衆,尉遲氏的幾個老傢伙湊在了一起,商量了七天,最後他們決定,就此併入大宋,于闐國不復存在!

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一來是于闐人的忠心,二來也是于闐狀況的確很糟,已經沒法獨自成爲一國。

請求傳到了京城,趙禎有感於于闐的忠誠,並不希望于闐滅國,偏偏於闐又找不出一個國王。

所幸就讓趙曙兼任於闐王,正好太子在於闐遺民心中,地位很高,也表示大宋看重於闐,又給趙曙一個歷練的機會,一箭雙鵰。

“還有沒有其他人封王?”

“有,是新興侯趙從鬱,受封哈密王。”

王寧安吸了口,從字輩,是太祖一系!

見王寧安變色,文彥博解釋道:“這個趙從鬱和趙從古不一樣,他很老實,年紀又大了,沒什麼別的心思。畢竟這次趙世邁牽連進去,陛下不得不嚴懲,但是又不能斷了太祖一脈的根兒,纔有這麼一封。”

王寧安立刻明白了趙大叔的打算,別看趙二的子孫對趙大一脈,極盡打壓之能事,但是當年如何,他們心知肚明,趙二一系是理虧的。

這一次趙世邁捲入奪嫡,雖然罪有應得,但是殺了他,殺了趙從古的後人,難免被別人非議,說趙禎趕盡殺絕,不留情面。

畢竟都是老趙家的人,總要給太祖一系留點念想。

封一個哈密王,就可以名正言順,把趙大的後人趕到西域,眼不見,心不煩,倒也是個辦法!

三個老趙家的王爺,加上一個王寧安,一口氣封了四個王,趕上光棍節大酬賓了。

可想而知,大宋一定會熱鬧一段時間。

在四個王爺之中,扣除太子,再扣除哈密王,其實最耀眼的還是西涼王王寧安。

十幾年的功夫,異姓封王,坐鎮西北,當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二郎,你可要抓緊籌備,儘快把涼州拿下來,打通河西走廊,總不能讓自己的封地,手西夏的塗炭吧?”文彥博揶揄道。

王寧安陪笑,“自己的封地自己打,我心裡有數。”

送走了文彥博,王寧安突然沒那麼高興了。

他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

按理說,案子還沒有結束呢,尤其是耆英社,他們湊在了一起,好幾年的功夫,就是這次一個陰謀嗎?

他們幹了多少事情,爲什麼不深究?

無論是推趙世邁,還是私自調兵,都是威脅皇權的勾當,就算表面上案子結束了,暗中也要繼續調查,把一切涉案人員,全都給揪出來。

趙禎怎麼可以高高擡起,輕輕放下,這事情總是有些蹊蹺。

尤其是老文,他沒有把案子處理完,就跑來鼓動封王的事情,還一口氣弄出了四個。

這個老貨可是無利不起早,沒有好處,他纔不會奔波勞碌呢!

那文彥博又打得什麼算盤?

王寧安還在猶豫之時,又過了兩天,趙禎正式降旨,分封諸王,並且下令休息三天,以示慶賀。

就在分封的旨意剛剛下達,趙禎又下了一道旨意,耆英社諸人,不在其位,妄議朝政,所作所爲,是可忍孰不可忍,即刻充軍西域,不得停留,其中富弼的處置最重,全家被貶爲庶民,不得停留,立刻解送西域,永遠不準返回大宋!

王寧安得到了消息,完全傻眼了,頭幾天趙禎還信誓旦旦,要殺了富弼,怎麼會高擡貴手,把富弼給放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寧安一下子就怒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彥博弄權,封王的事情莫非是要替那些老傢伙打掩護?

正在這時候,國舅曹佾,急匆匆趕到了王家,一見面就哭喪着臉,“二郎,沒有辦法了,富弼殺不了!”

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913章 惡鬥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58章 一條漢子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424章 兒皇帝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237章 充軍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43章 野狼谷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703章 裝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611章 闖宮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612章 劇毒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590章 拜師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943章 秀才科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619章 大裁員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553章 入蜀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12章 廚藝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51章 世代忠良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
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913章 惡鬥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58章 一條漢子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424章 兒皇帝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237章 充軍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43章 野狼谷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703章 裝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611章 闖宮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612章 劇毒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590章 拜師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943章 秀才科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619章 大裁員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553章 入蜀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12章 廚藝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51章 世代忠良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