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祭靈(下)

被俘的交趾官吏拖着一行靈柩大車,在遍及全場的罵聲中艱難行進。千夫所指的滋味,這些交趾官吏想必沒有見識過,不時有幾人嚇得軟了腿,癱在地上掙挫不起,但很快就被隨行的士兵們用皮鞭抽了起來,再拖着纖繩向前走去。而見到交趾官吏被抽打,看臺上便一片高聲叫好,顯見得這些鞭子是大快人

四周的百姓們破口大罵,但點兵臺上,所有的頭領們卻無人激動。商隊被屠殺的真正起因,在東海軍的高層中也都通報下去。對於以朱明爲,在李乾德的晚宴上酒後失言,進而害了整支商隊的三個人,東海軍的高層們半點同情也沒有。就算是朱聰,對於他弟弟造成的大錯,也無話可說。只能掏出私囊,在下給商隊成員的撫卹金中,添了自己的一份。

不過所謂的酒後失言,也僅僅是直接誘因。真正導致商隊被害的,還是東海兩面倒賣軍械的行爲,如果趙瑜沒有把刀槍箭弩販運到占城、真臘,當然也不會造成現在的結果。若是追根究底,真正造成一百七十餘人枉死的,應是東海軍自己。所以,這個內情不得不是嚴格保密,要是被泄露出去,對交趾一戰的義理基礎可就要完全崩潰,而趙瑜爲的東海高層的名聲,當然也免不了要大打折扣。靈柩車隊在點兵臺前停步,趙瑜率衆而下,行至車前,一一灑酒祭奠。行動間神色莊重,祭禮時一絲不苟。幾百個交趾官吏退在一旁,跪伏於地,臉貼着地面,大氣也不敢出。

看臺上,一個外來的商客乍舌:“趙大當家果然威風,那些個交趾官兒怕是隻有見到天子時,纔會這般恭敬罷”

“那是當然的”附近的一個東海百姓傲然道。:“我加大當家燒了升龍府,殺了十萬交趾兵,連交趾王都捉將來了,他們哪敢不服?”趙瑜被誇,他彷彿自己也被贊着,感覺上也是與有榮焉。

趙瑜在東海的名聲其實極好。也甚受愛戴。一方面有宣傳之功,另一方面,趙瑜也的確有許多仗義疏財、救助百姓的舉動,東海上下受其恩惠者難以計數。何況,他的戰功赫赫,自起兵以來未嘗一敗,文治武功都有可贊之處,尤其是今次爲商隊復仇出兵的舉動,更是大得民心。不論是浙人福佬。還是粵人民,都爲此戰勝利而歡欣鼓舞。不同地域間的隔閡,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趙瑜護家地行爲。也使臺灣島上的百姓們終於初步默認了自己東海人的身份,而他起家的根基,也就在這時候纔算真正紮下。

拜祭之後,趙瑜領衆回到臺上,靈柩大車重新被拉動,緩緩的停到了校軍場的邊緣處。鼓號聲重新響起,今日真正地壓軸好戲,這時纔剛要上演。

校軍場中,近萬對目光同時聚焦在入口處。隨着人們的期待,兩隊甲士當先持槍而入,從入口直到點兵臺前,整整齊齊的排了兩列,中間留出了一條兩人寬的通道。

甲士們穩穩站定,兩個士兵領着一個身穿十二章衣、頭戴通天冠的老者,走進人們的視線。老者佝僂着身子,踉踉蹌蹌的,一條白練搭在他脖頸上。虛虛纏住雙手,表明了他俘虜的身份。他在兩列甲士之間的通道走着,每向前行了三步,就跪下來叩拜一次,五體投地,神色恭謹之極。

趙琦在臺上,看着那老者三步一叩地慢慢走近,冷冷道:“想不到李乾德還真是能屈能伸,他以爲這麼做。我們就會饒他一命嗎?”

趙瑜輕笑道:“人老了。自然會貪生怕死起來,千古艱難唯一死我給了他一點活命的希望。他的臉都可以不要了。”

“他好歹也曾是一國之君。還自稱過大越皇帝怎麼連點氣節都沒有?”

“從古到今。可曾有過一個有氣節地降王?”趙瑜地笑容更加寒冷。

由於要叩拜。李乾德走得卻是甚慢。四周看臺上地民衆只有低低地交頭接耳聲。沒有一人大肆喧譁。前面他們對着一羣交趾官吏破口大罵。但見了正主反倒沒有罵聲了。李乾德畢竟曾是一國之主。他地身份對於連七品知縣都沒幾人見過地平民們來說。猶如高居雲中之人。就算是已經成了階下囚。圍觀地人衆也不敢多加輕侮。

整整兩刻鐘過去。李乾德終於走完百來步地距離。他跪伏在臺前。三拜九叩。大禮參拜。這禮節。完全是僭越了。李乾德有着大宋郡王地身份。按禮制。能得他叩拜地。只有宋帝一人。不過趙瑜卻不在乎那麼多。其他頭領也覺得理所當然。而最有可能提出反對意見地陳正匯。卻也沒有多言。而是看着李乾德把整套朝覲面聖地禮節完成。

等其叩拜完畢。兩個領路地士兵上前繳令:“稟大當家。降王李乾德帶到”

鼓號聲再一次停了下來。所有人地目光都集中在趙瑜身上。李乾德是生是死。就等他一言而決。趙瑜靜靜等了片刻。待所有地雜音一齊消去。整座校兵場寂靜無聲。才一擺手。高聲喝道:“拿去”

聽到趙瑜的聲音,李乾德不敢置信的猛然擡起頭,正要大聲喊叫,身邊的兩個士兵便一把把他架起,一團麻絮塞進他嘴中,不論他想要說些什麼,都被堵在了喉嚨裡。幾個士兵同時動手,褫冠解帶,把交趾王身上地袞冕一一扒去,只給他留下一套白色小衣,披頭散着,如拖豬狗一般拖向靈柩車隊前。

靈柩車隊前,一根竹竿已經豎起,深深的插進地裡。一個身穿紅衣的劊子手帶着幾個助手已等在竹竿下。等李乾德拖至,助手們便壓着李乾德的四肢,把他硬生生的埋進一旁早已挖好的坑中,填上土後壓實,只留着顆花白的頭顱在外。竹竿被掰彎下來,一個助手用一條結實的細麻繩,把竹竿的杆頭和李乾德地頭繫住,牢牢綁定。這是交趾特有地處刑方法,也是東海商隊的成員曾經受到過地刑罰既然要報復,就報復個徹底,這也是趙瑜的意見。

行刑前的預備工作全數完成,劊子手把一柄大斧抗在肩上,等待着趙瑜最後的命令。

“斬”趙瑜輕喝。

“斬”他身邊的頭領跟着喝道。

“斬”所有的東海官兵們齊聲大喝。

劊子手舉起大斧,手起斧落,斧刃貼地而過。一道血柱隨即噴起,竹竿復回筆直。花白的頭顱隨着竹枝左右搖晃,曾經的交趾國王,現如今的東海俘囚,在另一個歷史中,作爲享國五十餘載的明君,而留名青史的大越皇帝,現在就被懸於竹竿之上。“這只是個”遠望着竹枝搖擺,趙瑜自言自語輕聲說道。天下間的國主君王,不知凡幾。今日,李乾德開了一個頭,日後,隨着他前進的腳步,吊在竹竿頂端的國君級,不知還會有多少。

失去了遮蓋的頸腔還在噴濺着血液,見到這一幕的交趾官吏,個個噤若寒蟬,俯帖耳,而看臺上的百姓卻一陣轟然。

“萬歲”一片嘈雜聲中,不知誰起了一個頭。

隔了片刻,第二聲萬歲也被喊了出來。

緊接着,高呼萬歲的口號在四面的看臺上同時響起。剛開始,還略有混亂,但很快就和成了一個節拍。

“萬歲”

“萬歲”

極有節奏的呼聲震天響起。狂熱如同傳染病一般,在看臺上快散播着。很快,這狂熱也感染了場中的軍隊,士兵們再也忍耐不住激動的心情,也開始振臂高呼。

趙瑜在呼聲中,閉起雙眼,靜靜享受着。他喜歡這萬衆歡呼的場面,他喜歡被人頂禮膜拜的樣子。

千餘年前,漢高祖劉邦在家鄉看着始皇帝的車駕駕臨,在萬民的叩拜中,立下了誓言:“大丈夫當如是焉”

而霸王項羽,面對始皇帝浩浩蕩蕩的巡國大軍,所說的則更爲直接:“彼可取而代之”

但凡有點野心的豪傑,都會憧憬着萬衆朝拜的場景。而趙瑜也在想象着,若是日後真的坐上汴京城中那個最高的位子的時候,歡呼聲不知會比現在響亮多少?

他想像着,更期待着

政和七年二月十五日,東海誅交趾王李乾德於基隆。此信一出,哄傳天下。消息傳入汴京城中,宋帝趙佶坐立不安,連夜召集衆相,細商對策。而趙瑜的名字,也終於進入了大宋百姓們耳中。尤其是廣西、廣東,由於多年受交趾侵害,苦於乾德已久。東海爲其復仇,感恩戴德者不在少數。邕州、欽州的百姓中,甚至有爲趙瑜私立長生牌位者,官府禁之不絕。

自這一日之後,投奔東海的豪傑好漢,絡繹不絕。而讀的士子們,也不在少數。在爭奪天下的勢力中,東海也終於走上了前臺。

第7章 四方(上)第21章 文治(下)第17章 豐收(上)第9章 綢繆(上)第12章 靖安(下)第9章 綢繆(上)第28章 焚城(上)第47章 江山(中)第14章 包圍(中)第3章 老種(下)第39章 湄嶼(下)第30章 西路(完)第34章 覆亡(上)第6章 西路(三)第23章 傳承(五)第17章 軒波(下)第13章 父兄(上)第54章 九五(上)第39章 帝位(上)第8章 敵至(下)第25章 野心(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30章 人心(上)第31章 中秋(上)第39章 故人第34章 出戰(上)第4章 西路(一)第22章 武功(上)第23章 傳承(五)第26章 開春(上)第13章 西路(五)第28章 攤牌(上)第15章 翻牌(下)第13章 西行(下)第44章 餘波(下)第39章 土着(下)第22章 球賽第11章 孤舟(上)第25章 俘王(上)第45章 蔡攸(下)第41章 後續(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17章 神機(中)第4章 東京(上)第26章 野心(中)第18章 豐收(下)第5章 西路(二)第6章 對手(下)第2章 奇襲(下)第4章 奪城(下)第21章 陣線(下)第34章 覆亡(上)第34章 經濟(中)第32章 輕取(下)第8章 敵至(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43章 交涉(上)第30章 連橫(下)第35章 改變(下)第20章 開局(中)第43章 改制(下)第54章 九五(上)第32章 故鄉(上)第17章 豐收(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3章 西路(五)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37章 湄嶼(上)第30章 人心(上)第3章 奪城(上)第28章 星火(中)第37章 決戰(下)第20章 勇氣(上)第33章 經濟(上)第43章 改制(下)第23章 武功(下)第33章 南行(上)第5章 未來(上)第6章 西路(三)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7章 先鋒(上)第40章 後續(上)第14章 翻牌(上)第41章 後續(下)第6章 未來(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0章 義學(上)第7章 先鋒(上)第24章 突遇(上)第17章 遭遇(下)第1章 夜話(上)第22章 戰船(下)第4章 新港(下)第7章 紛亂(下)第41章 內附(下)第26章 傳承(完)第10章 綢繆(下)第7章 先鋒(上)第35章 移民(下)第47章 江山(中)
第7章 四方(上)第21章 文治(下)第17章 豐收(上)第9章 綢繆(上)第12章 靖安(下)第9章 綢繆(上)第28章 焚城(上)第47章 江山(中)第14章 包圍(中)第3章 老種(下)第39章 湄嶼(下)第30章 西路(完)第34章 覆亡(上)第6章 西路(三)第23章 傳承(五)第17章 軒波(下)第13章 父兄(上)第54章 九五(上)第39章 帝位(上)第8章 敵至(下)第25章 野心(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30章 人心(上)第31章 中秋(上)第39章 故人第34章 出戰(上)第4章 西路(一)第22章 武功(上)第23章 傳承(五)第26章 開春(上)第13章 西路(五)第28章 攤牌(上)第15章 翻牌(下)第13章 西行(下)第44章 餘波(下)第39章 土着(下)第22章 球賽第11章 孤舟(上)第25章 俘王(上)第45章 蔡攸(下)第41章 後續(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17章 神機(中)第4章 東京(上)第26章 野心(中)第18章 豐收(下)第5章 西路(二)第6章 對手(下)第2章 奇襲(下)第4章 奪城(下)第21章 陣線(下)第34章 覆亡(上)第34章 經濟(中)第32章 輕取(下)第8章 敵至(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43章 交涉(上)第30章 連橫(下)第35章 改變(下)第20章 開局(中)第43章 改制(下)第54章 九五(上)第32章 故鄉(上)第17章 豐收(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3章 西路(五)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37章 湄嶼(上)第30章 人心(上)第3章 奪城(上)第28章 星火(中)第37章 決戰(下)第20章 勇氣(上)第33章 經濟(上)第43章 改制(下)第23章 武功(下)第33章 南行(上)第5章 未來(上)第6章 西路(三)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7章 先鋒(上)第40章 後續(上)第14章 翻牌(上)第41章 後續(下)第6章 未來(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0章 義學(上)第7章 先鋒(上)第24章 突遇(上)第17章 遭遇(下)第1章 夜話(上)第22章 戰船(下)第4章 新港(下)第7章 紛亂(下)第41章 內附(下)第26章 傳承(完)第10章 綢繆(下)第7章 先鋒(上)第35章 移民(下)第47章 江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