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發而動全身。

大宋貶抑武將政治地位的目的是爲了貫徹實施重文輕武的國策。重文輕武的國策體現在兵制上,就是樞密院的掌兵制度,就是以文制武,用文臣來監督和制約武將。

如果武將的政治地位提高了,那麼武將的權力隨之增長,國策隨之也要由“重文輕武”改爲“文武並重”,而“文武並重”的國策勢必影響到兵制,現行兵制隨之就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也就是說,樞密院的掌兵制度要修改,要廢棄“以文制武”這個貫穿整個兵制的基本策略。

皇帝迫不得已,答應提高武將的政治地位,他想當然地以爲提高武將的品級影響不了根基,但接着他就發現,這是李虎設下的一個陷阱,一個深不可測的陷阱,一個完全顛覆大宋根基的陷阱。他跳進了這個陷阱,然後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按照李虎的奏議,軍職品級大幅提升,看上去很簡單的一件事,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根本行不通。

大宋政治和軍度的精髓所在就是“地方分權,中央集權,臣僚分權,皇帝集權”。這個基本國策深入政治和軍事制度長達一百多年,造成大宋官制和兵制極其複雜,任何變革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是提升軍職品級這件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同樣如此。

大宋軍隊,從軍種來說,它禁軍、廂軍、鄉兵、蕃兵、土兵之分;從軍隊編制來說,有系將禁軍和不繫將禁軍,這兩者編制不一樣;從軍隊組成來說,有單純的禁軍,有諸軍種混合,比如折家軍就包括上述五個軍種;從軍隊體系來說,有中央禁軍體系,有虎烈軍這樣的藩鎮軍隊有契丹大王府、海大王府這樣的蕃軍;中央禁軍體系也很複雜,有中央衛戍軍,有邊疆鎮戍軍,有戍守地方的軍隊。

中央禁軍體大宋地方制度密切相連。軍職品級的提升牽涉到了禁軍體系,也必然牽涉到了地方行政制度。

大宋的地方制度看上去是路、府軍和縣三級事實上只有兩級,“路”事實上不能做爲一個行政級別。

大宋地“路”有安撫使路轉運使路之分。安撫使路是按軍事部署來劃分。轉運使路是以財政需要來劃分。安撫使路遠比轉運使路要多。在以安撫使爲主地“路”上帥司統領一路禁軍。依常例。帥司長官還兼任本路大府地知府。而知府又兼任本府兵馬都總管領本府廂軍。同理。州一級地知州也兼任本州兵馬轄。統領本州廂軍。

路一級地安撫使。府州軍級地知府、知州是本地方地文職軍事長官。武將只能做副職。但是。做爲主掌地方軍事地安撫使和主掌地方軍政地知府、知州。他們地行政級別卻非常混亂。

在軍政兩個體系都要“分權”。在軍隊更要“以文制武”以知府、知州雖然兼任地方軍事長官。但在軍政兩個方面們都直接聽命於中央。他們和“路”一級地“四司”府署沒有直接隸屬關係。同時中央爲了限制知府、知州地權力。設通判爲副職以通判來負責具體行政事務和監察州府。通判也直接聽命於中央。這樣一來。從理論上說。知府、知州算是臨時性地差遣。不是常設官職。因此。知府、知州地具體行政級別。就由他們地寄祿官或散官階來確定了。這一職務可以低爲七品。也可以高爲三品。

在此舉個例子。比如蘇東坡。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年)。蘇東坡貶官後起復。以正七品地朝奉郎知登州。而在哲宗元佑四年(公元089年)。蘇東坡則以正三品地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安撫使也是一樣。依照大宋律。安撫使總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者即可。太中大夫是從四品地文散官。也就是說。安撫使地品秩可以是從四品。也可以高達正二品。

安撫使是路一級地軍事長官。知府、知州是府州一級地軍政長官。這都是職官。按道理應該有具體地行政級別。但大宋爲了“分權”。爲了互相牽制。爲了最大程度地削弱地方權力。硬是把具體地常設職官。變成了臨時性地非常設職官。結果權力是集中到了中央。但弊端也非常嚴重。地方上機構臃腫職能重疊、行政效率低下。軍隊裡也是一樣。尤其它地指揮系統。更是混亂不堪。

由此可知,軍職品級的提升,牽扯麪太大了,就大宋這種複雜的軍政制度來說,無法操作。

李虎以當前形勢的需要,以軍隊戰鬥力的需要,理所當然地提出改善武將的政治地位,要求重新設定武將的品秩,豈不料,這看似一個不經意的變

撬動了整個大宋體制。

皇帝醒悟過來了,李虎的目標其實不是提高武將的政治地位,而是以此爲契機,實施變革,顛覆大宋體制,但他醒悟得太遲了,以他現在的處境和實力來說,他已經無力阻止李虎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

皇帝和中樞大臣一致同意提高武將的政治地位,接下來,就是具體操作問題。

李虎拿出了第二個奏議,軍政分離。

很顯然,要想改變龐大的大宋體制,需要充足的條件和漫長的時間,而變革也要在不斷的摸索、總結和完善中緩慢進行,目前臨時朝廷沒有這個條件,也沒有這個時間,當務之急是生存,是馬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而要打下這個基礎,需要軍隊,需要通過戰爭來贏取,因此,當前迫切需要提高武人的政治地位,凝聚武人的力量。

爲了達到這個,就要在當前條件下想出對策。

當前大宋分裂,中土陷入亂,中央失去對地方的控制,而地方因爲長期沒有行政長官,沒有軍權和財權,基本上沒有抵抗力,這從河北戰場就能看得出來。

年初金軍入:,因爲河北禁軍無力抵擋,黃河防線失守,金軍一直殺到了汴京城下,河北四鎮全部失陷。後來,中央雖然放權,允許河北各地募軍抗金,但大宋體制的力量太強大了,所謂的放權也不過是權益變通之計,河北軍民被腐朽的體制捆住了手腳,根本沒辦法抵禦金軍的攻擊。

這種形勢下,李虎要想在河北打場勝仗,要想在黃河防線堅守更長的時間,要想盡快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必須發揮軍隊的全部力量,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軍政分離。

李虎有這樣的想法很常。他從遼東崛起之日開始,就是靠軍隊打天下,其後不管在遼西還是在代北,都是軍政合一。現在地盤大了,軍政合一不行了,爲了確保軍隊的戰鬥力,軍政必須分離。軍隊一門心思打仗,而臨時朝廷則一門心思籌措糧草,保證軍隊的需要。

這是亂世,在亂世中生存實力,實力的基礎是武力,沒有強悍的武力必定敗亡,所以大宋那一套不行了,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只能加速大宋的敗亡,而在軍隊裡的分權和鉗制則會削弱軍隊戰鬥力,會進一步加快大宋的敗亡,但大宋體制是個龐然大物,它就象一頭垂死掙扎的野公牛,它在奔跑之中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令人恐懼,讓它停下來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砍斷它的四條腿,雖然這種辦法會傷及自身,但總比讓它一頭衝進懸崖屍骨無存要好。

分離,從中央到地方,軍政自成體系,互不干涉,互不牽連。

朝廷分東西兩府,東府主政,西府主兵。東府長官是宰相、副相,其下有門下、中書和尚書三省。西府長官是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下設十二房。

東府的政務由宰相、副相負責,近期主要事務是遷都,建新都,徵繳更多的錢糧,其中包括進行財經賦稅制度的變革,以收買人心,設法控制更多的州縣。全方位的變革則要等待合適的時機,最起碼要等到定都長安之後。

西府的事則非常麻煩。

軍政分離,體現了文武並重的基本國策,但如果完全廢棄“以文制武”之策,顯然矯枉過正了,武將極有可能擁兵自重,所以在軍權的分配上,必須慎之又慎,以防重武輕文,武夫橫行,重現晚唐、五代兵禍連接之亂。

當年太祖,太宗皇帝用了幾十年時間才完成了樞密院三衙體制,這個兵制的特點就是分權。樞密院主掌兵藉、虎符,三衙管領諸軍,率臣主掌兵柄,把兵權一分爲三,“兵符出於密院,而不得統其衆;兵衆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至於率臣,主掌的則是戰場指揮權。

樞密院有“發兵之權”,三衙有“握兵之權”,率臣有戰場指揮權,但在大宋一朝,率臣基本上都是文官,大宋靠這種“以文制武、兵權分立”的兵制,消了綿延二百多年的內部兵變,趙氏王朝得以延續了一百六十餘年,但是,這種兵制的弊端也非常可怕,一百六十餘年後的今天,大宋無兵可用,大宋甚至無力抵禦女真人,在金軍第一次入侵中,汴京就被圍攻了一個多月,這是大宋人做夢也想不到的事。

樞密院三衙體制的弊端到底在哪?大宋軍隊爲什麼不堪一擊?這個問題解決,軍政分離對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幾乎沒有作用。

第28章 吃了去死第87章 閹豬的小方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58章 舉旗造反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87章 人比黃花瘦第90章 再等等第8章 追殺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97章 退敵之策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75章 仇人是誰?第94章 母愛第21章 盟約就是一張紙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88章 臨陣磨槍第20章 南征之議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23章 再攻大同第74章 藩鎮第24章 馳援信都第29章 歷史的洪流第3章 老營主帥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20章 焦慮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99章 失算了第11章 蕃化漢人第98章 合法掠奪第27章 虎烈五軍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99章 大旗第84章 舉步維艱第29章 察哥的決斷第82章 中原攻略第67章 你是個瘋子第44章 緊迫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65章 跛子第67章 暗度陳倉第81章 大家庭第93章 點火第92章 誰騙誰?第14章 儒家學派第63章 一線曙光第23章 根源第35章 北上蘭州第50章 糧道第21章 海盜第100章 處驚不變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44章 緊迫第43章 最好的選擇第79章 逆轉第53章 深陷局中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44章 隱患的出現第36章 虎王瘋了第86章 李清照第57章 前後夾擊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1章 身在局中第4章 子夜時分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94章 兩跛子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7章 你喜歡她?第12章 庸人自擾第48章 東線調兵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76章 狼煙升起第20章 汴京風雨第53章 北岸紮營第23章 耶律大石第38章 翻手爲雲第70章 濮陽戰場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66章 欺騙第98章 合法掠奪第8章 方寸大亂第32章 反攻第68章 致命的誘惑第22章 質疑第65章 岳飛和他的兄弟們第5章 時機第58章 陷城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90章 身先士卒第36章 迷霧散盡第30章 王者之淚第94章 你還不如一條狗第52章 海上第30章 副元帥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6章 逃走一個第14章 跟着美女混
第28章 吃了去死第87章 閹豬的小方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58章 舉旗造反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87章 人比黃花瘦第90章 再等等第8章 追殺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97章 退敵之策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75章 仇人是誰?第94章 母愛第21章 盟約就是一張紙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88章 臨陣磨槍第20章 南征之議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23章 再攻大同第74章 藩鎮第24章 馳援信都第29章 歷史的洪流第3章 老營主帥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20章 焦慮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99章 失算了第11章 蕃化漢人第98章 合法掠奪第27章 虎烈五軍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99章 大旗第84章 舉步維艱第29章 察哥的決斷第82章 中原攻略第67章 你是個瘋子第44章 緊迫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65章 跛子第67章 暗度陳倉第81章 大家庭第93章 點火第92章 誰騙誰?第14章 儒家學派第63章 一線曙光第23章 根源第35章 北上蘭州第50章 糧道第21章 海盜第100章 處驚不變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44章 緊迫第43章 最好的選擇第79章 逆轉第53章 深陷局中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44章 隱患的出現第36章 虎王瘋了第86章 李清照第57章 前後夾擊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1章 身在局中第4章 子夜時分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94章 兩跛子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7章 你喜歡她?第12章 庸人自擾第48章 東線調兵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76章 狼煙升起第20章 汴京風雨第53章 北岸紮營第23章 耶律大石第38章 翻手爲雲第70章 濮陽戰場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66章 欺騙第98章 合法掠奪第8章 方寸大亂第32章 反攻第68章 致命的誘惑第22章 質疑第65章 岳飛和他的兄弟們第5章 時機第58章 陷城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90章 身先士卒第36章 迷霧散盡第30章 王者之淚第94章 你還不如一條狗第52章 海上第30章 副元帥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6章 逃走一個第14章 跟着美女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