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金廷

說起來這個術虎高琪,可算是大金國的一個重臣了,他在大安三年(1211)蒙古軍入關,帥軍入衛中都,升元帥右都監。貞祐元年(1213)因連戰失利,懼爲權臣紇石烈執中所殺,於是便悍然發動政變,殺掉了紇石烈執中。然後上奏金宣宗待罪,金宣宗考慮到自己剛剛登基稱帝,國內政局不穩,於是沒敢動他,最後而是赦免了他,併爲了穩住他爲自己效命,還升任他爲左副元帥,拜平章政事,任以國政,今年又升他爲尚書右丞相。

而金宣宗對術虎高琪的恩典,讓術虎高琪也深爲感激,自從金宣宗上位之後,倒也盡心盡力,這一次蒙古軍險一些打到汴京城的事情,他知道金宣宗爲此心驚不已,肯定是在爲這件事感到憂心忡忡,於是開動了腦筋,琢磨起了這個事情。

當聽說術虎高琪求見之後,金宣宗雖然心情不佳,但是還是召見了他。

“愛卿今日前來求見朕,可是有什麼要事嗎?”金宣宗坐在龍坐上,低頭看着站在下面的術虎高琪,對於這個傢伙,金宣宗眼下還是比較滿意的,起碼這廝對他很是恭敬,那他當大金的皇上看,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讓他做這個尚書右丞,金國的宰相了。

術虎高琪很是恭敬的對高高在上的金宣宗答道:“臣感念於聖上多日一來的勞累,這些日子一直在考慮大金國的未來之事,想必聖上現在定是在爲蒙古大軍的事情憂心忡忡吧!臣斗膽倒是想給聖上獻上一計,可保大金國江山短時間再無被蒙古軍所困之憂!”

真是正瞌睡着有人給個枕頭,金宣宗正在爲這個事情感到心煩意亂,聞聽術虎高琪有辦法解決他這個困擾,於是立即來了精神,從龍案後面探出身子,趕緊對術虎高琪問道:“愛卿有何妙計,快快於朕說來!”

術虎高琪看到金宣宗這副德行,便知道今天他這一寶又壓對了,他現在雖然做了尚書右丞這樣的高位,卻被奪去了樞密院的兵權,當官固然不錯,但是還是手裡面有兵權比較踏實一些,於是纔想出了這個辦法!

“啓奏聖上,請恕微臣直言!現在大金國北方已經眼看無望,而山東一帶民亂頻繁,對於大金國來說,現在局勢十分危險,假如長久如此下去的話,大金國前景堪憂呀!”術虎高琪躬身對金宣宗說道。

這簡直都是廢話,金宣宗自己不覺得自己是傻子,術虎高琪說的這些事情,他也清楚,於是不耐煩的說道:“趕緊說你的辦法,這些事情朕自然知道!有什麼話直接說好了,不要繞彎子!”

“微臣遵旨!那微臣就斗膽說了!現如今假如聖上想要打破這樣的困局,倒不是沒有辦法,現在我大金國疆土越來越少,一旦蒙古人再南下的話,如此平原地帶,正是蒙古鐵騎可以肆意縱橫的好戰場,而我們大金國從中都退至汴梁之後,北方已經無險可守,才導致這次蒙古軍長驅直入,險些兵臨汴京城下!

這正是因爲我國現在疆域日益狹小的緣故,假如聖上想要重振我們大金國國威的話,就必須開疆拓土,爭取拿下更多疆土,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方可讓大金國後顧無憂!”術虎高琪躬身答道。

金宣宗眉頭皺了起來,術虎高琪這些話似乎聽起來確實有些道理,現在大金國連連失去北方諸多疆土,被壓縮在了中原一帶,上一次他還能從中都遷都到汴梁城來,但是局勢卻並不牢靠,當初大金國滅掉北宋的時候,別看北宋被他們打得抱頭鼠竄,丟掉了江淮以北的大片疆土,但是人家好歹還能跑到江淮以南,在南方重新構建起南宋小朝廷,繼續苟延殘喘下去,但是假如成吉思汗的大軍,再打到汴京城的時候,他又能往哪兒跑呢?

山東?不行!那裡早已是被義軍攪和的沒法呆了,山西?也不行,那裡離西夏國太近,而蒙古人一個衝鋒,山西也呆不住了!陝西?想都別想,現在西夏國正惦記着那塊地方呢!

仔細想想,還真是沒地方可跑了,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成吉思汗滅掉大金不成?金宣宗不敢想了,好歹這也是他老祖宗們一刀一槍打下的天下,他弄的丟了快一半還多了,難道大金國真的要亡在他的手中不成?

但是開疆拓土,哪兒是一句話就能辦到的事情呀!而且金宣宗也沒有聽明白朮虎高琪所指的開疆拓土,是哪一塊地方,難道是……?

“你接着說下去!開疆拓土又該朝何方向?”金宣宗對術虎高琪說道。

“是!陛下!微臣以爲,假如聖上想要有一個退身之處的話,南宋那邊,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聖上派兵,拿下了江淮一帶和川地之後,便完全可以依託這些地方,和蒙古人放手一搏,而不用擔心蒙古人還會如此囂張,在我大金國境內來去自如了,到時候完全是進可攻退可守,便再也後顧無憂了!何況江南在宋人的經營下,富甲天下,只要拿下了江南之後,豈會還如現在一般,國內如此空虛,到時候絕不會再出現動輒便捉襟見肘的情況了!”術虎高琪再次躬身答道。

金宣宗被術虎高琪的話嚇了一跳,而且心裡面也立即活泛了起來,術虎高琪爲他勾勒出來一副非常美好的場景,大宋的富庶,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事情,現在他的大金國連戰連敗之後,疆土丟了個五五六六,可以說窮的已經是叮噹作響了,假如真的如術虎高琪所說的那樣,能拿下江南等地的話,起碼也不用窮的如此難看,天天伸手去想老百姓敲詐錢財了,那樣的話,也不至於到處鬧民亂,到時候還真就有可能重振大金國國威也說不定呢!

只是術虎高琪的這個提議雖然具有非常大的誘惑力,但是金宣宗也沒有馬上被弄暈頭腦,還是提出了他的疑問:“攻打南宋?現在我們有實力去攻打南宋嗎?”

術虎高琪搖頭晃腦的說道:“怎麼不能?聖上且不要高看南方宋人了,回顧一下宋金兩國戰史,大宋什麼時候,和咱們大金國敵對討得一點便宜去了?宋人羸弱天下共知,以前我們大金國不是屢屢將宋人打得落花流水嗎?

何況南人皇帝自從上一次聽從韓侂冑的意見悍然對我國發動了開禧北伐,卻被我國打得丟盔卸甲,逃回了江南之後,宋軍便丟掉了大批精兵,再也不是我大金國精兵的對手了!

雖然咱們大金國現在打不過蒙古大軍,但是對付起被咱們打破了膽子的宋軍,應該還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現在正是宋人最弱的時候,只要聖上下定決心,定能將大宋的江南一舉拿下,並於大金國疆域之內,到時候天下自然還是聖上來坐!何愁不能重振我大金國國威呢?”

聽了術虎高琪的這番意淫一般的論述之後,金宣宗頓時覺得胸中豁然開朗了許多,覺得高琪說的不錯,南宋確實是弱的可憐,上一次氣勢洶洶的發動了開禧北伐,各路宋軍紛紛出擊,結果是一點便宜也沒從金國這邊佔去,全部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回了江淮以南地區,甚至連淮北等地也丟給了金國。

而且這還不算,金軍獲勝之後,沒怎麼給南宋施壓,那邊自己就亂了套了,結果是連他們的權相韓侂冑,也被他們的現在的權相史彌遠給伏殺,砍下了腦袋送到了大金國來賠禮道歉,還不得不訂下了對於宋人來說的那份喪權辱國的嘉定合議。

既然要捏柿子自然還是要先撿軟的捏纔是,而現在四顧一下,蒙古的成吉思汗肯定是個鐵柿子,他不來捏自己就罷了,想從他手中再討來一些便宜,金宣宗想都不敢想!

西夏也不算是個軟柿子,因爲自己發兵攻打西夏,打了快半年了,結果是損兵折將,一點便宜也沒有佔到,即便是個柿子,也是個青柿子捏不得!

所以也只剩下宋國宋寧宗這個軟柿子可以讓他捏了,而上一次宋人被金國大敗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如果當初不是兵力有所不濟的話,說不定就真的直下江南,將南宋這個小朝廷給滅掉了呢!

想到這裡,金宣宗不由得虎軀一振,王八之氣由然而發,心中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這個念頭如同一個氣球一般,被術虎高琪這麼輕輕一吹,便開始劇烈膨脹了起來。

金宣宗心裡面這麼一合計,剛好這段時間蒙古軍退出了潼關,而山東等地的義軍又恰好被僕散安貞的花帽軍給打得有些偃旗息鼓了下來,西邊對西夏的戰事,進展的不順,但是也沒有什麼大礙,只是暫時金軍再次轉爲了守勢罷了,正好可以集中兵力,去收拾一下南宋這個羸弱小國也好,如果進展順利的話,說不定這次他真能完成祖上百年沒有能完成的偉大事業,將趙家天下徹底給滅掉了呢!

於是金宣宗開始暗中拿定了主意,立即召集朝臣上朝,開始商議南下攻打南宋的事情。

結果是術虎高琪的這個提議,立即招致了胥鼎等朝臣的極力反對,這些朝臣們看的比術虎高琪要明白,現在大金的局勢,紛紛勸告金宣宗,莫要作出這樣找死的事情。

而這裡面尤以胥鼎這個人反對最爲激烈,出班反對道:“啓奏聖上,現在萬萬不可對南朝再起刀兵了,眼下我們大金國周邊已經是強敵環伺,國力日益衰弱,豈能如此草率再對南朝用兵呢?

南朝早已在江南經營數百年之久,早已是根深蒂固,想當初我們大金國何等強盛之時,都未能將其滅掉,更何況現在呢?

宋人雖弱,但是絕非我們現在可以吞沒的,而且其固守江淮天險,我國將士連年征戰,早已疲頓不堪,善起刀兵只會再次在我國後方再立強敵,如此一來,我大金國危矣!

以微臣之見,現在不但我們不能去攻打南朝,而且還應結好南朝,聯合南朝共同抵禦野蠻的蒙古大軍,方爲上策!只有如此,大金國才能做到後顧無憂,全力對付蒙古大軍,還望聖上三思而後行呀!”

金宣宗沒想到這件事情居然會招致如此多朝臣的反對,心中大感不快,於是掃了一眼下面另一側站着的術虎高琪。

術虎高琪於是立即站出來反駁胥鼎道:“左丞(胥鼎和他地位相仿,爲金國此時的尚書左丞)此話差異,南朝世代於我大金爲敵,前幾年還悍然發兵攻打我大金國,豈會和我大金國結好呢?更休要說會於我們結盟對抗蒙古國了!如此說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要知道南人向來羸弱不堪,豈是我大金國雄兵的對手?現在南朝新敗不久,先前於我國一戰之中精銳盡失,正是我們大金國動手的好時機,而且南朝向來毫無信義可言,前兩年看到咱們忙於對付蒙古人,便悍然停止了給我國的歲幣,如不懲戒的話,難道要等着他們羽翼再次豐滿之後,來攻打我們不成?

也正如你所說的,我國連年征戰之後,現在財政困難,如果再失去了南朝的歲幣供應的話,將會更加難過,現在我們只有趁着南人沒有防備之際,狠狠的教訓一下他們,只要我們屯兵了富甲天下的江南一帶之後,自然不用再懼蒙古大軍的南侵了,倒是我們便可以據守江淮天險,進可攻退可守,豈會像現如今這般如此狼狽呢?

而且眼下軍中缺乏糧餉也是事實,但是正是如此,才應該儘快對南朝用兵,以軍就食,即便不能攻入南人江南腹地,也只需將其擊敗,南人膽小如鼠,自然不敢再忤逆我大金國,定會自動補齊數年間拖欠我國的歲幣,還會賠償我大金國損失,正好可以充實我大金國庫!

左丞如此懼怕南朝,難道是收了南人的好處不成?”說到最後,術虎高琪甚至開始了人身攻擊,污胥鼎收了南宋的好處。

胥鼎氣的手足冰涼,嘴脣發顫,指着術虎高琪不知道罵他什麼好了,最後只說道:“高琪你這是在逼着我大金國走入絕境呀!你……你這是……你是個誤國之臣!”

聽着下面術虎高琪和胥鼎兩派人吵得不可開交,金宣宗不耐煩了起來,這樣吵要吵到什麼時候呀!於是揮手道:“今日暫且議到這裡吧,退朝,待朕再好好想想吧!”話音一落,大袖一擺便轉身回了後宮去了。

而這樣的爭論卻還在金國朝中不斷的進行着,雙方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鬧得是不可開交,連民間也漸漸得知了這個事情,老百姓議論紛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不說金國這邊如何鬧的不可開交,單說大冶縣這邊的高懷遠,他是不可能知道金國朝中的情況的,眼看着天氣越來越冷了下來,在爲莊子裡面的少年和兩處宅子的僕役們添置了一些新的冬衣之後,開始合計着是不是回紹興走一趟了。

雖然他根本不喜歡紹興的高家,而且對那裡的家人也沒有任何好感,但是他名義上還是高建的兒子,而且這次高建在收到了高懷遠送去的收成之後,很是滿意,再次提起要高懷遠回紹興一起過年,團聚一下。

這麼一來,假如高懷遠不會去的話,少不了要讓高建不快,被人指責不孝那可就不好聽了,而且他現在能呆在大冶縣這裡,安安穩穩的發展,背後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高建的影響,現在他也沒理由和高建翻臉。

何況他可以不想家,不想回紹興,但是黃嚴和周昊二人,卻不見得不想家,他們二人已經跟着自己出來了一年多時間了,按理說,也應該回去探望一下他們的家人了,自己不會去的話,這倆貨絕對不會提出回去的事情,於情於理,這個春節,他都要回紹興走一趟。

高懷遠想清楚了這個事情之後,叫來了黃嚴、周昊二人,提出了回紹興過年的事情,二人頓時大喜過望,他們兩個其實也早已有點想家了,但是礙於高懷遠不提回紹興的事情,他們二人也從來都沒有提出來過,現在高懷遠提出來了,他們自然不會反對的。

既然主意已定,算算時間,也已經是臘月間了,而且臥虎莊這邊的各種事情進展的基本上也算是順利,後院的擴建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半有餘,但是一些工匠們已經開始提出要回家過年的事情,作爲東家來說,高懷遠自然不能要求人家留下來,繼續幹活,所以一部分工程已經開始停頓了下來。

朝山中通的道路也在逐步的進展,一時半會兒想要打通到銅礦的道路,僅靠他這點人手,遠遠不夠,所以高懷遠索性也讓伐木修路的事情暫時停止,待到來年開春之後,再繼續。

故此他在安排了一番之後,將大冶老者那邊的事情交給了薛嚴和周毅打理,臥虎莊這邊的事情,便交給了周俊還有賈奇、蔣鵬三人共同處置,這三個人現在已經各自都可以獨當一面了,倒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第72章 槍林第84章 再返鄂州第63章 縣尉之職第41章 玻璃第21章 暗鬥(上)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9章 平章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6章 臨潁會戰2第76章 疑兵第65章 壽宴(上)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87章 查賬第64章 無心插柳第2章 有事相托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5章 潰兵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64章 橫掃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25章 義賊第341章 渡口第37章 功成第36章 游擊戰術第271章 脅迫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3章 大金名將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158章 和談第103章 決勝2第87章 走馬上任第161章 接收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18章 辭行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142章 投順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110章 亂局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87章 走馬上任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75章 脫身第76章 曬太陽第314章 見面禮第89章 懲罰行動第24章 飲宴(上)第204章 城破第37章 周俊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08章 火銃第341章 渡口第358章 被圍第69章 揮師追擊第33章 家書第24章 飲宴(上)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39章 自投羅網第47章 大換防第86章 軍棍伺候第26章 香餌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79章 截殺第44章 無恥第30章 交鋒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2章 拜師第229章 武生營第34章 宮門之屠第203章 甕城引章殉職第97章 人贓俱獲第6章 父親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上)引章殉職第96章 會審第229章 武生營第81章 滅口
第72章 槍林第84章 再返鄂州第63章 縣尉之職第41章 玻璃第21章 暗鬥(上)第1章 烏雞變鳳凰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44章 金朝宗室第9章 平章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6章 臨潁會戰2第76章 疑兵第65章 壽宴(上)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87章 查賬第64章 無心插柳第2章 有事相托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5章 潰兵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64章 橫掃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25章 義賊第341章 渡口第37章 功成第36章 游擊戰術第271章 脅迫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3章 大金名將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51章 恩州之戰(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158章 和談第103章 決勝2第87章 走馬上任第161章 接收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18章 辭行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142章 投順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110章 亂局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87章 走馬上任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19章 陳震勤王第75章 脫身第76章 曬太陽第314章 見面禮第89章 懲罰行動第24章 飲宴(上)第204章 城破第37章 周俊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08章 火銃第341章 渡口第358章 被圍第69章 揮師追擊第33章 家書第24章 飲宴(上)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39章 自投羅網第47章 大換防第86章 軍棍伺候第26章 香餌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79章 截殺第44章 無恥第30章 交鋒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2章 拜師第229章 武生營第34章 宮門之屠第203章 甕城引章殉職第97章 人贓俱獲第6章 父親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62章 趨炎附勢(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上)引章殉職第96章 會審第229章 武生營第81章 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