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反擊

沒想到呀!高某在張大人眼中,居然是如此不堪之人,實在令在下感到汗顏呀!既然如此,那麼我也只有爲自己辯解一下了!?

張大人說我僭越,那麼好!我確實在聖旨未到之前,發兵北上,但是張大人可否知道,本官這次北伐乃是聖上親自恩准,準我有決斷之權,而且張大人可曾知道,兵貴神速這句話的意思??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蒙古大軍已經包圍冀州數月時間,城中軍民天天都有人活活餓死,每拖上一天,便會有無數人倒斃城中,而冀州城也乃是我大宋舊土,城中軍民皆乃我大宋遺民,我豈能坐視他們不管?也可能只有張大人才這麼想,他們的死活反正與你無關,他們餓死事小,我是否得到聖上恩准發兵纔是最重要的!?

高某也不否認自己確實有僭越之嫌,但是爲了光復舊土,我身爲主帥,卻不能不考慮冀州一旦有失,京東能否還被我朝收復的問題,所以我才一邊趕路,一邊等候聖旨的送達,而吾皇英明,最終還是恩准我率軍北上抗蒙,假如聖上不許我等北上的話,那麼雖然微臣已經出發,但是完全可以率軍返回,故此本官不過只是變通一下罷了!這又有何僭越之舉??

當初我出征之前,便蒙聖上恩准,准許我代聖上授官,凡是七品一下地方官員,本官便有權先行授官,然後呈交吏部備案並且奏明聖上批覆!?

而張大人指責我越權行事,你可曾查實本官在此事方面,有過任何僭越之事嗎?本官在授官一事上,可有任何假公濟私,不符規定之事嗎?假如有,請張大人拿出來呈給聖上,高某自甘受罰!?

至於貪墨軍餉,本官懶得駁斥於你,你可以去軍中查證,我可曾拿過半點不該拿的軍餉,中飽私囊過?而且本次出征之後,本官爲了激勵士氣,已經將所有聖上賞賜的錢財,乃至本官的俸祿都作爲賞錢,賞於了那些有功將士,而你卻說我貪墨軍餉,證據何在??

更可笑的是你還翻出本官早年在大冶爲官之時,私鑄兵器、豢養私兵,那麼證據何在?我一個小小的縣尉,做這等事情又有何用?假如說有的話,倒也確實如此,本官在大冶之時,便推行弓箭社,並且以弓箭社的鄉勇多次剿滅地方匪盜,多次徵調鄉勇趕赴軍前抗擊金軍,難道這就是我豢養私兵的證據嗎??

至於其它的那些你所彈劾本官之事,本官更是懶得反駁,朝中同僚之間禮尚往來,在你的口中卻成了買官賣官,那麼我來問你,現在的真大人也乃是本官向皇上舉薦,包括朝中眼下不少大臣,本官也都曾舉薦,你問一下他們,我可曾收受過他們哪怕一文錢財??

高某不知道何處的罪過張大人,讓張大人你等如此信口開河,對我污衊中傷,更是血口噴人,我很想知道,你等如此作爲,又是爲何!?

吾皇聖明,微臣雖然不敢說自己行事毫無瑕疵,但是卻處處都是爲我大宋着想,還望聖上明鑑,還微臣一個清白!高懷遠越說聲音越大,終於將心中想說的話都給說了出來,只差上去揪住張昌壽的脖領子喝問他了。?

張昌壽被高懷遠一通駁斥,搞得臉紅脖子粗,仔細想想,他們確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可以給高懷遠定罪,雖然這些事情他們也分析了很久,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捕風捉影的事情,本來他們手中還掌握着一張王牌,就是他們蒐羅來的那個曾經被高懷遠趕出臥虎莊的一個年輕人,可是讓他們沮喪的是,這個人卻在高懷遠返回京城數日之前,突然間消失不見了,他們本來是將這個傢伙暗中看管在一個官員的後宅之中,但是沒成想他突然間便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連最後一個人證也沒有了。?

他們紛紛猜測,這個人可能是被高懷遠的手下綁架了,可是苦於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同時讓他們無法攻擊高懷遠的是,剛好那個人失蹤的當天,高懷遠還沒有回到京師,即便明知這件事於高懷遠有關,他們也無法將其和高懷遠扯上關係,而高懷遠中氣十足的駁斥他的這些罪名,絲毫不給他留一點面子。?

這個張昌壽被高懷遠駁的有些無言以對。?

趙昀這會兒的臉色很是難看,他其實自始至終都不覺得高懷遠有罪,現在可好,高懷遠這一通駁斥,讓張昌壽當場無言以對,而且高懷遠所說的事情,大多他都知道,所謂的僭越根本就算不上一個罪名,雖然擅自在聖旨未到之前,提兵出發,有點說不過去,但是自己也確實是同意了他的出兵要求,並且他還一路奏凱的爲國家收復了大片失地,即便有錯,也只能說是功大於過,其它的更是小事,假如因此說高懷遠有罪的話,那麼別說朝中大臣不服了,就連老百姓也不會答應。?

鄭清之看到張昌壽被駁的啞口無言,立即一使眼色,點出幾個人接替張昌壽,出來繼續攻訐高懷遠,反正今天不是他挑起來的事端,皇帝就怨不着他了,而且他也看出來,今天他們也是騎虎難下,說不住高懷遠,今天他們都不好收場不說,高懷遠更會飛揚跋扈下去了!?

所以幾個被授意的大臣立即站出來,接着引經據典的開始駁論高懷遠的各種過失,什麼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這樣的話都被引用出來,力圖證明高懷遠這個人是有過失的,這幫人各個都是大文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其中不乏能言善辯者,許多事情被他們一說,彷彿還真就很有道理了。?

這方面可就不是高懷遠的強項了,這不比上陣殺敵,憑的可是肚子裡面的墨水,一時間頓時又把高懷遠搞得處於了被動的地位,而他們的行爲立即激起了一些高懷遠一系的人的憤慨,支持高懷遠這邊的紀先成可不是一般的文人,同樣也是一肚子墨水,立即帶着一幫諫官,站出來對這些人的言論一一進行駁斥。?

這一下又熱鬧了起來,一時間大殿上又是一片脣槍舌戰,最終忽然間樑成大又跳將了出來,大聲的說道:啓奏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趙昀這會兒滿臉的不耐煩,擡手說道:你說!?

樑成大這會兒眉飛色舞的大聲說道:今日聽罷了張大人的話之後,本以爲張大人乃是一個正人君子,其實不然,在微臣眼中,張大人只不過是個道貌岸然的真小人罷了!?

微臣今日便聽聞一件和張大人有關的事情,恐怕就能說明張大人的爲人,今日正好也要奏他一本,去年的時候,張大人曾經回鄉探親,而他的祖籍乃是洪州境內淨安村,本來以張大人的身份,該回鄉爲村民做些好事,豈知張大人非但沒有爲鄉鄰做半點善事,反倒強徵鄉鄰的土地,爲他家修建祖墳,幾戶人家不同意賣地,他便驅使家中惡奴將幾戶鄉鄰打傷,逼得幾戶人家家破人亡,不得不流落他鄉!?

張大人,不知道我所奏之事可是實情??

大家本來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懷遠身上,沒成想樑成大忽然間跳出來來了這麼一手,在大殿上當場奏了張昌壽一本。?

張昌壽這會兒本來已經恢復過來,正在搜腸刮肚的想要繼續攻擊高懷遠,沒想到樑成大這會兒會給他來這麼一手,當場便傻了眼。?

一派胡言!我幾時曾經爲惡鄉里了?張昌壽當即便怒道,不過背上卻出了一身毛毛汗,這件事確有實情,只不過是當時爲了修他家的祖墳,侵佔了幾戶人家的田地,幾戶人家不幹,找他理論,後來雙方發生了衝突,他的扈從便出手打了人家幾下,沒想到這樣的陳年舊賬,居然被樑成大不知道從何處聽來,現在被拋出來,成了攻擊他的武器。?

樑成大微微露出一絲冷笑,立即從懷中掏出了幾份訴狀,捧在雙手對趙昀說道:啓奏陛下,這裡便是那些張大人的鄉鄰聯名寫的狀紙,只是因爲地方不管此事,故此才送入了京城之中,正好投在了微臣手中,微臣今天便可以呈交給聖上親自看一下,陛下便知道張大人是什麼樣的人了!?

趙昀心知這是樑成大要坑張昌壽,但是這會兒樑成大已經提出了這件事,他總是也要看看再說,於是令一個小黃門將樑成大手中的訴狀呈到了他的面前。?

當趙昀看罷了訴狀之後,頓時氣的臉色發青,這幾張訴狀上可以說是將張昌壽說的一無是處,說他不但強買強賣土地,而且還在鄉里仗着他的勢力,放縱親戚欺男霸女,總之把張昌壽說的是個十惡不赦之徒,假如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張昌壽這個人的人品就真的成了問題。?

張昌壽,你有何話可言?趙昀抖着這幾張訴狀,對張昌壽問到。?

張昌壽可不知道狀紙上都寫點什麼東東,還以爲只是祖墳的那點事,於是趕緊澄清,可是這傢伙卻把事情越描越黑,聽得趙昀不由得便信了狀紙上所說之事,於是當即下旨道:此事我看你不必再解釋了,來人,將此事發於大理寺審理,假如此事果真如此的話,那麼該怎麼論處就怎麼論處!張昌壽你就先回家閉門思過去吧!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就不必上朝了!?

張昌壽兩腿一軟,撲通就跪倒在了大殿上,發大理寺審理,這件事本來他就有錯在先,那豈能審出個好的,最終的結局他立即便料到了,嚇得他這會兒哪兒還有心去攻訐高懷遠呀!篩糠一般的便磕頭求饒。?

成何體統,來人,把張昌壽給我趕出去!今日朝議就到此爲止,退朝!趙昀再也無心坐下去了,當即便宣佈散朝,在內侍宣佈散朝的聲音中,趙昀頭也不回的便走回了後殿。?

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68章 吸毒第193章 密謀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99章 漁翁之利第8章 變局第75章 分兵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7章 是福是禍第302章 突擊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41章 談判第287章 策反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2章 交易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7章 遇襲第190章 血書第161章 追擊遇伏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8章 離任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14章 賈奇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216章 舉賢第140章 勸降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2章 拜師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25章 義賊第55章 將利縣第5章 對簿前堂第158章 和談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195章 河中府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15章 捉姦在牀第21章 我軍威武第323章 兇悍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15章 切磋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145章 佯攻第12章 趙貴誠第302章 突擊第68章 遊說(下)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下)第33章 反擊2第180章 餘太醫第11章 臨安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81章 滅口第8章 時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20章 名儒(上)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99章 漁翁之利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7章 君臣相見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101章 替罪羊第90章 走水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6章 名將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72章 回家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57章 火藥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11章 奇怪老者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86章 縣尉第29章 危城3
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68章 吸毒第193章 密謀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99章 漁翁之利第8章 變局第75章 分兵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7章 是福是禍第302章 突擊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41章 談判第287章 策反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2章 交易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7章 遇襲第190章 血書第161章 追擊遇伏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8章 離任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14章 賈奇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216章 舉賢第140章 勸降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2章 拜師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25章 義賊第55章 將利縣第5章 對簿前堂第158章 和談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195章 河中府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58章 趙竑的悲哀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15章 捉姦在牀第21章 我軍威武第323章 兇悍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15章 切磋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145章 佯攻第12章 趙貴誠第302章 突擊第68章 遊說(下)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下)第33章 反擊2第180章 餘太醫第11章 臨安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81章 滅口第8章 時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20章 名儒(上)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99章 漁翁之利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7章 君臣相見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101章 替罪羊第90章 走水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6章 名將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72章 回家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57章 火藥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11章 奇怪老者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86章 縣尉第29章 危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