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 衝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

卻說張經略統大軍行至半途,接閱種經略薦書,原來薦到一員勇將,乃是曾做過東京殿帥府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因高太尉要尋事陷害,便見機逃避,奉母出走,投奔種經略,大爲錄用,屢立戰功,已奉旨給與兵馬都監銜。種經略因聞得張公征剿梁山,料其用武需人,特此薦來。張公甚喜。傳令進見。王進參見了,張公見他一貌堂堂,儀表非俗,心中愈喜。王進略述履歷畢,張公道:“你來此甚好。但查種老相公發信月日,何以延至此刻纔到?”王進道:“末將因奉侍老母到京,因此遲了三日,這是烏鳥私情,求恩怨罪。”張經略道:“這也是個要事。移孝作忠,定然不負種公之舉薦也。”當時將王進收入帳下,仍復一路大刀闊斧向山東進發。

不日到了梁山,二十萬天兵直抵頭關,駐紮行臺。雲天彪、陳希真齊來接見,張公相見了,敘坐。張公道:“梁山寇盜猖,獗有年,二位將軍久經攻討,徐總管捐軀報國,共建殊功。今賊人大勢就衰,掃除在即,皆諸君毅力之功也。徐總管攻克二關,借其復失,今二公駐兵於此,必悉其詳,現在賊人形勢如何?”天彪答道:“論賊人形勢,其初盤踞梁山,剪屠州郡,銳不可當。賴有徐總管出身犯難,制其心腹,天彪始得與陳將軍分軍攻剿,乘勢迅掃。今梁山佔踞各郡,俱已恢復。惟此地頭關雖得,二關復失,尚成得半之勢,賊人險阻尚多,克復猶需時日耳。”張公道:“賊人徒黨何如?”希真答道:“賊人徒黨,梟桀鷙悍之才,頗亦不少。自徐總管直搗賊巢後,賊人大勢分崩,所有賊目陸續就擒斬獲。然現在賊目中,猶有強且鷙者,須先設計擒拿,方可掃平賊寨。”張公道:“賊人兵力何如?”天彪答道:“自徐總管制勝之後,賊人勢蹙,人心渙離,天彪與陳將軍兵戈所指,無不奔潰。今日攻及梁山,賊人情形迥與前殊,人人捨命死戰,無有異心。似此死命抗拒,我軍攻討,尚費周章。”張公道:“賊人糧草何如?”希真答道:“賊寨被徐總管攻圍年餘,所有糧草,既無增添,諒必匿缺,然其中備細真情,卻難懸揣。”張公聽了,一一點頭,因嘆道:“徐總管真天下奇才也。爲今之計,可先將賊寨四面圍困起來,再看動靜。”天彪、希真都稱是。當時張公便請雲天彪領所屬部將兵丁作友軍。攻圍右關;陳希真領所屬部將兵丁作右軍,攻圍左關;自己領衆將駐紮頭關,攻圍二關。雲陳各領令而去。

張公便傳徐總管舊將韋揚隱、李宗湯進來,細問徐總管攻守的章程。韋李二將一一具答,張公甚喜,便教仍依原章程辦理。張公與賀太平部署人馬,賀太平因言安撫使蓋天錫智略過人,張公便即移請蓋天錫共來參議軍務。不數日,蓋天錫到來,相見禮畢,分軍辦事。張公與伯奮、仲熊統領親兵,監督三軍。賀太平、蓋天錫與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金成英、楊騰蛟、韋揚隱、李宗湯、王進、康捷,督領中軍人馬,就二關外相度地宜,安營下寨。那邊雲天彪、陳希真已各領人馬,分屯左右關外。三軍聯絡呼應,將賊人進出路口,都密密層層的守定,只是按兵不動。

且說忠義堂上羣盜。聞得朝廷點大經略張公統兵到來,把個宋江嚇得尿屁直流,寢食俱廢。真個是人人咋舌,個個搖頭。宋江與吳用到二關上登高一望,只見旌旗蔽日,殺氣騰空,四面八方,重重密密,都是官軍旗號。宋江看着吳用道:“這事怎處?”吳用只是縐眉,一籌莫展。當時只得將各關隘嚴緊守備,忠義堂上日日早聚晚散,諮嗟不決的議論。看看一個月來,不見官軍發作,吳用大驚道:“不好了,這經略真正了得!我等糧食將盡,若照如此情形,他可以不折一兵,不煩一矢,使我等束手就斃。爲今之計,好在兒郎們個個樂於效死,可趁此決一死戰,方好集事。”宋江便請吳用定計。吳用便令林沖領頭陣,朱富作副將;呼延灼領二陣,李云爲副將;張清領三陣,湯隆爲副將。每陣帶兵一萬。頭陣出戰,二陣守二關,三陣守三關,層層策應,更番替換。衆皆領命。

次日,林沖、朱富帶領一萬人馬,三聲號炮,殺出二關。原來林沖自失了濮州之後,志氣頹唐,吃宋江好言安撫,吳用巧言激勸,便撥開愁懷,勉強振刷起精神來。此時奉着將令,便直趨經略大營,當先溺戰。早有營門小校報入中軍帳裡。那張經略正與賀太平、蓋天錫坐在帳內議事,忽聞賊兵殺來。賀太平道:“賊兵果然耐不得了,其糧盡食竭可知。”蓋天錫道:“賊人志在死戰,我等且宜堅守,仍照經略原主意,幹封殺他。”張經略道:“非也。我原意不過要探看賊人糧竭與否,今賊人既來求戰,糧竭之情被我探得了。只是賊糧雖竭,未必竭盡無餘。倘再相持一年半載,我軍勞師費財,亦非善策。今可乘他來戰,就與決戰一場。”便問那小校道:“來賊是誰?”小校道:“是個姓林名衝的,綽號豹子頭。”張公點了點頭,便傳王進入帳諭話。又點起金成英、楊騰蛟兩員勇將,同王進領一萬人馬,張公親自押陣。

三聲號炮,金龍大纛下無數猛將精兵,簇擁着大經略張大元帥出營列陣。只見對陣上林沖全裝披掛,挺着丈八蛇矛,立馬陣前。張公回問左右道:“這人便是林沖麼?”左右答言:“正是。”張公便叫王進道:“王將軍可當先出馬。”王進領令,挺着渾鐵筆管槍,一馬縱出陣前。林沖見王進出馬,便定睛一看道:“來者莫非王武師麼?”王進道:“原來正是林兄。咳,我久聞得你本事高強,爲何這等沒有見識?如今你既爲強盜,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也只算丟在糞窖裡了。”林沖怒道:“你未知其詳,擅自出口傷人,是何道理!”王進道:“道理不道理,我且生擒你,放馬過來!”言畢,挺槍直刺林沖,林沖奮矛相迎。兩個本來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出身,本領豈有高下。但見槍來矛擋,矛去槍迎,兩人各奮神威,各逞本領,來來往往,翻翻滾滾,鬥到四十餘合,殺氣飛揚,人影倏忽不見,但見兩條神龍飛騰變化,銀光穿亂,金彩盤旋。兩陣上都暗暗喝彩。陣雲影裡,鼓角聲中,兩人酣鬥已有一百餘合,兀自不分勝負。忽見白光一閃,王進一槍飛出,將林沖蛇矛壓住,厲聲喝道:“且住!我你同是教頭,忽分一官一賊,今日既已相見,豈可無話。”林沖橫矛勒馬高聲道:“有甚話說!再戰一百合,我與你定分勝負。”言畢,挺矛直刺王進。王進大怒,持槍直搠林沖。兩英雄扭住,重複狠鬥。王進心生義憤,一條槍武怒直前;林沖心已焦煩,一枝矛飛騰相架。一來一往,一去一還,又鬥了五十餘合,王進托地拖着長槍,縱馬跳出圈子,急勒馬回身,用槍指着林沖,正待開言,林沖已一馬衝到,挺矛直刺。王進舉槍相迎,合攏又鬥。鬥到十餘合,王進暗想道:“主帥教我出馬,原要我指陳大義,先行斥罵一頓,以宣朝廷順道之意。如今這廝死戰不休,只好搠殺他罷了。”便抖擻精神與林沖廝殺,足足的又戰了一百餘合,兩人勇氣未衰,兩馬筋力已疲。又交了數合,林沖只得托地跳出圈子。

王進見他走出,也不追趕,立住了馬廝看。林沖怒氣未平,看見王進不退,便也勒轉馬頭看着王進道:“且待我換了馬來,再與你分個勝負。”王進哈哈大笑道:“今日勝負已分,何須再分勝負。”林沖圓睜兩目道:“此話怎講?”王進道:“有甚怎講!當初我在東京,聞得你有些本事。後來我在延安,聞得你充當教頭,又說你犯了王法,刺配遠方,又說你投奔梁山,做了強盜。我只道你是個下流,不過略懂些槍棒,今日看你武藝,果然高強。只可恨你不生眼珠子,前半世服侍了高二,吃些軍犯魔頭;後半世歸依了宋江,落個強徒名望,埋沒了一生本事,受盡了多少醃。到如今,你山寨危亡就在目前,覆桌之下,豈有完卵?我王進作朝廷名將,你林沖爲牢獄囚徒,同是一樣出身,變作兩般結局,可惜嚇可惜!”林沖道:“這事都休提了。朝廷用了奸臣,害盡良人受苦,直到無路可投,只好自全性命。你不曾親嘗其境,還來說些什麼。”王進哈哈大笑道:“好個自全,如今全得全不得,只教你自己思想!至於你說我不曾親嘗其境,足見你糊塗一世。你做的是殿帥府教頭,我做的也是殿帥府教頭;你受高俅的管束,我也受高俅的管束;高俅要生事害你,高俅何嘗不生事害我?我不過見識比你高些。不解你好好一個男子,見識些許毫無:踏着了機關,不會閃避;逼近了陷阱,尚自遊衍。以致拷打監囚,受盡許多苦痛;貶解收管,吃盡無數羞慚。賊配軍,人人罵得;好家聲,個個羞稱。即此一事,你我比較起來,天淵懸隔。如今事已到此,且休來責備你。可怪你一經翻跌之後,絕無顯揚之念,絕無上進之心,不顧禮義是非,居然陷入綠林。難道你舍了這路,竟沒有別條路好尋麼?就說萬不得已,暫時容身,也當早想一出離之道。朝說招安,晚涼州郡;晚說招安,朝搶村落,這等處所,豈有出頭之日?你又不生眼珠,死挨不去,隨着那般不肖狂徒,不軌不法,橫行無忌,豺狼野性,日縱日長。到如今天理昭彰,強梁必滅。你但思想,你山寨中和你本領一樣的,吃我天朝擒斬無數,諒你一人豈能獨免?你想逃罪,今番罪上加罪;你想免刑,今番刑上加刑。不明順逆之途,豈有生全之路?種種皆你自取之咎,尚欲銜怨他人,真是荒謬萬分。今日你也乏了,不須再戰了,回去細思我言。”林沖聽到此際,大吼一聲,面色登時雪白,兩眼上插,手中蛇矛不覺拋落在地,仰鞍而倒。朱富即忙出馬來救林沖。

張經略見林沖果被王進罵倒,便教金成英、楊騰蛟揮軍殺上。賊兵見主將如此,個個心慌。金成英、楊騰蛟分兩翼直抄賊軍。朱富早命幾個嘍-馱了林沖回去,自己挺身迎敵官軍。金成英、楊騰蛟已奮勇大呼殺入賊軍陣裡,逢人便砍,逢馬便搠,賊軍大亂。亂軍中,朱富正遇着王進,諒一個朱富如何抵敵得王進,幸而王進已與林沖苦鬥力乏,所以兩下交鋒,到也戰到二十餘合。朱富見自己軍陣已亂,無心戀戰,急欲怞身退回,卻被王進得了破綻,一槍洞脅而死。呼延灼在二關上,急教李雲守關,自己領兵開關出去接應,遇着金楊二將,大戰一陣。呼延灼毫無便宜,只得收聚了頭陣的敗殘人馬,急回二關去了。金成英、楊騰蛟合兵一處,斬獲無數,掌得勝鼓回到大營。王進已在營門邊卸甲息馬,坐了好一歇了。當時一同進中軍帳,到經略前獻功。經略大喜,當時與賀太平、蓋天錫查點了首級,安插行伍,一一記功慰勞,便商議進攻二關之策。按下慢表。

且說林沖回到忠義堂,已是奄奄一息。宋江聞得頭陣沉沒,大吃一驚,急忙問:“林兄弟緣何如此?”林沖早已神氣潰散,不言不語。宋江便教送林沖歸到臥室,急召寨中醫士前去診看,一面傳諭呼延灼嚴緊把守二關,一面召那林沖的隨陣軍士上來細問緣由。軍士具說王進如此如此辱罵,以致林頭領忽然氣翻。宋江聽罷大怒,看着吳用道:“叵耐王進這廝,出言無狀,撓亂人心,林沖兄弟竟被他氣壞了,我今誓必設法驅除了他。”吳用道:“林兄弟是個直性人,一口氣回不轉了。待他稍定,小可去慰勸他一番罷了。”當時宋江、吳用先到二關上巡看了一轉,回途時已二更,說些官軍形勢,忽一嘍-迎上來報稱;“林頭領口吐鮮紅,勢已危急。”宋江大驚,即忙與吳用飛馬趕入寨中,急到林沖臥室,只見林沖臥在牀上,神氣毫無。宋江忙問醫士是甚緣故,醫士都說這是神志之病,藥食難療。宋江聽罷,淚如雨下。吳用上前止住宋江哭泣,便到林沖牀頭向林沖勸解了一回。林沖勉強點頭,淚如雨下,只是無言。宋江、吳用各散去。次日,宋江又來看林沖。林沖仍然吐血,飲食不進,痿頓異常。宋江無言可慰,只得走回來,到了忠義堂上,與吳用及衆頭領商議退官軍之策。又因林沖病情,也有些掛肚牽腸,說不出那心中的焦急。正是日月如飛,略眨眨眼不覺已有十餘日,官軍毫無動靜,林沖的病日重一日,竟無起色。

這日,宋江正在忠義堂議事,忽報朱全、雷橫自鹽山回來。宋江急令進見。朱全、雷橫一齊進來,與宋江及衆人相見了。宋江開言問道:“近日鹽山之事何如?”朱全、雷橫齊道:“仗哥哥洪福,鹽山近日倒十分興旺。緣鄧、辛、張、陶四將都調開了那裡,我們因得聯絡了蛇角嶺、虎翼山兩處人馬,借糧屯草,招兵買馬,重複整理事業。近聞大寨被兵如此緊急,小弟們卻日在記掛。若非戴院長到來,說出後山小洞之路,弟等正無從進來。不識寨內情形如今怎樣了?”宋江嘆口氣,將所有情形一一說了。朱仝、雷橫都道:“如此怎好?”吳用道:“二位兄弟休要着急,小可自有調度。只是二位兄弟來得正好,就在寨中辦事,不必回鹽山去了。”宋江便吩咐開筵爲二人接風。席間,朱全、雷橫捧出一個大圓包來。衆人啓看,乃是一顆首級,細細一看,正是高俅。衆人齊問何處取來,朱仝、雷橫道:“小弟在鹽山時,聞得這奸賊犯了事發配在滄州。小弟因與鄧王二兄弟商議,起了兵馬,去打滄州,活捉了這個賊來,照那年林兄長處治小賊的法兒處治了他。因想林兄長與他切齒深仇,特地取來與他舒氣。”衆人嗟嘆不已。吳用道:“這顆頭來得正好。林兄弟現在患病,大半由於舊時的怨氣,難得二位兄弟取了這高賊的頭來,何不與他看看,以解其悶。”朱雷二人忙問:“林兄長患了甚病?”宋江將王進辱罵的情由說了。朱全、雷橫道:“既如此,這顆頭與他一看,必定霍然病癒。”大衆稱是。

當時吃了酒飯,同到林沖房內。林沖臥牀半月有餘,僅存一絲一息,不能起牀。忽聞朱雷二人來探病,便勉強應酬了幾句。朱雷二人齊道:“恭喜林兄長,有一件事,小弟們報得仇來。”林沖問是何事,二人便將高俅首級捧上道:“這是高俅的頭,小弟如此如此取來,特爲兄長解悶。”林沖一見,呼的坐起身來,接了高俅的頭,看了一看,咬着牙齒道:“我爲你這廝身敗名喪,到今日性命不保,皆由於你!”言畢,將頭擲出窗戶之外,摜爲齏粉。林沖狂叫一聲,倒身仰臥而絕。衆人大吃一驚,急前看時,果然氣息毫無,認認真真的死了。大衆痛哭一場,惟宋江哭得個死去還魂。當時收殮安葬了,宋江仍與吳用等商議拒敵官兵之策。

卻說張經略自掩沒梁山頭陣之後,收軍回營,與賀太平、蓋天錫商議,再按兵數日以觀動靜。見賊兵也不出來,張公便道:“賊人經此一跌,死守巢袕,不敢出來,當用何法以撓之?如今可將中、左、右三軍,分派隊伍,輪流攻關,四面迭擊,方可集事。”賀蓋二人稱是。當時先將中軍分爲六隊:張伯奮、張仲熊領第一隊,鄧宗弼、辛從息領第二隊,張應雷、陶震霆領第三隊,金成英、楊騰蛟領第四隊,韋揚隱、李宗湯領第五隊,王進、康捷領第六隊,每隊一萬五千人馬,按日攻打二關。每前一隊攻關,後一隊作策應,六日輪流,周而復始,移前作後。移諮左右軍照樣辦理,雲天彪、陳希真各領令訖。雲天彪將左軍分爲五隊:雲天彪領雲龍爲第一隊,傅玉、風會領第二隊,畢應元、龐毅領第三隊,聞達、歐陽壽通領第四隊,哈蘭生、唐猛領第五隊,只留劉慧娘、孔厚在營中協理事務。這裡五隊輪日攻打右關。陳希真也將右軍分爲五隊:陳希真領祝永清、陳麗卿爲第一隊,劉廣、劉麒、劉麟爲第二隊,苟桓、祝萬年領第三隊,欒廷玉、欒廷芳領第四隊,真祥麟、範成龍領第五隊,每日輪流攻打左關。統計數十萬大軍,三面合圍,輪日攻打。

梁山二關、左關、右關,槍炮轟闐之聲,徹日不絕。驚得宋江面如土色,看着吳用道:“這事怎處?他分三面環攻,分明弄我三面防備,他卻好乘我力薄之處殺入也。”吳用縐眉道:“還有那後面一關,他留出不攻,大有毛病。如今先傳令教後關水泊軍士小心防守,更派李應去守後關,侯健爲副將,速去緊緊把守,這裡再商議環應三面之策。”宋江依言,派李應、侯健去鎮守後關,宋江、吳用親去策應二關、左關、右關。可憐那宋江、吳用,弄得如熱鍋螞蟻一般。忽聽得右關被哈蘭生、唐猛幾乎攻破,便急忙去策應右關;忽聽得左關被欒氏兄弟險些殺入,便飛速去顧救左關。

就中單表前面二關,被中軍攻打,最爲緊急。這一日,正輪着第二隊鄧宗弼、辛從忠率衆攻打,第三隊張應雷、陶震霆爲後應。關上呼延灼、李雲悉力守備,自辰至午,槍炮之聲不絕。鄧宗弼、辛從忠見關門將破,便教後隊張應雷、陶震霆齊來攻關。那邊張清、湯隆在三關上,聞得二關危急,急來策應。此時二關槍炮已絕,矢石一空,樓垣雉堞盡行毀壞,眼見頃刻難保。呼延灼見張清到來,便叫:“張兄弟,你和湯兄弟領三陣守住這關,趕緊修築城牆,我同李兄弟領二陣開關出戰,拚着一死,以冀保關。”張清應了,呼延灼便與李雲領兵殺出關去。呼延灼挺着雙鞭,匹馬當先,衆賊軍大呼振天,奮勇衝殺。直殺得天旋地轉,海覆江翻,官軍被他衝退三百餘步,兩下列成陣勢,對仗廝殺。

鄧宗弼大怒,對三將道:“今日二關業已唾手而得,叵耐這廝衝突出來,如今我與衆將軍協力,斬了他再說。”三將稱是。鄧宗弼一馬當先,直奔呼延灼。呼延灼已起了必死之心,那管你來將驍勇,大吼一聲,敵住鄧宗弼。兩英雄怒馬相交,軍器並舉,一邊慣使雙鞭,一邊善舞雙劍,酣鬥攏來,卻是兩將兩騎,使着四條軍器,化作一片寒光,揮揮霍霍,翻翻滾滾,鬥到五十合以上,不分勝敗。李雲見了,便拍馬舞刀前來夾攻鄧宗弼。鄧宗弼展開雙劍,敵住二人,不慌不忙,又鬥了十餘合。只見陶震霆舞着雙錘,驟馬上來,大叫:“鄧將軍少住,看我來擒捉這廝!”鄧宗弼聽了,忽然虎吼一聲,劍光飛處,李雲頭顱倏的滾落。鄧宗弼取了首級回陣去了。陶震霆敵住呼延灼。呼延灼憤怒已極,舞着那兩條閃電也似的鋼鞭,直上直下打進來。陶震霆要着兩柄臥瓜錘,正似兩團火-,敵住鋼鞭。兩個又鬥了五十餘合,陶震霆使盡兩臂神威,呼延灼也用盡一身勇力,卻只得個平手。兩人各起鬥心,死不相讓,一來一往,一去一還,又鬥了三十餘合。背後張應雷看夠多時,更耐不得,舞動銅劉,拍馬過來,高叫:“陶將軍少歇,看我戰三百合卻理會。”展開那扇銅劉,直奔呼延灼。陶震霆勒馬回陣去了。這裡呼延灼獨戰張應雷,兩個又是對手,征塵影裡,殺氣陰中,大戰六十餘合。呼延灼急切贏不得張應雷,心中焦躁起來,急賣個破綻,把雙鞭分開,回馬便走。張應雷縱馬追上,一銅劉橫飛過來,呼延灼只一閃,那面銅劉卻直向呼延灼的面門,恰恰的劈過。呼延灼便把雙鞭一旋,旋到張應雷面前,提起右手鋼鞭,望張應雷頂門上打下來。張應雷眼明手快,早將銅劉收轉來,旋風也似的捲到,劉口正與鋼鞭遇着,鏜的一聲響亮。張應雷就此送進一劉,順着鞭勢削去。呼延灼手指幾乎割斷,急忙收回右鞭,那左鞭卻早已葉底偷花打進來。張應雷急將銅劉一壓,躍馬跳出圈子。辛從忠在陣前,立馬多時,看看天色已晚,心內焦躁,便大吼一聲,拍馬縱到垓心,一枝蛇矛分開雙鞭,直取呼延灼當胸。呼延灼急忙叉鞭敵住,張應雷已回陣去了。辛從忠搦住呼延灼,大奮神威,酣呼廝殺,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槍來錦一簇。兩個足足的鬥到一百餘合,呼延灼雖然力乏,尚能招架,辛從忠一時不能取勝。

天已昏黑,殺氣瀰漫,愁雲慘淡,星斗光光,神號鬼哭。呼延灼看那二關尚未修築完就,只得仍就拚着個死力並辛從忠。辛從忠怒極,使出渾身的本領,一枝蛇矛龍飛虯舞,攻取進來。怎奈呼延灼兩條鋼鞭,兀自擋禦得定,算來還差一分火候。辛從忠卻等不得,心生一計,霍的把矛一幌,勒馬便走。呼延灼不顧死活,驟馬追來。辛從忠待他追到分際,便將右手去豹皮囊內取出一枝標槍捏在手裡。呼延灼輪舞雙鞭,早已追來,昏黑中,只聽得要的一聲,辛從忠喝一聲:“着!”呼延灼志急心慌,不及備防,一標飛到,急閃不迭,正中咽喉,落馬而死。

鄧忠弼早已傳令軍士們點起成千成萬的火把,大呼振天,潮涌般殺過來。賊兵抵擋不住,紛紛大敗。官軍個個奮勇,殺人如所瓜切菜。賊兵叫苦不迭,已殺死了一半,那一半紛紛逃入二關。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乘勝驅兵搶奪二關。鄧宗弼、辛從忠攻擊關門,賊人將敗殘兵馬放入,即忙閉門抵禦。張應雷、陶震霆領兵急搶,關上張清急將那新運到矢石打將下來。火光中,喊殺連天。這番幸賴張清將城垣樓諜粗粗修好,官軍幾次三番攻打不破。張經略在後面看見,便傳令鳴金,收回官兵,回營休息。鄧宗弼等得令,便領着官軍迴轉大營來。

張經略與賀太平、蓋天錫升帳,衆將兵士都紛紛上來獻功。張公一一查點了,與賀蓋二人記功錄簿,分別犒賞,諭令各回本營養息,一面將首級號令了。鄧宗弼稟道:“末將等今日攻關,眼見此關必破,可惜被這呼延灼出關死戰敵住。我們待得斬了呼延灼,那二關早吃賊人修好,這個機會失了,實是可惜。”賀太平道:“如今雖不得關,但賊人上將已吃諸位將軍斬得,卻是一場大功勞,日後攻關定容易了。”蓋天錫道:“但使賊人有敗無勝,取關定必易易。”張經略道:“善攻者故不知其所守。此番關之不破,總由我不善攻之故也。”賀蓋二人齊問其故,張公不慌不忙說出一條計來。正是:求己不責人,的是聖賢之學;知彼兼知此,定是戰勝之師。不知張公說出什麼計來,且看下回分解。

小草掃校||

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發鬼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九十四回 司天臺蔡太師失寵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發鬼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結子 牛渚山羣魔歸石褐 飛雲峰天女顯靈蹤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七十五回 東京城英雄脫難 飛龍嶺強盜除蹤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
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發鬼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九十四回 司天臺蔡太師失寵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發鬼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結子 牛渚山羣魔歸石褐 飛雲峰天女顯靈蹤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七十五回 東京城英雄脫難 飛龍嶺強盜除蹤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