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

場內,衆人聽着代善的話,總算打起了精神。

“沒錯!白山黑水間,還可以再抓個幾千的生女真進來補充!”

“捨得盛京,那還捨不得打爛這遼東?明人要進來搶,咱們就一份不給他留!先徵光了,糧,再將那一張張嘴丟給他們。到要看看,明人要怎麼管!”

“那蒙古的額璘臣就是首鼠兩端,這才丟了歸化城。那歸化城有什麼可守的?只管殺敗了來犯明人,城還能奪回來!”

“便是!此刻,已然我大清最後餘地,有什麼豁不出去的?”

……

衆人議論紛紛,士氣油然振奮。只是,這些話語之中,聽得寧完我與范文程是心中驚濤駭浪掀起。他們顯然沒有想到,大清竟然已經不堪到了這個地步。要將二十餘年來好不容易經營下來的漢民推到絕地死地之中……

只是,一想起濟爾哈朗的眼神,范文程便是苦笑着,一句二話都不敢說,擠出全部的熱情,一同鼓舞着大清將官們的戰意。

……

位於京師思誠坊朝陽門大街上新開的恆信拍賣行又一次成了京師市井街頭關注的焦點。作爲帝國第一家拍賣行,恆信拍賣行可謂是獨領風騷,一騎絕塵,成爲行業翹楚。

這當然不是說偌大一個大明沒有第二處拍賣行,而是說能夠將拍賣行做得專業規範的,唯有這恆信拍賣行。

這裡頭,自然有朱慈烺悄悄在枕邊抵過去的無數金玉良言。

依靠着先發優勢,又有充足的資金,優秀的管理人員,恆信拍賣行再一次在朝廷的競標之中成爲還遼令承包商之一,顯然,還是份額最大的那一份。

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想象恆信拍賣行業務會有多麼繁忙。

事情一多,哪怕原本還算充足的人手也不夠用起來。在朝陽門大街這處恆信拍賣總行裡坐鎮的田英琦便感覺到了幾分吃力。

於是……

吳巧兒便再一次出現在了拍賣行了。只不過,這一回她已經不再是一個底層的小拍賣師了。而是作爲田英琦的助手,協助處理着拍賣行不少核心業務。

比如,位於整個拍賣行頂樓的天字號拍賣廳。

得知遼東的土地會在這裡進行拍賣,不少人蜂擁而來,便是要先交一千兩押金的天字號拍賣廳也人滿爲患。

雖然說是人滿爲患,但拍賣廳裡還是秩序井然,並不顯得擁擠。廳內設施奢華,空間預留得十分足夠。

每個位置上都是半隔開,一個個卡座升起屏風,雖然彼此都能聽到隔壁卡座裡的談論聲,但並不會覺得干擾。當然,最爲頂尖的一些土豪還會有單獨的包廂。

只不過,這就不是單單隻要交一千兩押金就能獲得的待遇了。

對於這些土豪,不少都是內部邀請,亦或者有高級會員舉薦才能得來的。作爲田英琦的助手,吳巧兒自然也是有舉薦之權的。

於是乎,得知京師大學堂的李老師竟然也要定一個包廂來拍賣,吳巧兒自然是貼心的忙前忙後,親自帶着李香君入了包廂。

整個拍賣廳呈現着環形分佈,大體而言,分爲兩層。一層是大廳區域,一個個卡座豎着屏風,最爲衆多。但二樓的佈局便是有些特殊了。因爲,整個二樓的中間是空的,只有一個個單獨的包廂作爲突出部,立在其間,亦是能夠看到一樓裡拍賣師的一舉一動。半空之中俯視,視線良好,心理狀態也更爲不錯。

李香君與吳巧兒雖然名爲師生,卻關係不錯,更似姐妹。

吳巧兒是異鄉入校,又是年紀稍大,左右沒有幾個可親近的人。至於李香君,那就更甚了,除了一個丫鬟隨時跟在身邊每日逗趣解悶,也尋不到一個可以多說幾句話的人。一來二去,兩人便是不是姐妹勝似姐妹。

此刻李香君來了拍賣行要個包廂拍賣,吳巧兒是既是愧疚又是開心。

最多的,當然還是有李香君來陪的歡喜:“香君姐姐,這幾日我這裡籌備着,整個人連軸轉,都沒得空去尋香君姐姐說話了。現在想起了,還未給你賠個不是呢。這會兒見姐姐來行裡,我既是愧疚,又是開心。這裡每日忙着,不得個空閒,可是讓我愁壞了。”

“你我姐妹之間,又何須那般客套生分。賠不是的話,我看還是收住了。至於妹妹的去向,姐姐那日我看了你留書也知道了。這幾日你恐怕沒有空閒去看報紙,城中好幾日頭條都是說這還遼令的事情。除去那些打打殺殺軍國大事女兒家看不懂,便是對這田地拍賣的事情,有些興趣了。自然,也過來看看。還能陪陪你,豈不是兩便?就是看你這般忙碌,我過來,就怕再給你添麻煩了。”李香君依舊是那般性子溫和,心思玲瓏,說着話,讓人心裡暖和而熨帖。

“哪裡有什麼麻煩,能與姐姐說話,可不知道要有多歡喜。姐姐,我與你說。這拍賣行裡呀,這幾日可熱鬧了。前幾日籌備的時候,京裡的先生們可是搶一般的要來預定座次,唯恐沒機會呢。”吳巧兒興奮的說着。

李香君淺淺的笑着,倒是沒有急着點評。

年初的時候,朝廷折騰了好大的勁兒,可總算纔將寶鈔重新推行了下去,通過稅收的擔保,百姓們至少總算不排斥繼續用寶鈔了。

只不過,稅收總歸是有定額。

既然寶鈔是值錢的,那總不能爲了套現出銀子,將寶鈔都廉價折出去。就是市面上雖然各處官府幾乎耳提面命勸導用寶鈔交易,可究竟有多少人真心實意,自然是要打個對摺。

故而,伴隨着稅收漸漸稀少,寶鈔的信用也在經歷着考驗。

好在,朝廷對此是有關注的。

此前在山西恆信拍賣八大晉商的事情便吸引了天下人極大的注意力,價值上千萬兩的家產拍賣下去,寶鈔的價值又重新得以穩定起來。

此刻還遼令一出,朝廷自然是故技重施,要求恆信拍賣行使用寶鈔進行交易。

這一回,地方不再是偏遠的介休縣,而是位於京師內城的朝陽門大街上。

作爲天下心臟之地,這裡一呼一吸都能影響全國。尤其戰後平靜,又是開春河面化凍,漕運恢復暢通,天下財富運轉於京師。自然,也有無數有錢人在京師裡呆着。

京師有道是東富西貴,東邊的大多是富商,西邊的大多是顯貴。

思誠坊上的朝陽門大街也就是這麼一處多爲富商的街區。恆信拍賣行一掛上消息,便門庭若市。

無他,手頭有寶鈔的傢伙們都想着檢驗一下寶鈔的真正價值呢。

故而,恆信拍賣行固然是熱鬧非凡,但要說這裡生意會好到極點,李香君卻沒那麼早下定論。

“窗子打開吧,真想聽聽外間說了什麼呢。前幾日,你不是還說學堂的教授提了一個論文,你還未完成麼?拍賣行裡是個好地方,這裡能見到一些平日裡見不到的有識之士。多聽聽他們說什麼,也有幾分幫助。”李香君對此還是有一些經驗的。她在南京時,便經常聽那些所謂江南才子賣弄見識。

這裡頭固然有一些是純屬賣弄,清談無用,但至少算作一個情報,能夠多瞭解一些這世道是如何個模樣。

聽了李香君所言,吳巧兒依言將門窗推開,細細聽起了外間議論。

包廂裡的窗子一般是不開的。

原因麼,卻也簡單。

因爲吵。

他們要的是清靜。

一般開的時候,也是拍賣進行的時候。

此刻打開窗戶,外間的聲音便轉瞬入耳。一樓大廳的卡座裡雖然有屏風,可連左右的聲音都擋不住,又如何能拒絕二樓包廂裡探出來的耳朵?

只是一聽,吳巧兒便感覺心頭一沉。

“大傢伙都說說,這還遼令,到底是個什麼路數?”一個四川口音的商人說着,目光看向了卡座上首的一個年輕男子:“英哥兒是去過山海關的,說說?”

“嘿,這要說起來,我還真有些說頭。”被稱呼爲英哥兒的男子說道。

衆人一聽,都是好奇的看了過去。

就連包廂裡的吳巧兒也是側耳細聽了起來。

“這山海關吶,是天下雄關不差。可也是咱們做生意的一道生死關。往常,天津幾個大商行就一早想打通關節去遼西做個生意。比如那赫赫有名的勤李記,我此前便在,十字大街上八進門面的大商行,身後更有一個工部侍郎楊大人撐着,要去錦州做生意。嘿……崇禎十三年去的時候,嗨,別提了……”說起來,那英哥兒一臉灰暗。

“英哥兒,你怎麼嗨吊起胃口來了。我們聽得正是興起,你這般搗蛋,可別怪我回去收拾你!”那看起來長輩模樣的男子板起了臉。

英哥兒聞言,這才嘆了一口氣:“也委實不是我擺譜兒吶。這遼西的事情,實在是太黑了。去一趟,差點沒給當細作抓起來。要說軍中嚴查細作,那是應當。可拿着良民當肥羊,這等事……忒是亂了。就是擺出那楊大人的門面也是不頂事,諸位說說,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你呀,還是年輕。不過,這都三年過去了。也該明白,這天下就是這麼個世道吧。”卡座裡,另一人說道。

“天津靜海縣裡的楊大人,也就是那位七年前致仕的楊大人吧?一個致仕都七年的……卻也怪不得撐不起譜兒。不過,說起來,這有與還遼令有個什麼說頭?”

英哥兒一聽軍略,起了興頭,端正起了坐姿,道:“這可大有關係。我一個做小買賣的,倒是不指望身上有幾分見識能窺得朝中軍略高明與否。自然,就得從這世情軍心來說。諸位想想,往常我跟着天津裡一個有跟腳的大商戶要去遼西正緊做點生意都不得,這遼西的地面,自然是不平靜。”

“卻是這麼個理。遼西的事情,我也是知曉幾分的。原本,那就是關寧軍的地盤。他們不僅當兵,也經商。要做買賣繞開他們去鋪貨,那與送死沒個分別。縱然一路上沒被亂兵搶掠了,進了城,也是進了狼窩,沒個兩樣。”又一人道。

衆人一聽,都是頷首起來:“這世道,不就是如此麼,各地都亂得不成樣子……”

“生意難做啊……”

“可眼下,卻不是這麼個樣子了。諸位瞧瞧,咱們這一回從成都入京,可是太平許多了?”英哥兒道。他本來是三年前在天津打拼的,可惜跑了一趟遼西,差點命都沒了。還好他機靈,靠着行賄躲過了兵災,又藏住了貨物,最終跑回天津,損失不算很大。

英哥兒的東家倒是體恤,給了賞銀,也不再提去遼西做生意的事情。雖然逃回一條命,可眼見北地越來越亂,英哥兒倒是索性跑回了成都。

只可惜,成都也是戰亂頻繁。想要尋個生計不容易,他廢了心思才找了一個本家遠親合股做生意,將貨放到京師發賣,一路難得順利,餘了些錢財。唯獨有些愁眉苦臉的是,他們收到了大批的寶鈔。

雖然知曉許多商稅都可以用寶鈔來交納,但總不能全部寶鈔都拿去繳稅吧?

這樣想着,一聽恆信拍賣行這裡可以用寶鈔買東西,也不顧這裡只是拍賣遼東土地,徑直就跑過來了。

當然,前頭雖然迷糊,但也是總有清醒的一天。一聽這裡只賣遼東的土地,大家都心慌了起來。一則擔心那押金不退,二則,也都是琢磨着這遼東的土地該不該買。畢竟,寶鈔留在手裡,怎麼也比不上地契安心吶。

此刻,大家聽英哥兒說起地面的太平,一下子都是打開了話匣子。

“可不是,光是從程度一路到了京師,竟是也沒遇到幾個水匪。聽聞朝廷在巢湖建了個水師當練兵的地方,每日都跑出來尋水匪練手哩。”

“就是漕運也比往日暢通了許多。”

“漕運不少都是改海運嘍。大船從杭州、蘇州、上海各地啓航,北上直去天津,竟是比起運河還要來得快。這少了漕運,自然是暢通許多了。”

“的確,市面是太平許多了。不打仗,少匪患。往常那些悍匪一般的官軍也尋不到了,什麼左良玉,劉澤清的,都見不着了。這當然能太平許多了。”

英哥兒聽着大家這般說,一拍手,道:“這不就是了?眼下,這遼西也是這般了。那些匪兵吶,可是消停了。大傢伙說,大軍軍紀能管得這般嚴,豈不是就比往常好許多了?”

大家對視一眼,都是回過味來。(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十七章:埃及帕夏上鉤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六十四章:勝局已定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八十章:軍資本錢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二十九章:抓捕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33章:第1軍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十五章:錦衣衛廉政公署要對你雙規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八十五章:拆招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十章:微服出宮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二十九章:爭先恐後送錢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
第十七章:埃及帕夏上鉤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六十四章:勝局已定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八十章:軍資本錢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二十九章:抓捕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33章:第1軍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十五章:錦衣衛廉政公署要對你雙規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八十五章:拆招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十章:微服出宮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二十九章:爭先恐後送錢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