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

正德心中又喜又憂。

喜的是,寧王之亂馬上就要平定了。寧王敗局以定。作爲寧王的巢穴南昌被圍攻。寧王又頓兵于堅城之下,不得寸進,這樣一來就處於下風,而寧王並不是正統,初起之時,來勢洶洶,倒有人想爲他效力,而現在一落入下風 ,立即牆倒衆人推。根本不可能有反覆了。

作爲皇帝,他應該欣喜。

但是正德與其他皇帝不一樣,這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是領兵打仗也很重要。正德擔憂的就是,他還沒有來得及上戰場,寧王就要被鎮壓下去了。

對正德來說找一個打仗的機會,也不是太容易的。正德也不是真的窮兵黷武,什麼仗都能打的。

所以寧王造反,正德雖然覺得不爽,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有一點欣喜的。如果這一次被王陽明給搶先了。正德頓時大急說道:“快的出兵,一定要搶在王陽明之前。”

王陽明,也就是王守仁。他是父親是前內閣大學士王華,這個名字即便是在後世,也是大名鼎鼎,如雷灌耳。

此刻的王陽明,正在贛州,他作爲贛汀巡撫。

在大明早期,巡撫在大明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官職,帶有欽差性質的官職。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這一大片地方,有很多山賊做亂。王守仁授命平亂,被任命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朱厚煌還與王守仁通過唐寅的聯繫做過一些買賣,就是買王守仁平亂的時候俘虜的山賊。

江西南部與福建西部都是山區,在這個時代交通困難。平定這些山賊,也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情,王陽明從正德十一年開始,就在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平亂,手頭倒是有一點兵,也不多,幾千人而已。

只是王陽明並不是一般人物。

王陽明從小精於騎射,專研兵法。並且在平定這些山賊亂子的時候,慢慢的將自己所讀的兵法容爲一爐,就用兵能力在整個大明來說,也算是頂級的。

二十天前。吉安

吉安在贛江上游,不過此刻有數千士卒入駐。

這數前士卒就是王陽明在贛南剿匪的主力軍。但是因爲要在山間行走,所以也沒有什麼重裝武器,什麼火炮,火槍什麼都沒有,都是最簡單的弓弩,刀盾,連長槍也都不多,因爲在山中打仗,長槍的長度太過長了。

總之這數千士卒從裝備訓練上,也是大明二流武裝。

不過,同樣的士卒在不同的人的手裡面,就有不同的效果。

此刻王陽明就在吉安。

不僅僅王陽明在吉安,吉安附近各府的知府都在吉安。計有瑞州,臨江,撫州,等,可以說寧王起兵之地,也就是南昌府,爲寧王佔據,南昌以南的府縣官吏都在吉安。

只是因爲南昌乃江西治所所在,寧王將南昌所有的官員一網打進,什麼布政使巡撫,都被寧王拿下了,以至於南昌各知府羣龍無首。以各府的力量來對付寧王,太過單薄了,所以纔有了今日吉安之會。

吉安之會,是王陽明發起的。

王陽明得到南昌有變的消息並算太晚,但是王陽明得到消息之後,沒有馬上行動,他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將羣山之中的部隊撤出來,第二個就是召集各地知府,在吉安開會了。

這纔有今日一會。

王陽明已經五十有餘了,胸前長鬚垂胸,有着一股書卷氣,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教書先生,其實王陽明也算是個教書先生,不過人家是一代宗師。自然有一股氣場。

各地知府有的來了,有的沒有來,不過即便是沒有來的,也派了代表來了。

王陽明快刀斬亂麻,立即分佈任務。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王陽明叫這些人最主要原因,是讓他們承擔糧草。

這個時代的王陽明,作爲儒學繼往開來的大宗師,已經相當有名氣,這個時代學問上的名氣,與官場上的權威雖然不能完全互換,但是很多人願意給王陽明面子。

不過數日功夫,就有萬餘石糧食被運送到贛江之上。

王陽明從吉安順流而下,直撲南昌。

不過來到豐城縣就不再走了,駐兵於此一連十餘日。

人們都等不耐煩了,有一個人忍不住來問王陽明,說道:“王先生,寧王謀反,正是我等討逆之時嗎,爲什麼停留在豐城按兵不動?”

這個人不是別人,是奉新縣令劉守緒。

王守仁這一段時間按兵不動,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的。在吉安的時候,王守仁的手下只有他自己數千本部,但是這一段時間內,各地府縣都兵馬到豐城回合,或三百或五百,但是積少成多也有數千人之多,王守仁的部下幾近萬人。

但是打仗並不是人多就可以的,這些雖然人多,但都是急切之間拉起來的青壯,緩急之間派不上用場。王守仁令各地方官自領其兵,有些人不過能做搖旗吶喊之用,但是有些人卻真的有一些將才,比如說奉新知縣劉守緒。

奉新知縣劉守緒不僅僅是親自帶兵過來,與王守仁匯合,而且他所帶的八百青壯,都是武器齊全,個個雖然說不上能征善戰,但也能稱得上號令整齊。是王守仁本部之外,戰鬥力最強的。

戰爭時代,手裡的本錢就是說話的底氣。所以王守仁手下各級官員,品級上有比劉守緒高的,但是來問的人卻是劉守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王守仁說道:“守緒,你不來,我也會和你說的。”他輕輕一頓說道:“太祖曾與陳友諒爭奪南昌,南昌城屢次加固,不可不謂之堅城,我們兵馬不足萬人,縱然攻到南昌下,只有南昌閉門不納,照樣望而興嘆,拿南昌城無可奈何。故而想拿下南昌,必須用計?”

“如何用計?”劉守緒問道。

王守仁輕輕捏着自己的鬍鬚說道:“寧王想要成事,他要做的就是沿江而下,疾攻南京,南京一下,則天下動搖。此刻寧王已經率領大軍北上了。所以我等想要平賊,就許儘快,在寧王還沒有打到南京之前,攻克南昌,使之不得不退兵。”

“既然如此,王先生何不攻南昌?”劉守緒更是不明白了。

王守仁淡淡一笑說:“欲速則不達,我已經探明瞭,寧王留宜春王,還內監萬銳率兵數萬,鎮守南昌。此兩人都不是軍事上的長才,但是卻自以爲是。都不是安分的人。所以這幾日,我明面宣稱大軍十萬,聯合湖廣一起出兵,讓探明心生疑慮,暗地裡派出死間,將我軍實際兵力透漏給他們兩人。你猜他們兩人會怎麼做?”

劉守緒心中暗地:“這兩人既然自以爲是,自然覺得中了王先生之計而惱羞成怒,又探明瞭我軍人少,定然想出手報復。”劉守緒說道:“王先生的意思是他們會出兵?”

“不是會出兵,而是已經準備出兵了。”王守仁說道。說話之間,他將一封書信遞給了劉守緒說道:“各府縣之兵,也就奉新兵能一用,故而來日一戰,還需劉大人,多多費心了。”

劉守緒打開書信一看,卻是宜春王與萬銳的所有動靜,已經探明糾結人馬準備復仇之事。他細細一看不由大喜,只要能在南昌之外,一舉擊破宜春王的主力,那麼南昌就成了熟透的果子,輕輕一碰,就能摘下來了。

“王先生,下官定然竭盡全力,大破賊軍。”

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
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