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老夫人含恨悔前約 寧彩霞大義許終身

話說朱沐英大鬧酒樓,怒打了飯館的夥計。夥計們惹他不起,忙給東家送信兒。

東家住在西莊以外,往返不足二里。夥計走進廳房,向東家稟報了詳細經過。

你當東家是誰?正是八臂哪吒寧伯標。寧爺聽罷,緊皺雙眉,問道:“你們是不是欺負了人家?”

夥計忙說:“小人們不敢,是那個人存心搗亂。”

寧伯標把總管寧喜叫來,對他說道:“你替我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寧喜轉身剛要出門,寧伯標又把他喝住,囑咐道:“記住,千萬不準欺負人家。倘若他真忘了帶錢,只要說明原委,就放他去吧!”

“遵命!”寧喜答應一聲,跟着夥計,出離寧府。

寧喜上了酒樓,閃目一瞧,樓上可熱鬧啦!但只見盆朝天.碗朝地,桌椅也翻了個兒,滿地都是飯菜和湯水。再看那些夥計,一個個鼻青臉腫,五官都挪位了。其中有幾個人,手裡拿着擀麪杖、爐鉤子,正要和那人交手。

寧喜看罷,急忙喊話:“住手!”

夥計們見總管來了,這才紛紛退下。

寧喜盯着朱沐英打量了半天,這氣兒呀,就不打一處來。爲什麼?他心裡合計:我當是什麼頂天立地的英雄呢,原來是個毛孩子。而且,長得其貌不揚,跟個雷公崽子差不多。他有心替夥計們使使橫吧,可又不敢。怎麼?他不怕別的,只怕東家不答應。所以,寧喜硬把火氣壓下,強作笑臉,拱手說道:“小英雄息怒,我給您賠禮了。”說話間,深鞠一躬,又接着言講,“夥計們言語不周,做事粗野,惹你生氣。待我稟明東家,好好地整治整治他們。”

朱沐英聞聽,感到一陣內疚。爲什麼?本來這事就不怪人家呀!他這個人最講理,吃順不吃嗆。人家一說好話,他更覺得過意不去。於是,忙把手一拱,說道:“沒……沒說的。都怪我不……不好,誰讓我忘……忘帶錢了呢!”

寧喜說:“我們東家說,沒帶錢也不要緊。好了,請您走吧!”

朱沐英四周看了看,心裡說,把人家都打成了這個樣子,就這麼一走,也太說不過去了。他略一思索,對寧喜道歉地說:“實在對……對不起。等我救了駕,回來之……之後,加倍包賠。”

寧喜聽了“救駕”二字,不由心中一愣。他又看了看朱沐英,問道:“請問英雄尊姓大名?”

朱沐英道:“實話對你說……說了吧,洪武萬歲朱……朱元璋,是我的義……義父,我是世子殿下,朱……朱沐英。”

“什麼?!”寧喜聽罷,一蹦老高。

朱沐英嚇了一跳:“你這是什麼毛……毛病?”

此時,寧喜心裡說,這不是我們姑爺嗎?前幾天,二王千歲胡大海從中爲媒,把小姐寧彩霞許配給他了。二王千歲還說,過幾天就叫姑老爺來相親,這不是來了嗎?因此,寧喜是又驚又喜。不過,他這麼一看哪,心頭也堵了個疙瘩。爲什麼?他想,二王千歲曾說,那朱沐英是天下的美男子。可眼前這位長得可……我們老夫人能答應嗎?退一步講,縱然別人願意,那姑娘也不幹呀!又一想,噯,我擔這個心幹什麼?再說,婚姻之事,緣分要緊。我看不上,人家也許能看上。想到這裡,慌忙跪倒在地:“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殿下開恩,我給姑老爺叩頭了!”

那些夥計們一聽,立時都明白了,鬧了半天,他是咱姑老爺呀!“呼啦”一聲,都跪倒在地:“給殿下叩頭!”

“給姑老爺磕頭!”

此時,朱沐英也是一愣。他心裡說:“姑老爺?”這話從何說起?嗯,也許他們認錯人了,也許被我打糊塗了。朱沐英也沒深究,就含糊其辭地說:“起……起來吧!”

衆人聞聽,這才站起身來。

寧喜把掌櫃的叫到一旁,說道:“先把姑老爺請到賬房待茶,我給東家送信兒去。”說罷,一溜兒小跑而去。

掌櫃的把朱沐英讓到樓下,又沏茶,又打淨面水,十多個人圍着他,直打轉轉。

再說寧喜。他撒腿如飛,一口氣跑回寧府,走進廳房,給寧伯標見禮:“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寧爺發愣道:“何喜之有?”

寧喜說:“鬧酒樓的不是旁人,是咱們姑老爺朱沐英。”

“是嗎?!”寧伯標又驚又喜,心裡說,胡大海真是辦事的人。他曾說,有時間叫朱沐英來一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呀!他問寧喜:“你站老爺的相貌如何?”

寧喜見問,立時就爲難了。心裡說,我該怎麼回話呢?憑心而論,實在是不怎麼樣,可這話不能說呀!要說長得不錯吧,那不是瞪着眼睛騙人嗎?爲此,把他急得熱汗直流。

寧伯標又問:“你倒說話呀,姑老爺的相貌如何?”

寧喜急了,忙說:“回稟老爺,姑老爺長得太、太、太難得了。”

寧喜這句話回答得很好,一語雙關,不論難看、好看,都能這麼講,這就叫兩頭堵。

寧伯標沒猜透寧喜的意思,只是心中想道,先有胡大海的誇讚,後有寧喜的“難得”,不用問,姑爺長得一定不錯。寧爺心中高興,吩咐家人張燈結綵、打掃庭院,派人到內宅稟報老夫人得知,又指派寧喜帶八名家人,去迎接姑爺。自己也換了新衣,在府中等着迎接貴賓。

寧喜走後,闔府上下都忙活起來了。但只見:大門懸燈,二門結綵,紅氈鋪地,鼓樂吹動,熱鬧得不亦樂乎。大廳裡擺滿了菊花和盆景,廚房裡準備下茶水和酒、菜。丫環們也換了新衣,一個個如花似玉,追逐着,嘻笑着。整個寧府,充滿了歡樂。

且說寧喜。他領人來到酒樓,先給朱沐英施禮,然後笑着說:“我們東家在府上恭候大駕,派小人前來迎接姑老爺。您請吧!”

這回,朱沐英可聽清楚了,忙說道:“你弄……弄錯了吧,誰是你家姑……姑老爺?”

寧喜道:“這還有錯!二王千歲從中爲媒,把我們姑娘許配您了。”

朱沐英一聽,翻着猴眼琢磨了一陣兒,心裡說:怪呀!二伯父怎麼沒對我說呢?難道他光顧搬兵,把這個茬兒給忘了?停了片刻,才問道:“你家主人是……是誰?”

寧喜一聽,樂了。心想,這可倒好,原來他真的什麼也不知道。他回答說:“我家主人叫寧伯標。”

“寧……伯標?”朱沐英暗想,這個名字好熟啊!……噢,想起來了,他不是我六叔常遇春的好朋友嗎?當年當過蕪湖的大帥呀!對,是他。想罷,說道:“你們主人我—…我知道。可是,這門親事我……我可不清楚。等我問過胡……胡二伯父再……再說吧。我還有事,不能過府拜……拜見,我告……告辭了。”說罷,轉身就走。

寧喜忙把他攔住,說道:“殿下,您可不能走哇!我們主人在家等您呢,您若走了,讓小人如何交待呀?”

朱沐英心想:也對!見着寧伯標,將事說清再走也不爲晚。於是,說道:“好吧,我就跟你走……走一趟。”

朱沐英在衆人簇擁之下,走出酒樓。這陣兒,有個夥計把他的寶馬拉到面前。朱沐英一看,不光兵刃俱在,而且寶馬的精神也養足了。他手接絲繮,飛身上了坐騎。寧喜領路,前呼後擁,從人羣中穿過。

這時,街上看熱鬧的人可真不少,十個一羣,五個一夥,指手畫腳,啼啼咕咕:“這位英雄是誰?”

“聽說是寧員外的姑老爺,還是皇上的乾兒子。”

“聽說寧員外的姑娘長得不錯,怎麼招了個這麼難看的女婿?”

“沖人家的勢力唄,人家是殿下呀!-,自古紅顏多薄命,‘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嬌枝’啊!”

人們品頭論足,議論不休。

單說在人羣之中,站着一人:頭戴六棱抽口硬壯巾,頂樑門安着三尖茨菰葉,右鬢邊插着一朵素白絨球,周身穿青,遍體掛皁,勒着十字袢,大帶纏腰,蹲襠滾褲,外披青緞子英雄氅,腰裡暗帶一把五金蜇鐵鋼刀;黃面金睛,短鬍子茬。看樣子,年紀在二十上下。此人眼露兇光,死盯盯地看着朱沐英和他的寶馬萬里煙雲獸。朱沐英走後,這個人也偷偷跟了下去。他是什麼人,想幹什麼?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朱沐英。他在衆人簇擁之下,來到寧府門外。寧喜先跑進府門,喊道:“姑老爺來了!”

寧伯標急忙從廳房走了出來,吩咐道:“大開中門!”

一般說來,中門是不輕易打開的。除非迎接身份高貴的官員和高親貴友時纔打開。姑老爺是門前的嬌客,自然不能慢待。

中門大開後,寧伯標大踏步來到門外。這陣兒,朱沐英已經下了坐馬,往前行走。正好,與寧伯標走了個對面。

寧伯標擡頭一看,傻了!腦袋瓜子不由“嗡”了一聲,差點兒氣趴下。心裡說,這就是我的姑爺?不對,我家姑爺決不能是這個模樣!胡大海把他誇得神乎其神,即使有些言過其實,也不至於差到這種地步。可是,他再看那衣着、穿戴、兵刃、戰馬,又無差錯。寧伯標看罷,臉也黃了,汗也冒出來了,心頭“懷怦”直跳。

此時,寧喜過來引見說:“老爺,這位就是姑老爺。”他又衝朱沐英講,“殿下,這位就是我們寧老爺。”

朱沐英躬身道:“給您施……施禮了。”

寧伯標一聽,心裡說:怎麼,還是個磕巴嘴?胡大海呀,你可把我坑苦了!再見着你的面,非跟你玩兒命不可!哼,這門親事算吹,說什麼我也不能答應。不過,寧伯標是個有涵養的人,他強壓怒火,不笑充笑道:“殿下免禮,寧某擔當不起。快,往裡請吧!”

朱沐英也不客氣,大搖大擺從中門而入,踩着紅氈,步進大廳。

家人、丫環們跟在其後,一個個直着脖子,瞪着眼睛,簡直像看怪物似的。方纔那股高興勁兒,一下子全沒有了。

他們來到大廳,分賓主落座,僕人獻茶。朱沐英不知道該說什麼,坐在那裡,啞口無言。寧伯標堵了一肚子氣,有話難以出脣。大廳裡靜得像無人一般,令人窒息和尷尬。

寧喜在一旁急得直搓手,他無話找話,趕緊打破僵局:“殿下,您大概不認識鳳凰莊吧?”

朱沐英說:“不……不認識,頭……頭一回來。”

寧喜又問:“二王千歲沒告訴您嗎?”

“沒……沒有哇!我們連面都沒……沒有見着。”

寧伯標覺得不對茬口,便問:“二王千歲回京,沒見着你?”

“沒……沒有。他回京那……那會兒,我正在開……開封。等我回京,他……他倒走了。”

寧伯標聽罷,心想,嗯,看這個意思,胡大海沒向他提過親事。如此說來,可就好辦了。不過,他也納悶兒,那麼,既然他不爲相親,到此爲何?想到這裡,問道:“殿下不在南京,到我鳳凰莊有何貴幹?”

“唉,是這麼回……回事——”接着,朱沐英就把陳友諒攻打南京、江東門外一場血戰、常茂出主意到牛膛峪救駕、中途遇雨、戰馬受驚、誤走鳳凰莊、吃飯忘帶錢等經過,結結巴巴地講了一遍。

正在這時,一個丫環慌慌張張跑進廳房,萬福道:“老爺,大事不好!老夫人又哭又鬧,還要自盡。我們勸說不了,您快看看去吧!”

寧伯標一聽,立即就明白其中之意了。他忙站起身來,說道:“請殿下稍坐,某家去去就來。”他讓寧喜陪朱沐英說話,自己轉身奔內宅而去。

離房門還挺遠呢,寧伯標就聽見了母親的哭叫之聲。他心煩意亂,進門一看,見母親頭髮蓬亂,眼泡浮腫,哭成了一個淚人兒。身邊圍着一幫丫環、婆子,正在婉言相勸。

衆人見寧爺進來,慌忙閃在兩旁,躬身施禮。

寧伯標來到母親面前,施禮已畢,說道:“娘啊,何故哭成這般模樣?”

“你把我孫女推進火坑,還來問我?聽說那姓朱的比鬼還要難看,我孫女豈能嫁他?你呀,若不把這門親事退掉,我就死到你的面前!”說到此處,又哭得背過氣去。

寧伯標扶着母親,不住地搖晃。丫環、婆子也圍了過來,爲她捶背揉胸。過了挺長時間,老夫人才緩過氣來。

寧伯標雙膝跪在母親面前:“娘啊,休要傷心。彩霞是我的女兒,我能把孩子推進火坑嗎?這都怪胡大海從中搗鬼,兒一定找他算賬!”

老夫人道:“胡大海是個什麼東西,他安的什麼心腸?”

寧伯標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兒怎知他是這樣的一個壞人?俗話說,‘不吃一塹,不長一智。’兒今後注意就是。”

“今後是今後。眼下,你快去把婚事給我辭掉!”

“是!”寧伯標答應一聲,站起身來,擦了擦額邊的熱汗,不由爲難起來。爲什麼?他心中合計,我見着朱沐英,該怎麼說呢?人家根本不知道這門親務,還說什麼退婚?論理,應該衝胡大海說,他是媒人哪!可是,眼下該到哪兒去找他呢?有心不提吧,母親又不答應。這該如何是好?

寧伯標拿不定主意,不住地搖頭嘆息。

正在這時,忽然丫環秋菊跑來,施禮道:“我家小姐來了!”

寧伯標擡頭一看,只見四個丫環門在左右,女兒寧彩霞從外面走了進來。她身穿一套素服,淡妝薄粉,兩眼發紅,眼泡浮腫,看樣子也是剛剛哭過。寧爺心中一陣難過,更覺得對不起女兒。

彩霞姑娘一向端莊穩重,知書明禮。見着爹爹,破涕爲笑:“給爹爹施禮了!”說罷,飄飄下拜。

“罷了。”寧伯標心裡說,唉,免不了又是一頓埋怨。

寧姑娘又給奶奶施了大禮。

老夫人哭着說道:“孩子,你來得正好。你也不小了,不用揹着你了,那個姓朱的他太……”

姑娘趕緊把奶奶的話打斷,說道:“孫女我都知道了。”

她還能不知道?丫環們早給她通風報信了。

老夫人說:“孩子,別難過。剛纔我跟你爹說了,咱把這門親事退掉就是。”

寧姑娘苦笑一聲,說道:“奶奶不必替孫女操心,這門親事我願意。”

“啊?!”老夫人和寧伯標同時驚呼了一聲,四隻眼睛盯着寧彩霞,說不出話來。

老夫人以爲自己沒聽清楚,又問了一遍:“你說什麼?”

姑娘一字一板地說:“這門親事,孫女我願意。”

老夫人一聽,眼珠子瞪得溜圓,不錯眼神地盯着寧彩霞,好半天才說:“你……你瘋了不成?”

姑娘含笑道:“沒有。孫女我這不是很好嗎?”

寧伯標擔心姑娘要出意外,忙說:“丫頭,你說的可是心裡話?千萬不可欺騙老人哪!”

老夫人也說:“你把心裡話對我講講。”

寧姑娘一不着慌,二不着忙,輕啓朱脣,慢慢地說道:“奶奶、爹爹容稟!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誰不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可是,天理不公,往往事不遂心哪!拿我的婚事來講,奶奶操心,爹爹憂愁,弄得咱家好日子不能好過。依我看來,二王千歲胡大海,不見得是成心坑咱們,無非說話玄了點兒,咱們也不能責怪人家。世子殿下朱沐英,本是金枝玉葉,他武藝高強,門第高貴。除了模樣差點兒而外,哪方面不比咱們家強?女兒擇夫找主,不以衣貌取人,主要取他的品德和能爲。隋唐的羅成長得倒好,可是,他目空一切,驕傲過人,終於死在淤泥河中;三國的呂布長得倒好,可是,他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終於死在白門樓下。再說,孫女這門婚事,早已轟動了鄰里。倘若退婚,豈不被人家恥笑?”

“啊?!”老夫人一聽,這個氣呀!心裡說,我這是何苦來?一片好心,反被她訓斥了一頓。

可是,她又一合計,孫女說得也未嘗不對。這陣兒,老夫人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寧士達,他不也是個五大三粗的醜八怪嗎?日子過得也不錯呀!想到這兒,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

寧伯標聽了女兒的話,像吃了一副“順氣丸”,肩上卸了千斤重載,不住地點頭稱讚。

其實,開始的時候,姑娘也不願意,她也曾哭得死去活來。後來聽說,奶奶爲了這門婚事跟爹爹大吵大鬧,看樣子,非出人命不可。寧彩霞很同情父親,心想,爹爹孤身過了大半輩子,夠可憐的了,若因這門親事把父親逼出個好歹來,那還了得?再說,像朱沐英這樣的人,除了長得差一點兒,其他都不錯呀!寧姑娘打定主意,這才趕到內宅,說出了心裡話。

老夫人見孫女樂意,便說:“丫頭,奶奶可是爲了你好啊!你可說準了,到時候別埋怨。”

寧姑娘道:“孫女我都想好了,日後決不反悔。”

寧伯標忙說:“娘啊,既然女兒同意,咱們就按親戚辦事,讓朱沐英留下訂親的表記纔好。”

老夫人說:“你是當爹的,看着辦吧!”

寧伯標從屋裡出來,去到上房。朱沐英見面就說:“我可告……告訴你,那個事可不……不行,你們願意,我……我還不……不幹呢!”

原來,寧伯標走後,朱沐英就問寧喜,到底是怎麼回事,寧喜說了真情。朱沐英聽了,暗自埋怨胡大海,不該胡說八道,惹得人家又哭又鬧。再說,自己又不是娶不着媳婦,討這個厭幹嗎?所以,寧伯標一進屋,他就說了絕情的言語。

朱沐英這幾句話,出乎寧伯標預料之外。怎麼?他好不容易盼着姑娘沒事了,可姑爺又不幹了。這不是瞧自己的好看嗎?

此時,朱沐英瞪着猴眼又說道:“我可不是貪花戀……戀色之人。我現在還……還小,正是學能耐的時……時候,沒工夫想那娶……娶老婆的事兒。”說罷,起身就走。

寧伯標忙將他攔住:“殿下,你可別介意,聽我把事情的原委對你說明。”

朱沐英二次坐好。寧伯標把以往的實情講了一遍,還說:“我女兒已經願意,要我向你索取訂婚的表記,你就不要推託了。”

此時,朱沐英也看出寧伯標爲難來了。合計片刻,說道:“好吧,我也不讓你爲……爲難,咱們就訂……訂下吧,多咱反悔都可……可以,我這裡好……好說。”說話間,把腰中佩帶的一塊玉牌摘下來,遞給寧伯標,算作訂婚表記。

寧伯標送到內宅,交給女兒。彩霞把自己的一雙玉鐲摘下來,交給爹爹,寧伯標又到前廳交給朱沐英。這陣兒,寧伯標轉憂爲喜,命人大擺酒宴,款待姑爺。一霎時,寧府裡又熱鬧起來。你說怪不?這陣兒,寧伯標看着朱沐英,也不像方纔那麼難看了。

此時,天黑了。各屋都在划拳猜令,比過年還熱鬧。寧伯標陪着朱沐英,邊吃邊談。朱沐英結結巴巴,把南京的戰事講了一遍。寧伯標聽說花雲戰死,非常難過,還掉下了傷心的眼淚。談到武藝方面,朱沐英說得更是滔滔不絕。翁婿二人越說越投機,不住地開懷暢飲,一直喝到午夜。

寧伯標說道:“天色不早了,休息吧,有話明日再談。”說罷,將朱沐英送到東廂房。

那兒,早有人把被褥鋪好。寧伯標走後,朱沐英把衣甲卸掉,往被窩裡一鑽,那個舒服勁兒就甭提了。時間不長,就入了夢鄉。

寧府的燈火漸漸地熄滅了,宅內外一片寂靜。天空月轉星移,北斗升到天中。突然,一個黑影躥上牆頭,手中的鋼刀閃着青光。這個人:身穿夜行衣,斜背百寶囊,腰纏牛皮軟刀鞘,眼露兇光,東張西望。片刻,目光盯到東廂房的窗戶上。見院中無人、無犬,他雙腿一飄,腳落平地,單手壓刀,快似猿猴,來在窗下,側耳靜聽。聽屋內鼾聲如雷,他便輕輕地推門而入。

原來,朱沐英睡覺之時,沒插房門。這個人進到房中,先趴到地上。停了片刻,見沒動靜,二次站起身形,來到朱沐英牀前,心裡說道:朱沐英啊朱沐英,看你睡得多香。乾脆,讓你來個長睡不醒吧!這個人掄起鋼刀,奔朱沐英便剁。

欲知朱沐英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
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六十五回 花槍將無意遇公主 銀鈴女有心立校場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四十五回 逞剛強繼祖喪疆場 施計謀朱森鬥虎牙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五十六回 皇后驅輦奔前敵 花槍將討令闖重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八回 寧伯標拜登二傑嶺 朱沐英大戰兩瘟神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五十七回 田再鏢藝高勝虎將 韓金虎力大舉千斤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十七回 救戰將走險駙馬府 盜解藥勇登丞相門第六十七回 銀鈴女巧設賽馬場 田再鏢施計離樊籠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十回 老英雄詞嚴驚敵膽 小太保藝高壓羣魔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一回 朱洪武暗中胭粉計 元奸細藉機斬切臣第二十七回 金眼刁軍陣鎮元魔 脫金龍疆場誘明將第二十六回 小英雄施恩救病漢 老豪傑賭氣戰兇頑第三十一回 救主公金花獻妙計 追雄兵元將入樊籠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四十二回 斬仇人朱森試寶刃 救明主徐方辨高僧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五十八回 朱元璋派將傳書信 田再鏢率兵闖元營第六十二回 剿敵寇徐達發重兵 戰兇頑常茂逢強敵第二十五回 鼓大勇奮力戰疆場 闖奇禍投軍赴前敵第九回 山大王身離二傑嶺 寧伯標發兵牛膛峪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三回 胡大海戲耍賽張飛 寧伯標營救護國王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六十六回 御校場再鏢奪魁首 花燭夜銀鈴得真情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一回 朱元璋南京登寶殿 張士誠今膛困雄兵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二十一回 康郎山英雄遇好漢 兩軍陣神槊會寶刀第四回 馬皇后傳音調兵將 花總兵走馬戰的頑第三十二回 戰山口王爺退兵將 討軍令常勝攻臺坪第六十回 施巧計誆騙張天傑 拼力氣頑戰元都督第四十九回 朱元璋麾軍破惡陣 元順帝化裝出燕京第六十一回 韓駙馬疆場泄私憤 老俠客陣前辨忠奸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四十一回 刁步正巧施胭粉計 朱永傑遇難逢真人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二十四回 朱元璋兵發開封府 脫金龍肆虐兩軍陣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二十三回 劉伯溫巧定哭喪計 陳友諒弔孝入樊籠第五十五回 盤蛇嶺再鏢顯神通 兩軍陣常茂施妙計第三十八回 元大王技窮擺惡陣 明主公招賢訪高人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第二十二回 鄱陽湖元璋陷重圍 截龍嶺友諒下絕情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三十四回 於金萍救將醫傷疾 於天慶替妹聯姻緣第二十回 九江口元璋搬兵將 周家寨常茂降妖魔第三十七回 開明王應戰赴疆場 無敵將增援奔前敵第十五回 小常茂無端生是非 老俠客決意赴疆場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三回 救明主援兵進牛膛 平反王雄師困蘇州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四十三回 陳友諒帶路訪高人 朱元璋應親納賢士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四十八回 朱永傑夤夜探惡陣 羅老道意外逢高人第五十四回 朱元璋親征白陽關 雌雄眼搦戰無名將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十一回 小常茂戲耍無敵將 胡大海智激衆將軍第三十九回 朱洪武失蹤中途路 徐英雄初探黃羊觀第三十五回 於化龍大義保明主 常遇春領兵助親生第六十三回 施暗計羣毆張天傑 催快馬窮追元順帝第五十二回 李文忠反目斥明主 胡大海忍怒問君王第四十六回 花刀將反目傷元戎 兇水陣無情淹明將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三十三回 露絕技常勝挫敵將 使暗器玉環敗英雄第七十回 沙雁嶺北俠戰惡道 雁門關軍師迎將軍第二十九回 洪武帝斥敵顯雄才 虎印將練拳露鋒芒第十九回 莽英雄藝高抓三傑 朱洪武意重赦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