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

方從哲道:“陛下,宣宗舊事,是因爲宣宗仁慈,而臣下等依舊是遵循二名不偏諱,從未有過同時出現二名之事。而今陛下則將整名均刻於劍上,實乃亙古未有之事,故而臣等惶恐。”

朱由校笑道:“首輔之意,朕心裡明白。此事是朕特意所爲,因爲朕這些天特意查了一下避諱之事,發現避諱之制始於周代,但僅在本廟中避諱。生者避諱是很不嚴格或者說不做要求的,當時有所謂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等。無論是在《禮》或者是《春秋》中,君王的名字都是不避諱的。”

“但進入漢代後,避諱變得嚴格起來,比如劉邦之邦改國,呂雉爲後之雉改野雞,劉秀時之秀才改爲茂才,均可見其時避諱已經風行。”

“避諱分爲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爲親者諱倒不用管,因爲這是別人的家事,但爲尊者諱和爲賢者諱,朕覺得倒是有可以商榷之處。”

葉向高怒道:“陛下難道想要廢除避諱?此事老臣萬萬不敢贊同。”

方從哲,徐光啓,畢自嚴也一起道:“請陛下深思!”

孫傳庭猶豫一下道:“陛下,廢除避諱之事,事關重大,如果貿然行事,只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葉從高道:“什麼只怕,是一定會。”

朱由校看着五個閣臣都反對,一時倒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殿中出現了尷尬的寂靜。

畢自嚴想要打破這種寂靜,他想了一會道:“陛下,如果只是對陛下的名字不用避諱,因爲宣宗曾經爲之,忠勇劍也只是少數人才能得到,倒也是沒有太大的波瀾。而至於其它的避諱,就算是陛下下旨,那也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問題。”

朱由校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道:“那麼先就只是對朕的名字不再避諱,我大明列祖列宗遵循二名不偏諱的原則,如何?”

葉向高嘆了口氣,這個皇帝什麼都好,一般的時候也都願意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但有時候的想法,真的是讓人捉摸不透呀?爲什麼會特意要把避諱這事拿出來呢?明明已經將聖人都捧到了極高的高度,卻又要拿避諱這事出來,真是想不明白呀。

其實是他把朱由校想複雜了,朱由校只不過是覺得避諱這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而且此事在他看來全無意義。如果說要尊敬祖先和先賢,避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呀,用建祠祭祀的方法不是更有效更好嗎?

朱由校道:“既然是二名不偏諱,那朕倒是有兩件事想要改一改。一件是學校之名,一件是錢幣之元。”

方從哲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堅持,學校倒是古已有之,不過學堂和學校差別不大呀,爲什麼一定要改呢?一塊錢老臣也覺得不錯呀,雖然有些俗了,但錢財本來就是俗物,用俗名稱俗物,不是很正常嗎?”

朱由校道:“因爲朕準備建立一個完整的貨幣體系,定下的單位是元,角,分。而用塊做單位,讓朕覺得不大舒服。”

衆人不明白爲什麼用元就可以,用塊就不舒服。不過這只是小事而已,反正現在也有人用元寶這個詞。而學校這個稱呼其實與學堂並無太大區別,皇帝卻一定要用學校。看起來皇帝就是想要作出不用避諱的姿態,寧願讓自己和祖宗的名字被隨意使用。

畢自嚴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可是覺得用塊字,會讓人想到一塊銀子嗎?”

朱由校笑道:“有這個考慮在內,再者用元做單位,顯得更加正式。塊字確實太俗,而朕希望大家不要把錢幣當成俗物,塊最多可以作爲元的俗稱。”

葉向高道:“忠勇劍反正數量少,這個老臣反對也已經無效。不過現在學堂好好的,一定要改成學校嗎?”

朱由校笑道:“這個倒是不必。但以後會建立新的學堂,爲了和原來的學堂區別,就可以用學校來命名了。比如講武堂現在是培訓軍官的學堂,而以後如果再設立類似的學堂就要叫做軍校,而且是分兵種的軍校。”

葉向高點了點頭道:“如果只是如此,老臣覺得倒也無可厚非,只是希望陛下能減少忠勇劍的數量,最好上面不要刻全名。”

朱由校笑笑沒有說話。葉向高也知道現在木已成舟,皇帝不會同意不刻全名的,不過一想到是他自己的名字,就隨他去算了,只要不是所有的避諱都不講就行。

於是避諱一事,至少現在朱由校佔據了上風。雖然只是二十把劍,但週報在報道講武堂畢業典禮時,特意註明了忠勇劍上所刻的全部文字,這讓大家都知道了皇帝並不願意對自己的名字避諱。既然皇帝都這樣做了,那麼一些官員什麼的名諱還避的話,豈不是表示自己比皇帝還要尊貴。

而大明皇家銀行也在週報上特意提出,將會發行新的銅幣:當五文和當五十文銅幣。一塊錢銀幣改稱爲一元,五十文銅幣稱爲一角,五文銅幣稱爲一分。而原有的一文銅幣繼續流通,且持一角和一分可以在銀行隨時進行銀幣和一文銅幣的兌換,且沒有手續費。

一角和一分銅幣在重量上與一文銅幣相差有限,初次發行時,民衆會有疑惑心理,認爲是朝廷剝奪民財的方法。所以朱由校要銀行隨時可以進行銀幣和銅幣之間的兌換,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大家就會承認一角和一分銅幣,而他們具有的便利性,顯然是強於一文銅幣的。朱由校相信,在幾年之內,這個新的貨幣體系信用就會建立起來,而這可以大大減少造幣廠的銅條消耗量,而且可以爲紙幣的發行方法提供很重要的參考,等到大家適應了角幣和分幣之後,再接受紙幣就相對來說容易得多了。

果然,新幣發行後,角和分根本就沒有人來銀行兌換。農業合作社在交易中卻開始使用角幣和分幣,並聲稱歡迎使用角幣和分幣,使用角幣和分幣在農業合作社購買物品時,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一百零七章奇貨可居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農業合作社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五章 哭太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鍋端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兩百零五章 收復河套(十)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一百章兵器局裡論氣壓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一章 沒人把皇帝當回事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二章 搶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十二章 攻山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
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一百零七章奇貨可居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農業合作社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五章 哭太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鍋端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兩百零五章 收復河套(十)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一百章兵器局裡論氣壓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一章 沒人把皇帝當回事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二章 搶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十二章 攻山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