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體制改革

江南商船運來的都是糖紙之類的高利潤貨物,以往江南的貨船都是直抵蓬萊水城,象黃河寨、劉家口之類的小碼頭,他們一般情況都不肯去停泊,更不要說新開的龍口港,而現在柳鵬與江浩天朝想夜想的就是江南的貨船源源不斷開入龍口港。最新最快更新

只是事與願違,雖然蓬萊水城全面封港,但是江南的大商人對於龍口這麼一座小碼頭興趣缺缺,柳鵬與江浩天等了整整一個月,都沒等到江南船入港。

唯一有機會的那次就是前幾天三十條船出港進港的那一天,有條江南船對於龍口港有些興趣,在港外饒了一圈,但是他們看到龍口港一片繁忙,秩序混亂,泊位緊張,船隻在排隊準備入港,當即就轉身離開了,讓柳鵬大爲失望。

什麼時候能有一船江南運來的紅糖、白紙入港,這是柳鵬與江浩天現在最期望的場景。

或許今天的碼頭上就停泊了一艘江南船,而谷夢語給出的答案雖然讓人有些小小的失望,又讓人更加振奮,她告訴柳鵬與江浩天:“今天來了一艘朝鮮船,朝鮮來的貨船!”

這是又開闢了一條新的商路!

柳鵬沒想到自己國內貿易還沒有稿好,倒是開通了一條新的國際貿易商路,只是仔細比劃了一下龍口與朝鮮的位置,卻覺得朝鮮商船來的恰是時候。

這是一個好兆頭啊!

柳鵬歡喜地笑出聲來:“朝鮮商船來了,我們要好好接待一下,讓他們賺到錢,以後再來,趕緊找幾個通朝鮮語的通譯過來!”

雖然整個山東沿海處於長期的海禁之中,甚至連通往遼東的登萊海道長期中斷,但是朝鮮與龍口的聯繫卻一直沒有中斷,恰恰相反,有明一代入明的朝鮮使者,都對龍口有着很深的印象。

從海路入明的朝鮮使者,向來是先在登州登陸,然後沿着東西大道向濟南出發,而他們在東西大道上的第一站就是黃縣,明朝爲此在黃縣設置一座黃山館,專門接待上岸的朝鮮使者。

終明一世,朝鮮與黃縣之間始終保持着極其緊密的聯繫,當時有很多人跟朝鮮王國保持長期的來往,因此朝鮮人對於龍口的一舉一動雖然不能說是瞭如指掌,卻也是十分熟悉。

因此龍口開港一傳到朝鮮,朝鮮商人當即激動了,雖然官方的封體制貢一直沒中斷,在明軍入朝作戰之後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但是朝鮮使者入明進貢終究有時間與數量上的限制,無法滿足朝鮮對明貿易數量與次數的驚人需求。

偏偏對明貿易對於朝鮮來說重要到關乎國運的地步,因此朝鮮人也一次次突破海禁,企圖展開大規模的對華貿易,只是在過去的兩百多年之中,他們的努力並沒有大的收穫。

而去年十二月兵部的那道詔旨,反而讓朝鮮人多年的努力盡有烏有,整個中朝貿易將在很長的時間處於冰點,就在朝鮮人覺得萬念俱灰的時候,卻傳來了龍口開港的消息。

朝鮮人消息靈通,甚至比許多黃縣人與登州人的消息都要靈通,他們連龍口的一草一木都弄清楚,很快發現龍口就是過去兩百多年他們一直尋找的對華貿易港口與基地。

特別是不包買包賣這一點,讓朝鮮人覺得龍口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們很快就派出了一艘船來龍口試水水。

畢竟他們知道龍口作爲一座新建的私港,歡迎一切商船的到來,龍口港的主人已經放出話來,不管是遼東商船還是江南商船,或者是山東沿海的漁船、商船都可以在龍口停泊,龍口不勝歡迎並提供一切便利,但是是否接受外國商船的停靠,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從理論上來講,外國商船前來貿易,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大明朝本來就是個神奇的國度,尺帆片板都不得出海,明明雙方都有利的事情卻以兩敗俱傷而告終,過去朝鮮商船在大明港口遭至驅逐甚至沒收的例子不止一例。

這一次試水,朝鮮人誠意不足,甚至不準備賺錢,柳鵬的想法也差不多,準備讓朝鮮人“賺到錢”,好讓他們“下次再來”。

只是谷夢語的想法比柳鵬還要老到一些:“當然要讓朝鮮人賺到錢,但不能讓他們賺得太飽,讓他們有利可圖就夠,甚至小有微利就可以了,但是朝鮮人想進什麼貨,就讓他們進什麼貨。”

谷夢雨這是長遠之見,如果第一次讓朝鮮人賺得太飽,或許下次來的時候朝鮮人就會有過高的期望值,或許會因爲過高的期望而引發糾紛。

國際糾紛向來是最難處理的,

恰恰相反,第一次讓朝鮮有利可圖或是小有微利,說不定反而有會意外收穫,柳鵬就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們賺到錢,只是錢留在我們龍口就可以了!”

這是老成之見,利潤既然留在龍口,那麼朝鮮人以後肯定還會再來,谷夢雨覺得柳鵬的想法很好:“還是柳鵬弟弟有辦法,那就讓朝鮮人多賺一點。”

不管怎麼樣,朝鮮商船與妓女的到來,對於龍口這個新興商港來說,有着特別重大的意味,換在另一個時空,肯定會在《煙臺日報》、《龍口新聞》之類的媒體上個頭版頭條,說不定還會有整版報道。

柳鵬不由朝着屺姆島的方向多看了幾眼,他很快就提出了一個方案:“來了賣笑的,也來了朝鮮商船,咱們龍口既然是日新月異,那接下去辦事的章程最好也改一改。”

說是辦事的章程,實際就是整個龍口港的管理體制要跟上龍口港的發展,柳鵬已經覺得管理體制再不改,或者就跟不上龍口發展的步伐了。

還好龍口新開港,也沒有什麼既得利益者,現在改一改,阻力最小收穫最大:“咱們龍口現在既然被稱爲小黃城,那得按小黃縣的標準來。”

現在龍口的管理可以說政出多頭,九龍治水來形容,江浩天、谷夢雨、柳鵬、徐震甚至是孫氏兄弟都各管自己的一攤子,還好柳鵬在年前把龍聯辦的牌子掛出去,可以堂而皇之地收狀子抓人關人打板子,不然龍口早就會出大亂子。

第643章火不能滅了第876章 宣戰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1064章 圈子第172章好消息第469章提薦第360章通房丫環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864章 底線第906章 河南四大鄉宦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396章主公第924章 自取滅亡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359章橫插一手第34章茶水錢第43章殺威棒第878章 武夫風範第885章 又一個風波亭第443章:萬萬不行第433章狗咬狗第639章政治掛帥第304章莊票第487章:哭秦廷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949章 明日復遼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417章林雅蘭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72章 用心良苦第517章:善後與安排第664章功高不賞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287章倉副使第593章聯姻第579章:海運第382章東良海口第212章戰果第207章千金之賞第8章馬經承第442章怎麼把事情鬧大第833章 晴天霹靂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248章柞樹苗第244章東絲之爭第784章 海北萬勝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135章 唯一可行的辦法第60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50章嚇尿了第852章 尚氏第557章瑜君第1027章 畏懼引發的大潮第1033章 飛第888章 陰謀的味道第629章:官職分離第466章:留客第296章柳倉使第1125章 雙方的增援第487章:哭秦廷第608章:六十萬石第954章 徐南鎮第219章假太監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675章 以漢制漢第835章 地裂第409章已經到登州府了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505章決一死戰第589章肥料革命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1108章 時勢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724章 示威第40章專司迎送天使第359章橫插一手第811章 劉愛塔第1033章 飛第984章 全殲海北賊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173章兩個好消息第87章真假內使第326章有奸細第970章 復聖府第1052章 接管第185章金百萬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868章 平同峰的新路子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961章 殉葬第528章除惡務盡第1032章 真正的女王第202章有求必應第1112章 不可思議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875章 鄭芝龍
第643章火不能滅了第876章 宣戰第590章挖朝廷的牆腳第1064章 圈子第172章好消息第469章提薦第360章通房丫環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864章 底線第906章 河南四大鄉宦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396章主公第924章 自取滅亡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933章 死不足惜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359章橫插一手第34章茶水錢第43章殺威棒第878章 武夫風範第885章 又一個風波亭第443章:萬萬不行第433章狗咬狗第639章政治掛帥第304章莊票第487章:哭秦廷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949章 明日復遼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417章林雅蘭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72章 用心良苦第517章:善後與安排第664章功高不賞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287章倉副使第593章聯姻第579章:海運第382章東良海口第212章戰果第207章千金之賞第8章馬經承第442章怎麼把事情鬧大第833章 晴天霹靂第667章皇太極的醜事第248章柞樹苗第244章東絲之爭第784章 海北萬勝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135章 唯一可行的辦法第60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50章嚇尿了第852章 尚氏第557章瑜君第1027章 畏懼引發的大潮第1033章 飛第888章 陰謀的味道第629章:官職分離第466章:留客第296章柳倉使第1125章 雙方的增援第487章:哭秦廷第608章:六十萬石第954章 徐南鎮第219章假太監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675章 以漢制漢第835章 地裂第409章已經到登州府了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505章決一死戰第589章肥料革命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1108章 時勢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724章 示威第40章專司迎送天使第359章橫插一手第811章 劉愛塔第1033章 飛第984章 全殲海北賊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173章兩個好消息第87章真假內使第326章有奸細第970章 復聖府第1052章 接管第185章金百萬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868章 平同峰的新路子第748章 盟劍之爭第961章 殉葬第528章除惡務盡第1032章 真正的女王第202章有求必應第1112章 不可思議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875章 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