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毒秀士勸

一羽信鴿從天空盤旋而下,準確地落在了總兵府衙門的後院裡,一名親兵早已等候在旁,他熟練地從鴿腿上解下一隻紅管,撒開腳就跑,衙門外已經有戰馬在等候,幾名親兵翻身上馬,向金山衛城外的碼頭上疾奔而去。

李維正的辦公地點是在寶船上,此時他正在船艙裡給朱允炆寫述職報告,在投靠了朱棣後,他給朱允炆的述職報告寫得更勤更認真了,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在做表面工作,更重要是現在已處於一個極爲關鍵的時刻,是朱元璋正準備清洗軍中高官的前夕,他如果不把自己緊緊綁在朱允炆這個戰車上,一旦朱元璋殺紅了眼,刀光所致,他也不一定能倖免。

李維正剛剛寫完他準備在遼東辦一百所官學,讓所有孩子都能夠入學,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有親兵稟報道:“大人,鴿信送來了。”

“讓他們進來!”李維正放下了筆。

片刻,一名親兵走進,半跪行了一個軍禮,將鴿信雙手呈上道:“大人,是從西安府發來的信。”

李維正這幾天一直不出海,就是在等這封鴿信,他接過鴿信,有些急不可耐地打開,信是孫濟親筆所書,一切順利,邵聞達願意投靠遼東,並說服了朱樉,此時朱樉寫給藍玉的親筆信已經在路上了,同時他已派人去貴州給呂思遠送信。

“幹得好!”李維正心中十分興.奮,他把將信一合,他刻提筆繼續將述職信寫完,便將信交給一名親兵,囑咐他道:“這封信要立刻送往京城,今晚就出發,不要再等明天了。”

“遵命!”親兵接過信,便火速離去。

辦完了手中的事情,李維正這才.吩咐道:“可以讓陳玉來見我了!”

片刻,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輕將.領走進房間,躬身道:“末將陳玉,參見總兵大人。”

陳玉是李維正從百戶提拔起來的一名年輕千戶,.是火槍軍的統領,他率領三千士兵駐紮在遼東外海的廣鹿島上,這三千人可不是一般的士兵,而是全部配備了新式武器燧發槍的軍隊,是從遼東各衛火銃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他們就在廣鹿島上練習燧發槍的使用,另外,還有一支五百讓的隊伍駐紮在獐子島上,他們則訓練新式火炮,這兩支軍隊都是絕對保密,與外界完全隔絕了音訊,只是每隔半月,有補給船上岸。

這次千戶陳玉就是特地前來述職,李維正見他要.向自己彙報,便擺擺手笑道:“不用說了,我現在就要去廣鹿島,我想親自看一看我的火槍軍的威力。”

陳玉連忙答應道:“是!屬下這就陪同大人前往廣.鹿島。”

一刻鐘後,李維.正的寶船緩緩出發了,駛向南方,它將繞過旅順港,再調頭前往廣鹿島。

船頭,李維正身着軍服,海風吹拂着他的臉龐,他望着無邊無際的大海,一顆心已經飛到了遙遠的萬里之外。

.............

貴州,這裡自古就是流放發配犯人的地方,邊遠閉塞,千年來都幾乎沒有得到過朝廷的刻意開發,一直到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正式批准了傅友地屯田貴州的奏摺,三十萬大軍就地在貴州屯田,同年,朱元璋送其中二十萬大軍的家眷前往貴州,隨夫長駐貴州屯田,貴州的土地因此出現了一個個的屯堡,延綿六百年,直到今天,他們的後代仍居住在這些保存完好的屯堡之中.

洪武二十五年,藍玉徵罕東大勝,朱元璋隨即命其赴貴州巡察屯田事宜,次年二月初,朝廷的宣旨官再赴貴州,加封藍玉爲太子太師,命其回鳳陽總督諸王大演兵。

三月的春風吹綠了貴州大地,燕子在風中穿梭,山上到處是大片大片的杜鵑花、桃花、梨花,粉白相間、奼紫嫣紅,而泥土的潮氣,混合着野草和樹葉的清香,又帶着一絲茁壯秧苗的青氣,瀰漫着溫暖的南方的空氣中,引得人都要醉了。

但就在這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春天裡,卻有一種緊張和不安在悄悄地躁動着,在貴州中部平壩衛的天龍屯堡中,藍玉正揹着手來回踱步,他在考慮着一個關係到他一生命運的決定。

其實藍玉只是路過此地,他剛纔普定衛巡視歸來,準備奉旨前往鳳陽,但行至平壩衛,藍玉突然決定去天龍屯堡拜訪一位故人,正好一封緊急信件也趕到了,攔住了他前進的腳步。

此刻這封信就躺在不遠處的桌上,信是秦王朱樉親筆所書,藍玉將這封信看了不下十遍,幾乎把裡面的原話都背熟了,其實朱樉就向他說了一件事,皇上已經決定拿他開刀了,這次他回鳳陽,也就是他全家被滅族之日。

這封信使藍玉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震驚,朱元璋在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後,終於將屠刀對準他了嗎?其實藍玉已經相信了,這不僅僅因爲這封信是大明皇長子的親筆所書,更重要是藍玉對朱元璋太瞭解了,二十年時間,開國功臣還剩幾個,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殺被貶,很快就病死,這些人哪來這麼多病,偏偏他朱家皇族怎麼一個都不生病呢?

自從他的兒子無辜被殺後,藍玉就知道他的這一天遲早要來,但他卻沒想到竟會是現在,難道朱元璋不怕他在貴州造反嗎?

“老將軍,皇上這是欲擒故縱,他就是怕你起疑心,所以才讓你來貴州,這樣,再召你入朝時,你纔不會有半點懷疑。”

說話之人就是藍玉特地來天龍屯堡探望的故人,此人是蘇州府周莊人,姓沈名富,世人又叫他沈萬三,沈萬三在洪武初年修城牆而觸怒了朱元璋,被髮配雲南,那時元朝在雲南的樑王已經歸順了大明,但洪武十四年,樑王再反,雲南戰火連天,沈萬三在貴州少數民族領袖奢香夫人的幫助下來到貴州經商,他看準了三十萬軍屯大軍的商機,在貴州、雲南一帶的茶馬道上經商大獲成功,又漸漸成了鉅富。

沈萬三今年已經八十八歲,已經快走到人生的盡頭,他和從周莊逃來的子孫們就住在天龍屯堡內,李維正的表妹顧英買店鋪就和沈家逃匿有直接關係,在這裡,沈萬三得到了他的外孫女婿,也就是現在雲南西平候沐春的庇護,可以平靜地終老晚年。

沈萬三雖然已快到人生盡頭,但他對朱元璋屢次殺他子孫而始終耿耿於懷,他見藍玉已有造反的機會,便再勸他道:“老將軍可知西平候沐英爲何能得以善終,如果他不是鎮守雲南,他怎麼可能活到去年才死,他的兒子又怎麼可能再繼承他的爵位,世代爲雲南王,皇上不是不想動沐家,而是不敢動,這就是投鼠忌器啊!老將軍若真想自立,我願散盡家資相助。”

沈萬三的勸說確實讓藍玉動心了,這時門口有人稟報:“呂先生來了!”

藍玉精神一振,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片刻,他的心腹幕僚呂先生走了進來,這個呂先生當然就是呂思遠了,呂思遠受李維正之命,化名呂風投奔燕王府,本意是想做朱棣兒子的西席,但很快就被朱棣認出來了,他承認自己是不看好蔣瓛而逃匿,求賢若渴的朱棣立刻就用他爲自己的幕僚,去年藍玉西征罕東回來後,朱棣便密令呂思遠投靠藍玉,準備在關鍵時候策反藍玉。

朱棣的策略和李維正完全一樣,就是要激起藍玉造反,趁天下大亂之時,他好能從中渾水摸魚,只不過他不知道呂思遠卻是李維正派來埋伏在他身邊的內線,也不知道李維正已經下了先手,借朱樉之手來警告藍玉,回京必被殺。

朱棣不知道,但呂思遠卻知道了,他本來是在貴陽府等候藍玉,但同時接到了朱棣和李維正派人送來的信,他立刻便趕來天龍堡,無論是朱棣,還是李維正,給他的任務都是一樣,勸藍玉在貴州自立。

呂思遠快步走進來,他陰沉着臉道:“我聽說將軍被封爲太師,準備回京述職,我特來勸阻。”

藍玉一驚,他慌忙問道:“呂先生可是聽到什麼消息了?”

呂思遠淡淡一笑道:“貴州閉塞,我能得到什麼消息?我就在想,如果皇上想殺將軍的話,或許就會找藉口宣將軍進京了,果然聽說宣旨官來了。”

藍玉臉色凝重,他請呂思遠坐下,誠懇地問道:“請呂先生告訴我,先生爲何看出皇上要殺我?”

這時,沈萬三也坐下,他見呂思遠也在勸藍玉,他也就不吭聲了,呂思遠瞥了他一眼,便道:“很簡單,因爲皇上立了皇太孫,皇太孫年幼,駕馭不了重臣,皇上擔心自己西去後,像老將軍這樣掌握軍權的重臣不服從朝廷調管怎麼辦,所以他要趁自己在世時,將你們一一剷除,以便給諸如李維正之流的皇太孫嫡系黨羽騰出位子,其實皇上的真實意思是想讓皇太孫掌握一定的嫡系軍隊,以免被他的皇叔們掣肘,而老將軍等人就是最大的妨礙了。”

藍玉恍然大悟,以前他只是知道皇上要殺他,至於爲什麼殺他,他卻不知道,經呂思遠一番點撥,藍玉的心中終於豁然貫通了,他嘆了口氣,便把朱樉的信給了他,“先生看看這封信吧!連皇長子都警告我了,我焉能不信。”

呂思遠接過信看了一遍,便問藍玉道:“那老將軍的想法如何?”

藍玉搖了搖頭道:“我心中一團糊塗,剛纔沈老先生勸我自立,說實話,我有點動心,但我想聽聽呂先生的意思。”

‘自立?’呂思遠自言自語,他沉思了片刻,這才緩緩道:“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

藍玉大喜,連忙道:“先生快請說,哪三步。”

“老將軍別急,聽我慢慢說。”

呂思遠微微一笑道:“第一步是老將軍暫緩回京,可寫信告之皇上,現在正是屯田的重要時刻,暫不能離開,同時老將軍要立刻召集貴州的各衛將領,剷除異己、扶植親衛,將貴州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第二步,待皇上殺傅友仁或者馮勝時,老將軍便可正式上書皇上,說自己決無異心,請皇上保全老將軍的家人。”

“那如果他真殺了我的家人呢?”藍玉忽然插口道,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呂思遠冷笑了一聲,他注視着藍玉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他很可能也怕把將軍逼反,不敢殺老將軍家人,但我們要有最壞的打算,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老將軍便走第三步,自領黔王,裂疆而治。”

“砰!”地一聲巨響,藍玉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

“幹!”

...........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藍玉拒旨不歸,大明的歷史就是從這裡走上了另一條岔道。

...........

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145章 蓬萊紛亂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12章 酒樓偶遇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76章 走漏消息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64章 生死之間第140章 出使日本(五)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1章 重回大明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99章 東征日本(二)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54章 藏身武當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246章 異曲同工第18章 情況突變第78章 啞妹歸來第263章 道衍遠謀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21章 決定辭職第128章 船廠風波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92章 兩個副手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285章 奇襲關中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288章 紅參案(三)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189章 家有內鬼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26章 巧遇王妃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96章 種馬意外第39章 意外發現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97章 千戶受傷第86章 三王進京第176章 未雨綢繆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81章 貴人相助第269章 首戰嘉定第87章 秦燕之別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143章 離開日本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80章 新店選址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23章 初入京城第79章 解開心結第7章 有了牽掛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77章 秦王幕僚第73章 龍顏震怒第190章 雙面間諜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73章 龍顏震怒第99章 等待機會第201章 東征日本(四)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291章 內外交困第33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視察臺灣(上)第127章 出發前夕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56章 再踏征程第6章 取名啞妹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24章 朱氏父子第45章 楚王朱楨第143章 離開日本
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145章 蓬萊紛亂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12章 酒樓偶遇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76章 走漏消息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64章 生死之間第140章 出使日本(五)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1章 重回大明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99章 東征日本(二)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54章 藏身武當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246章 異曲同工第18章 情況突變第78章 啞妹歸來第263章 道衍遠謀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21章 決定辭職第128章 船廠風波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92章 兩個副手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285章 奇襲關中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288章 紅參案(三)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189章 家有內鬼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26章 巧遇王妃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96章 種馬意外第39章 意外發現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97章 千戶受傷第86章 三王進京第176章 未雨綢繆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81章 貴人相助第269章 首戰嘉定第87章 秦燕之別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143章 離開日本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80章 新店選址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23章 初入京城第79章 解開心結第7章 有了牽掛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77章 秦王幕僚第73章 龍顏震怒第190章 雙面間諜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73章 龍顏震怒第99章 等待機會第201章 東征日本(四)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291章 內外交困第33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視察臺灣(上)第127章 出發前夕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56章 再踏征程第6章 取名啞妹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24章 朱氏父子第45章 楚王朱楨第143章 離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