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讓大明看看,如何人可勝天!

“王爺,還是讓我來吧。”

“不用再勸了,我對這次試車成功有信心,說好了,今天這次試車我親自來。”

……

方孝孺、藍玉跟隨俞靖從馬車下來,就見到,一個巨大的方形鋼鐵怪獸旁邊,一羣人圍着朱棣在爭執。

“俞靖,這是在做什麼?”方孝孺不由好奇詢問。

俞靖苦笑攤手,解釋:“肯定在進行試車,火車機車頭已經做出來了,不過之前幾次試車都失敗了,而且還發生了意外,雖然參與試車的研究人員沒有生命危險,但有好幾人受傷了,顯然,這次王爺決定親自試車。”

方孝孺、藍玉對視一眼,丟下俞靖,快步往人羣方向走去。

哎!

俞靖看着二人,氣的嘴角抽抽。

快步追上去。

“方孝孺、藍玉拜見王爺!”

身後突然傳來的聲音,打斷朱棣和一羣研究人員的爭執。

朱棣轉身,看到方孝孺、藍玉時,頓時露出笑容,從衆人讓開的通道,快步走過去,“方希直!樑國公!稀客,稀客!”

方孝孺、藍玉默默打量朱棣的神色。

很肯定,燕王對他們的到來很歡迎。

就如俞靖所說,這位燕華之主,大明皇族二代龍子,其實早希望朝廷能派人來了。

方孝孺收斂思緒,看着朱棣一身藍色帆布工裝打扮,笑道:“王爺不務正業,搞起了研究?這要是讓一些人知道,恐怕要拍手相慶了。”

哈哈……

朱棣爽朗大笑,指着方孝孺,“你方希直當了大明文官鳳首,倒是更加幽默風趣了,你這個協助君王,決定國策的左相,內閣第一人,不會也認爲我是不務正業吧?”

方孝孺含笑搖頭,看着朱棣身後,四四方方的鋼鐵巨獸。

他當然不會認爲,研製軌道火車是不務正業。

作爲一個革新派,工業的威力,他早已明白。

經過這麼多年曆練的方希直。

也早已不是以前,那個滿腦子聖賢書,固執的書呆子。

當然,他的這一切變化,與認識眼前這位王爺密不可分。

從他懷着試探的心思,前往土橋村開始,似乎他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後來,親眼目睹這位王爺崛起。

尤其是,目睹這位王爺教導出來的學生,取得的成就。

他就更加意識到,單憑過往奉爲圭臬的幾本聖賢書,做不了一個爲國爲民的好官!

方孝孺含笑指着火車機車,笑道:“王爺,我能陪你一起試車嗎?”

“還有咱,咱迫不及待想乘坐一下這火車機車了!”藍玉搶着爭取名額。

朱棣笑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之前的好幾次試車都失敗了,而且還出了點事故,伱們一個國公,一個宰相,確定要同我一起試車?”

“王爺都不怕,難不成我們還能比王爺更金貴?”方孝孺看着機車,鄭重說道:“新事物的出現過程中,總是伴隨着各種不確定性,我們想要馴服、掌握新事物,就要有冒險的勇氣,王爺,對吧?”

朱棣詫異看了眼方孝孺。

‘這方希直真的不一樣了。’

暗道一句。

笑道:“對!走,咱們蹬車!”

之前連續三次試車失敗,對研究人員的士氣打擊很大。

並且,蒸汽提供動力的機車傾覆,產生的破壞力太大了。

導致,研究司內部,出現了,要不要繼續研究這種破壞力太大機器的言論。

雖然這種言論不多。

而且,他也能理解這種言論出現的原因。

蒸汽機之前,燕華的工業,說白了其實是介於手工業和工業化之間的工業。

並且憑藉幾千年積累的經驗,研究古人留下來的各種機械知識,結合匠人的經驗,發展的很迅速,甚至可以說很輕鬆。

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如同火車機車這種強烈的挫折和失敗。

蒸汽機是匠人經驗的產物。

但到了軌道火車,已經不是單純的匠人經驗了!

除了蒸汽機,其他方面,涉及的技術雖然小,但繁複重要!

從未有過的失敗。

事故受傷。

對一羣過往順風順水的研究人員,產生了很大沖擊。

所以,他必須站出來,親自試車!

奠定、展現真正的研究者精神!

研究司從事研究的衆人,其實,也需要,俞靖他們探險的精神。

朱棣帶着方孝孺登上車頭。

俞靖,楊六六迅速跟上來。

車頭內,還有兩個負責添加煤炭的工人,小小的機車車頭,一下子涌入這麼多人,頓時十分擁擠。

藍玉伸手接過其中一名機車工手中鐵鍬,“你們下去,加煤這種活,我們能幹,楊師傅和俞靖配合王爺操作機車。”

方孝孺也從另一名機車工手中接過鐵鍬。

朱棣笑笑,在唯一的座位上坐下。

大聲道:“添加煤炭,開始爲鍋爐預熱升溫!”

“得嘞!”

藍玉大喊一聲,抄起鐵鍬開始奮力往燃燒的鍋爐底部添加煤炭。

方孝孺也跟着幹了起來。

楊六六盯着,製作機車過程中,做出來的簡易壓力錶。

說是壓力錶,其實就是一個自由活塞內,加了一根高強度的彈簧。

另一頭,連接一根直通鍋爐的蒸汽管道。

當鍋爐預熱升溫,蒸汽涌入自由活塞內後,就會擠壓推動高強度彈簧,彈簧頂着活塞另一端,一根標記了刻度的小鐵棍,向外推。

這個壓力錶,甚至連大氣壓的概念都沒有。

只是根據反覆試驗,當小鐵棍的第一個刻度露出自由活塞時,就意味着,機車已經具備啓動的動力。

第二個刻度表明,只單純機車狀態下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四十里。

第三刻度……

以此類推。

直到鍋爐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刻度。

一旦達到這個刻度,與壓力錶向連接的釋壓機括,就會自動被觸發。

“王爺,達到啓動壓力!”楊六六大喊一聲,緊張握緊拳頭。

“啓動制動閥!”朱棣聲音響起的同時,手握住面前的鐵桿猛地一拉,“鳴笛示警!”

楊六六迅速擰開汽笛閥門。

嘀——

方孝孺、藍玉同時停下,就聽到,車頭左前方響起尖銳的汽笛聲,緊接着,白氣籠罩車頭。

嗒嗒嗒……

活塞緩慢往復聲,在汽笛聲響起時,傳來。

身子微微晃動。

他們就感覺,腳下的機車車頭十分緩慢的啓動了。

二人緊抓着鐵鍬把,充滿緊張,好奇感受着機車啓動的奇妙感覺。

“加煤,繼續升溫!”

朱棣的聲音響起,二人才被驚醒,彎腰繼續賣力加煤。

俞靖也抄起旁邊備用的鐵鍬,加入其中。

爐內,鼓風機作用下,火苗熊熊燃燒。

隨着楊六六擰開燃油閥門,明顯經過加工處理,更加清澈的石油噴灑在火焰上。

爐內火浪瞬間向外倒卷……

煤煙味、石油燃燒的味道,充斥狹窄空間時。

嗒嗒嗒……

有節奏的摩擦聲、碰撞聲更加急促傳來。

每個人,都明顯感受到,機車的速度加快了很多。

“快快快!”

外面,一羣研究人員,衝去拴馬樁,解開馬,翻身上馬,就往研究司外面衝過去。

……

嗒嗒嗒……

嘀——

有節奏的軌道聲,汽笛聲中,機車車頭的速度越來越快。

楊六六讓藍玉三人停止加煤時。

機車已經沿着鐵軌,駛出研究司。

藍玉、方孝孺站在機車內,看着兩側,向後掠去的一座座工廠,一根根冒着黑煙的煙囪。

當看到,後面一羣研究人員,騎馬狂奔越過他們後。

藍玉笑道:“這機車的最大速度多快,貌似還比不上戰馬的速度?”

朱棣此時也無事可做。

起身,盯着趕往終點站試車臺的研究人員,“最大時速爲每小時四十五里!”

方孝孺眼睛瞬間瞪大,“當初實驗蒸汽船時,王爺不是說,最大時速二十多裡嗎?蒸汽機技術又進步了?”

“怎麼可能。”朱棣笑着搖頭,“蒸汽機技術沒進步,當時,我忽略了水的阻力,這個臥式蒸汽機的型號,沒有海軍戰船的型號大,與試驗船使用的型號一樣……”

但現在是在路面。

而且在軌道上跑。

阻力相較於海中,小太多了。

“根據我們的測算,這臺機車,載重五十噸後,最高速度可以跑每小時二十里左右,可以爬小於三十度的斜坡。”

這樣的數據,其實真的很差。

不過,已經具備了實用性。

“這個速度的確不快,但蒸汽機車也有着畜力永遠也無法解決的優勢,易於伺候,且持續性強,只要煤炭足夠,蒸汽機沒有壞,就可以一整天一整天的運行下去,反觀戰馬呢?”

即便是最好的戰馬。

奔襲百里,都要讓戰馬放慢速度休息。否則,戰馬就會留下永久性傷害。

當初,他縱橫草原時。

爲了逃命,一千兄弟,在草原數月時間。

消耗了上萬匹,接連搶奪來的戰馬!

飼養一匹戰馬的成本多大?

即便是草原遊牧民族,飼養最多的其實也是牛羊,也不敢像他們那樣,揮霍戰馬。

藍玉好奇詢問:“王爺,是不是機車車臺實驗成功,就要在燕華建設軌道火車系統?”

“不可能這麼快。”朱棣搖頭,解釋:“機車實驗都未必能成功,即便這次試車成功,還得解決,機車與車廂連接等一系列技術難點。”

“王爺,到轉彎處了!”楊六六緊張,甚至帶着些顫抖的聲音響起,“要不要減速王爺?”

“都找把手抓緊!”朱棣看着前面一個大弧度拐彎,提前騎馬趕來的研究人員,也都騎馬站在遠處,緊張盯着。

朱棣搖頭:“不用,就以最大速度實驗,我相信,這次肯定能成功!”

之前的試車,就屢屢在轉彎上發生事故失敗。

嗞——

尖銳的摩擦聲響起。

藍玉、方孝孺第一時間感覺到,身體向軌道內側傾斜。

他們無法看到,車底,車輪和軌道摩擦,噴濺的火花。

這個拐彎處其實並不算大。

完成拐彎,其實也只用十幾秒時間罷了。

可尖銳的摩擦聲中,無論是機車內的朱棣等人,還是外面坐於馬背上的研究人員,全都彷彿度日如年。

“成了!”

“成了!通過了!咱們成了!”

……

當目睹機車沒有傾覆,車輪沒有脫軌順利通過時。

外面的研究人員頓時激動大喊大叫,拼命催馬追趕機車。

“王爺,咱們成了!成了!”

朱棣含笑站在門口,衝騎馬大喊的研究人員笑着招手,暗暗鬆了口氣。

爲了解決機車脫軌、先後對車輪進行改進。

明確了車輪外徑小於內徑。

並且還在車輪內圈設置了一圈凸起的輪緣。

爲了解決拐彎問題,反覆實驗,最終找到了,外軌道超高與轉彎半徑之間的一般關係。

他雖然知道這些技術理念。

但具體的關係,他並不知道。

如何正確施工也不清楚。

所有的一切,都要研究人員一點點實驗。

……

藍玉、方孝孺看着外面,伴隨着機車狂奔大喊的研究人員。

高興之餘,充滿了感慨。

燕華……

每一次來,總能給人驚喜、震驚!

“王爺,減速指示牌。”某刻,當前面出現減速指示牌時,楊六六提醒。

朱棣吩咐:“開始釋壓!”

楊六六轉動閥門。

嗤!

機車後方,釋壓管道噴出濃濃白霧。

機車明顯開始減速。

朱棣坐回位置上,在藍玉方孝孺注視中,雙手握住車輪剎車杆,猛地用力向後拉動。

嗞!

摩擦產生的尖銳聲,更加刺耳響起。

機車緩緩停下來。

……

藍玉、方孝孺跟着朱棣下車後,顧不上,雙腳輕飄飄的感覺,便迫不及待圍着機車轉圈打量。

……

當天中午。

朱棣宴請方孝孺、藍玉。

方孝孺直言大明朝廷求援。

同時,藍玉也將朱元璋滅陳那番話,轉達朱棣。

午後。

戰前動員有些緊急事情,需要朱棣處理。

藍玉、方孝孺在周潮陪同下,來到他的生物研究場。

馬車駛入一片用鐵絲網圍住的杏樹林。

杏兒正成熟。

一隻只雞在樹林下,啄食嬉戲。

周潮帶着藍玉、方孝孺下車後,介紹道:“方叔,這裡有五千只雞,不過,今天午間吃飯時,根據你們介紹朝廷農村養殖情況,我認爲不需要從我們燕華轉運雞回去,只要帶上紅粉椋鳥,幾種蝗蟲的天敵鳥類就行。”

“迅速大規模籌集大量的雞,是爲了迅速遏制當下愈演愈烈的蝗災。”

“而幾種蝗蟲的天敵鳥類,是爲了以後長遠考量,引入蝗蟲的天敵,讓這些鳥類,在蒙漢示範區內繁衍生存,往後,有這些鳥類存在,就能遏制蝗災,用食物鏈的方式,防範蝗災,把蝗災扼殺在萌芽中。”

……

方孝孺二人認真聽着,不時提出疑問:“小周潮,這些鳥類是雜食動物吧,會不會氾濫,將來對莊稼造成危害?”

周潮笑着撓頭,“不會,鳥類也有天敵,尤其是椋鳥,他們喜歡在石頭縫、石頭堆進行築巢,草原上的野貓、黃鼠狼、老鷹都是他們的天敵,經過我們反覆研究,只要引入的物種,在原有的生物鏈環境中,存在天敵,這條食物鏈在短暫波動後,很快就會恢復平衡。”

“野貓、黃鼠狼因爲椋鳥出現,繁衍速度會短暫加快,但很快,他們的天敵,狼、老鷹這些也會增加,最終,新的食物鏈很快又會恢復平衡!”

“而新的生態系統中,因爲出現了椋鳥等蝗蟲天敵的鳥類,這個生態系統,往後就很難再出現,蝗災氾濫的情況,除非,人爲破壞了生態鏈的平衡,比如,人們不加節制的獵殺食物鏈頂端的老鷹、狼等動物,讓下層食物鏈失去制約……”

……

“其實,這食物鏈相互制約的道理,就和我師傅搞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一樣,一個好的生態,一定是百姓、商人、官員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平衡關係。”

哈哈……

藍玉大笑指着周潮,“好小子,把你師傅的兩個理念、兩個主張,比作畜生們的食物鏈,我可要向你師傅告狀!”

周潮燦爛笑道:“我師傅纔不會介意,而且,我師傅都經常說,人本質也是動物,只是高級的動物罷了,我很贊同師傅這個觀點,因爲從我們生物研究中,食物鏈的角度,人的確是食物鏈最頂端的,而我們人,對生物鏈的破壞也是最大的。”

“其實,蝗災產生,除了氣候原因導致,主要就是人活動導致的,蒙漢示範區以前是傳統的遊牧區,但在示範區建立後,農耕活動開始加劇,破壞了原有的草原生態,同時,農耕又爲蝗蟲繁殖提供了大量養分。”

方孝孺、藍玉認真聽着。

方孝孺好奇詢問:“小周潮,通過你們的研究,認爲蝗災這類食物鏈災害,主要是由人活動,破壞食物鏈引起的?”

“對!”周潮點頭。

藍玉追問:“那怎麼防治,總不能,咱們人就不要活動了吧?可太活躍活動,又會導致災禍,災禍又會餓死很多人。”

周潮撓了撓頭,苦笑攤手:“其實,這就是食物鏈,人在自然災禍下餓死、病死,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食物鏈的再平衡,按照我們生物研究,食物鏈自動調節理念的話,這種情況,的確不應該人爲干預。”

“但咱們是人,是高級動物,總要自救,不能被動接受食物鏈的自我調整和再平衡。”

方孝孺伸手摘了一顆,黃了的杏子,擦拭同時,笑問:“那我們該如何自救呢?”

“其實也很簡單,首先了解、掌握食物鏈規則,培養一批精於生物的人員,掌握某一地的食物鏈,做到對食物鏈的監測,比如,較爲準確掌握,當地食物鏈中,各級生物的增長下降趨勢,根據食物鏈變化,要麼調整人的活動,要麼,引入新的物種,搶先在食物鏈某個環節失衡前,引入某種生物,人爲干預當地食物鏈的平衡,就好像,我要給蒙漢示範區引入椋鳥。”

……

“隨着望遠鏡這些技術工具的普及,通過抽樣調查等方式,對一個地區的食物鏈情況進行大體監測,其實並不難。”

“我們生物實驗團隊,現在就承擔,爲燕華監測各地食物鏈變化的任務。”

方孝孺、藍玉相視苦笑。

看吧。

當初,周潮玩動物標本時,燕王支持,多少人在背後笑話這對師生。

可現在再來看。

才發現,玩動植物標本的小周潮,如今已經成爲燕藩農業生產穩定的中流砥柱!

可朝廷那邊的讀書人,有多少人願意做這種被稱之爲雜術的事情?

藍玉搖了搖頭,拍了拍周潮肩膀,“怕是,用不了多久,你師傅就要給你著書立說,封爵了吧?”

“我們團隊的研究,還只是掌握了一點皮毛,我還沒有去世界各地,考察生物的多樣性,掌握生物的多樣性,遠沒到著書立說的地步……”

嘶!

周潮內向撓頭謙虛時。

方孝孺倒吸涼氣,忙把送到嘴裡的杏子吐到手心,“這杏子的皮怎麼這麼薄?這麼苦,怎麼種這種沒有食用價值的杏樹?”

周潮擡手摘了一顆,捏開,取出杏核,解釋:“方叔,這種杏兒主要食用裡面的杏仁,和咱們傳統的杏兒不一樣,這種變異的杏兒,果肉很少,並且酸澀難吃,但杏仁有一股甘甜,在我們生物研究中,把這種變異稱爲性狀突變。”

“選擇這種性狀突變的種子,進行一代代選擇性種植,就能得到性狀穩定的種子。”

……

“這是未來的一種副食品,師傅說了,在農業科技很難再取得突破性進展,糧食產量很長時間,不可能發生質的突變時,要充分發展各類副食,充裕的副食,不但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還能有效代替主糧,減小對主糧的消耗。”

“如果百姓每天能吃到兩把這樣甘甜的杏仁,試想一下,每天可以少吃多少糧食?”

方孝孺、藍玉久久無語。

朱老四這番言論,其實在福建時就已經有了。

所以,朱老四主政福建時,把屬於朝廷的山林劃撥給農民。

百姓在山林中種植柿子樹、棗樹、可以作爲牲畜精飼料的橡子樹等等。

但大明境內,一個個鄉土村社,真正能貫徹執行朱老四這套政策的。

其實也只有福建,以及少數革新派控制的縣府州域。

反觀朱老四呢?

燕華不但貫徹執行這一套政策。

百姓的日常餐飲更加豐富不說,還節省出大量糧食,讓百姓賺取更多的錢。

這也就罷了。

還開發培育各種可作爲副食,不佔用耕地的作物。

很明顯。

小周潮這個以往被很多人笑話的生物研究團隊,在這方面,也承擔着重要的作用。

別忘了。

朱老四還有一個專門從事農業研究的農科司!

藍玉突然攬住周潮肩膀,“小周潮,這回跟我們回去,你要好好表現,狂一點也沒事,我藍玉給你撐腰,讓咱們中原那些腐朽之輩,好好看看,你是如何人可勝天!”

大明,就是缺少衝擊!

這次治理蝗災,就是一次機會!

287.第286章 故意把火燒到朝堂!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第557章 朱標的另一張底牌!335.第333章 罵聲不斷!千帆點點,直撲福建388.第386章 檢閱!劈槍式!287.第286章 故意把火燒到朝堂!275.第275章 保十爭三,朱元璋的樂觀393.第391章 北征!北征!北征!391.第389章 勝!千里送助力!302.第300章 百官追着朱元璋去土橋村第525章 朱棣在佈局!313.第311章 朱紫巷的嚎啕哭聲,第一隻鳥飛221.第221章 朱高熾嗞了朝臣一臉童子尿195.第195章 給列祖列宗燒香第74章 朱四郎,配給本官當幕僚師爺236.第236章 四郎,天要亡你啊!172.第172章 掉腦袋的風險又少了一點!253.第253章 醜八怪朱棣!急報抵金陵!265.第265章 朱家老四,比大哥朱皇帝更狠!268.第268章 朱元璋徵詢朱棣態度277.第277章 重任!朱四郎督查百官!第52章 朱棣:去問我爹去!420.第418章 大捷!蔣瓛抵達和林!159.第159章 隱居鄉野,運籌千里!第52章 朱棣:去問我爹去!266.第266章 還有一仗要打!300.第298章 天下議朱標!王美人深藏功與名272.第272章 馮勝死!朱允炆生!256.第256章 朱棣和姚廣孝的孽緣,烏雲琪格319.第317章 沐英憂心朱標 朱雄英,朱棣出走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108.第108章 徐輝祖奉旨‘潛伏’,蔣進忠眉第546章 強人皇帝朱元璋的最後一天!431.第429章 朱棣導演震驚天下的關中血案!170.第170章 烏鴉嘴!馬秀英出神第515章 宋忠步步挑釁!第513章 大明水師主力出動!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394.第392章 父子兄弟攜手,日月山河永在!449.第446章 腸子悔青了!169.第169章 告發毛驤,謝謝四郎!大丫!432.第430章 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374.第372章 倒燕聯盟,朱棣參謀軍事!403.第401章 壓力轉向朱標104.第104章 蔣進忠得到一塊有期限的免死金365.第363章 大海軍,啓程!首戰!430.第428章 激化!403.第401章 壓力轉向朱標358.第356章 藍玉 沐英迫不及待觀摩新軍!這352.第350章 藍玉恐懼!沐英迷茫!463.第460章 朱棣抵達大明!轟動!150.第150章 徐達 小棉襖,欲哭無淚280.第279章 土橋村孩子,協助朱棣督查!123.第123章 啓程!被‘下屬’陰陽了205.第205章 朱雄英跟着朱四郎混200.第200章 朱棣要烘托氣氛,搞事!104.第104章 蔣進忠得到一塊有期限的免死金第3章 燕王朱棣結束,庶民朱棣的人生開始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第498章 驚動朱元璋!102.第102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歪打正着332.第330章 給朱棣當頭棒喝!155.第155章 馬秀英第一次這麼痛快!325.第323章 龍歸大海,新篇章!314.第312章 猜不透太子情緒,翁婿夜談:別323.第321章 朱棣返京!金陵暗夜沸騰!160.第160章 用捷報拜年!三隻玉鐲!391.第389章 勝!千里送助力!240.第240章 馮勝欲做英雄,朱棣千里轉進!第5章 不懂‘騙補’的農民不是好農民383.第381章 呂本抽呂氏,大海軍,挺進大明第4章 百姓進城,皇子下鄉第90章 朱棣:若真能若此,感情更好!121.第121章 重走靖難路!202.第202章 朱元璋隱現殺機!269.第269章 朱棣 朱標,兄弟對峙!195.第195章 給列祖列宗燒香306.第304章 朱棣變了!朱元璋高興極了257.第257章 明四皇子打漂亮女人!迴歸!242.第242章 真正的考驗開始了!第68章 朱元璋:咱要看老四如何應對!第15章 四郎家的,太陽都曬屁股了!143.第143章 抵達錦州,這不是顯擺!254.第254章 朱元璋遣使北元,贖回朱棣!308.第306章 沐英凱旋,朱棣兵法實戰第26章 以你姐夫爲榜樣!說書人藍玉不見蹤影476.第473章 燕藩海陸軍萬歲!震動高麗!407.第405章 朱允炆出訪‘燕國’的小心思!第530章 金豆子坑爹第533章 朱元璋回朝第一件事:肢解京營!126.第126章 土橋村,首戰!245.第245章 武曲星下凡,再幹一票!234.第234章 誘殺朱四郎和大遼河衛!416.第414章 戰爭伊始,便是白熱化!149.第149章 給朱元璋傳給態度!167.第167章 考試臨近,還得我關照朱先生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118.第118章 朱元璋在摺子上,添加土橋村!第545章 朱標的天平傾斜!162.第162章 徐妙雲‘惱羞成怒’,馮勝喜收
287.第286章 故意把火燒到朝堂!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第557章 朱標的另一張底牌!335.第333章 罵聲不斷!千帆點點,直撲福建388.第386章 檢閱!劈槍式!287.第286章 故意把火燒到朝堂!275.第275章 保十爭三,朱元璋的樂觀393.第391章 北征!北征!北征!391.第389章 勝!千里送助力!302.第300章 百官追着朱元璋去土橋村第525章 朱棣在佈局!313.第311章 朱紫巷的嚎啕哭聲,第一隻鳥飛221.第221章 朱高熾嗞了朝臣一臉童子尿195.第195章 給列祖列宗燒香第74章 朱四郎,配給本官當幕僚師爺236.第236章 四郎,天要亡你啊!172.第172章 掉腦袋的風險又少了一點!253.第253章 醜八怪朱棣!急報抵金陵!265.第265章 朱家老四,比大哥朱皇帝更狠!268.第268章 朱元璋徵詢朱棣態度277.第277章 重任!朱四郎督查百官!第52章 朱棣:去問我爹去!420.第418章 大捷!蔣瓛抵達和林!159.第159章 隱居鄉野,運籌千里!第52章 朱棣:去問我爹去!266.第266章 還有一仗要打!300.第298章 天下議朱標!王美人深藏功與名272.第272章 馮勝死!朱允炆生!256.第256章 朱棣和姚廣孝的孽緣,烏雲琪格319.第317章 沐英憂心朱標 朱雄英,朱棣出走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108.第108章 徐輝祖奉旨‘潛伏’,蔣進忠眉第546章 強人皇帝朱元璋的最後一天!431.第429章 朱棣導演震驚天下的關中血案!170.第170章 烏鴉嘴!馬秀英出神第515章 宋忠步步挑釁!第513章 大明水師主力出動!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394.第392章 父子兄弟攜手,日月山河永在!449.第446章 腸子悔青了!169.第169章 告發毛驤,謝謝四郎!大丫!432.第430章 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374.第372章 倒燕聯盟,朱棣參謀軍事!403.第401章 壓力轉向朱標104.第104章 蔣進忠得到一塊有期限的免死金365.第363章 大海軍,啓程!首戰!430.第428章 激化!403.第401章 壓力轉向朱標358.第356章 藍玉 沐英迫不及待觀摩新軍!這352.第350章 藍玉恐懼!沐英迷茫!463.第460章 朱棣抵達大明!轟動!150.第150章 徐達 小棉襖,欲哭無淚280.第279章 土橋村孩子,協助朱棣督查!123.第123章 啓程!被‘下屬’陰陽了205.第205章 朱雄英跟着朱四郎混200.第200章 朱棣要烘托氣氛,搞事!104.第104章 蔣進忠得到一塊有期限的免死金第3章 燕王朱棣結束,庶民朱棣的人生開始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第498章 驚動朱元璋!102.第102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歪打正着332.第330章 給朱棣當頭棒喝!155.第155章 馬秀英第一次這麼痛快!325.第323章 龍歸大海,新篇章!314.第312章 猜不透太子情緒,翁婿夜談:別323.第321章 朱棣返京!金陵暗夜沸騰!160.第160章 用捷報拜年!三隻玉鐲!391.第389章 勝!千里送助力!240.第240章 馮勝欲做英雄,朱棣千里轉進!第5章 不懂‘騙補’的農民不是好農民383.第381章 呂本抽呂氏,大海軍,挺進大明第4章 百姓進城,皇子下鄉第90章 朱棣:若真能若此,感情更好!121.第121章 重走靖難路!202.第202章 朱元璋隱現殺機!269.第269章 朱棣 朱標,兄弟對峙!195.第195章 給列祖列宗燒香306.第304章 朱棣變了!朱元璋高興極了257.第257章 明四皇子打漂亮女人!迴歸!242.第242章 真正的考驗開始了!第68章 朱元璋:咱要看老四如何應對!第15章 四郎家的,太陽都曬屁股了!143.第143章 抵達錦州,這不是顯擺!254.第254章 朱元璋遣使北元,贖回朱棣!308.第306章 沐英凱旋,朱棣兵法實戰第26章 以你姐夫爲榜樣!說書人藍玉不見蹤影476.第473章 燕藩海陸軍萬歲!震動高麗!407.第405章 朱允炆出訪‘燕國’的小心思!第530章 金豆子坑爹第533章 朱元璋回朝第一件事:肢解京營!126.第126章 土橋村,首戰!245.第245章 武曲星下凡,再幹一票!234.第234章 誘殺朱四郎和大遼河衛!416.第414章 戰爭伊始,便是白熱化!149.第149章 給朱元璋傳給態度!167.第167章 考試臨近,還得我關照朱先生273.第273章 老去新來,徐妙雲掩耳盜鈴,越118.第118章 朱元璋在摺子上,添加土橋村!第545章 朱標的天平傾斜!162.第162章 徐妙雲‘惱羞成怒’,馮勝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