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少年華夏,其心可用!

第514章 少年華夏,其心可用!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嗎……”

鐵鉉與諸多國子監的監生們一起,忍着胃裡的翻騰,拿着紙筆開始對這場戰鬥的斬獲展開統計。

此時的堺港牆外,已經躺滿了倭人的屍體。十二門虎蹲炮的威力,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估計。裝填着鐵砂碎石的虎蹲炮近距離發射,簡直就是加大號的霰彈槍,倭人武士單薄的“具足”,壓根就無法防禦虎蹲炮激射而出的炮火。

其結果就是:沒有一個倭人成功攀上城牆,哪怕這些水泥澆築而成的城牆,其實只有一丈五尺來高。散射而出的虎蹲炮給予倭人的殺傷與震懾,以極快的速度剝奪着他們的勇氣與意志。

第一輪炮擊之後,倭人的指揮官似乎就直接被虎蹲炮轟殺,倭人的指揮系統明顯陷入了癱瘓。

等到第三輪炮擊之後,即便是最英勇的武士,也失去了繼續攻擊的鬥志。倭人們開始慘叫嘶嚎,瘋狂的往來路退卻。然而,外圍還有那些本來只是作爲幌子的,明軍所設置的鹿角和拒馬攔路,倭人們爲奪路而逃自相踐踏,再加上牆上明軍激射而出的箭雨。

經過鐵鉉等生員們的統計,倭人足足丟下了三千餘具屍體,才得以狼狽逃竄。

而明軍的損傷,除了幾位實在倒黴的士兵,被倭人武士在城下仰射而上的箭矢射傷外,陣亡人數,幾乎爲零!

這極爲可怕的戰損比,簡直顛覆了所有人對戰爭的認知!

“虎蹲炮……太厲害了!”與鐵鉉同爲國子監監生的曹泰又是驚訝、又是興奮。“我原以爲倭寇們該是如何勇猛,卻未想到,在虎蹲炮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常茂的胞弟常升道:“那咱們還蹲在這裡做甚?不如諫請五殿下,帶着虎蹲炮一路平推了這些倭夷好了!”

“不可得意忘形。”鐵鉉點醒了這些忘形的同窗們。“虎蹲炮雖然犀利,但卻亦有諸多限制。”

“如射程、如彈藥,都是其弱點所在。若如這次一般,用在結陣防守上,自然是犀利無匹。可若是那些倭人沒有輕敵,沒有在一開始就聚衆強攻,虎蹲炮的作用也就大大減小了。”

“師尊讓我們來統計斬獲,是想讓我們在親身感受戰陣之餘,瞭解、體會虎蹲炮這個新式武器的優劣與運用。虎蹲炮雖強,我們卻不可妄自尊大。我們不能沉醉於現有武器的威力,就放棄去改進武器的劣勢。也不能因爲武器的優勢,就起了輕敵之心。”

“武器要不斷進步革新,對於戰爭也必須始終謹慎。‘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師尊的這句話,我們必須時刻銘記在心,以後等到我們擔當大任了,才能爲大明帶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鐵鉉說的不錯。”有人在身後說道,諸生員聞聲回頭,見是朱肅正帶着狗兒、狄猛兩位大將,正小心的避開隨處可見的倭人們屍身,朝這裡走來。

“師尊!”“先生!”“五殿下。”“祭酒大人!”諸生員紛紛行禮。

朱肅擺擺手,讓他們直起身來。他先是觀察了一下這些國子監的文武監生們,見他們雖面色白了一些,卻沒人對這滿地的屍體露出反感或畏懼之色,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們中有人或許會覺得,我們遠渡重洋,來和這些倭人較量,是很沒有必要的一件事。”朱肅對諸生員道。“這裡窮山惡水,倭人們不識禮義,我們這數十日數度忍讓他們的挑釁,他們卻仍然選擇對我們刀劍相向……我們爲什麼要來到這樣的地方,是我長江的江水沒有倭國的秀麗嗎?還是泰山的山景,不及倭國的雄壯?”

“在國子監中,宋先生、劉先生他們在課上也都和你們說了。居安而思危,周時我們的祖先篳路藍縷,深入諸多或荒涼險惡、或煙瘴密佈的死地,左手拿着鋤頭,右手提着刀劍,一面驅逐蠻夷,一面辛勤勞作。”

“如此,纔有瞭如今壯麗秀美,服章、禮儀甲於天下的巍巍華夏。”

“然後人不孝,忘卻祖宗之心,曲解先賢之意。雖偶有漢唐之盛,但晉、宋不思進取,耽於享樂,險些葬送了先祖好不容易開闢出的大好河山。”

“要想華夏永存,漢人不再作胡兒之語,就不能滿足現狀,必須秉承先賢之志,繼續向外開拓!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皆爲華夏疆土,如此,方可真真正正的,保住華夏衣冠無虞,如此,纔是先祖們想要做成的偉業。”

“我大明在之後的一百年,必定是開拓進取的一百年。你等都是我國子監的翹楚,是我華夏下一代人中的精英所在,本王希望你們以後都能有開眼看世界的目光,眼界不能像那些老朽的庸才,只侷限於一國一代之內。”

“這裡是我大明在海外的第一個據點,也就是說,這是我大明第一次經營海外的嘗試。我希望你們能在這裡得到寶貴的經驗,無論是如何發展、經營據點,還是如何抵禦、打擊土著的攻擊,都要仔細分析,牢記於心。”

“所得不能淺顯,所見不能片面。不能滿足現狀,也不能畏懼爭端。在海外,我們的一舉一動,代表的就是我華夏漢人的精氣神。倭人欺我等初來乍到,膽敢伸手,我們就果斷將他的手剁在此處。但我們也不能迷信武力,輕視敵人。”

“在海外,每一位同胞都是重中之重,爲了華夏能再度偉大,我們不畏懼死亡,但也決不能因爲輕敵大意,就讓自己、或者同胞們死的毫無意義。”

“少年是華夏的未來,而你們就是未來的華夏!你們要始終保持進步,學會運用我們祖先千年來累積的智慧,還要始終與同胞們同舟共濟。這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懂了嗎?”

“是!我們懂了!”監生們皆是振奮。曹泰、常升等雖面有慚然,但卻也漲紅了臉,露出鬥志昂揚的模樣。

其心可用!朱肅大感欣慰。

只要他們能成功的吸收這些思想,等他們長成之後,大明就會多出許多萬般可靠的租界、殖民地總督。

大明的球長計劃,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章完)

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965章 遭遇戰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168章 爲非作歹的勳貴子弟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770章 沈森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260章 倭寇來襲第750章 帖木兒之死(下)第389章 老子有援兵!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68章 悲劇的朱文正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331章 一觸即發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609章 呂家族誅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156章 向自己傾斜的力量第362章 血戰!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448章 戶部安敢如此欺朕!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585章 絕戶倭地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184章 真當本王不敢殺你?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42章 倭國有黃金,東陸有神種!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790章 地圓說第84章 醒轉第618章 金山堡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894章 奇女子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36章 暴露了!第65章 仙人捉鬼第955章 阿魯臺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634章 朱棣的膽略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670章 增俸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487章 毛驤,酷吏也!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451章 朱樉妙計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813章 傅普信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174章 徐達的教誨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214章 吊着條命,已是能吏第320章 風暴!第31章 均役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807章 功虧一簣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540章 逼宮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924章 陣前論罪第12章 朱家兄弟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
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965章 遭遇戰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謙第168章 爲非作歹的勳貴子弟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770章 沈森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260章 倭寇來襲第750章 帖木兒之死(下)第389章 老子有援兵!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68章 悲劇的朱文正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331章 一觸即發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609章 呂家族誅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156章 向自己傾斜的力量第362章 血戰!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448章 戶部安敢如此欺朕!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585章 絕戶倭地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184章 真當本王不敢殺你?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42章 倭國有黃金,東陸有神種!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790章 地圓說第84章 醒轉第618章 金山堡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894章 奇女子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36章 暴露了!第65章 仙人捉鬼第955章 阿魯臺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634章 朱棣的膽略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670章 增俸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487章 毛驤,酷吏也!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451章 朱樉妙計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第813章 傅普信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174章 徐達的教誨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214章 吊着條命,已是能吏第320章 風暴!第31章 均役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807章 功虧一簣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540章 逼宮第502章 還是大明的空氣香甜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924章 陣前論罪第12章 朱家兄弟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