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

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

文官們自然不敢大張旗鼓,明火執仗的反對老朱的意見。洪武皇帝威勢盛隆,殺伐果決,豈是前宋那些窩囊皇帝能比的?

君不見奉天殿上楊訓文乎?不懼聲威,仗義執言,卻落得個丟官去職的下場。

當然,楊訓文羅織罪名,打壓皇子,這做派手段,怎麼也算不上一個“義”字。只是文人們素來講究一個春秋筆法,同氣連枝。楊公挺身而出,些許不妥之處,他們自然就爲其隱晦了。

今上不信任文官,對此這些文官們也不是全無察覺,自胡惟庸出事後,陛下就任用毫無跟腳的寒門官員充入內閣,且日漸有大用內閣,替代原先中書省之勢。這本來就讓剩下的那些以爲能夠吞噬中書省留下的權力真空的“清流”們深爲怨恨。

這一次陛下又藉着賞功的機會,想要不動聲色讓五皇子入主國子監。國子監是什麼地方?大明未來官僚的培育之所,天下文教之重地!

陛下所爲者何,不就是希望日後朝廷的官員,盡出朱門嗎?

文官們如何能忍受?他們知曉此事已經壓之不住,所幸便思考出了曲線救國的辦法。那就是開辦文會,拉攏招攬士林學子,特別是國子監的監生。

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還是高明的。畢竟論學術之精深,士林之名氣,沒有人能夠敵得過他們這一羣成名已久的大儒。等到國子監監生盡出門下的那一日,這國子監的祭酒是何人,又有何妨呢?

沒有人會捨棄聲名在外的宿儒,而去拜一個尚未弱冠的娃娃爲師。

只可惜他們的格局還是低了一些,以爲老朱想要的只是國子監而已。卻不知道老朱的目的是整個士林,並且早就盤算着將他們中的大多數一網打盡……

朱肅也來到了棲霞山。並非僅他一人,方孝孺、徐允恭、李景隆、朱樉、朱棣都來了。幾人的衣衫也十分有意思,清一色的白衣儒袍,裡頭束着袖口,幹練之中,倒也有幾分瀟灑。

每人腰間還懸一口長劍,不是那些自號尚武的富貴子弟做做樣子的儀劍,而是真正能用在戰陣上殺人的傢伙。劍脊寬厚,式樣古樸。不必出鞘,都帶着幾分森冷的煞氣。

這一身打扮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在這個時代算是標準的奇裝異服,沿途吸引了不少百姓詫異的目光。

棲霞寺,朱肅也是去過的。畢竟是應天名寺,昔日在皇莊靜極思動之時,也曾走馬遊覽過一番。今日發現這一路上往棲霞山去的民衆,竟是比平日裡進香的人都多,隨手拉來路人詢問,路人畏懼他們腰間寶劍,當然知無不言:“聽說棲霞寺門口辦的文會,竟然連平陽三老都一併請來了。那可是夫子一般的人物!咱們雖然只是愚笨鄉民,可也想去聽一聽文曲星講的道理。”

“平陽三老?”朱肅一頭霧水。諸人之中交遊最廣的李景隆忙上前道:“好教五叔得知,這‘平陽三老’,說的是周如圭、史善德、鄭伯璇三位大儒。”

“這三老因同出於大元時的溫州路平陽州,世人遂合稱之爲‘平陽三老’,在文人裡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昔年陛下親自遣人徵辟,他們都不願出山的。這次居然被請到了此處來。”

“什麼平陽三老,聽上去和‘黑風雙煞’‘黃河四鬼’也似。還是本王那‘以德服人’的諢號,聽上去更遮奢些。”聽說這三老曾經駁過自家老爹的面子,近日沉迷武俠的朱樉當即開口嘲諷,以示對三老的不屑。

朱棣朱肅兩兄弟聽的一笑。二哥說得對,這什麼三老名頭雖唬人,在經過兩軍戰陣的他們眼裡,也不過就是話本中那些攔路的小鬼雜魚罷了。倒是李景隆、徐允恭幾個,在薊鎮時未曾同行,也沒聽朱肅講過射鵰,此時一臉茫然,不知黑風雙煞、以德服人都是些什麼典故。

一行人繼續向前,到得棲霞寺外,只見人潮熙熙攘攘,好一派盛事氣象。許多大儒家丁們幫着維持住秩序,頭戴儒冠的儒生們在場中就蒲團而坐,聆聽臺上講學,一個個聽的搖頭晃腦、如癡如醉。而平頭百姓們,就只能遠遠的在外圍席地而坐了,聽得也不甚真切。

不過出於對學問的敬畏,以及對諸多家丁的畏懼,百姓們倒也不敢太過靠近,亦不敢高聲喧譁。

“等等。”見朱肅一行大搖大擺就要進場,幾個不知是誰家的家丁趕緊將他們攔了下來。“裡頭是大儒講學的地方,非儒生者不得妄入!”

“我們不像儒生嗎?”朱肅看了看自己的打扮。那家丁上下一看,曬笑道:“我說這位公子,您喬裝倒也裝的像一些。”

“儒生老爺們那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貴不可言,有哪個會佩着這樣粗蠢的劍?且好生在外圍聽着,多少沾染些文氣。日後說不定也能當真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呢?”

朱肅大笑,不愧是文人家丁,說起話來那也是一套一套的。推開那家丁擡腳就走,那家丁大驚之下正想要繼續阻攔,卻見本該在高臺上的呂大人急匆匆的趕了過來,擦着汗對這位少年郎行禮道:“臣左司郎中呂本,見過三位殿下及諸位世子!”

“呂大人。”朱肅微微一笑。“聽說汝等興辦文會,此乃有益於國朝文教的好事。如此盛會,本祭酒不請自來,你們不會怪罪吧?”

“不敢,不敢!”呂本滿頭大汗。“臣斗膽,還請殿下隨臣移步,臣自會爲殿下及諸位安排上座。”

朱肅點點頭,並未過多爲難此人。別看這呂大人唯唯諾諾,一派窩囊。在歷史上,他的外孫,就是那位“爾誠純孝”的好太孫朱允炆,他的女兒,正是太子朱標的側妃,那個讓朱肅萬分警惕的呂氏,朱肅心中朱雄英之死的第一嫌疑人。

能生出這樣的好女兒,呂本又豈能是等閒之輩?

本來在此時此刻,他該已爬上戶部尚書的高位的。正是因爲老朱因爲朱允炆的事恨屋及烏,對此人多番打壓,所以纔會至今依舊只是個區區左司郎中而已。

朱肅對此人忌憚的很,可不會輕易小覷此人。

(本章完)

第179章 織機丟失第951章 路中遇襲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960章 新軍制功成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653章 探索復興,勢在必行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5章 嶺北之戰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229章 御前奏對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2章 不裝啦,其實我是穿越者第104章 楚王朱楨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院遇藍玉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141章 趕鴨子上架第422章 分宜黃子澄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879章 馬後病重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776章 談判第575章 拿捏高麗第423章 與黃子澄辯鬥第797章 火力優勢第846章 賓主盡歡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749章 帖木兒之死(中)第218章 朱肅賑災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223章 重開絲路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815章 番人詭異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999章 抵達安南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811章 趕盡殺絕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77章 暴怒!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611章 殺鯤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214章 吊着條命,已是能吏第339章 我乃燕王朱棣(下)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334章 好犬果然聽話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662章 西夷野心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555章 各懷心思第902章 面陳黔事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952章 唱戲也有尊嚴第984章 大營攻防戰第202章 抄書遇到正主了!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912章 何爲功業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868章 滅門!第80章 技術之領先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222章 鴻門宴
第179章 織機丟失第951章 路中遇襲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960章 新軍制功成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653章 探索復興,勢在必行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5章 嶺北之戰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229章 御前奏對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2章 不裝啦,其實我是穿越者第104章 楚王朱楨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院遇藍玉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141章 趕鴨子上架第422章 分宜黃子澄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879章 馬後病重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776章 談判第575章 拿捏高麗第423章 與黃子澄辯鬥第797章 火力優勢第846章 賓主盡歡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749章 帖木兒之死(中)第218章 朱肅賑災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223章 重開絲路第921章 朱肅回城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815章 番人詭異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999章 抵達安南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811章 趕盡殺絕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77章 暴怒!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611章 殺鯤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214章 吊着條命,已是能吏第339章 我乃燕王朱棣(下)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947章 人才濟濟戰俘營第334章 好犬果然聽話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662章 西夷野心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555章 各懷心思第902章 面陳黔事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952章 唱戲也有尊嚴第984章 大營攻防戰第202章 抄書遇到正主了!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912章 何爲功業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868章 滅門!第80章 技術之領先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222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