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

和記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觀察目標,秀才希望能見到張瀚,這當然不太可能,偷偷跑到草原投效和記的窮酸秀才並不少,傳回來的消息也並不如人意。簡單來說,那些覺得自己身負屠龍術,一心想被張瀚奉爲座上賓的老秀才們,十個有九個是被安插在各司當吏員了,也有當啓蒙老師去了,這和他們的身份地位都大約相等。當然和記的待遇比他們留在內地還是強的要多,就算不盡如人意,也很少有人憤而離開。

這樣一來,和記對秀才還有儒學的態度就很明顯了,不排斥,但也不會如何的奉如上賓。

秀才感覺和記的政策有些問題,秀才生員就是士紳團體中的一員,包括地方上的豪強宗族的代表,大官紳,大商人,加上舉人和秀才身份的士紳。

這些人掌握着地方的話語權,如果能把這個階層收服就等於事半功倍。

也確實是如此,清軍入關前後到多鐸征服南京,整個北方和南方的士紳階層都是選擇合作的態度。

少數的人想抵抗,但主流還是合作和投降爲主。

大明已經完蛋了,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所有的人,最主要的是官紳和生員這樣的階層拋棄了大明,所以你看到了明末歷史中最奇詭的一幕,十萬人的清軍征服了有億萬之衆的龐大帝國。一路順暢無比,除了和大順軍的幾次會戰外,南下和西進的清軍幾乎沒有打過象樣的一仗,多鐸在揚州的屠城其實毫無意義,只是幾個漢人軍閥爲了表忠故意爲之,加上女真人的貪婪而促成了屠殺。

因爲揚州根本沒有激烈的抵抗,前前後後不到一天時間揚州就陷落了,完全不會激起滿洲人的怒火。

而當多爾袞被勝利衝昏頭腦,下令明朝降官按滿洲服飾更換衣着,並且剃髮之後,一切局面才發生了反覆。

士紳和生員階層一致站起來反對,這才把一團散沙的民衆給團結起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是一生沒有出過離家二十里地的農民,和官府唯一接觸的機會就是秋天納糧交稅的時候,官吏如狼似虎,不把農民當人看,稍有不足就會遭遇恐嚇和侮辱,甚至鞭打。

這種情形下,你是信任官府,還是信任那些能替佃農遮風擋雨的官紳大戶?

是的,也有對佃戶不好的大地主,但畢竟是少數,田主和佃農的鬥爭也不象後人想象那樣全是佃農吃虧,事實上大戶士紳們在地方吃虧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總體來說,佃農制度是一種進步,比南北朝時的人身依附型的土地人身關係要進步的多,雙方算是共贏,佃農交出大量的收成給田主,田主則替佃農擋住來自官府的各種壓迫,很多自耕農都寧願賣掉土地給人當佃農,或是用投獻等各種辦法,把土地蔭庇在有功名的生員名下。

“對了。”周奎轉頭對秀才道:“老弟風采儀表過人,談吐不俗,在下週奎,在正陽門這裡也薄有名氣,敢問相公尊姓大名?”

“原來是周兄。”秀才這才知道眼前這人是個算命的相師,不過他也並沒有鄙夷之意。

遊歷天下就是要什麼都接觸,什麼人都往來。成功的相師會混的不錯,和官員士紳都有往來,很多相師人面通天,比普通的舉人還強的多。比如他在遊歷開封時見到的宋鐵口,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宋矮子,也是星相醫卜樣樣精通,所以在開封很有名氣,如果秀才抱殘守缺,格守讀書人不同這些江湖人物來往的規矩,他又怎麼能在遊歷時增長見聞呢?

“在下牛金星,河南寶丰秀才。”牛金星拱了拱手,笑道:“在縣學請了半年假,出來遊學。”

“原來是牛相公。”周奎也拱了拱手,笑道:“還是繼續看和記怎麼料理這事。”

牛金星興味頗高的道:“出來這人似乎比適才那人江湖氣息要重些?”

周奎知道其是打聽消息,於是也把王發祥的背景略說了幾句,反正京城之中多半都知道。王發祥原本就是一個喇虎,後來被派到京師當掌櫃,具體做什麼京師人並不太清楚,只知道王掌櫃手底下有一幫能人,不是等閒能招惹的角色。

王發祥身上的江湖氣息其實已經不似當年那麼重了,在京師好幾年了,打交道的都是大商人或是官員吏員,當然也有江湖人物,不過需要王發祥親自露面接見的大人物原本也並不算多。

和後金細作的諜戰已經進入了漫長的休整期,王發祥只是在梳理北方的情報體系上還有事做,也培養一些新人。

同時寬甸和十三山的軍情人員輪換,消息傳遞,不可避免的要經過京師,在很長時間內做這樣的事,其實已經有了明顯的上位者的氣息。

“我可以起誓。”王發祥道:“只要諸位跟着我一起起誓,各位來此鬧事不是爲了名利,而是真的出於一腔公義。”

“我等當然是爲了公義。”李夢辰義正言辭的道。

“公義?”王發祥突然變了臉,怒聲道:“我們在北邊打的是北虜,誰他孃的告訴你我們和記對大明有不臣之心?皇帝沒說,內閣的閣老們沒說,你們幾個鄉下竄上來的舉子就能知道這樣的大事?你們憑什麼?日你們孃親的,你們算哪根蔥?哪個王八蛋的褲子沒繫緊把你們這幾個寶貨給露出來了?天子腳下,輪得着你們來操這種心?還送匾額,報自己的名號,敢說不是爲了出風頭揚名?就你們這幾個貨,留在京裡肯定是上科沒考中進士,你們的這舉子沒準也是混出來的。你們壓根沒有真材實學!現在不好好讀書等着下科再好好考,中了進士再出來說國事,報效朝廷,現在就出來獻醜,你們也配?起誓,我們張東主用得着和你們這樣的狗才起誓,和記從小商行到現在,是張東主一路白手興家做起來的事業,從未在大明境內坑過一人,害過一人,你們這樣的貨色,也配和我們東主起誓?”

王發祥說話聲音響亮,連嘲諷帶怒罵,幾個舉人目瞪口呆,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原本還準備與和記的人辯論,想了幾個策略,沒想到這壯漢一出來就是劈頭蓋臉的怒罵,罵得他們都是一臉的屎湯子,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反駁或還嘴。

“罵的好。”

“痛快痛快。”

李國賓在不遠處臉上也露出笑容。

對這些舉人果然是來文的不行,只有王發祥用這樣的江湖伎倆,先聲奪人,再加以辱罵,算是把眼前這種尷尬局面給化解了。

若是任由剛剛的局面發展下去,到晚上就得傳言開來,衆舉人倡議堵門,逼張瀚立誓,和記諸人無詞以對。

這樣的消息傳揚開來,對和記的整體形象可是沒有半點的好處。

“你,你……”李夢辰氣的嘴脣發麻,渾身都在顫抖。

他們好歹也是統治階層的一份子了,從未想到有人用這種類似潑婦罵街的方法來對他們。若是在各自原籍,誰敢這麼大膽罵一個舉人老爺?

那些殺豬的挑糞的種地的,見着一個秀才都得畢恭畢敬的打躬作揖,避讓在道旁,見到舉人的轎子都是遠遠的避開,要麼就得跪下迎接。

李夢辰鄉下有田,下鄉時那些平頭百姓都得在莊子外頭等候,等李夢辰一到就一起跪接,那種尊敬有畏懼權勢的意思,但也有普通人對舉人和秀才學識的尊敬。

在大明,也是中國,尊重有知識的智者是一種傳統。

以後人的眼光看舉人秀才不過如此,只是用十幾年的時間鑽在幾本書裡。但就當時來說,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而且世間的道理都被讀書人所掌握着。因爲他們讀的都是孔聖的話,是大成至聖先師的話,他們能讀懂,還能加以解釋。

這就是生員的力量,輿論和人們的尊重使他們很有力量。

一兩個生員也還罷了,如果幾十上百個生員聚集在一起,就算是巡撫都能鬥上一鬥,在江南地方,生員把持官府可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李夢辰在家鄉時,如果有人敢冒犯他,不要說這樣當面辱罵,就算少許的不恭敬,李夢辰叫僕人拿着自己的帖子去拜知縣,縣大老爺就立刻發牌票捕人,抓到之後先臭揍個半死,看看犯人有何膽子敢冒犯舉人老爺,再用站籠站上幾天,叫全縣周遭的人都知道這人是犯了何事被罰。

絕不會有人敢這麼罵一個舉人……李夢辰氣的渾身發抖,但他也沒有辦法,現在哪有什麼知縣下牌票替他捕人?

這一片地方是宛平知縣管,京縣知縣是最難做的差事,人也相當的機靈,就算有人報到縣衙裡頭,知縣肯定也裝着不知道這事,甚至臨時起個名頭躲一躲,事情過後再說。

五城兵馬司和巡城御史身後的大人物打過關照,不准他們今天過來偏幫和記,所以李夢辰掃了四周一圈,一個兵馬司的人也沒有瞧着。

一時之間,茫然四顧,居然沒有一個能幫的上手的人,並且四周旁觀的人多半在竊竊私語,或是面露嘲諷的笑容。

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九百章 後退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十章 常寧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章 各司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章 後退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發段感言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
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九百章 後退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十章 常寧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四章 韓通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章 各司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章 後退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發段感言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